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州彩云中学2015_2016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云南省楚雄州彩云中学2015_2016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楚雄州彩云中学2015_2016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云南省楚雄州彩云中学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中,单一变量是( )A土壤的干燥、湿润B环境温度的高、低C光线的明亮、阴暗D食物的多、少2“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条谚语形象地说明森林对环境的作用是( )A净化空气B过滤尘埃C降低噪声D涵养水源3DDT一种不易分解的有机农药,人们并没有到南极大陆去喷洒DDT,而从来未离开南极的企鹅体内也积累了DDT,这个实例说明( )ADDT挥发性强BDDI在生物圈中流动,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C从施药地区迁去的动物将DDT带到了南极D考察队员
2、把DDT带到了南极4草原中存在着“牧草兔狐狼”的食物链,如果牧草受到DDT的污染,那么下列生物中DDT含量最多的是( )A牧草B兔C狐D狼5判断和书写食物链时,错误的一项是( )A起点一定是绿色植物B箭头从吃者指向被吃者C箭头从被吃者指向吃者D食物链中不能有分解者6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群麻雀B一片草原C一个湖泊D百亩农田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8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正确的生物链是( )A狼羊草阳光B蛇蛙昆虫草C阳光草羊狼D草昆虫蛙蛇9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A农民B农作物C耕地D耕牛10沼泽是下列哪个生态系统(
3、 )A淡水生态系统B湖泊生态系统C池塘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1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池塘中的所有水草B池塘中的所有动植物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D一个池塘12地球上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 )A水圈B岩石圈C大气圈D以上三项13将写有字母“d”的玻片放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观察,视野中看到的像是( )AbBdCqDp14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 )含有大量的糖分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液D细胞核15转动粗准焦螺旋让显微镜的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的部位是( )A目镜B物镜C反光镜D转换器16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 )A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B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C决定生物的形态特征和
4、生理特征D保护和支持17下列各项中,动物细胞所不具有的是( )A细胞膜B叶绿体C细胞核D细胞质18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人类B柳树C香菇D禽流感病毒19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图象如图,他想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应将玻片( )A向左上方移动B向右上方移动C向左下方移动D向右下方移动20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 )A线粒体B细胞质C细胞膜D细胞核2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染色的正确方法是( )A先将碘液滴在载玻片中央,再将洋葱表皮放入并展平B先盖盖玻片,再将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另一侧用吸水纸吸C将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并展平,再加一滴碘液,然后盖
5、上盖玻片D直接将碘液滴在盖玻片上,再用吸水纸吸去22在细胞结构中,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A叶绿体B细胞膜C线粒体D细胞质23下列是显微镜使用的几个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对光 取镜和安放 收镜 调节粗、细准焦螺旋看清物像 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ABCD24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玻片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玻片时,在载玻片上滴的液体分别是( )A清水、清水B清水、生理盐水C生理盐水、生理盐水D生理盐水、清水25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中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应选用( )A大光圈和凹面镜B大光圈和平面镜C小光圈和凹面镜D小光圈和平面镜26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有的结构是( )细胞壁 细胞膜
6、细胞核 中央大液泡 细胞质ABCD27盖盖玻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液滴,然后再轻轻地盖上,这样做能( )A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B防止实验材料移动C增强透明度D防止水溢出28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最多的一台显微镜是( )A目镜5,物镜10B目镜10,物镜10C目镜10,物镜40D目镜15,物镜4029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与黄瓜表层果肉细胞的区别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没有(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叶绿体30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暗淡、偏左上方,如何操作才能使它明亮并位于视野中央( )A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B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C换用小光圈
7、,装片向左上方移动D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31人出汗、呼气和排尿,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_32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其中生物部分包括_、消费者和_;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和温度33从显微镜的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_34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必须使可见光能穿过,因此观察的材料一定要透明;将材料处理制成的玻片标本有三种:_、_和装片35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生产者是_,属于生态系统的_部分该食物网中共有_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_(2)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通过
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_和能量流动(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量维持在_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_如果由于人类大量围捕猎狐狸,野兔和老鼠的数量会_,最后会导致_ 的破坏(4)图中所有动物可统称为_其中,兔与草、鹰与鼠的关系是_(5)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是_ 和_36下列A图和B图为某类生物的细胞结构图,请据图作答:(1)A图表示一个_细胞,B图表示一个_细胞(2)若A取自植物的绿色部分,则细胞中有绿色的_(3)被称为遗传信息库的是_,其中含有遗传物质(4)在植物细胞中,缓缓流动,可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的结构是_(5)在细胞中,具有控制物质进出作用
9、的结构是_37小红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和操作的过程如图所示,请你分析:(1)要使镜筒下降,需要转动_准焦螺旋大幅度下降当用在观察时,物像若不够清晰,需要转动_准焦螺旋小幅度移动,使物像清晰(“粗”或“细”)(2)显微镜对光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_ 的(3)用显微镜观察临时玻片标本时,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对_的中心(4)已知一台显微镜有5X、10X、15X三个目镜,有10X、45X两个物镜,则这台显微镜的最高放大倍数是_倍(5)小红发现视野中有较大的污点,经转动目镜、移动玻片后污点都没有动,则污点最可能在_上若观察到的视野如图2,看到的不是细胞而
10、是_(6)图3是小红对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绘画,不小心弄乱了,请你给他重新排列:_(填序号)(7)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步骤和分别滴加的游液体是_和_(8)已知小红使用的目镜是10,物镜是10,若想观察到更大的细胞,小红应改为选择物镜放大倍数_(填“5X”或“50X”)的镜头;若想观察到更多的细胞,小红应选择物镜放大倍数_(填“5X”或“50X”)的镜头2015-2016学年云南省楚雄州彩云中学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中,单一变量是( )A土壤的干燥、湿润B环境温度的高、低C光线的明亮、阴暗D食物的多、少【考点】探究影响
11、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分析】此题是一道探究实验题,具体考查的是探究实验的科学设计方法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中要探究的条件必须是惟一的变量才行,而该生物小组探究地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变量应该是光因此在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光是惟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否则实验设计就会不科学合理【解答】解: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要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本探究实验所要探究的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要探究的条件为光,就要设置以光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故选:C【点评】解题的关键知道对照实验组的变量与探究的条件有关2“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条
12、谚语形象地说明森林对环境的作用是( )A净化空气B过滤尘埃C降低噪声D涵养水源【考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影响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影响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沙枣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体现了森林对环境的影响森林是大自然的保护神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在下雨时节,森林可以通过林冠和地面的残枝落叶等物截住雨滴,减轻雨滴对地面的
13、冲击,增加雨水渗入土地的速度和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减小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林木盘根错节的根系又能保护土壤,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如果土壤没有了森林的保护,便失去了涵养水分的能力,大雨一来,浊流滚滚,人们花几千年时间开垦的一层薄薄的土壤,被雨水冲刷殆尽这些泥沙流入江河,进而淤塞水库,使其失去蓄水能力森林涵养水源,降雨量的70%要渗流到地下,由于森林蒸腾作用巨大,散失的水分特多,森林地区空气湿度大,降水多,体现了无雨它能“吐“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3DDT一种不易分解的有机农药,人们并没有到南极大陆去喷洒DDT,而从来未离开南极的企鹅体内也积累了
14、DDT,这个实例说明( )ADDT挥发性强BDDI在生物圈中流动,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C从施药地区迁去的动物将DDT带到了南极D考察队员把DDT带到了南极【考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富集作用【解答】解: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在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DDT可通过食物链传递的DDI在生物圈中流动,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故选:B【点
15、评】人类活动会通过食物链影响生态系统,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不应该随意把有毒物质排放到生态系统中4草原中存在着“牧草兔狐狼”的食物链,如果牧草受到DDT的污染,那么下列生物中DDT含量最多的是( )A牧草B兔C狐D狼【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称为生物富集,据此答题【解答】解: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从而使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中流动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因为环境中有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
16、排出;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的安全在食物链:牧草兔狐狼中狼的营养级最高、草的营养级最低,DDT含量最多和最少的是狼和草故选:D【点评】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5判断和书写食物链时,错误的一项是( )A起点一定是绿色植物B箭头从吃者指向被吃者C箭头从被吃者指向吃者D食物链中不能有分解者【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
17、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资料中的一条食物链是:茶树小绿叶蝉蜘蛛【解答】解:A、食物链起点一定是绿色植物(生产者),如茶树小绿叶蝉蜘蛛,A正确;B、食物链的箭头从被吃者指向吃者,如蜘蛛吃小绿叶蝉,所以箭头从小绿叶蝉指向蜘蛛,而不是箭头从吃者指向被吃者,B错误;C、食物链的箭头从被吃者指向吃者,C正确D、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因此食物链中不能有分解者,D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6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群麻雀B一片草原C一个湖泊D百亩农田【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
18、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A、一群麻雀,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故A错误;B、一片草原,既包括了这个草原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故B正确;C、一个湖泊,既包括了这个湖泊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故C正确;D、百亩农田,既包括了农田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
19、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故D正确;故选:A【点评】只要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考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改变环境【解答】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的是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说明了动物对环境的影响故选:B【点评】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者具体的实例掌握,难度一般8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正确的生物链是( )A狼羊草阳光B蛇蛙昆虫草C阳光草
20、羊狼D草昆虫蛙蛇【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有二点,一个是明确食物链的概念: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另一个是知道食物链的正确写法【解答】解: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A、狼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故不符合题意;B、蛇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把整个食物链都写反了,故不符合题意;C、阳光是非生物部分,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概念未包括非生物部分,故不符合题意;D、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
21、者草与消费者昆虫、蛙和蛇它们四者的关系,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类题只考查了食物链的正确表示方法,虽然是基础性的试题,但是在平时还是经常会出错的:有些同学会在食物链的后面加上分解者,有些同学会把箭头的方向弄反了或者只画一横线表示,还有的同学把整个食物链都写反了9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A农民B农作物C耕地D耕牛【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类型【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楚雄 彩云 中学 2015 _2016 学年 年级 生物 学期 期中 试卷 解析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