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芜湖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卷一、选择题(242=48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为我国某省区按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最可能是( )A积温的多少 B地形和土壤状况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D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2造成图中四大区域形成的因素是( )A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B太阳辐射由南向北递减图1C地形南高北低 D河流南多北少图2是某区域不同时期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有关该区域20世纪80年代初聚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聚落沿河流、交通线分布明显B受地形影响,聚落间联系不便C聚落间
2、均有便捷交通线路相连D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4下列不属于该区域20年来发生的明显变化是( )A交通条件明显改善B矿产资源得到开发图2C旅游业的兴起D再城市化明显图3为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卫星影像。该河口区河流主流曾于1996年人工改道。读图完成56题。5比较两幅影像,可判读和分析出( )A河流主流流向由东北改向东南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继续淤积增长C河水含沙量明显增加D三角洲形态变化主要与河流改道有关6该河口海岸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是( )A建设大型海港,发展远洋运输图3B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C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滨海旅游D开垦成为耕地,发展粮食生产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
3、,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结合图4,完成78题。7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ARSGISGPS BRSGPSGISCGISRSGPS DGPSRSGIS8“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B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图4C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D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骑楼”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图5)。据此完成910题。9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A体现当地的民
4、族特色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C节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10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图5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B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C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 D降雨强度大图6为我国七省区某种植被总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总面积的比例图,读图完成1112题。11该植被是( )A沼泽 B草原图6C温带落叶阔叶林 D荒漠12该植被分布区所存在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土地次生盐碱化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锐减我国科技人员在横断山脉某峡谷地区进行了山地水土流失研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完成1314题。年份降雨量地表径流非林地人工林地径流量(m3s)土壤侵蚀量(tKm3a)
5、径流量(m3s)土壤侵蚀量(tKm3a)1992475.44.5160.51.00.21990611.49. 9264.61.96.61993815.410.1272.62.40.51991884.411.1299.22.84.91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降雨量与径流量关系为A相同的降雨量,人工林地的径流量是非林地的20B当降雨量增加约86的时候,人工林地径流量增加3倍C径流量与降雨量具有线性函数关系D径流量与降雨量的大小具有相关性14根据上题表格数据可知,降雨量与土壤侵蚀量关系是A相同降雨量,人工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非林地的B相同降雨量,非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人工林地的C降雨量增加l倍,土壤侵蚀
6、量相应增加l倍D降雨量增加l倍,土壤侵蚀量相应增加l倍以上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m2m1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图8)。完成1516题。15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防风固沙 净化水质 涵养水源 塑造地形A B C D16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图8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 B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D土壤矿物总量增加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丰富,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完成1718题。17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技术工业图918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芜湖市 第一 中学 2015 _2016 学年 地理 学期 期中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