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2-5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限时训练.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2-5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限时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2-5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限时训练.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5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 (时间:45分钟)A级基础演练1(2013江西协作体联考)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会产生较多的雌鳄。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A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态C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能够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
2、持种群数量的稳定。答案C2(2011山东潍坊一模,25)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动。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这个实验说明()。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C化学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解析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光对生物的影响属于物理信息的传递。答案A3(2013潍坊、东营、淄博、滨州四市联考)下列现象不能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这个观点的是()。A云杉根的分泌物使玫瑰不能很好地生长B当日照达到一定时长时植物才能够开花C
3、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D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解析B项体现的是生态因素光照时间对植物开花的影响,体现了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答案B4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且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B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生物成分产生的D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解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有些是来自无机环境,如物理信息中的光。答案C5下列食物网中,其营养结构最不易被破坏的是()。解析A、B各有2条食物链;C、D各有4条,但D生产者有3种,故D稳
4、定。答案D6地球上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调节能力。与农田、草原、冻原等生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的自我调节能力特点是()。A种群数量调节能力强,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弱B分解力弱,生产力强C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强,自我恢复能力弱D能量流动速度快,物质循环速度慢解析与农田、草原、冻原等生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的组成成分最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强而恢复力稳定性弱,故A项错、C项正确。热带雨林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均较农田、草原、冻原多,故生产力强,分解力也强,B项错。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紧密联系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速度都较快,D项错。答案C7下图是关于生
5、态系统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曲线,其中正确的是()。解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但恢复力稳定性越低。答案A8(2013福建名校模拟)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制作的小生态瓶,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瓶的组成成分虽比较简单,但其群落仍存在垂直结构B生态瓶中生物种类稀少,没有食物链存在C为了保证生态瓶的正常运转,瓶内浮萍、金鱼藻、螺蛳和虾的比例应适中D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该生态瓶会更稳定答案B9如图所示,图A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A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_和_。(2)甲
6、、乙、丙3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_;该生态系统的_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3)图B为某湖泊的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这种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_。此结果产生的原因是_ (4)图A和图B这两种反馈调节是否相同?为什么?_。解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网和食物链进行的,湖泊受到污染,物种减少,导致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加速了生态系统的破坏。从图A中可以看出,乙增多后甲增多,而甲增多又导致乙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答案(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乙甲丙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3)加速破坏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生物种类减少,自我调节能力降低(4)不同。图A是负反馈调节,图B是正反馈调节错因分
7、析对图A和图B的反馈调节方式不会判断分析。10请回答下列问题。.蜜蜂是一种群居的益虫,蜜蜂的筑巢、采粉酿蜜等行为以及“语言”等都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1)蜜蜂中的侦查蜂可在发现蜜源后,回到蜂窝内通过特殊的“语言”传达给其他同伴,如果侦查蜂跳“圆形舞”,则表明蜜源的距离很近,一般在百米之内。这种信息是_。(2)蜜蜂可以从很多植物的花朵上采集花粉,同时也为这些植物传粉,这种关系在生态学上为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看,信息传递可以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蜜蜂是如何发现蜜源的,我们可以进行模拟探究实验。有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究,所用的实验材料有蜜蜂100只,1枝作为常见蜜源的黄色5瓣花儿,白纸,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2-5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限时训练 创新 设计 2014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生态系统 信息 传递 稳定性 限时 训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