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变化6个性与社会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发变化6个性与社会性.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个性与社会性发展1、 气质的发展(1)婴儿气质类型厦大2013学硕考了婴儿气质类型学说学说人物分类 特点传统四类型说希波克拉底、盖伦首先由希波克拉底提出四种类型,而盖伦提出了气质的概念,进一步确定了气质类型,并沿用了希波克拉底的四种类型多血质敏感性低,反应性、主动性强,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较好,情绪兴奋性高,可塑性高,外倾胆汁质敏感性低,反应性、主动性强,行为较刻板,情绪好冲动,抑制力差,外倾粘液质敏感性低,反应性低,反应迟缓,行为刻板,兴奋性弱,情绪平和,内倾抑郁质敏感性高,反应性和主动性低,反应迟缓,刻板,情绪抑郁,内倾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巴甫洛夫不可抑制型强不平衡此处“强不灵活”等是高级
2、神经活动过程而不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因此表格做了一些变动对应胆汁质活泼型强平衡灵活对应多血质安静型强平衡不灵活对应粘液质抑制型弱型对应抑郁质三类型说托马斯、切斯这三种类型只涵盖了65%,剩下的35%属于这三种类型中的中间型或过渡(交叉)型“谁抱我都行”容易型“我就是不让抱”困难型“先了解,再给抱”迟缓型容易型40%属于这一类型。生理机能有规律,容易适应新环境,接受新事物和陌生人。情绪上积极愉快爱玩困难型约占10%。时常大哭大闹,烦躁易怒,不以安抚。生理机能缺乏规律,接受新事物慢。情绪不好迟缓型约占15%。活动水平低,反应弱,情绪消极,安静;逃避新事物,适应变化慢,能缓慢接受新事物布雷泽尔顿活泼
3、型爱哭闹,活泼安静型不活跃,安静,动作柔和、缓慢一般型介于以上两者之间活动特性说巴斯活动性忙于探索外在世界或做一些大肌肉运动,乐于并经常从事一些运动性游戏。比其他类型婴儿更易引起与他人的冲突情绪性通过行为或心理生理变化而表现出悲伤、恐惧或愤怒的反应。易对更细微的厌恶性刺激作出反应且不易安抚,恐惧水平和愤怒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社交性愿意与不同的人接触,不愿独处,在社会交往中反应积极,在追求家庭成员或不相关人员的接纳上都同样积极冲动性在各种场合或活动中极易冲动,情绪、行为缺乏控制,行为反应的产生、转换和消失都很快抑制非抑制说卡根抑制型拘束克制、谨慎小心和温和谦让非抑制型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精力旺盛、
4、自发冲动(2) 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气质是最稳定的心理特征之一,但是由于婴儿神经系统和心理活动的高速变化和发展,因此婴儿气质也有一定可变性。社会环境也对婴儿气质的发展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持续影响。二、自我的发展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2007年综合题分析日记内容的那道题,结合情绪自我概念定义个体对自己的特征、能力、态度、价值观等的总的认识。1.是描述性的,不是评价性的。2.具有动机的功能,在人格中起整合作用特征非常具体,自己外部可观察到的特征(身体表征);开始能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心理表征)较具体的外部特征转向较抽象的心理术语的描述;高年级开始用心理词汇来描述,仍以具体形式来看待自己,绝对化;内容的
5、社会性随年级升高而增多特点:1.自我概念更加抽象 2.自我概念更加具有整合性和组织性 3.自我概念的结构更加分化影响因素:1.生理因素2.认识水平3.父母的自我概念倾向4.成功及失败经验的积累自我评价转折年龄: 3.54岁 1.依从成人转向开始有独立的评价(个别转向多方面的)2.外部行为表现转变为内在品质评价3.已具备一定的道德性评价能力 4.无男女性别上的差异顺从别人的评价转变为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较笼统的评价转为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稳定性上升;已具有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1. 独立性随年级增长而增长,初二后较稳定 2. 抽象性提高,高二 3. 原则性和批判性提高,初三 稳定性上升自
6、我情绪体验4岁是转折年龄 生理性体验(愉快和愤怒)社会性体验(委屈、自尊和羞怯) 易变性、受暗示性愉快感和愤怒感发展较早,自尊感、羞愧感和委屈感发展较晚;随着儿童理性认识的增加和提高,情绪体验也逐步深刻1.成人感 2.自尊感 (1)青少年自尊发展的稳定性与变化性(2)差异性:不同个体间、同一个体在不同维度间:身体自尊是其整体自尊的最重要的预测指标,其次是同伴关系的自尊;学业能力、运动能力或道德品行等方面的自尊是相对次要的预测指标;身体自尊对女青少年的影响要大于对男青少年的影响. (3)影响青少年自尊发展的因素主体因素:外表吸引力;性别;自我知觉的不一致:现实自我vs理想自我 家庭因素:父母教养
7、方式影响其水平和发展速度;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学校因素: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学业成就 3.从闭锁性到自卑感 :高中时期自我控制45岁 自我控制个体抑制某种有碍于目标实现的行为的过程。 自我调节在没有外部指导和监督的情况下,个体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发动和维持的积极的行为的过程。自我控制的训练:转移注意力延迟满足能力;自我暗示;积极鼓励、表扬;对工作难度的选择1、基本动因:自我需要和自我教育 2、年级差异: 外部的力量初二内部自立控制力量 3.初中生与高中生的差别:稳定性和持久性 一般特征(1)初中生自我意识高涨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第一个在1-3岁),他们的内心世界越发丰富,常常用很多心
8、智用于内省。这也导致了个性上的主观偏执,一方面总认为自己正确;另一方面总感到别人在挑剔自己。初中者这种突然高涨的自我意识,使个性出现了暂时的不平衡性,即并普遍存在反抗心理和情绪上的矛盾。(2)高中生自我意识高度发展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于其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基本特点归结如下: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自我意识成分分化(形成自我和超我)强烈地关心着自己的个性成长自我评价的成熟较强的自尊心道德意识高度发展自我同一性玛西亚划分自我同一性的四种状态 有危机无危机有投入同一性获得同一性封闭无投入同一性延迟同一性弥散三、情绪的发展婴儿的情绪发展伊扎德5种原始情绪伊扎德认为
9、,个体生来就有的情绪反应是(2010)(C)A 愉快和不愉快B 爱、怒和怕C 惊奇、苦恼、厌恶、微笑和兴趣D 愉快、惊奇、厌恶、痛苦、愤怒和悲伤:惊奇、伤心、厌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微笑的发展自发微笑(时间、表现)出生即有自发性的内源性微笑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时间、表现)5到6周产生,5周到3.5个月是不加区分的社会性微笑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时间、表现)3.54个月,出现了有差别、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陌生人焦虑陌生人焦虑在依恋中是在第二个阶段36个月时产生,此处我不太明确68个月产生,能区分主要抚养者母亲和陌生人,陌生人出现会引起恐惧、焦虑分离焦虑67个月产生,婴儿在与某个人产生了亲密的情感联
10、接后,又要与之分离,就会表现出伤心、痛苦,拒绝分离青少年情绪的发展特点自我意识情绪内向体验更深刻,情感生活越来越重要,世界观开始形成,交友范围缩小,重视人际情感情绪理解有较高的洞察力,不同的道德水平可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情绪表达和调控能力表现在能够更熟练地运用情绪表达的社会规则表现两极性狂暴和温和共存同一个刺激,在青少年那里会引起很大的反应。但掩饰后表现的情绪则比较缓和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青少年情绪不稳定,易变,但有时存在偏执的特点而长时间不能摆脱某一情绪状况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少年已失去了纯真,懂得掩饰自己的情绪,而在表露时也加入了一定的表演痕迹反抗心理 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过强
11、; 独立意识; 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听不见别人意见; 总感觉到别人在挑剔自己,对他人的言语过于敏感;常见情绪困扰烦恼突然增多a.不知如何在公众面前表现b.与父母关系出现裂痕c.不知如何确立在同伴中的地位焦虑引起青少年焦虑的原因主要有适应困难和考试抑郁抑郁是一种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常伴有厌恶、痛苦、羞愧、自责等情绪体验压抑压抑:需求、愿望不能满足和实现时的心理体验随着年龄增长,个体产生了心理与生理上多方面的需求,但大多不能得到满足。争强好胜的冲动和自尊易受打击的性格使青少年常常处于压抑的心境。孤独心理学家称青春期为“心理断乳期”个体要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保护和对父母的依恋,成长为独
12、立的社会成员。然而青少年短时间内还不能独立处理很多问题,又不愿向人求助,于是产生了一种孤独心境。自卑感青少年自卑感的特点有自我评价过低,概括化、泛化,敏感性和掩饰性四、依恋常考点,有大题倾向2012统考、陕西师大2012年专硕、首都师大2011专硕、天津师大2012专硕都考了依恋2012综合题概念是指个体寻求并企图与另一个体在身体和情感上保持亲密联系的倾向;个体与主要抚养者发展出的一种特殊的、积极的情感纽带。是个体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发展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这个时期婴儿对人反应的最大特点即是不加区分、无差别的反应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对母亲、
13、婴儿熟悉的人、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和选择,对母亲更为偏爱,产生“陌生人焦虑”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此阶段婴儿与母亲的依恋基本形成,与母亲的关系符合依恋的标志,而对陌生人则更加排斥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婴儿能认识并理解母亲的情感、需要、愿望,知道她爱自己,不会抛弃自己,并知道交往时应考虑她的兴趣和需要,据此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类型(艾斯沃斯陌生情境法艾斯沃斯(M.Ainsworth)等人研究婴儿依恋所使用的主要方法是(2008)(C)A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B 视觉偏爱法C 陌生情境技术D 照镜子法)安全型这类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身旁,只
14、是偶尔需要靠近或接触母亲,更多地是用眼睛看母亲、对母亲微笑或与母亲有距离的交谈回避型这类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对母亲没有依恋反抗型又称矛盾性依恋,这类婴儿对母亲的态度是矛盾的,他们既寻求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5、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1) 基本概念 性别认同: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别 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 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性别角色认同: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产生知觉和信念 性别角色偏爱天津师大2012专硕考了性别角色偏爱对于1422个月大的儿童来说,男孩喜欢玩小汽车类的玩具,女孩喜欢玩
15、娃娃和毛绒玩具。这种对玩具的选择体现了儿童的(2010)(D)A 性别认同B 性别角色认同C 性别角色标准D 性别偏爱:与性别角色相联系的活动和态度的个人偏爱。最初表现在对不同的玩具的偏爱上。 形成与三个因素有关:a.自己能力越接近某一性别标准,越偏爱成为其成员 b.对同性别的父母越喜欢,越偏爱成为同性别的成员 c.社会环境中存在的关于某一性别价值的线索是性别角色偏爱的决定性因素 性别角色标准:社会成员公认的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2)性别恒常性的发展 三个阶段: 性别认同(23岁) 性别稳定性(45岁):即知道人的性别不会随年龄变化而变化 性别一致性(67岁):即懂得人的性别
16、不会随服饰、形象或活动的改变而改变。(3)性别化理论 社会生物学理论荷尔蒙的差异至关重要,而儿童的性别决定了父母或其他人怎样对儿童实施性别化教育 精神分析理论性别化是儿童与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之一 社会学习理论儿童获得性别化的态度和行为是强化训练和观察学习机制的结果 认知理论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部分依赖于儿童的认知发展 六、道德发展 道德发展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做的时候可以把纸横过来)皮亚杰柯尔伯格柯尔伯格常考不衰!天津师大2012专硕、北大2013专硕、中山大学2011学硕考了这个知识点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见最后弘星闪闪的图。我这里塞不下了。特征时间阶段阶段顺序 名称特征没
17、有真正的道德概念不真正理解规则的含义,分不清公正、义务和服从。行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24、5岁前道德阶段第一级水平前习俗水平(主要着眼于自身的具体结果)由外在要求判断道德价值 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定向服从规则以及避免惩罚 第二阶段天真的利己主义遵从习惯以获得奖赏绝对主义: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正确错误实在论:依据行为的客观后果判断行为的好坏单方面地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4、58、9岁他律道德阶段(道德实在论)第二级水平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习俗水平的发展阶段包括(2012)(AD)A 好孩子定向B 处罚与服从定向C 社会契约定向D 维持社会秩序定向
18、习俗水平(主要满足社会期望)以他人期待和维持传统秩序判断道德价值 第三阶段“好孩子”的定向遵从陈规,避免他人不赞成、不喜欢 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秩序的道德观遵从权威,避免受到谴责自律:受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支配道德相对论:规则是人制定的,可改变不只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和意图 赞成补偿性的惩罚9岁 自律道德阶段儿童认为规则不是绝对的,可以怀疑,可以改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违反。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其道德判断所处的发展阶段是(2010)(C)A 前道德阶段B 他律阶段C 自律阶段D 道德实在论阶段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是(2011)(D)A 法律和秩序的取向B 社会契约的取
19、向C 工具性的相对主义D 普遍的道德原则取向(道德相对论)第三级水平后习俗水平(主要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以自觉守约、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判断道德价值 第五阶段社会的契约定向遵从社会契约,维护公共利益 第六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遵从良心式原则,避免自我责备临床研究法、对偶故事道德两难故事法(海因茨偷药实验)品德发展的特点: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协调性:逐步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识来评价和调节到的行为的能力小学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出现言行一致和言行不一的分化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品德发展中占相当显著的地位品德发展中存在转折的“关键年龄”,三年级下学期(与思维过渡的“关键年龄”相同)道德动机
20、的发展:由服从向独立由具体、近景向抽象、远景逐步产生道德动机斗争七、社会认知与行为(1) 社会认知与交往技能 儿童认知发展趋势:6个a 从表面到内部从对外部特征的注意到对更深刻的品质特征的注意b 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方面看问题到多方面多维度地看待问题c 从呆板到灵活d 从近期到长远从对个人及时时间的关心到对他人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心e 从具体到抽象f 从弥散到系统从弥散性、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思想 观点采择(已在心理理论讲过,这里不再赘述) 社会交往:A.早期同伴交往(婴儿期)自个儿玩希望别人陪我玩一起玩客体中心阶段68个月婴儿通常互不理睬,只有短暂的接触,如看一看、笑一笑或抓抓同伴
21、,是单方面的社交行为简单交往时期能对同伴做出反应,并企图控制同伴,出现社交性指向行为互补性交往阶段出现合作游戏、互补、互惠行为缪勒和范德四阶段:简单社交行为、社会性相互影响、同伴游戏及早期友谊B.同伴关系(幼儿期) 同伴关系的作用儿童间的交往是促进儿童发展的有利因素,具体体现在以下四点:a 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b 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c 同伴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d 同伴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同伴关系的发展a 儿童与同伴的接触次数增加b 不再把成人当作唯一依靠的对象而是主动寻求同伴c 与同伴的交往比以前更密切、频繁和持久d 偏爱同性同伴
22、e 对同伴依恋强度增加f 语言发展使同伴间交往更有效g 儿童间从事社会性程度较高的合作性游戏大大增多了h 儿童建立友谊数量增长但儿童早期的友谊一般是脆弱的 社会技能训练 训练的对象是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目的在于通过干预方案的实施,改进儿童的同伴关系,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对于退缩的儿童,采取行为疗法;对于被拒绝的儿童,采取认知疗法。 同伴关系不良干预方案a 让儿童学习有关交往的新原则和概念(合作、参与等)b 帮助儿童将原则和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特殊行为技能(如某种亲社会行为)c 在同伴交往活动中树立新的目标d 促使已获得的行为保持并在新情境中概化e 增强儿童与同伴成功交往的信心C.社会交往(童年期)
23、 亲子关系:第一,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时间和内容发生了变化 第二,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发生了变化 第三,儿童与父母间的冲突减少 第四,父母的控制模式发生了变化:第1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第2阶段:共同控制(612岁);第3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上) 同伴关系:同伴交往的特征:a.时间更多,形式更复杂;b.传递信息技能增强;c.善于利用信息决定行动;d.善于协调;e.形成同伴团体 同伴团体的基本特点:a.一定的规则为基础b.有明确或暗含的行为规则c.限制成员的归属感d.发展了使成员朝向完成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组织 友谊五个阶段(塞尔曼)时间上有交叉 第一阶段,37岁,无友
24、谊阶段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 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具有明显的功利性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共享阶段,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独占性 第五阶段,12岁以后,最高阶段 师生关系:罗森塔尔效应 儿童对教师的态度从绝对服从逐渐转变为辩证的批判,同时,教师期望对学生有广泛影响(2)社会性行为侵犯行为亲社会行为含义又称攻击行为,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工具性侵犯和敌意性侵犯)一个指向某物而打人,一个直指某人,抢劫的打人和报复的打人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也叫向社会行为或利他行为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来具有的死亡本能是敌意性,攻击性冲动产生的根源,它促使个体从事各种暴力
25、和破坏性活动,从而追求个体生命的终结;生态学理论:认为人具有基本的侵犯本能,所有本能都是进化的产物,他保证了物种的生存和繁衍,因此侵犯行为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新行为主义理论:将侵犯行为作为挫折的结果,认为挫折总是导致侵犯行为,因为攻击行为能够减少挫折带来的痛苦;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侵犯行为通过直接强化和观察学习而获得的;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强调认知在侵犯行为过程中的作用,认为个体对挫折,挑衅等地反应,并不过多地依赖于实际呈现的社会线索,而是取决于个体如何加工和解释这些信息;社会生物学理论:可以用“族内适宜性”来解释,个体为了维持种族的生存与繁衍,需要个体牺牲自己以换取“族内适宜性”;精神分析
26、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良好的亲子关系,其中认同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旦利他原则被内化为理想自我的一部分,儿童将努力会主动提供帮助,以避免良心的惩罚;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强化和社会学习的结果;认知理论:认为随着智力的发展,个体掌握了重要的认知技能,从而影响了他们对亲社会行为推理和行为的动机发展2岁以前侵犯行为不知向任何特殊的人,为一特殊目的指向特殊个体的真正侵犯行为出现在4岁左右;侵犯行为的性别差异:一般男孩比女孩有更多的身体侵犯和言语侵犯亲社会行为在幼儿期逐渐增加,612岁增长显著。产生年龄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儿童社会信息加工能力的增长(如设身处地的考虑对方)、社会责
27、任感及提供亲社会行为的能力和知识的增加有关影响因素/产生原因 社会文化环境:文化对侵犯行为的鼓励和宽容;大众媒体的负面影响 家庭环境:武断、冷淡、拒绝的父母更可能培养出敌意的、攻击性的儿童;放任型的父母不约束儿童的侵犯行为,使侵犯行为合法化;充满矛盾与冲突的家庭氛围更可能培养出攻击性强的儿童 男孩比女孩有更多的身体和言语侵犯。22.5岁,出现性别差异 儿童社会信息加工能力提高(能设身处地地考虑对方) 社会责任感增强 社会行为能力和知识增长控制/培养方法消除对侵犯行为的奖赏与关注;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移情训练;创造减少冲突的环境; 角色扮演训练; 自我概念训练; 行为自我强化; 榜样示范北师大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良好的社会氛围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反社会行为 定义:反社会行为实际上是和亲社会行为对应的社会行为,是侵犯行为发展到青少年时期的高级别体现。 这类行为违背社会规范,损害社会或公众利益。 产生原因:青少年期的冲动和这一时期个体已经具备的一定能力。国外研究表明,1314岁的青少年犯罪率最高 理论解释模型:Dodge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认为,个体对沮丧、愤怒、挑衅的反应并不依赖于出现于情境中的社会线索,而是取决于个体对社会线索的反复加工。 Patterson的高压家庭环境理论认为,高度反社会的青少年往往经历高压的家庭环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