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建议.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建议.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建议 摘要。近年来,山西省把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作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使得全省农业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但仍有一些制约因素,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从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存在的问题作一浅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标准化体系 1山西省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1.1逐步建立了农业标准体系。一是制定和完善了农业地方标准363项,基本上包含了主要食用农产品种类。其中,种植业标准283项、养殖业60项、桑蚕及其他标准20项,涉及到“三品一标”的农产品有75项,引用推广国家和农业行业标准达到100
2、0多项以上。二是建立了农业标准示范园,其中创建了部级蔬菜标准园90个,省级蔬菜标准园260个,示范带动了全省13hm2以上规模园区860个,水果标准园创建项目达到548个,果园面积1万hm2。三是创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86个,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8%以上。 1.2农产品品牌逐步增加。截至2021年底,山西省的“三品”有效用标主体有741家,产品有1611个,产地面积达到39万hm2以上,产量有792.70万t,其中“三品一标的”的抽检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 1.3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三品一标”通过品牌带动,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规格和市场竞争力,使山西省的农产品由过去的
3、初级产品销售向高端产品开发转变,农产品产业链不断延伸,附加值不断提高。 1.4农产品质量安全稳步提升。自从2021年,农业部开始建立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监控制度以来,山西省就扎实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普查计划和监督抽查工作,全面开展了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农业投入品定点监测、跟踪检查和普查工作,组织实施了农药残留监控、水产品药物监控和饲料质量安全监控等一系列的监控计划。其中,组织开展了4次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在99.2%以上。水果和畜禽产品合格率达到了100%,位居全国前列,受到农业部的充分肯定。 2存在的问题 2.1认识不足,推广实施力度难。一是各级政府对农业标准化的重
4、要性认识不到位,使得标准化推广实施力度不强。二是组织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保障水平低,缺乏专业的人才去推广和执行,使得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三是安全教育宣传不到位,生产者一味地追求高产,使得农产品质量低下,食物的健康安全性标准不高;大多数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使得食物污染物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2.2检测体系不健全,农业标准针对性不强。一是农业化标准的研究制定缺乏统一的规划,标准制定的针对性也不强,使得配套衔接机制和标准的完整性不够。二是检测体系不健全,一些检测机构不够完善,使得一些早市或者偏远地区的农产品缺少质量跟踪监控和检测。三是整体风险预警建设更新缓慢,检测结果的预警发布不及时,需要积极推
5、进。 2.3标准制定与推广应用脱节。一是标准制定跟不上产业的发展和市场变化的需求,使得标准化水平普遍偏低,不利于产品的更新和产业升级的要求。二是“三品一标”建设方面,虽然保持了总量规模的稳定发展和质量安全的稳步提升,但也存在着认证规模偏小、换证率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与农业部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2.4认证的过程长,环节多。一是农产品生产的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加工、流通和消费等环节过多,一不注意,就有可能对农产品产生污染,引发质量安全问题。二是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一个“从农田到餐桌”的完整过程,要求其认证遵循全程过程质量控制的原则,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从产地环境条件、生产过程到产品包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产品 质量 安全问题 建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