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共27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共27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共27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易县易州九年一贯制学校九年级 语文 赵爽,水调歌头,教学目标,1、让学生、诵读体会音韵美2、品读、体会意境美3、体会心理变化、理解作者情感4、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第一课时,了解基本的文学文化常识识记字音字形感悟诗歌,体味诗歌的音韵美并背诵,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散文、诗、词、书、画等方面成就都很高。其词引领豪放一派,豪壮雄浑,其诗清新雄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新”。主要作品饮湖上初晴后雨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
2、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即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文学体裁,词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
3、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汉族民间的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截然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在正常情况下,一个格式是一个词牌。但是,由于同一个格式有时有若干个变体,所以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因为各首词的词题不同,所以这种情况下,一般有词题。曲调。,诵读诗歌,诗歌音韵之美(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并背诵),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
4、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第二课时,品析古诗的意境美体会作者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情怀,诗歌意境之美,1、先自己根据注释翻译古诗2、十分钟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选出最优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 达旦:到天亮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熙宁九年中秋节,欢畅痛饮到天亮,大醉,写了这篇水调歌头,兼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中考语文资料 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专题复习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