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物理第一章电与磁课时训练1有趣的静电现象粤教版选修1_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高中物理第一章电与磁课时训练1有趣的静电现象粤教版选修1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物理第一章电与磁课时训练1有趣的静电现象粤教版选修1_1.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训练1有趣的静电现象基础夯实1.下列关于静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玻璃棒无论与什么物体摩擦都带正电,橡胶棒无论与什么物体摩擦都带负电B.摩擦起电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总是同时带等量的同种电荷C.带电现象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呈电中性的物体得到电子就显负电性,失去电子就显正电性D.摩擦起电过程是通过摩擦创造了等量异种电荷的过程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呈电中性的物体得到电子而带上负电,失去电子带上正电,故A、B错,C正确.摩擦起电的过程是电荷转移的过程,并没有创造电荷,总电荷量保持不变,故D错.答案C2.有A、B、
2、C三个塑料小球,A与B,B与C,C与A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带正电,则()A.B、C球均带负电B.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C.B、C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不带电D.B、C球都不带电答案C3.如图所示,挂在绝缘细线下的两个轻质小球,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而靠近或远离,则()A.甲图中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B.乙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C.乙图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D.以上说法均不对解析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且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图乙中两球一定都带电且带同种电荷,B正确.答案B4.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轻质小球a,a表面镀有铝膜,在a旁边有一绝缘金属小球
3、b,开始时a、b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使b带电,则()A.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B.b立即把a排斥开C.b将吸引a,吸住后不放开D.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解析当使b带电后,a在b的电场中发生静电感应,a球靠近b的一侧带与b异种电性的电荷,a远离b的一侧带与b相同电性的电荷.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b将吸引轻小物体a且使b、a接触,b、a接触后,b所带部分电荷转移到a上,使a、b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是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答案D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是电荷创造的过程B.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过程C.玻璃棒无论和什么物体摩擦都会带正电D.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
4、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电荷的湮灭解析电荷是不能创造的,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但摩擦起电时电子应从对电子束缚力弱的物体转移到对电子束缚力强的物体上,所以玻璃棒并不是和什么物体摩擦都带正电.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物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中和,一对正负电子碰撞转化为光子才是电子的湮灭,因此只有选项B正确.答案B6.某物体通过接触而带上正电,原因是()A.物体得到了质子B.物体失去了质子C.物体失去了电子D.物体得到了电子解析无论是摩擦起电、接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起电的原因都是电子的转移,而带正电荷的质子是不会发生转移的,A、B错误,物体带上正电,说明它失去了电子,C正确.答案C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物理 第一章 课时 训练 有趣 静电 现象 粤教版 选修 _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