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社会医疗保险问题研究.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农民工社会医疗保险问题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工社会医疗保险问题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农民工社会医疗保险问题研究 摘要。在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下,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出现了农民工这一特色群体。一面该群体为促进城乡的发展和推进进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面由于体制、制度、政策等各种原因,农民工这一群体不能与城市的职工和居民享受平等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本文就在社会排斥的视角下,对农民工医疗保险参保率低、保障水平低进行分析,分析农民工在医疗保险的受到排斥的原因和表现,在此基础上对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完善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社会排斥农民工社会医疗保险 一、中国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现状 理论上,中国的医疗保险体系覆盖了城乡全体居民,但由于农民工群体兼具
2、农民和工人的双重特性,他们没有城镇户口,这使这一群体在社会医疗保险的参保上陷入尴尬的局面,农民工的社会医疗保险存在很大问题。首先是农民工医疗保险参保率低,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4223万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农民工4583万人,参保比率为18.92%。其次医疗保障水平低不能满足农民工群体对医疗的需求,根据华中科技大学吴森林博士2021年对深圳市农民工医疗保险状况的调查,在参保农民工中有医生诊断需要住院,但由于各种原因未住院的人次数占所有医生诊断需要住院人次数的比例为50.67%,其中有74.36%的农民工因经济困难放弃住院治疗。由
3、于体制、制度、政策等各种原因,农民工这一群体不能与城市的职工和居民享受平等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 二、社会排斥视角下农民工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分析 1、二元户籍制度的排斥 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是导致农民工医疗保障覆盖率低,保障水平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中国长期城乡二元分割的政策和管理制度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二元性。城市和乡村在医疗保障水平、保障范围、政府投入、卫生资源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占中国人口约20%的城镇居民享有80%以上的包括医疗保障在内的社会保障资源。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更凸显了这一矛盾。这种二元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对农民工的影响具体体现在户籍体制的排斥,非本地户籍
4、身份是城市外来农民工人群的基本特征,按照户籍身份来区分本地人口和农民工是社会排斥的前提。户籍制度附加的许多行政的、经济的、福利的功能,人为地造成了城乡地区的差异和不公平。农民工由于户籍制度限制及政策安排,享受不到与户籍相关的福利保障。二元户籍体制是阻碍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障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户籍决定农民工流动期间难以参保由于没有正式户口,他们没有资格参加城市医疗保险。另一方面户籍制度加上各统筹单位之间政策不统一使得医疗保险关系转移续接不断加难。 2、国家政策的排斥 关于国家规定的农民工问题的政策文件最早是在202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中首次指出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农
5、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具体做法。2021年在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这一文件中,指出了根据农民工最紧迫的社会保障需求,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优先解决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逐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从国家政策颁布的过程中,国家关于农民工医疗保险的政策制定起步晚,政策指向性还不够明确。国家提出争取2021年底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2021万,并且在2021年底实现全覆盖与城镇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这一项工程的进程从目前来看是非常缓慢的,这也看出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国家政策代表了国家注重关注的方向,但是如果在政策角度没有明确指出该怎样建立农民工医疗保险,它的发展就注定是缓慢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民工 社会 医疗保险 问题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