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当堂反馈 岳麓版必修1.doc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当堂反馈 岳麓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当堂反馈 岳麓版必修1.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当堂反馈选择题1(2012年3月鹰潭市一模)唐太宗在位时曾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材料最能表明唐太宗A对中书省的工作不满意 B十分重视门下省的职能发挥C希望三省之间友好合作,和谐共处 D认识到三权分立民主政治的重要性【答案】B2(2012年3月深圳市一模13题)有学者认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影响到社会开放的程度。从这一观点出发,唐朝社会开放程度较高,主要得益
2、于实行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均田制【答案】B3(2012年3月聊城模拟)史学家钱穆指出:“此制用意,在于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下列语句与“此制”相符合的是 A三代用人,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D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答案】D4(2012年3月河南六市联考)“宰相之用舍听之天子,谏官之予夺听之宰相,天子之得失则举而听之谏官;环相为治,而言乃为功。谏官者,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者也”该材料表明 A皇帝和谏官矛盾尖锐 B皇帝的权力受到宰相的制约 C监察制度适用于监督宰相
3、D谏官的职责是规劝君主的过失【答案】D5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答案:D判断题1(2012年3月郑州市二模)“发迹的阶梯是对任何人都开放的,无论其家庭、出身和宗教信仰如何。事实上,在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流动性:权势之家或名门望族可能会因子孙不肖而败落,出身低微者则会通过这种制度可发达。”这种制度是科举制 ( )2(2012年3月莆田市质检2题) “聪明才智人士为了从这一条窄窄缝隙进入政府,不得不把全部生命消磨在九经的九本儒书之中,再也没有精力谋革命了。”材料主要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实行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3著名学者钱穆先生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唐朝皇帝还未形成足够的专制权力 () 4(2010年高考江苏卷)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九品中正制()5唐代中央设三省。唐初,三省的最高长官者是宰相。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统治者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扩大民主,让更多人参政(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当堂反馈 岳麓版必修1 2013 2014 学年 高中历史 古代 政治制度 成熟 当堂 反馈 岳麓版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