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第45讲实验探究_提高篇2017新题赏析课后练习.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8年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第45讲实验探究_提高篇2017新题赏析课后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第45讲实验探究_提高篇2017新题赏析课后练习.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十五讲 实验探究提高篇2017新题赏析题一: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对纯碱(Na2CO3)和小苏打(NaHCO3)两种固体进行实验探究。(1)写出甲、乙两种仪器的名称:甲_,乙_。(2)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乙仪器中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丙仪器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丙仪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该实验探究利用的科学方法是_(填“控制变量法”、“对比观察法”或“定量分析法”),实验目的是_。题二: 在上化学课时,小明同学听化学老师讲到,做蛋糕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它既能中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又能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粉末状物质是碳酸氢钠(NaHCO3)。他对
2、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于是他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一起进行如下探究:【实验1】: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取少量新配制的碳酸氢钠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0,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_性。【实验2】:小明认为蛋糕膨胀,是由于制作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所致,他对二氧化碳的来源作了两种猜想:猜想: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与面团中的酸性物质反应产生的;猜想: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针对以上猜想,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完成下列表格中的空白。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实验一取少量该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适量盐酸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_猜想正确实验二_
3、 有小水滴产生 _猜想正确【小结】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应用】在炸油条时,通常在发酵后的面团中加入小苏打(NaHCO3)的目的是_。题三: 同学们在初中化学实验室中,发现一瓶如图所示久置的瓶口有白色固体、瓶塞丢失的无色溶液。已知原溶液可能是NaCl、NaOH或Na2CO3三种溶液中的一种,为确定溶液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1)小张同学取待测液测得pH=10,他得出的关于溶液成分的结论是_。他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HCl,看到_,由此小张同学认为,溶液为Na2CO3溶液。(2)小李同学对小张同学的结论提出疑问,又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C
4、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反应方程式为_,静置,(写出还需进行的操作及现象) _。通过实验,小李认为小张结论正确。二位同学给试剂瓶贴一新标签:Na2CO3。(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通过讨论认为试剂瓶原标签可能不是Na2CO3,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_。题四: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受到腐蚀(如图所示),他们对此产生了兴趣。【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究竟是什么?经过询问实验老师平时的药品保管得知,这瓶无色溶液应该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中的某一种。为了确定该药品,他们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1)小明根据标签上的组成元素认为一定不可能是_。(2)小英提出,碳酸氢钠、硝酸钠也
5、不可能,你认为她的依据是_。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盐的哪一种,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慢慢滴加BaCl2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倒去上层清液,向沉淀中继续滴加稀盐酸先出现白色沉淀,后产生大量气泡【实验结论】(3)该瓶无色溶液是_。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实验反思】(4)小强认为上述设计实验还可简化,仍能达到目的。小强的实验操作是_。经查阅资料得知上述五种盐里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溶液呈碱性,其余三种盐的溶液呈中性,请你再设计一种实验方法,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哪种盐。简述实验操作和现象_。题五: 在一堂化学实验课上,老师为每组同学分别提供了一瓶氢氧化
6、钠溶液,让他们用1%的稀盐酸来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以下是几组同学的设想及做法:(1)甲组同学的实验如图1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请回答:酚酞溶液的作用是_。边滴加稀盐酸,边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当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用去了稀盐酸7.3g,则甲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百分数表示)。(2)乙组同学的设想是: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通过用pH试纸多次测定溶液pH的办法,达到实验目的。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
7、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将pH试纸剪成几段节约使用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C将pH试纸放在干净的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D将pH试纸润湿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由于用pH试纸需多次测定,较繁琐,且所测数值不够精确。在老师指导下,乙组同学取了5g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数字化实验,由计算机描绘出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简单表示为如图2)。请回答:图2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_;b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_ (填离子符号);乙组同学要计算出本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除了要用到已有数据外,你认为还需要的数据是_。(3)丙组同学在滴加稀盐酸一段
8、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这一“异常现象”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通过实验证明:该组用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_;若要除去溶液中变质生成的杂质,请简要写出你的实验方案:_。题六: 小红同学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她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后,想起氢氧化钠溶液中事先没有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程度,她从烧杯中取了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液体颜色没有变化。于是她对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了以下探究: (1)小红认为此时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氢氧化
9、钠有剩余;盐酸有剩余小明同学却判定不可能“氢氧化钠有剩余”,他的理由是_。(2)他们共同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欲对上述其他两种可能情况进行验证。请根据相关内容填写下表: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将少量锌粒放入试管中,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至试管中如果_则盐酸过量如果_则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3)经过讨论,他们认为利用下列几种物质代替锌粒,也可以达到验证目的,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_ (填序号)。A. 生锈的铁钉 B. 碳酸钠粉末 C. 硫酸钠粉末 D. 氢氧化铜下列曲线能够表示小红所做实验中溶液pH变化趋势的是_ (填选项)。实验探究提高篇2017新题赏析题一: (1)酒精灯;烧杯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中 化学 二轮 专题 复习 45 实验 探究 提高 2017 赏析 课后 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