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综合练(一)~(二).doc
《“文言文阅读”综合练(一)~(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综合练(一)~(二).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综合练(一)(二)“文言文阅读”综合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李昭德,京兆长安人也。少举明经,累迁至凤阁侍郎。长寿二年,增置夏官侍郎三员,时选昭德与娄师德、侯知一为之。是岁,又迁凤阁鸾台平章事,寻加检校内史。长寿中神都改作文昌台及定鼎门又城外郭皆昭德创其制度时人以为能。初,都城洛水天津之东,立德坊西南隅,有中桥及利涉桥,以通行李。上元中,司农卿韦机始移中桥置于安众坊之左街,当长夏门,都人甚以为便,因废利涉桥,所省万计。然岁为洛水冲注,常劳治葺。昭德创意积石为脚,锐其前以分水势,自是竟无漂损。时则天以武承嗣为文昌左相,昭德密奏曰:“承嗣陛下之侄,又是亲王,
2、不宜更在机权,以惑众庶。且自古帝王,父子之间,犹相篡夺,况在姑侄,岂得委权与之?脱若乘便,宝位宁可安乎?”则天矍曰:“我来之思也。”承嗣亦尝返谮昭德,则天曰:“自我任昭德,每获高卧,是代我劳苦,非汝所及也。”承嗣俄转太子少保,罢知政事。延载初,凤阁舍人张嘉福令洛阳人王庆之率轻薄恶少数百人诣阙上表,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则天不许,庆之固请不已,则天令昭德诘责之,令散。昭德便杖杀庆之,余众乃息。时朝廷谀佞者多获进用,故幸恩者,事无大小,但近谄谀,皆获进见。有人于洛水中获白石数点赤,诣阙辄进。诸宰相诘之,对云:“此石赤心,所以来进。”昭德叱之曰:“此石赤心,洛水中余石岂能尽反耶?”左右皆笑。是时,来俊
3、臣、侯思止等枉挠刑法,诬陷忠良,人皆慑惧,昭德每廷奏其状,由是俊臣党与少自摧屈。(节选自旧唐书李昭德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长寿中/神都改作文昌台/及定鼎门又城外郭/皆昭德创其制/度时人以为能B长寿中/神都改作文昌台/及定鼎门又城外郭/皆昭德创其制度时/人以为能C长寿中/神都改作文昌台及定鼎门/又城外郭/皆昭德创其制/度时人以为能D长寿中/神都改作文昌台及定鼎门/又城外郭/皆昭德创其制度/时人以为能解析:选D解答文言文断句题,可运用排除法找出正确答案。“及”是并列连词,其前后内容不应断开,故“文昌台”后不能断开,由此排除A、B两项。“制度”在此处的意思是“
4、规格”,“昭德创其制度”句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由此排除C项。故答案为D。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京兆,西安的古称,为汉朝京畿都城的名称,也是我国古代对某些大型都市的称谓。B明经,唐代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与进士科并列,主要考试经义;清代用作贡生的别称。C凤阁,官署名,武则天时期改中书省为凤阁,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最高长官称内史。D太子少保,是太子太保的副职,负责保护太子,与太师、太傅及其副职都属东宫官职。解析:选A“也是我国古代对某些大型都市的称谓”错误,“京兆”是周朝王畿、秦代京畿之后对都城辖域的称谓。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3分)()A李昭德年少有才,为官治事有方。他曾经参与都城改建事务,广受人们赞誉;又巧妙地运用积石分流,解决了桥梁漂损问题。B李昭德很有见解,深得女皇信任。他说服武则天解除武承嗣的机要大权;而武承嗣对他的诬陷,则被武则天坚定地予以反驳。C李昭德生性强直,不畏权贵皇亲。在王庆之聚众奏请立武承嗣为太子一事上,李昭德主动问责,态度强硬,最终杖杀王庆之。D李昭德痛恨谀佞,敢于揭露指斥。来俊臣等歪曲刑法,诬陷忠良,人人惧怕,李昭德常于朝上奏其恶行,使其党羽略有收敛。解析:选C“主动问责”错误,原文说的是“则天令昭德诘责之”。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自我任昭德,每获高卧,是代我
6、劳苦,非汝所及也。译文:(2)昭德叱之曰:“此石赤心,洛水中余石岂能尽反耶?”左右皆笑。译文:解析:(1)关键词“任”(任用)、“高卧”(高枕而卧)、“及”(比得上)各1分,句子大意2分。(2)关键词“叱”(叱责)、“赤心”(有赤诚之心)、“左右”(旁边的人)各1分,句子大意2分。参考答案:(1)自从我任用李昭德以来,常常得以高枕而卧,他这是替我劳累辛苦,不是你能比得上的。(2)李昭德叱责他说:“这块石头有赤诚之心,洛水中其余的石头难道能都反叛吗?”旁边的人都笑了。参考译文:李昭德,是京兆长安人。年轻时考中明经科,多次升迁升到凤阁侍郎。长寿二年,朝廷增添设置夏官侍郎三名,当时挑选李昭德与娄师德
7、、侯知一担任此职。这年,他又升任凤阁鸾台平章事,不久加授检校内史。长寿年间,京都洛阳改建文昌台和定鼎门,以及城外墙,都是由李昭德制定规格,当时人们认为他很有能力。起初,都城洛水天津桥的东边,立德坊的西南角,有中桥和利涉桥,用来让行人通行。上元年间,司农卿韦机开始将中桥移到安众坊的左街,对着长夏门,京都的人认为很方便,因此废弃利涉桥,节省钱财以万计。但是每年被洛水冲击,经常劳人修缮。李昭德创新方法堆积石头建桥墩,使桥墩前面对着流水的部位呈尖形来分水势,从此,终于不再受洛水的冲刷损坏之苦。当时武则天让武承嗣担任文昌左相,李昭德密奏说:“武承嗣是陛下的侄儿,又是亲王,不应掌握机要的重权,而使百姓感到
8、困惑。况且自古帝王,父子之间还互相篡夺权力,何况是姑侄,哪里能把重要权力委托给他呢?倘若他趁机而起,皇位怎么可能安稳呢?”武则天惊惧地说:“我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武承嗣也曾反过来诬告李昭德,武则天说:“自从我任用李昭德以来,常常得以高枕而卧,他这是替我劳累辛苦,不是你能比得上的。”武承嗣不久转任太子少保,被罢免了参与政事的职务。延载初年,凤阁舍人张嘉福命令洛阳人王庆之率领轻薄恶少数百人到朝廷上表,请求立武承嗣为皇太子。武则天不应允,王庆之坚持请求不止,武则天命令李昭德责问他们,让他们散去。李昭德便用杖刑处死王庆之,其他的人才平息。当时朝廷中奉承献媚的人大多被选拔任用,所以期望得到恩宠的人,无论
9、事情大小,只要近于谄媚阿谀,都能获得进见。有人在洛水中获得一块有几个红点的白石头,就到宫前进献。诸宰相责问他,他回答说:“这块石头赤心,所以拿来进献。”李昭德叱责他说:“这块石头有赤诚之心,洛水中其余的石头难道能都反叛吗?”旁边的人都笑了。这时候,来俊臣、侯思止等人歪曲刑法,诬陷忠良,人们都害怕,李昭德经常在朝廷上陈奏他们的恶行,因此来俊臣的党羽稍稍有所收敛。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谢景仁,陈郡阳夏人,名与高祖同讳,故称字。祖据,太傅安第二弟。父允,宣城内史。景仁幼对与安相及,为安所知。始为前军行参军。会稽王世子元显嬖人张法顺,权倾一时,内外无不造门者,唯景仁不至。年三十,
10、方为著作佐郎。桓玄诛元显,见景仁,甚知之,谓四坐曰:“司马庶人父子云何不败,遂令谢景仁三十方作著作佐郎。”玄为太尉,以补行参军,府转大将军,仍参军事。景仁博闻强识,善叙前言往行,玄每与之言,不倦也。玄出行,殷仲文、卞范之之徒,皆骑马散从,而使景仁陪辇。高祖为桓修抚军中兵参军,尝诣景仁咨事,景仁与语悦之,因留高祖共食。食未办,而景仁为玄所召。玄性促急,俄顷之间,骑诏续至。高祖屡求去,景仁不许,曰:“主上见待,要应有方。我欲与客共食,岂当不得待。”竟安坐饱食,然后应召。高祖甚感之,常谓景仁是太傅安孙。及平京邑,入镇石头,景仁与百僚同见高祖,高祖目之曰:“此名公孙也。”义熙五年,高祖以内难既宁,思弘
11、外略,将伐鲜卑。朝议皆谓不可。刘毅时镇姑孰固止高祖以为苻坚侵境谢太傅犹不自行宰相远出倾动根本景仁独曰:“公建桓、文之烈,应天人之心,匡复皇祚,芟夷奸逆,虽业高振古,而德刑未孚,宜推亡固存,广树威略。鲜卑密迩疆甸,屡犯边垂,伐罪吊民,于是乎在。平定之后,养锐息徒,然后观兵洛汭,修复园寝,岂有坐长寇虏,纵敌贻患者哉!”高祖纳之。及北伐,转景仁为大司马左司马,又迁吏部尚书。十二年,卒,时年四十七。葬日,高祖亲临,哭之甚恸。(节选自宋书谢景仁传,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毅时镇姑孰固止/高祖以为/苻坚侵境/谢太傅犹不自行/宰相远出/倾动根本/B刘毅时镇姑孰/固
12、止高祖/以为/苻坚侵境/谢太傅犹不自行/宰相远出/倾动根本/C刘毅时镇姑孰固止/高祖以为/苻坚侵境/谢太傅犹不自行宰相/远出/倾动根本/D刘毅时镇姑孰/固止高祖/以为/苻坚侵境/谢太傅犹不自行宰相/远出/倾动根本/解析:选B“高祖”为“固止”的宾语,两者构成动宾结构,中间不可断开;“以为”的主语不是“高祖”,而是“刘毅”,“高祖”和“以为”之间应断开。据此排除A、C两项。“宰相”是“远出”的主语,不是“自行”的宾语,“宰相”前应断开。据此排除D项。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是古人在本名之外另取的一个和本名意思有关系的名字。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不能称
13、名,只能称字。B“皇祚”在这里指帝统、皇位。“祚”可以指皇位,登上皇位可以说是“践祚”,类似的表达还有“登极”等。C“迁”在古代常用来表示官位的变动,主要包括升职和降职两种情况,但是“左迁”一般指升官。D“卒”是中国古代对于死亡的称谓,大夫之死曰卒。另有皇帝之死曰崩,诸侯之死曰薨,士之死曰不禄。解析:选CC项中的“左迁”是降职的意思。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谢景仁不慕权贵。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宠幸的人张法顺权倾一时,朝廷内外没有不登门造访的,只有谢景仁不去。谢景仁到了三十岁才担任著作佐郎便与此事有关。B谢景仁深受青睐。他擅长叙述前人的言论和行为,桓玄常常和他
14、交谈,不觉疲倦。桓玄出行,殷仲文、卞范之等人都骑着马跟在后面,谢景仁在辇上陪坐。C谢景仁讲究原则。他正要与高祖吃饭时,桓玄骑马召见他,高祖请求离开,但是他不同意,并说:“主上对待我们臣下,应当有一定的法则。”最终他吃完饭才应召。D谢景仁深谋远虑。谢景仁支持高祖将要攻打鲜卑的主张,分析了高祖的功业与不足,也提出了平定鲜卑之后的策略,最终高祖采纳了谢景仁的建议。解析:选CC项,“桓玄骑马召见他”错误,桓玄没有亲自前往召见,原文中的意思是骑马携诏书的使者相继而至。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高祖为桓修抚军中兵参军,尝诣景仁咨事,景仁与语悦之,因留高祖共食。译文:(2)义熙五年
15、,高祖以内难既宁,思弘外略,将伐鲜卑。朝议皆谓不可。译文:解析:(1)关键词“诣”(到)、“咨”(咨询,商量)、“因”(于是)各1分,句子大意2分;(2)关键词“宁”(平息)、“弘”(扩大,开拓)、“略”(疆界)各1分,句子大意2分。参考答案:(1)高祖任桓修抚军中兵参军时,曾经到谢景仁处商议事情,谢景仁和他交谈得很高兴,于是留高祖一起吃饭。(2)义煕五年,高祖认为国内祸乱已经平息,打算向外开拓疆界,将要攻打鲜卑。朝廷议论都认为这不可行。参考译文:谢景仁,是陈郡阳夏人,他的名和高祖刘裕相同,所以称呼他的字。他的祖父谢据,是太傅谢安的二弟。父亲谢允,曾任宣城内史。谢景仁年幼时谢安还在世,被谢安所
16、了解。(谢景仁)起初担任前军行参军。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宠幸的人张法顺,当时权势极大,朝廷内外没有不登门拜谒的,只有谢景仁不去。到了三十岁,(谢景仁)才担任著作佐郎。桓玄诛杀司马元显后,见到了谢景仁,很赏识他,对四座宾客说:“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父子怎么会不失败呢?竟让谢景仁(这样有才华的人)三十岁才当上著作佐郎。”桓玄任太尉,让谢景仁补任行参军,桓玄府转为大将军府,(谢景仁)仍任参军事。谢景仁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擅长叙述前人的言论和行为,桓玄常常和他交谈,不觉得疲倦。桓玄外出,殷仲文、卞范之一班人都骑着马跟在后面,却让谢景仁在辇上陪坐。高祖任桓修抚军中兵参军时,曾经到谢景仁处商议事情,谢景仁和他
17、交谈得很高兴,于是留高祖一起吃饭。酒食尚未置办好,而谢景仁被桓玄宣召。桓玄性子急躁,片刻之间,骑马携诏书的使者相继而至。高祖多次请求离开,谢景仁不答应,说:“主上对待我们臣下,应当有一定的法则。我将要和客人一起吃饭,他怎么就不能等待。”最终安稳地坐着吃饱,然后才接受召见前去。高祖对此很感动,常常说谢景仁(不愧)是太傅谢安的孙子。等到平定京邑后,高祖进驻石头城,谢景仁和百官一同去拜见高祖,高祖注视着他说:“这是名公的孙子。”义熙五年,高祖认为国内祸乱已经平息,打算向外开拓疆界,将要攻打鲜卑。朝廷议论都认为这不可行。刘毅当时镇守姑孰,坚决劝阻高祖,他认为:“苻坚侵犯边境时,谢太博尚且不亲自带兵出征
18、。宰相远征,会动摇国家基础。”只有谢景仁一人说:“明公建立齐桓、晋文那样的功业,顺应了上天的意志和人民的心愿,挽救复兴帝统,铲除叛逆不忠的人,虽然往日功劳伟大,然而恩泽刑罚还未使天下人信服,应当继续推翻亡道之国,巩固存道之邦,广泛树立声威大略。鲜卑紧邻我国疆土,屡次侵犯边境,讨伐罪人而抚慰百姓,就在此一举。平定鲜卑之后,养精蓄锐,休整步卒,然后进军洛阳一带,修复先帝园陵寝庙,哪里有坐视敌寇扩张,放纵敌人遗留祸患的呢!”高祖采纳了他的意见。等到北伐的时候,把谢景仁转升为大司马左司马,(谢景仁)后又升迁为吏部尚书。十二年,谢景仁去世,当时四十七岁。下葬之日,高祖亲自前来吊唁,哭得很悲痛。三、阅读下
19、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9分)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王张敖所,赵王以为郎中。数岁,切直廉平,赵王贤之,未及迁。会陈豨反代,汉七年,高祖往诛之,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卒私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于是赵午等皆自杀。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赵王敖得出,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20、后数岁,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盎,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景帝曰:“梁有之乎?”叔对曰:“有之。”上曰:“其事安在?”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也。”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余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余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相曰:“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相毋与偿之。”于是王乃尽偿之。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王数使人请相休,终不休,曰:“我王暴露
21、苑中,我独何为就舍!”鲁王以故不大出游。数年,叔以官卒。太史公曰:孔子称曰“居是国必闻其政”,田叔之谓乎!(节选自史记田叔列传)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B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C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D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解析:选D解答文言断句题,首先要通读画线的句子,根据句意把容易断开的先断开,然后运用排除法找出答案。“鲁王好猎”语意完整,故“好猎”后应断开,据此排除B、C两项;“
22、王辄休相就馆舍”中,“休”应为使动用法,使相就馆舍休,据此排除A项。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迁,文中意为升官。一般指官职的调动,有贵右贱左之说,故将贬官称为“左迁”。B赭衣,在古代只有囚犯才穿的衣服,用赤土染成赭色,后来借用为囚犯的代称。C景帝,这是用谥号来指称帝王,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庙号、年号、封号等来指称。D卒,古代是指大夫死亡,一般士的死叫“不禄”,地位不同,称呼也就不同。解析:选C“封号”是帝王、君主加封、赐予的称号,不用于帝王的指称。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田叔为人率直,清廉公正。他以严谨廉洁为乐,喜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新高考语文押题 高中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考语文新题型 语文模拟试卷 高考作文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