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研究调研报告(二).doc
《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研究调研报告(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研究调研报告(二).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研究调研报告 创新我市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问题研究 金华市人事局课题组课题负责人:李秋华 人才工作的活力取决于体制和机制。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进人才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 一、我市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现状 我市党委、政府历来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2021年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后,把人才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营造了良好的人才环境。 (一)“党管人才”新格局初步形成。各级党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
2、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的党管人才的工作新格局。一是组织机构更加完善。目前,市县两级都已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放在组织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分工明确、职责落实,初步建立了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机制。二是政策体系逐步健全。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金华市“十五”人才发展规划、关于加快人才资源开发的若干意见、关于落实党管人才要求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金华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金华市新世纪“321”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大力引进人才智力、营造人才
3、环境等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三是目标考核不断加强。建立健全了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人才工作督查考核制等各项工作制度。五年来,先后共召开领导小组会议8次,定期听取各成员单位工作进展情况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汇报,把人才工作列入各县市、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第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人才工作运行机制逐步完善。扎实实施“十五”、“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不断推进人才培养、引进、评价、激励机制创新。 1、关于人才培养机制。以提高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目标,搭建公共培训平台,创新培养培训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
4、人才培养工作。一是人才培训网络初步形成。建成了以金华市人事培训考试中心为主体,以各部门培训机构为辅助的教育培训网络;利用金华市继续教育协会平台和金华培训网的优势,指导、协调各会员单位,创造性地开展继续教育;建立了劳动力培训基地、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等。二是人才培训体系逐步健全。对公务员队伍的培训,列入干部培训规划与年度计划,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开展公务员初任培训、更新知识培训和军转干部培训,近三年培训10153人,公务员初任培训和军转干部岗前培训参训率达100%。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以继续教育为主抓手,出台了继续教育登记考核管理实施办法,并在全省率先推行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登记管理电子注册
5、制度,现已有万多的专业技术人员登记入库,每年组织1.5万以上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对企业人才的培训,一方面与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开展了紧缺人才培训工作;另一方面,以举办高研班为手段,邀请专家来我市进行科技培训活动,近三年来,先后邀请专家来市讲座二十余次。今年又开展了企业人才培训需求调研,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人才培训奠定基础。三是人才培养工程深入推进。2021年至2021年,实施“2+1”人才基础工程,培训农村乡土人才10万名,实用型技术工人10万名,新增人才总量10万名,实现了基础人才数量的快速增长。2021年开始实施市“321”人才工程,认真做好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省有突出
6、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的选拔推荐工作。现全市共选拔出有国务院特贴人员、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及“151”第二层次以上人员90名,纳入市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以上培养人员103名。1 2、关于人才引进机制。以市场配置为基础,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以完善政策为手段,不断引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一是人才市场体系逐步形成。从1985年5月成立的金华市人才交流咨询服务中心,到1998年5月金华市人才市场正式挂牌成立;从1999年10月建立金华人才网,到2021年10月成立浙江中西部人才柔性流动服务中心,以及民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现经批准的有13家)的蓬勃发展,我市人才
7、市场体系网络基本形成。到2021年底,人才交流中心通过举办大型人才招聘会、赴外地招聘、周末集市等形式,人才市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40余万个,引进各类人才12万余人。二是人才市场管理服务功能不断增强。96年开始,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取消计划分配,实行市场化就业机制,政府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承担了就业指导、信息发布、人事代理、就业实践、人才派遣等人才公共服务职能。到2021年底,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累计办理高校毕业生就业5.18万人,人事代理4.38万人。三是人才引进政策不断完善。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智力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留学人员创业园区的若干意见、引进人才居住证实施意见等引才政策,“零门槛”
8、引进人才。四是人才载体建设不断加强。切实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留学人员创业园、研究生实践基地等人才载体建设,到目前,全市共建有9个博士后工作站,累计引进博士后科研人员21名,出站博士9名。2021年6月创办金华留学人员创业园,现已累计引进来自美国、日本、荷兰、德国、瑞典等近30名博士、硕士来园区创业,创办留学人员企业23家。2021年与浙江大学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每年为企业引进挂职的硕、博研究生10名左右。五是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不断健全。每年在“浙洽会”上提交近30项引智需求项目,2021年至今实际执行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的项目38项,争取到资助经费120多万元;积极鼓励企业自聘专家,从2021年
9、开始配套资助企业自聘专家项目57个110多万元。近十年来,全市共执行国外智力引进项目83个,先后引进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荷兰、美国、英国、瑞典、日本等外国专家376位,解决100多个技术难题,直接为我市带来5亿多元的经济效益。同时,充分发挥金华籍在外(北京、上海)博士联谊会作用,先后举办“博士故乡行”等活动,加强了与上海、杭州等地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系,加大与他们的对接交流。近五年来,开展(北京、上海)金华籍博士故乡行活动4次,参与博士260多人,签订智力和科技合作项目73个。 3、关于人才评价机制。以盘活整体人才队伍、提高人才使用效益为目标,将人才评价与人才使用有机结合起来,干部人
10、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一是对党政人才的评价,更加突出群众公认和民主性。在选拔任用上,充分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92年以来相继开展了9次规模较大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活动,95年全面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2021年以来建立了新提拔干部试用期制、领导干部辞职制、领导干部任期制等一系列制度,2021年实行全委会推荐干部制度,试行了“海推”提名制度,选人用人公信度不断提高。在干部考察评价上,2021年制定出台了关于实行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的规定(试行),2021年组建了专兼职干部考察员队伍,并实行考察员资格评审,同时推行了考察预告制,引入了民意调查制度,干部考察的准确性不断提高,一大批德才兼备
11、的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到领导岗位任职。二是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更加注重社会、业内认可和专业性。不断深化事业单位职称改革,组建评审专家库,不断规范评审程序,确保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公正公平公开。打破学历、年龄等限制,使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向基层一线倾斜,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出台了经委系统技能型人才、建设工程系列和交通公路工程等10多个专业人才职称评定政策,并组织不具备规定学历人员培训800多人,均获得初级或中级职称;会同市农业局、科技局开展了“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推广竞赛活动,获奖单位完成人破格直接申报农艺师任职资格。积极推进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近两年来组织5.7万人进行了职称外语、
12、专业技术职称等各类执(职)业资格考试。三是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能型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的评价,更加注重市场认可和发展性。把职称评审扩大到企业,使职称评审政策向非公经济组织倾斜,对我市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外语要求作了较大程度的调整,着力打破学历、专业等限制,使更多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具备相应职称,专门为100多名企业家直接申报了高级经济职称。完善高技能人才 评价制度,近5年,全市核发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1.7万人次,认定技师以上职称的40余人;在企业广泛开展技术练兵、技术创新等活动,对职业技能竞赛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技能人才,按有关规定直接晋升职业资格。多形式开展农村乡土人才、农村技能人才评选
13、活动,积极开展各类农民培训,培训合格发给证书,造就更多的“田秀才”、“土专家”。 4、关于人才激励机制。不断完善人才奖励、经费资助、安家补助等激励机制,激励各类人才创业创新。一是建立科研项目经费资助机制。市委202121号文件规定,市财政给予建立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的企业一次性资助10万元;而义乌市对企事业单位建立国家级、省级博士后工作站的,市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补助30万和15万元。鼓励企业采取各种灵活的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市政府规定每引进一名高层次人才在企业服务满二年的,一次性资助5000至10000元。对引进的国家级、省级专家,五年内给予每人每月1000元津贴;东阳市对两院院士和国家有突出贡
14、献的中青年专家在东阳市企业工作期间,由政府分别给予每人每月5000元和3000元的生活津贴。二是实施人才安居工程。金华、义乌、永康、东阳等市都建立了给予人才安家津贴、一次性购房补助、廉租房等制度。市本级对引进的博士、硕士分别由财政补助安家费3万元和1万元;要在金华购房的,给予补助博士10万元,硕士3万元,凡工作满五年后,住房产权归个人所有。义乌市还建造了人才公寓,高层次人才可免费使用5年等。三是完善优秀人才评选奖励机制。分领域、分系统开展各类优秀人才评选活动,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培养对象进行表彰奖励,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如市政府每年开展“321”人才培养对象评选,对“321”人才
15、工程第 一、第二层次的培养对象每人资助科研经费3万元和1.5万元,仅2021年就发放科研资助经费11.7万元。开展“名师名家”培养选拔,现全市有在职省特级教师58名、省级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123名、市级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216名、市级科技拔尖人才27名。2021年起市政府拨给名师名校长专项经费100万,用于名师名校长培养和奖励。 二、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人才工作领导机制还不够完善。一是工作机制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人才工作协调机制、工作咨询决策机制不够健全,职能部门协调配合还欠到位。二是考核机制不够健全。主要表现为对领导班子人才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没有很好落实,不同程度存在走形式现象,导致部分县
16、市没有把“第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要求落实到位。三是保障措施不够到位。主要是人才开发投入不足。我市的人才开发经费,与省内兄弟地市相比,我市人才开发经费投入力度相对较小,人才开发持续投入机制还不够完善,不能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人才管理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一是人才政策滞后。我市现行的人才政策大多是2021年以前制定的,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周边地市,这些政策规定中给人才的补助标准明显偏低,对企业培养和引进人才等扶持政策也已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急需健全完善。人才政策的优势不明显,表现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住房、子女就学、家属随调等政策还不够优惠;公园、休闲地等偏少,对高层次人才工作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新 人才 发展 体制 机制 研究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