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管理学院.docx
《012管理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2管理学院.docx(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012 管理学院目录一、初试考试大纲1342 农业知识综合四1860 管理学综合5861 经济管理学基础(含:经济学、管理学)7862 专业综合课A12863 管理学原理A14864 专业综合课B16865 农业经济学18866 管理学A20二、复试考试大纲23工业工程、系统工程23会计专业综合(含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24企业管理学30旅游学理论与实践31技术经济原理与方法33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含财务管理基础、公司财务、财务会计)34农经专业综合39农村发展学44三、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48西方经济学48管理学原理5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
2、:第54页 共56页一、初试考试大纲342 农业知识综合四一、考试性质农业综合知识四是农业推广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察目标本考试大纲依照全国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2012年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力求反映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关于农村发展与管理综合知识,具体考察涵盖农业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农业政策学等课程,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较强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实际问题。三、考试形式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
3、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试卷结构农业经济学的比例为50%,分值为75分;农业政策学的比例为30%,分值为45分;农村社会学的比例为20%,分值为30分。四、考试内容(一)农业经济学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读农业和农村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并能够跟进与理解最新的农业经济研究进展与相关农村经济政策。1、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农业的内涵与外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农业与二、三产业的关系;农业生产方式概念与结构特征;农业生产方式运动的特点与基本规律
4、;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关系。2、农业的生产要素农业生产要素的构成;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特点和功能;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农业土地的规模利用;土地资源的经济特征;地租和农地价格的含义;土地报酬规律;农业劳动力作用;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方式与途径;农业资本运动的特点;资本对农业的重要作用;农业资本使用效益;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途径;农业科技进步的动力机制。3、家庭农场家庭农场的含义、特征、类型;家庭农场与农业规模经济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关系;家庭农场的劳动分配及其产生的原因。4、农业社
5、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概念的形成过程、内涵、动力机制;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类型、方式及功能;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内容结构、存在的问题。5、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理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内涵;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农业合作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运行机制。6、农业的市场化 农产品需求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恩格尔曲线、恩格尔定律;农产品需求弹性的概念及其分类;农产品供给的概念、特点及影响因素;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含义及其类型;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理、特征及影响因素;蛛网模型的三种形态及形成过程;农产品差价和比价;工农产品比价与剪刀差;农产
6、品运销渠道的基本类型、渠道选择时的影响因素。7、农产品贸易与农业保护政策农产品贸易的基本理论;农产品贸易规则;农业保护的依据、测度方法;WTO与中国农业;我国农业保护的现状和政策;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内涵;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政策。8、农民收入与生活消费农民收入与消费基本概念、构成;我国农民收入不平衡与增长缓慢的现状及深层次原因;促进农民增收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当前我国农民生活消费的主要特征、农民消费结构及制约因素。9、农业产业结构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一般原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问题。10、 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农业与农村可持续
7、发展的内涵;现行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发展模式;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措施。11、农业的宏观调控市场失灵;政府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职能;WTO规则下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农业宏观调控的内容;政府干预农业的手段和方法。 (二)农业政策学掌握农业政策的实质、基本特征,农业政策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农业政策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了解现阶段我国主要的农业政策,能够运用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些具体的农业政策问题。1、农业政策学的基本概念政策与政策科学;农业政策的本质与内涵;政府、市场与农业政策。2、农业政策分析的经济原理与方法公共选择理论;经济政策动
8、态学说;委托代理理论;组织行为理论;农业政策与经济福利关系;农业政策分析的方法。3、农业政策的制定农业政策问题内涵和特征;确定农业政策问题的方法;农业政策目标及其确定原则;农业政策手段的选择与方案设计;农业政策方案的论证与决策。4、农业政策的执行农业政策执行的涵义;农业政策执行的模型;农业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农业政策执行的基本程序。5、农业政策的评估与调整农业政策的评估原则;农业政策评估的基本内容;农业政策评估的常用方法;农业政策调整的含义及其内容。6、中国主要的农业政策农业区域结构政策;农业部门结构政策;农业经营规模结构政策;农业组织政策的目标、演变;农业组织创新的政策思路;土地问题及中国农
9、业土地政策;农业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政策;农业科学技术政策;农产品价格和对外贸易政策;中国农业资金政策;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贫困的概念以及中国农村扶贫政策;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三)农村社会学理解和掌握农村社会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运用新的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分析,判断和解决农村社会实际中出现的农村社会组织、农村社会分层及社会流动、农村社区、农村社会保障、农村教育、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等问题。1、农村社会组织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类型与功能;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体系的历史变迁及 演变趋势。2、农村社会分层及社会流动农村社会分层的标准;农村社
10、会分层的结构及演变;社会流动的定义及其类型,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农村社会流动的历史演变。3、农村社区社区的基本概念;农村社区的含义与类型;农村社区的结构;农村社区发展的内涵。4、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的含义;农村社会保障的状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主要内容;农村合作医疗历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内容。5、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含义;农村教育的内容与功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农村教育发展目标;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保障措施。6、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的内涵;中国农村工业化的模式及特征;农村城镇化的内涵;农村城镇化机制;小城镇建设。7、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含义及理论;我国城乡关系演变及特征;城乡
11、一体化发展对策;城乡一体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860 管理学综合一、考试性质管理学综合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二、考察目标本考试大纲根据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管理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管理学与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理论的掌握与运用程度,旨在培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复合型的管理专业人才。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四、考试内容1、管理学(1)管理、管理者与组织:管理的含义;管理者的分类与角色;组织与环境;企业与企业管理;组织的
12、道德与社会责任。(2)管理思想的演进: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说与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理论。(3)计划与决策:计划的含义与内容;决策的含义与过程;决策的类型;决策的方法。(4)组织职能与组织结构:组织职能的含义及内容;管理宽度与组织层次;组织中的职位设计;部门划分;组织结构的类型;团队的类型与特点;委员会管理;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因素。(5)组织中的职权配置:权力、职权与指挥链;授权;组织成员的活性化;分权和集权;职权的分化。(6)领导职能:领导职能的含义和作用;领导的原理和要求;领导艺术与领导者的修养。(7)沟通:沟通的含义;沟通的类型;有效沟通的原则。(8)控制职能:
13、控制的含义;控制的过程;控制的基本类型;有效控制的原则。2、管理信息系统(1)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及其度量;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2)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数据处理;数据组织;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3)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制订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步骤;制订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和方法。(4)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可行性分析和详细调查;管理业务调查;数据流程调查;数据字典;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系统化分析;研究和确定管理模型;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方案。(5)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系统
14、设计的主要工作;代码设计;功能结构图设计;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制订设计规范;数据存储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处理流程图设计;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和系统设计报告。(6)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从MRP到ERP的发展;MRP的基本原理;ERP的基本功能。(7)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面向对象系统开发方法的原理;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工具UML。(8)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系统的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信息管理部门。(9)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决策支持系统的组成;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群体决策支持系统。861 经济管理学基础(含:经济学、管
15、理学)一、考试性质经济管理学基础是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二、考察目标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基本方法的掌握与运用,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的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经济学、管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 对经济学、管理学基础概念、基本理论与经济政策规定的记忆方面的考核。2、分析理解
16、: 用经济学、管理学基本原理以及经济政策来分析判断某一具体观点和问题。3、综合运用: 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基本理论体系和相关经济模型来综合分析具体实践问题。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四、考试内容一、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1、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演变及其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2、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及有关基本概念供给和需求的基本概念、表示方法;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模型;均衡分析、弹性理论、供求分析方法、技术其简单应用。3、效用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内容;两种效用理论的前提条件以及相应的消费者均衡条件;两种效用理论推导需求曲线的过程;利用边际效用递减
17、规律以及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说明需求规律。4、生产论厂商生产函数的概念;一种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厂商利润最大化与要素最优组合。 5、成本论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概念及其曲线推导过程;厂商生产成本的有关概念;生产与成本之间的关系。6、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的类型、假设条件、短期均衡条件和长期均衡条件;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和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7、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垄断竞争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寡头垄断市场的两个模型:古诺模型和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 8、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与供给方面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对生产要素需求特点;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
18、素的原则以及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产要素供给的决定;工资、利息和地租等要素价格的决定过程。9、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思想;帕累托最优标准的含义;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一般均衡符合帕累托最优标准的证明。10、博弈论初步博弈的基本要素;纳什均衡;同时博弈;序贯博弈。11、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失灵的概念;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矫正市场失灵的各种微观经济政策。(二)宏观经济学1、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内容;国内生产总值的两种测算方法和收入核算恒等式;国内生产总值和其他宏观总量之间的关系;国民收入核算与总支出和总收入分析之间的联系。 2、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均衡产出;消费函
19、数、储蓄函数和投资函数的决定;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方法和均衡条件;影响均衡国民收入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的乘数效应及其发挥作用的条件。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决定投资的因素;资本边际效率的含义与意义;IS曲线与LM曲线的经济学含义; ISLM模型以及自发总需求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的条件。4、宏观经济政策分析ISLM模型的分析法;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IS、LM曲线的移动对收入Y和利率r的变动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5、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西方经济政策的类型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充分就业、价
20、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如何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践来达到上述目标。6、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总供给的含义及其与微观需求及供给的联系与区别; ADAS模型;长期和短期的含义;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数学模型及其对现实的解释。7、失业与通货膨胀失业的含义及其经济学解释;奥肯定律;通货膨胀的含义及经济效应以及不同类型通胀的原因;菲利浦斯曲线的含义及其作用;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8、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以及国际收入与外汇市场等基本理论问题;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及其应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的运行与世界经济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决定;开放经济
21、条件下均衡的自动调节机制。9、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的含义;经济出现波动的原因和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增长核算;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增长模型以及乘数与加速原理。10、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宏观经济学在消费、投资和货币需求三个方面的微观基础;跨期消费决策;消费的随机游走假说;新古典投资模型;货币需求函数;鲍莫尔托宾模型。11、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西方主流学者争论的焦点;存在的分歧和达成的共识;加深对ADAS模型的理解。12、西方经济学与中国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性和局限性,正确运用有关的经济学知识。二、管理学1、管理学概述管理、系统等基本概
22、念,管理的重要性、管理二重性、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2、管理思想和理论的演变西方管理理论发展各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主要理论。3、预测与决策预测、决策等基本概念,组织环境对组织的影响、组织与环境的关系;预测和决策的类型、预测和决策的原则和工作程序;应用预测和决策的有关方法;决策中的判断标准,影响决策的因素。4、计划与目标管理计划的含义及其类型;影响计划有效性的因素;计划工作的原则、程序、方法;目标及其性质、作用;现代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特点、过程。5、战略管理战略的含义及其特点,战略管理层次及其过程;战略环境分析的各个方面及其内容;基本竞
23、争战略;核心能力及其在公司内外的扩张;公司业务组合矩阵和政策指导矩阵。6、组织组织、组织工作的含义;组织设计的目标、依据;组织设计中遵循的原则。7、人员配备组织中人员配备的含义及其重要性;人员配备的内容;管理人员的选聘、考评、培训。8、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及其基本要素;组织文化的功能,组织文化的建设。9、领导领导及其与管理的关系;领导影响力及其作者用;领导素质;领导的行为方式理论和权变理论。10、激励激励和人性假设;激励的各种理论。11、控制控制欲控制系统;控制的必要性;控制的原则和有效控制的要求;控制的过程和控制的方法。862 专业综合课A一、考试性质专业综合课A是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12 管理学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