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建议(精)(二).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加快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建议(精)(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建议(精)(二).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加快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建议(精) 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建立高水平多层次全覆盖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农村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关系着农民生活、农业发展和农村和谐稳定。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农民养老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等工作重点,不断探索,勇于创新,逐步形成了有劳有获、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济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一、我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狠抓就业培训,提供就业保障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提高农民素质是农民稳定就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县按照“大培训、大转移、大增收、大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提高农民的
2、整体素质为抓手,充分利用“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技能就业计划”、“青春富康行动”、“万名巾帼家政服务工程”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路径,充分整合行政资源、培训资源和政策资源,每年投入资金200万元(其中项目资金100余万元,地方财政配套和机构注入100余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迄今为止,全县共有52021人接受就业性培训,占农村劳动力的77.4%。17647人参加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36.2%。全县外出务工人数达到43280人,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91.5%。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达到26484人,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61.2%,我县劳务经济已经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
3、二)加大执法力度,提供维权保障 为充分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县设立农民工服务中心,对外出务工农民提供培训、就业、维权“一站式”跟踪服务。一方面,对县内从业农民工实行档案代管、劳动关系代理、工资代发。另一方面,在外出务工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维权服务站,全权负责农民工用工对接、安排就业、维权等系列服务工作,使外出务工农民能就业、能赚钱、能维权。同时对外出务工农民提供无偿法律援助,开通“12333”免费维权服务热线,全天24小时开展热线服务,使外出农民工安全有保护,合法权益有保障,老、病、伤有保险。今年,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4066人,医疗保险3070人,工伤保险4828人;签订劳动合同8150人,鉴
4、定率为100%;处理劳动争议64起,涉案1201人,为务工者挽回经济损失271.5万元。 (三)启动农村养老保险,提供养老保障 一是出台远安县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消除了制度障碍。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成立工作专班,在每个乡镇各确定一个试点村集中宣传相关政策,印制致全县农民朋友的公开信2万份分发给农民群众,鼓励农民朋友参保。截止到10月底共有470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征收社保基金700多万元。二是为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县人民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远安县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该办法着眼于协调被征地农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人利益和公共
5、利益,为我县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供了政策保证。三是制定远安县村干部养老保险试行办法,村干部在职期间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实行村干部个人缴纳与财政补助相结合的办法。村干部当年缴纳养老保险费,由县财政对村支书、村主任按照40的比例给予补助,对其他村干部按照30的比例给予补助。今年年底全县378名村干部将全部参加农民养老保险,预计征收保险费265余万元元,其中财政补助88余万元,个人缴纳177余万元。 (四)加快农村合作医疗步伐,提供医疗保障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民朋友的知晓率。采用印刷宣传单、电视新闻报道、村务公开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和典型事例,让全县每一个农民认识
6、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好处和实惠,2021年度全县共有154713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 合率达到99.34%(200 6、2021年分别为90.6%、96.7%)。参合农民按人均95元标准共筹集合作医疗基金1469.8万元,其中门诊医疗基金123.8万元,住院基金1258万元,风险基金88万元,月可使用住院基金104.83万元。二是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力度和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不断改善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医疗环境和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受益率。将村卫生室纳入村级组织活动范畴,提高乡村医生补助经费,鼓励农村从业人员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并取得职业资质,支持大中专院校医学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
7、,进一步巩固网底建设。县乡配套支持乡镇卫生院、县中医院建设401万元。三是多方筹措资金,提高大病救助标准。今年已经救助标准由10%提高到30%,救助上限由2021元调整提高到4000元,并且取消救助的病种。截止到目前,集中收治高度精神病40人,大病救助共补助43.6万元。 (五)实施困难群体救助,提供生活保障 我县从去年开始实行农村低保制度,现已顺利实现了农村特困救助向农村低保救助的过渡。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将困难农户分为四类,即生理和智力有问题,家里缺乏劳动力的家庭、因病返贫或家里有子女上学负担重的家庭、因为各种自然灾害导致减产减收造成的贫困、农村的鳏寡孤独和已经丧失劳动能力而子女又不在身边的
8、老人。针对不同种类的困难农户,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全县农村共有低保户2498户,涉及人民群众5033人,补助额普遍增长。 二、农村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 我县农村人口约15.6万,今年仅有470人参加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太低。家庭养老仍占据着农村养老保障的主体地位。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农村低保以及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对象还局限于“最困难的人”或者“最光荣的人”,农村大多数人仍游离于社会保障“安全网”之外。农村养老保险的缺失,不仅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无法规避生活风险,也使更多的老年家庭子女难以承受“ 二、 四、一”式(一对夫妻供养四位老人和一到两
9、个孩子)的供养负担。社会保障无法覆盖所有的人群,从而直接导致基层经办人员具体工作过程中,顾此失彼,难以体现公开、公平、公正,部分群众怨气较大,极少数地方容易出现不稳定事件。 (二)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水平不高,工作合力弱 一是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不高,没有形成一支从研究到操作的专业化队伍,很多新措施、新办法的实施缺少前期论证,对已有政策执行情况难以进行科学评估,只好边工作边修改,加大了政策实施的成本和削弱了政策的权威性。二是体制高度分散、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统筹办法不 一、信息无法共享。仅医疗保障就涉及劳动、民政、计生等多个部门,部门之间缺乏联动效应,职责越位与缺位并存。有病参保
10、、无病退保,小病小保、大病大保,重病转保、病愈小保,逆向选择风险在城镇职工医保、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保中逐步显现。三是工作手段陈旧。农村社保制度的实施涉及面广、业务量大、操作复杂、政策性强,而目前县直主管部门乡镇开展社保工作的人员和经费不足,影响了社保工作正常开展。 (三)农村社会保障投入不足,资金筹措难 2021年县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省市支持的资金也有大幅度提高,但是相对于庞大的农村人口仍然不足,难以满足农村贫困群众的救助需求。反映在救助效果上,表现为救助范围偏窄、救助水平偏低,部分困难群众没有真正摆脱生活困境。我县农村低保全面推开后,在主要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快 建设 农村 社会保障 体系 改革 建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