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中数学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效果分析新人教A版必修4.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5高中数学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效果分析新人教A版必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中数学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效果分析新人教A版必修4.doc(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正余弦函数的图象教学效果分析本节课首先通过一个关于简谐振动的视频引入课题,让学生对正弦函数的图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很好地将数学与物理联系在一起。为学生了解三角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同时,简谐振动试验形象直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简谐振动简单认识了正弦函数的图象以后,我们就着手去画函数的图象,这样学生就遇到一个问题描点不易操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复习三角函数线中的正弦线作以铺垫,进而让学生找点,这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使学生易于接受。从实际教学来看,效果非常明显,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描点的方法。正弦函数的图象
2、顺利作出以后,我们又使用了一个用几何画板做成的动画加以演示,学生这时情绪高涨,印象非常深刻。紧接着,我们抛出问题:如何作出余弦函数的图象?我们借助诱导公式和图象平移,问题便迎刃而解。然后,我们用学生演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正余弦函数图象中起关键作用的五个特征点。从而引出“五点法”作图。教师演示正弦函数,学生完成余弦函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巩固学习成果。在应用环节,我们设计了一道例题、一道变式和一道思考题,利用这几道题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通过例题和练习的讲解与演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再一次体现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同时,题目还渗透了图象变换的内容,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埋下伏笔,做好铺垫。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函数作图,为了引导学生勤于动手,规范作图的意识,我们对学生讲义作了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坐标系。从实际操作来看,效果明显。绝大多数同学作图都非常认真,作出的图象更是整洁、大方。小结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通过教师点评,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总之,本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很好地把握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理念。通过检测发现,本节课效果很好,达到了预定目标。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高中数学 1.4 正弦 函数 余弦 图象 效果 分析 新人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