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九) 文言文阅读三 新人教版.doc
《(北京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九) 文言文阅读三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九) 文言文阅读三 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北京专用):(九)文言文阅读三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7分)张佳胤令滑。巨盗任敬、高章伪称锦衣使来谒,直入堂阶,北向立。公心怪之,判案如故。敬厉声曰:“此何时,大尹犹倨见使臣乎?”公稍动容,避席迓之。敬曰:“身奉旨,不得揖也。”公曰:“旨逮我乎?”命设香案。敬附耳曰:“非逮公,欲没耿主事家耳。”时有滑人耿随朝任户曹,坐草场火系狱。公意颇疑,遂延入后堂。敬扣公左手,章拥背,同入室坐炕上。敬掀髯笑曰:“公不知我耶?我坝上来,闻公帑有万金,愿以相借。”遂与章共出匕首,置公颈。公不为动,从容语曰:“尔所图非报仇也,我即愚,奈何以财故轻吾生?即不匕首,吾书生孱
2、夫能奈尔何?且尔既称朝使,奈何自露本相?使人窥之,非尔利也。”贼以为然,遂袖匕首。公曰:“滑小邑,安得多金?”敬出札记如数,公不复辩,但请勿多取以累吾官。后覆开谕久之,曰:“吾党五人,当予五千金。”公谢曰:“幸甚,但尔两人橐中能装此耶?抑何策出此官舍也?”贼曰:“公虑良是。当为我具大车一乘,载金其上。仍械公如诏逮故事,不许一人从,从即先刺公。俟吾党跃马去,乃释公身。”公曰:“逮我昼行,邑人必困尔,即刺我何益?不若夜行便。”二贼相顾称善。公又曰:“帑金易辨识,亦非尔利。邑中多富民,愿如数贷之。既不累吾官,尔亦安枕。”二贼益善公计。公属章传语召吏刘相来。相者,心计人也。相至,公谬语曰:“吾不幸遭意
3、外事,若逮去,死无日矣。今锦衣公有大气力,能免我,心甚德之,吾欲具五千金为寿。”相吐舌曰:“安得办此?”公蹑相足曰:“每见此邑人富而好义,吾令汝为贷。”遂取纸笔书某上户若干、某中户若干,共九人,符五千金数。九人,素善捕盗者。公又语相曰:“天使在,九人者宜盛服谒见,勿以贷故作窭人状。”相会意而出。公取酒食酬酢,而先饮啖以示不疑。且戒二贼勿多饮,贼益信之。酒半,曩所招九人各鲜衣为富客,以纸裹铁器,手捧之,陆续门外,谬云:“贷金已至,但贫不能如数。”作哀祈状。二贼闻金至,且睹来者豪状,不复致疑。公呼天平来,又嫌几小,索库中长几,横之后堂,二僚亦至。公与敬隔几为宾主,而章不离公左右,公乃持砝码语章曰:
4、“汝不肯代官长校视轻重耶?”章稍稍就几,而九人者捧其所裹铁器竞前,公乘间脱走,大呼擒贼。敬起扑公不及,自刭厨下;生缚章,考讯又得王保等三贼主名,亟捕之,已亡命入京矣。为上状,缇帅陆炳尽捕诛之。(选自明代冯梦龙智囊全集)注 帑:tng,古时收藏钱财的府库。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尹犹倨见使臣乎倨:傲慢B当为我具大车一乘 具:准备C坐草场火系狱 系:牵累D九人,素善捕盗者 素:向来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B. C. D.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佳胤有智谋的一组是(3分)()公心怪之,判案如故吾书生孱夫能奈
5、尔何帑金易辨识,亦非尔利相吐舌曰:“安得办此?”汝不肯代官长校视轻重耶考讯又得王保等三贼主名ABC D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张佳胤任滑县县令时,两个自称锦衣使的强盗突然直入公堂,张佳胤虽然心生疑问,但一时难辨真假,于是判案如故。B正当张佳胤疑心渐重时,两个强盗凶相毕露,此时张佳胤面对危难所表现出的从容镇定和过人胆识,成为他智擒强盗的重要前提。C张佳胤的计谋主要分两步完成:一是设计叫来了刘相这个关键人物,并暗示刘相成功找来了帮手;二是创造条件使自己的身体摆脱控制。D为了增加话语合理性,使强盗更加相信自己,张佳胤不忘“人总会考虑自己利益”这一常识,时时处处只站在对
6、方的利益上来说服对方。 5.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尔所图非报仇也,我即愚,奈何以财故轻吾生?(3分)译文:_(2)俟吾党跃马去,乃释公身。(3分)译文:_(3)章稍稍就几,而九人者捧其所裹铁器竞前,公乘间脱走,大呼擒贼。(4分)译文:_ 6.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晏 子 死 景 公 操 玉 加 于 晏 子 而 哭 之 章 子 谏 曰 非 礼 也 公 曰 昔 者 吾 与 夫 子 游 于 公 邑 之 上 一 日 而 三 不 听 寡 人 今 其 孰 能 然 吾 失 夫 子 则 亡 何 礼 之 有 哀 尽 而 去。(晏子春秋外篇下)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
7、题。(17分)杜公讳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也。其为大臣,事其上以不欺为忠,推于人以行己取信,故其动静纤悉,谨而有法公少举进士高第,治吏事,如其为人。其听狱讼,虽明敏而审核愈精,屡决疑狱,人以为神。其簿书出纳,推析毫发,终日无倦色。至为条目,必使吏不得为奸而已;及其施于民者,则简而易行。始居平遥,尝以吏事适他州,而县民争讼者皆不肯决,以待公归。知乾州未满岁,安抚使察其治行,以公权知凤翔府,二邦之民争于界上,一曰“此我公也,汝夺之”,一曰“今我公也,汝何有焉”。夏人初叛命,天下苦于兵。吏缘侵渔,调发督迫,至民破产不能足,往往自经投水以死。于是时,公在永兴,语其人曰:“吾不能免汝,然可使汝不劳尔。”
8、乃为之区处计较,量物有无贵贱、道里远近,宽其期会,使以次输送。由是物不踊贵,车牛刍秣宿食来往如平时,而吏束手无所施,民比他州费省十六七。至于缮治城郭器械,民皆不知。公多知本朝故实,善决大事。初,边将议欲大举以击夏人,虽韩公亦以为可举,公争以为不可,大臣至有欲以沮军罪公者,然兵后果不得出。契丹与夏人争银瓮族,大战黄河外,而雁门、麟府皆警,范文正公将宣抚河东,欲以兵从。公以为契丹必不来,兵不可妄出。范公怒,至以语侵公,公不为恨。后契丹卒不来。二公皆世俗指公与为朋党者,其论议之际盖如此。公自布衣至为相,衣服饮食无所加,虽妻子亦有常节。家故饶财,诸父分产,公以所得悉与昆弟之贫者。俸禄所入,分给宗族,赒
9、人急难。至其归老,无屋以居,寓于南京驿舍者久之。卒时,戒其子殓以一枕一席,小圹庳冢以葬。(节选自欧阳文忠公全集,有改动)注 韩公:韩琦,宋代名相、名将,以能准确判断战争形势著称。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听狱讼听:打听、打探B尝以吏事适他州 适:到去C由是物不踊贵 踊:跃升、飞涨D大臣至有欲以沮军罪公者 沮:阻止、阻挠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B.C.D.3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来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虽明敏而审核愈精,(故)屡决疑狱B(民)往往自经投水以死C范文正公将宣抚河东,欲以兵从(夏)D二公
10、皆世俗指公与为朋党者,(然)其论议之际盖如此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杜衍为人精明谨慎,恪尽职守,办案公道,深得民心,曾引发凤翔、乾州两州争抢他的“怪事”。B国有边患时,杜衍明里推脱责任,暗地里却精心统筹,减轻永兴百姓负担,使他们摆脱官吏的巧取豪夺。C当契丹与西夏发生冲突时,杜衍对形势做出正确判断并坚持原则,毫不退让,甚至让好友感到不快。D杜衍出身平民,为官清廉,看淡名利,能济人急困;其年老回乡后,久居驿馆,临终又告诫儿子简葬。5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5分)世_间_极_闲_适_事_如_临_泛_游_览_饮_酒_弈_棋_皆_须_觅_伴_寻_对_唯_读_
11、书_一_事_止_须_一_人_可_以_尽_日_可_以_穷_年_环_堵_之_中_而_观_览_四_海_千_载_之_下_而_觌_面_古_人_天_下_之_乐_无_过_于_此_,而世人不知,殊可惜也!(明张岱快园道古言语)2014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北京专用):(九)一、1.C解析 系:拘系。2C解析 A项,连词,而;介词,把。B项,连词,表递进;连词,表修饰。C项,都是介词,替。D项,副词,于是,就;副词,却。3B解析 劫持尚未真正发生;表现刘相不明真相;一般处理程序,危险已经解除。4D解析 张佳胤不仅靠站在对方的利益上来说服对方,同时也靠站在自己表面的利益上来打动对方。因为对利益的考虑是人的本能,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九 文言文阅读三 新人教版 北京 专用 2014 高考 语文 一轮 课时 文言文 阅读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