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精练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版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精练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精练含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2 提升练、课时跟踪一、选择题1(多选)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除重物(小车)、纸带外,还需选用的仪器是()A秒表B刻度尺C速度计D交流电源解析:选BD由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的间隔数可知任意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故不需要秒表,选项A错误;再利用刻度尺测出两点间的距离就可进一步求出平均速度,故不需要速度计而要使用刻度尺,选项B正确,C错误;打点计时器要使用交流电源工作,选项D正确2(多选)利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A能准确测出某点的瞬时速度B能粗略测出某点的瞬时速度C能准确测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可用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解析:选BC利用纸
2、带测速度时,应在纸带上选取两个相近的点,用这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所以只能粗略测出某点的瞬时速度,故选项A错误,B正确;从纸带上可测出两点间的位移,根据打点周期可准确求出两点间的时间,因此能准确测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故选项C正确;“某点”必须包含在所取的两点之间,才能用这两点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并不是任意两点都能代表的,故选项D错误3(多选)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中,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时,为了减小误差()A应使纵、横坐标每单位长度表示的数值大一些B应使纵、横坐标每单位长度表示的数值小一些C为使图线通过每个实验数据点,应使图线画成折线D应使图线画成直线或光
3、滑曲线,让实验数据点大致均匀分布在图线两侧,对于个别离线较远的点可以舍去解析:选BD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时,纵、横坐标每单位长度表示的数值越小,图上数据点间的距离越大,描点时误差越小,选项B正确,A错误;根据数据点描图时,应使图线画成直线或光滑曲线,并且让实验数据点大致均匀分布在图线两侧,对于个别离线较远的点可以舍去,不能将图线画成折线,选项D正确,C错误4(多选)某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O为小车运动的起始点,O点到A点之间点迹密集且有部分点不清晰A、B、C、D、E、F、G为所选取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4个点未画出,电源频率为50 Hz,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可得()A从O
4、点到F点运动的时间为60.1 sB从O点到F点运动的时间为60.02 sC从A点到F点运动的平均速度AFD通过测量xOG的长度,可知小车从O到G的位移大小解析:选CD因OA之间所打点的情况未知,也就不能确定从O点到F点运动的时间,选项A、B错误;由题意,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50.02 s0.1 s,则从A点到F点运动的平均速度AF,选项C正确;OG之间的长度,等于小车从O到G的位移大小,选项D正确二、非选择题5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两相邻的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则打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 描述 实验 打点 计时器 测速 精练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