2015_2016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_土壤学案湘教版地理必修1.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5_2016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_土壤学案湘教版地理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_2016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_土壤学案湘教版地理必修1.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土壤自学新知土壤概念是陆地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的,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概况1、土壤组成(1)图上的1、2、3、4分别代表土壤的肥力中的哪些组成?说出你的理由。(2)这种土壤肥力高吗?为什么?土壤的成土过程土壤的形成土壤的形成写出:(1)土壤与成土母质的关系 (2)土壤与气候的关系 (3)土壤与生物的关系(4)土壤与地形的关系 实际应用南方的典型土壤红壤 思考:(1)红壤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2)红壤经过怎样的改良可以变成肥力较高的水稻土?答案:土壤概况1占比例最大是矿物质,2最少是有机质,3、4是空气和水分。有机质含量多,肥力较高。土壤的成土过程写出:(1)土壤与成土母质的关系 成土母质是物质基础,基本营养物质来源 (2)土壤与气候的关系直接影响:参与土壤水分、热量。间接影响:影响微生物分解速度,影响风化壳厚度。 (3)土壤与生物的关系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是成土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4)土壤与地形的关系考虑坡度、坡相等实际应用南方的典型土壤红壤红壤:酸、瘦、粘。原因是: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降水量大,土壤受雨水冲刷粘、酸。气温高,微生物活跃,有机质积累少。改良:用熟石灰中和酸;施肥料解决“瘦”;掺沙子解决“粘”。考虑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_2016 学年 高中地理 第三 自然 地理环境 整体性 土壤学 案湘教版 地理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