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感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体心理辅导感受.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团体心理辅导感受 在本学期的团体心理辅导课上,王妈以理论与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让我们体验了心理课程的团体辅导的魅力。我很庆幸在大学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审慎清醒全面科学地了解自己,看待自己。特别是在最后8周的课堂,第一次以这样的形式上课,第一次以活动的形式来达到目标、实现目标,第一次师生是以这样的方式交流,第一次我们和老师零距离的学习団辅,让我感受到了的浓厚的课堂气氛、新奇的课堂形式和美好的自我改变与完善。 当我由懵懂无知的顽童长成青涩敏感的少年,直到如今步入成年,我越来发现一个问题渐渐明显的出现在自己的身上,那就是我开始变得不自信,最重要大部分就是因为自己的体型。当我们因为这个问题迷茫痛苦失落时,应该
2、怎样自我排解,乐观积极的对待它们。于是我们小组在共同的探讨下确定了我们的主题“wakeup”唤醒内心的自信。我想,8周的心里团体辅导给了我明确的答案。 人是有自知的感情动物,人之所以为人,便是因为有了思维与情感。但回想之前的十几年,我几乎都没有静下来好好地审视一下自己。仿佛是忙碌中遗忘了自我一般,刚开始辅导时老师问起大家对自我的认识与定位,我竟不能说出一个清楚明了的答案。只是模糊的觉得自己性格还算随和,对人还算大度,信念坚定,而且会努力去做每一件事。可是一旦细节化,便发现我还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而同组中有一些同学,他们很清楚自己的特点和类型,并且对将来的人生有很明确的规划。我感觉这个
3、很有必要,毕竟一个人应该清楚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奋斗于那种工作,期望怎样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没有长期规划很容易导致当前生活的迷茫与颓废。但也有的同学也好像都十分相信星座、谶语之类说法,以此给自己贴上了一个固定标签,如果有转变,会很困难。 如果选活动中感受最深的一次,我觉得应该是那次3个小时的杀人游戏,我之前对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厉害依存关系并不在意,可在类似真实,随时都有可能有人死亡和被冤屈的游戏中我变不得不重视,谨慎起来。怎样从细节中观查出凶手,怎样用适当的言语辩白自己的清白,怎样尽可能保住多数人的生命,怎样稳定大家的情绪我开始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每件事情都有它发生的原因与背景,每个
4、人的行为也是出于他潜意识或深层次的想法。事实上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有不同,我们观点、思维的差异使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向方法各异。有时候站在对方的角度上看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被冤枉时每个人都不好受,所以慎用批评与苛责的话,不要在没把握时仓促下定论,这样很容易伤到身边的人;凶手总是心虚的,必然会有反常的表现,抓住与平时不同的细节,往往能把握事情的关键;被冤屈是要冷静,真诚的解释一般都能被大家接受;不要慌张无措,不要没缘由大叫,不要草率定论,这是游戏本身给我的启发。但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学会了认识他人,不光要从表面,还要从内部,从心灵。游戏中我们不会有什么损失,但现实生活中就可能付出很大的代价,毕竟我们已经
5、成人,一切都不再是儿戏。 活动进行了两个月,我开始从一个思索、反省比较少的人向明确定位、健康发展的人靠拢。两个月时间很短,我自己还没有什么显著的变化,但在这里学到的方法,接受的思想将是之后的生活中很有益的指导,我会慢慢学会科学的认识与调节自我,达到更好的状态。 第二篇:团体心理辅导的感受团体心理辅导的感受 2021年12月10日,我校成功地组织了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设计与操作的培训活动。对于这次活动,尽管先前有了一些认识,但都是比较浅显和错乱的,为了活动的顺利举行,我事先向京师博仁李老师了解了关于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些经验,使我对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认识具体化,细致化,更有利于这次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6、工作的展开。 李老师为我详细地讲解了团体辅导的时候可以用到的技巧。首先要专注:平行面对学生,保持视线接触,采取开放姿势,微微倾向学生,面带微笑,保持轻松,注意语声语调。其次要善于倾听:全神贯注于学生表达的信息,而不轻易加以判断。要注意重述:重述语气不宜过于肯定。其他最好还要注意引导,有同理心,支持回馈等技巧,要注意细节,细节之处见真章。教师要注意自我开放。教师积极参与团体互动,表达出在团体中此时此地的自我感受或人生经历,以引导学生自我开放,增进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促进团体更深层的互动。a.教师的开放自我立足于团体氛围;b.注意适时性,过早过多的自我开放会使学生觉得不自在;c.开放的内容必须切合讨
7、论主题;内容简洁,自然流露。 李老师还向我介绍了团体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需要专业性团体心理辅导书籍、活动道具、活动光盘等的支持。同时我还了解到为了满足广大心理教师、心理学工作爱好者对团体心理辅导的需求,京师博仁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工具箱的设计以人际沟通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团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总结归纳各个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主题,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心理课堂、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配备了相应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手册、活动光盘,为团体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提供硬件支持。团体心理辅导具有操作性强、可变性大的特点,配套光盘能够更直观地授予心理老师以渔,帮助老师更好地掌握团体心理辅导的
8、技巧。 经过这次的活动以及李老师的讲解,我有了深切的感受和体会,我就学校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和同行进行了经验交流下面是我的一些感受。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阵地,学生在这里健康的成长,心理问题不可忽视,心理辅导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老师都应该负担起的重任。学校心理辅导,最主要的是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一般集体为一个单位,作用 巨大,团体心理辅导不仅有教育,发展,预防心理问题的功能,还能有治疗的功效。所以首先,应该从思想上重视它,然后从行动上实行它。因为班级学生年龄、学习环境、成长发展、心理需要、有待解决的问题等存在共性,所以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目标一致;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通过情景模拟、观
9、察学习、情感体验、分享感受,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学会互助自助,共同成长。体现在防患于未然,避免问题的发生。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领头人,要是整个班集体团体心理辅导正确有序的进行,班主任的作用巨大。班主任怎么样进行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呢。我觉得首先,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掌握现代先进的科学理论知识,以先进的科学知识武装大脑,这是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亦是班主任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工作的先决条件。其次,要全面了解整个班集体的学生,建立班集体学生心理发展档案,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然后,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开团体心理辅导的通道。
10、 班主任在进行团体心理辅导作用巨大,既能使学生获得满足和发展,也能使学生各种心理品质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全体学生情绪饱满,显示出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 总之,在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心理辅导老师要学会控场,积极营造一个彼此尊重、接纳、信任的氛围,不管遇到什么情况,要保持冷静、积极引导、态度平和,鼓励学生放下个人的防卫意识,积极与其它同学进行探讨、分享,积极给予回馈、鼓励和建议。 第三篇:团体心理辅导第四单元 单元目标。从他人的反馈中认识自己,并体会被人理解的感受,并通过设定一些使成员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感的情景,让成员在这些情景中扮演角色,然后谈自己的感受,达到进一步增进成员自信心的目的。 活动
11、对象:在校大学生 活动时间:2021年11月22日9:0011:00活动地点:东区团体心理咨询室 活动内容。开始,让大家做一个热身活动,让成员进入活动状态。 一、热身游戏:哑口无言 1、 2、 3、目的:学会通过非语言的形式理解他人的感受时间:约30分钟操作:全体围城一个圆形,然后闭上眼睛回忆一下这一周内生活的 感受,是疲乏、兴奋,还是焦虑、烦闷。然后每人用手势和表情, 体态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让其他成员猜猜动作和表情反映 的感受是什么。被猜测者说明他人的猜测是否正确,为什么。通过 练习,学会从他人的手势、表情、眼神、动作等非语言的沟通方式 理解他人,训练自己敏锐地观察他人的感受的能力。
12、 二、心理情景剧 1、活动目的:这场情景剧主要是针对大家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提 出的,如何与别人自信顺利交往并且融洽相处,这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有些人在社交的过程中会出现自卑、恐惧的心理,轻微的症状表现为面红、流汗、颤抖、重度的则会发展成自闭,通过设定一些使成员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感的情景,让成员在这些情景中扮演角色,达到进一步增进成员自信心的目的。 2、 3、时间:约70-100分操作:在活动开始前,领导者先让观看演出的成员营造真诚和信任的气氛。社交恐惧:最普遍的特定社交恐惧是公开演讲恐惧症,是对公开演讲或表演的恐惧, 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怯场。其他的像是害怕公开写作、害怕脸红、
13、害怕公开吃东西害怕使用公共厕所等。 扮演:心理情景剧:1)选班委 首先让每个人上台,竞选他们想当的班委,下面的人扮演一个班。每个人限时3分钟,然后再谈谈感受和体会。 2)面试:苏宁电器招募促销员 首先让每个人上台,先做自我介绍,勇敢的说出自己的优点,下面的人扮演招募者。每个人限时3分钟,然后再谈谈感受和体会。 讨论:同学们都对此问题深有同感,很多人都表示自己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有紧张和不自然的感觉,大家认为这是一个很普遍的心理问题,应该好好对待 指导。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与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关,也有可能是自己希望自己能表现的很好,反而造成了压力过大而不自然。大家觉得对于轻微的症状,自己平时要主动一
14、点,多多和别人交往,说话,克服障碍比较严重的就应改去找心理医生就诊 三、备用游戏:猜猜我是谁 1、 2、 3、 4、活动目的:从他人的反馈中认识自己,并体会被人理解的感受。时间:约20分钟准备:白纸,笔操作:每人一张白纸,请写下35句描述自己的句子。如“我是” 不写名字。写完后将纸叠好,放在团体中央。然后每人随机抽取一张,打开纸上的内容,让大家猜一猜这一张是谁写的。猜中的人要说明理由。指导者引导团体成员发表自己猜中别人或他人猜中自己时的感受 活动结束。本次活动结束后,成员间相互讨论感受,并鼓励成员谈其收获。 第四篇:团体心理辅导二年级团体心理辅导记录 一、辅导缘由。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责任心,教
15、会他们换位思考。引导小学生培养自己勇于担当、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二、初步分析:当回“坏孩子” “坏孩子”这个称谓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排斥和反感的。许多孩子在被老师和同学贴上这个标签之后,并不能马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反而会将问题的根源放在这些给他指出问题、贴上“坏孩子”标签的老师和同学身上。这样一来,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体会当坏孩子的害处与自身上存在的不足是十分必要的。学会担当、学会负责是现代家庭教育辅导孩子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换位思考的体悟行为,恰恰能在培养小学生管理自己、解读自己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换位思考,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并做一个勇于担当、
16、敢于负责的好孩子。本活动试图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三、目的要求: 1.帮助小学生学会如何换位思考 2.引导小学生培养自己勇于担当、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四、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准备一件最喜欢的物品 五、辅导方法:体验法、推理法 六、操作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愿意被人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吗。生答:“不愿意。”但是今天老师要同学们做一回坏孩子,希望同学们通过体验活动去寻找他们隐藏起来的心灵轨迹。”2.课堂操作。 (1)词意接力 教师在黑板上分别在两行处写上好事、坏事。 师问:“好事你会做吗。坏事你会做吗。”,生答:“好事我会做,坏事我不会做。
17、(出示板书:好事”/坏事 会做/不会做)师问:“好事你喜欢做吗。坏事你喜欢做吗。”,生答:“好事我喜欢做,坏事我不喜欢做”(师出示板书:好事/坏事 会做/不会做 喜欢做/不喜欢做) 师问:“你喜欢做的事情有哪些。”,生答:“读书、学习、游戏(都是相对来说比较符合好孩子的行为)”师问:“你不喜欢做的事情有哪些。”,生答:“迟到、挑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都是相对来说比较坏的事情)”看来同学的回答都很符合老师的口味。那么你们是这样做的吗。 师问。“有哪些同学迟到过三次以上的。”,生超过半数举手(大多数都有过一些不好的行为)。 师。既然同学们在看待“迟到”这件小事上,都觉的错误可以一犯再犯,是不是老师
18、可以理解为同学们喜欢做这件事情呢。生摇头。 师:既然同学们摇头,那就是说明同学们喜欢做坏事。师问:“破坏同学的物品是不是做坏事的行为。”,生答:“是的。” 师:既然同学们都觉的这样的行为是坏事,并且从多次“迟到”的现象上来看,那同学们肯定就是喜欢迟到喽。回过头来看,前面同学们自己也说过了:“迟到是一件坏事”。所以,是否可以理解为同学们喜欢做坏事喽。生摇头。师用相同的方式举出其他同学们经常会犯的小错误。老师讲其夸张地表现出来。 小组评议:现在同学们应该明确了一个道理:“凡是小错误重复地犯了许多次,就会使小错误变成一件坏事。而同学们平时都害怕自己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所以同学们就这个道理讨论一
19、下是否自己站在坏孩子的角度审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身上是否也有着这样活着那样的坏习惯。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已经开始关注自己身上的问题了,并且开始学会以第二人称“他”的角度来进行换位思考。(2)“做一会坏孩子”评选活动。 教师接着前面的内容,在黑板上已经写好的板书(好事/坏事 会做/不会做 喜欢做/不喜欢做),让学生自己 举出一些不好的行为。学生举出了一系列坏习惯。小组讨论:如果让同学们选择一件坏事做,你会做哪一件。 生。摇头。 师。同学们都带来自己最喜欢的物品了吧。 生。带来了。 师。那现在就让我们每个同学,同桌之间相互交换自己带来的物品,然后想办法进行破坏。 生:不要(有的甚至情绪很激动)
20、师。既然同学们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物品都能够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那么在面对平时遇到的不良行为时应该熟视无睹还是加以劝告呢。同学们讨论一下,当你做了一件坏事后是否想考虑过别人的感受,或者说假如你曾遭过坏孩子的破坏,你的心情是否很开心呢。 全班交流。选出一名不想体验当坏孩子感觉的同学,让他讲讲自己的内心想法。 总结和建议。通过这节心理辅导课,使同学们通过换位思考了解到问题产生时发生困惑的原因。同时也让学生通过一次做“坏孩子”的特殊体验,了解到这些问题孩子的内心需要一个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怀与引导。 课外作业。从现在起,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能够冷静下来,分析一下事情的主要原因,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替对方
21、做一些考虑,同时能够在设想中体会到坏习惯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影响,要将这种“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继续坚持下去。 四年级团体心理辅导记录 尽管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游戏仍然是小学儿童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最喜爱的活动。带有表演性质的游艺活动对小学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增长知识,而且能发展能力,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化装舞会正是适宜的活动形式。小学儿童通过参与准备,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通过主动邀请教师和同学参加舞会,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成功地举办化装舞会,有助于增强信心和勇气。目的要求 1.通过舞会培养小学生与别人交往的信心、勇气和能力。
22、 2.通过舞会,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课前准备 化装舞会所需要的头饰、面具和伴奏音乐带等。 操作过程 1.导人课题。 “同学们,我们大家都希望有好多好多知心朋友,可是我们有的同学性格内向,不善交往,遇到不熟悉的人就会害羞,不好意思与人交谈,这样就会影响自己的人际交往,使自己身边缺少友好的伙伴。今天我们举行这个舞会,目的就在于培养和锻炼我们的交往能力,交上更多的好朋友。” 2.活动与训练。 (1)宣布舞会开始,请同学们把自己制作的头饰、面具戴在头上。“现在大家都不知道对方是谁,用不着害羞,要大胆地去邀请对方跳舞,注意跳舞时不能说出自己的名字,也不要问别人的名字。(”音乐起,舞会开始,要
23、督促帮助性格内向、不善交往的同学寻找舞伴。) (2)两曲过后,音乐暂停片刻,教师提问。“你觉得乐曲好吗。现在你的心情怎样,好吗。” (3)继续播放音乐,希望大家放开胆量,尽情地跳舞。 (4)几曲过后,教师再问。“想一想,你与几个舞伴跳过舞。在跳舞中交谈些什么。你与对方交谈时轻松吗。高兴吗。你最满意的舞伴有几位。使你感到满意的是什么。” (5)音乐再起,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寻找舞伴时应当注意哪些社交礼仪。自己做得如何。可邀请教师共舞。 (6)当一首乐曲进行过半时,突然停止音乐,请大家拿掉面具,前后左右互相看一看,对方是谁。(惊讶,大笑)教师:“你的舞伴原来熟悉吗。如果不熟悉,请谈谈你们现在交往得怎
24、么样。与老师共舞,你有什么感觉。老师跳得好吗。你感到拘谨吗。” 总结和建议 事实表明,只要我们克服胆怯心理,大胆尝试,就会发现与人交往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果能充分注意到社交场所应有的礼仪,就会顺利交往。我们今天的舞会开得很成功,希望我们的友谊长存。 第五篇:团体心理辅导让团体心理辅导开花结果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在我校的教育实践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什么是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咨询与治疗的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
25、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意义 心理学研究证明,团体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团体心理咨询之所以在学校中适用有效,有以下四点理由:学校中团体是自然而然存在的;受教育者都处于相似的身心发展阶段,有共同要面对的发展课题和成长困扰;成长中的青少年更关注同伴对自己的评价,更容易接受来自同龄人的建议;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三、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针对同一发展阶段的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如情绪、学业、生涯发展、性、自我认同等重要发展课题的辅导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促进青少年完成该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目标。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有:
26、性质教育性;重点满足一群学生的共同需要(同班里的大部分学生);情境班级全体参加。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功能: 1、发展性功能。完成该年龄阶段青少年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 2、预防性功能。预防该年龄阶段容易出现的偏差和问题。 3、矫治性功能。对已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给予纠正。 四、心理辅导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态度 1、要对生命的敬畏和责任感; 2、一视同仁的爱心; 3、要有专业精神。 五、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注意的事项 (一)精心营造和维护团体辅导氛围 1、良好的辅导氛围的要求。信任、安全、真诚、坦率、合作、互动、活跃、有序。 不良辅导氛围的表现。紧张、防卫、调侃、迎合、应付、涣散、呆板、无序。
27、2、氛围营造的技巧。做好热身活动;设计好开场白;设计好第一个活动情境(注意情节的合理性与可探讨性);注意座位的排列;不要因多余的环节中断已经形成的氛围。 (二)灵活控制活动过程 1、设计好活动板块。 2、控制讨论的时间。 3、及时制止调侃或语言攻击,保护学生心理,使学生免受伤害。 4、讲清游戏规则、讲清楚活动细节、指令明确。 5、问题具体,少而精。 (三)让学生“动”起来 1、与一般的心理讲座相区别。 2、精心设计每一个活动环节,让学生参与活动中。 3、教师要先“动”起来。 4、宽松、和谐的环境。 (四)注重从情景体验出发 一般以心理剧表演、小品、案例分析、心灵日记、辩论等形式呈现。场景模拟的
28、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以引起学生的同感。角色扮演(心理剧)或小品要有情节,尽可能生动有趣,使学生专注投入。 (五)促进学生主体自我发展 操作上要提供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条件。 1、确保每个学生都被辅导教师注意到了。 2、教师讲得不要太多,不要喧宾夺主。 3、调动好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即让学生“动”起来)。 (六)辅导教师要易被学生接受 1、良好的个人素质亲和力、自信、真诚、举止得体。 2、得体的语言亲切、诚恳、简洁明确、鼓励性语言。 3、一定的组织能力当机立断、快速反应、随机应变、周密思考。 中学生个体心理咨询应注意的问题 1.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服务对象不同。 中学生
29、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学生,他们心理发展未成熟,具有过渡、闭锁性、动荡性与社会性。咨询工作者要充分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心理健康发展水平,采用特殊的咨询方法。 2.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服务目标不同。 成人心理咨询的目标是使心理成熟的成人成为心理健康的社会成员,而中学心理咨询的目标是使青少年按党的教育方针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材,也就是尽早实现社会化的目标。 3.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服务内容不同 成人心理咨询内容侧重于社会对个体的影响,而中学心理咨询内容侧重于学校、家庭对个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卫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在考试焦虑;学习负担造成之紧张;师
30、生关系不良;父母期望过高;家庭关系紧张;性知识缺乏;异性爱慕,早恋倾向等。可见大部分问题涉及学校教育与家庭关系。又如学生厌学、逃学问题行为的出现,初看是社会因素(脑体倒挂、知识贬值),实际上还是由于教育因素(有的教师偏宠好生、歧视差生,教学方法的死板又使知识基础差的学生感觉不到成功的喜悦,反而还施加压力、加码)与家庭因素(家长、教师的读书无用论或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揠苗助长,学生不胜负担,对学习恐惧)所致。学校心理咨询要与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开展对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4.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服务方式方法不同。 中学生由于自主力差,经验较少,自我观念没有成
31、熟,常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问题,或不知如何去解决心理问题。因而特别要注意指导与咨询相结合的原则,在开展心理预防的基础上,在普及心理卫生知识的基础上,中学生才会主动意识到有许多问题需要向有经验的专业工作者咨询指导。心理指导的工作还要推广到教职员工及家长的范围,让大家都来关心学生及子女的心理健康,教师与家长意识到孩子们有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时,会督促他们找心理咨询机构,甚至亲自带他们去共同接受集体咨询或家庭咨询。同时,在咨询指导时,与成人相比需要更多、更明确的指导。 5.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成年人心理咨询对咨询工作者素质要求不同。 教育心理咨询工作者不仅要求有一般咨询人员应有的仲裁心理危机的本领与解除心理
32、负荷、改善当事人认知结构的技能,而且要熟悉发展心理学、学校心理卫生学,并且有中学教育的实践经验。故经过专业训练的中学教师及政工人员或行政干部担任此职更为合适的。 6.中学生心理咨询要采用适合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特殊性的原则和方法。如,争取信赖;灵活伸缩;注重现实;听取见解,间接建议;提供生活经验,促进模仿认同。与此同时,还要遵循咨询工作的一般基本原则和方法(如保密性、交友性、认知性、启发性、整体性、明确与委婉相结合、指导与咨询相结合、治疗与咨询相结合等原则)。 7.心理咨询宜个别进行,不能围观旁听。 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中学生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咨询工作者要充分掌握中学生
33、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心理健康发展水平,采用特殊的咨询方法,如,争取信赖;灵活伸缩;注重现实;听取见解,间接建议;提供生活经验,促进模仿认同。与此同时,还要遵循咨询工作的一般基本原则和方法。 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要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一、转变健康观点及教育观点 学生的健康不仅指躯体的健康,还应包括心理的健康。学生心理卫生工作应纳入到班级教育工作的重要日程中。教育学生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心理适应能力,为实现这个目标,学校教育就要纠正单纯追求升学率,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衡量教育工作的片面标准,把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个性特点以及良好
34、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班级教育工作中重要的指导原则,既更新健康观念、教育观念,开展行之有效的学校心理卫生教育。 二、辅导员与受辅者在精神上的协调一致 辅导员与学生应彼此心理相融,产生思想上的“共振”。作为辅导员的教师要放下自己的主观臆断,设身处地从中小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帮助他们自我表达、自我探索和自我了解。同时教师应注意克服对心理辅导有损无益的过分同情与怜悯的心态。 三、辅导员要尊重受辅者的人格 辅导员对受辅者人格的尊重,要注意以下方面: 1.接纳。辅导者要给受辅者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2.关心。辅导员要使受辅者重新感到自身的价值,产生积极改变现状
35、的动力。 3.专注。辅导者要专心倾听受辅者的心声。 4.平等。辅导员要和受辅者之间平等地互相谈心、切磋、协商,杜绝“我教你听”的说教或命令方式。 5.信任。作为辅导员的教师要相信每位学生都有独特的价值,相信受辅者的可塑性和可改变性。 四、辅导员对受辅者应以诚相待 辅导员应真诚地对待学生,这样受辅者才会信得过辅导员或班主任,愿意表露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辅导效果。 五、辅导员应对受辅者的隐私注意保密受辅的学生坦诚地向辅导员倾吐心声,寻找帮助,辅导员应注意保密,不能轻意地将学生的隐私外泄,更不能作为新闻传播,或提供给学校领导作为处分学生的材料等。 以上五点是辅导员(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需注意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归根结底要求教师应有正确的教育观和良好的人格特征,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 第 22 页 共 22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