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应急救援预案(DOC3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工挖孔桩应急救援预案(DOC3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挖孔桩应急救援预案(DOC34页).doc(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一、编制目的1二、编制依据1三、适用范围1四、应急工作原则1五、工程概况2六、人工挖孔桩危险源辨识及分析31、施工危险源的识别32、对危险源的评价43、安全预防措施5七、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01、人工挖孔桩事故安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11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113、应急抢险救援组织机构114、应急抢险救援组织职责12八、预防与预警131、危险源监控132、预警行动13九、信息报告14十、应急响应151、响应分级152、响应程序153、响应程序184、响应程序20十一、应急处置211、现场应急处置措施21十二、保障措施281、应急救援物资及装备保障282、现场医疗保障293、交通运输保障294
2、、通讯联络保障30十三、培训与演练311、培训312、演练31十四、奖罚3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8页 共41页人工挖孔桩应急救援预案一、编制目的为了防止人工挖孔桩安全事故,减少和降低事故中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突发事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救援措施,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我项目人工挖孔桩施工实际情况,制订本预案。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3.建
3、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三、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仁寿至屏山新市公路LJ12标段施工现场人工挖孔桩施工中发生的高坠、机械伤害、淹溺、物体打击、触电、坍塌、中毒窒息等各类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四、应急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2、常备不懈,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3、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4、迅速、高效、准确五、工程概况1、
4、工程概况我标段负责承建仁寿至屏山新市高速公路LJ12合同段,路线起点里程为K119+012,终点里程为K127+494,路线全长8.506公里。本项目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整体式路基宽25.5m,分离式路基宽12.75m,全线设计速度采用80Km/h,桥涵设计汽车荷载采用公路-I级,其余技术标准和指标按交通部颁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执行。本标段包括桥梁19座,其中桩基为560根,直径分别为1.2、1.4、1.6、1.8、2.0、2.2六种,成孔方式分为钻孔桩和人工挖孔桩,其中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的是苦竹林大桥左右线0#台;谢家山大桥右线0#台;马颈子大桥左右线0#台
5、、1#墩、2#墩、6#墩、7#墩、8#台;沙子坡大桥左右线0#台;安乐溪大桥左线0#台、1#墩、15#台;安乐溪大桥右线0#台、1#墩;燕家坝大桥左右线0#台;高洞槽大桥左右线0#台、1#墩、2#墩、9#台。2、 地质及水文路线经过区河流均属长江上游一级支流岷江水系和金沙江水系,以五指山为界,以北属岷江水系,以南属金沙江水系。岷江与金沙江在宜宾市河流史称长江。沿线属岷江水系的主要河流为通江河、茫溪河、清水溪、沐溪。路线止点附近中都河、西宁河属金沙江水系,在新市镇汇入金沙江。全区水系分布呈树枝状,支流源短量少,河床深切狭窄,坡降大,洪、枯期流量悬殊。3、 气象本项目所经仁寿县、井研县、犍为县、沐
6、川县、屏山县,属亚热带气候,具有气温高、湿度大、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的特点,南部山区由地形高差造成的气候垂直变化明显。丘陵地区多年月平均气温为18左右。夏季长,极端最高气温为39.4。冬季短,极端最低气温-2.6。南部山区气温较低,春夏季节比丘陵地区迟1520天,冬季山区可见积雪。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3,其中35月平均相对湿度小于80,其余各月均在80以上,潮湿系数在1.3以上。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90mm,但分配不均匀,集中在6、7、8、9四个月,占全年的70以上。红层丘陵区常常出现冬春两头旱,夏雨来的迟,秋季洪害的情况。六、人工挖孔桩施工危险源辨识及分析1、施工危险源的识别人工挖孔桩施工因地
7、形和地质水文条件的复杂,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因此它是高风险和易发安全事故的施工作业。从人、机、料、方法、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识别确认有7个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的危险源为:1).高处坠落 2).物体打击 3).机械伤害 4).触电5).坍塌 6).中毒、窒息 7).淹溺2、对危险源的评价1).高处坠落地面作业人员或行人不慎坠落,孔内作业人员在上下孔过程中失衡或因提升设备损坏而坠落。2).物体打击地面的工具、钢筋及泥土等因故掉入孔中,孔内升降的工具机械、吊篮中的泥土或石块掉下,以及吊篮脱钩、绳断而坠落,击伤孔底作业人员。3).机械伤害机械运转工作时,因机械意外故障或违规操作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
8、机械损害的。4).中毒、窒息桩孔内渗漏有毒气体或空气中含氧不足,施工前未进行充分通风置换的情况下即下孔作业,引起中毒或窒息伤害。5).坍塌桩孔周边地质条件差,护壁的质量不好,容易引起桩孔坍塌。6).触电因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不符合要求,接线不规范,绝缘性能变差而引起漏电与触电。7).淹溺由于地下水位压力大和施工措施不当引起桩孔内涌出大量水及泥浆,孔内作业人员来不及逃避,被水或泥浆淹溺。3、安全预防措施1)、预防机械伤害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防护措施为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止机械对人体的伤害事故,制定本措施。对所有各种机械设备进场后,必须由设备部负责人会同安全员和使用机械的人员共同对该机械设备进行进场验
9、收工作,经验收发现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的或有其它故障的应退回设备保障部门进行维修和安装。设备安装调试合格后,应进行检查,并按标准要求对该设备进行验收,经项目部组织验收合格后方能正常使用。使用前要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教育工作,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交底内容及按操作规程操作。使用中要经常对该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停止使用后切断电源并锁好电闸箱。各种机械设备必须专人专机,凡属特种设备,其操作负责人要按规定每周对施工现场的所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隐患及时解决处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出渣设备应完好,定期检查滑轮、绳索吊具,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解决和修复。所使用的卷
10、扬机机座必须平稳牢固,其操作位置应设在视线无阻碍的地方。卷扬机设置位置与第一个转回滑轮之间不得小于卷扬机钢丝卷筒直径的1518倍。钢丝绳在卷筒上排列应整齐,在卷筒上至少要保留三圈以上,不准全部放完,通过滑轮的钢丝绳不准有接头。卷扬机凿轮、皮带等传动部分必须具有防护罩。若发现损坏应及时修复,起吊用的滑轮禁止使用开口环轮。卷扬机的能力应和所起吊的重量相匹配,严禁超负荷使用。卷扬机的运行控制必须使用按钮开关,严禁使用闸刀代替使用。其卷扬机通、断电闸刀应安装木箱上锁。卷扬机的操作应指定专人负责,其操作人员应熟悉性能、操作和保养规程,操作中严格执行卷扬机安全操作规程。2)、预防坍塌事故的防护措施为防止孔
11、桩开挖出现坍塌事故,特制定防护措施。为防止坍塌事故事发生,在施工前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基本知识教育,严格按技术交底内容和操作规程施工。孔桩开挖施工前必须进行勘察,摸清地质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按照实际土质情况设置护壁措施。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方案实施。发现孔壁有裂痕,疏松或支撑有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遇有特殊情况,进行抢工作业时,要加强周边的警戒力量,保证安全施工。对于挖出的泥土,要按照规定放置,不得随意沿围墙或临时建筑堆放。基坑排水出水口,须远离坡面防止冲刷造成坍塌3)、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防护措施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根据本工程的结
12、构特点和工程实际,在确定高处坠落危险源后制定本措施。为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在工程施工前对所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基本知识,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后,按不同层次(项目部、施工队、班组)进行三级教育工作。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及年龄超过55岁的人员,严禁参加挖孔作业工作。桩基井口在不施工时必须覆盖,防止发生坠落事故,邻近路边的抗滑桩必须设围栏,夜间停止作业时必须设安全警示灯,防止路人和车辆坠入孔内。挖桩出渣时,其井下人员不准站在重物同一垂直线下方,防止重物掉下伤人。不准向井下抛掷物品和工具出渣时,其装置不得超过装碴容器上部的水平位置,防止掉下伤人。为保证防护措施能真正起
13、到应有的防护作用,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项目负责人、安全专职人员及相关作用班组长,对防护设施进行必要的监督制作过程和验收外,还应按规定要求每周进行不少于一次的检查工作,以确保防护设施的完好性,防止坠落事故的发生。凡作业层以下无安全防护设施作业时,施工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或安全绳(使用前必须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其安全带或安全绳的使用必须遵照高挂低用的原则。凡未使用防护用品用具的不准作业,以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4)、预防物体打击(1)临时堆放杂物处离桩口周边不得少于1.0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0m;(2)桩口应设置高出地面30cm的护圈,以防止地面的石块、泥沙、工具等物体滑落井内伤人,
14、及时清理作业现场,对挖出的泥沙、石块随时清运离场,保证孔口周边整洁;(3)孔内作业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4)孔深超过2.0m时,作业面上部设置防护罩,防护罩应由孔底人员操作,开启方便,并可随着孔深增加而往作业面下引;(5)桩孔内传递物品用吊桶,严禁直接往孔内投掷任何物件。5)、触电防护措施(1)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执行,采用“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系统和“TN-S”接零保护系统,各桩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孔和一闸多用;(2)施工作业电缆应架空,不能随地拖线及导线浸水或被土石掩埋,严禁导线随意绑在钢筋笼或其他铁架上;(3)使用潜水泵抽完水后才允许挖孔,但是如果地下涌水量较大,可
15、用深水泵代替潜水泵抽水,这样就可以边抽水边挖土。(4)孔内电源线采用防水型电缆,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5)孔内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12V以下的安全灯。(6)孔中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必须认真检查设备绝缘情况,应手戴工作手套,脚穿绝缘胶鞋。6)、预防中毒和窒息(1)在有毒有害气体较多的地质条件下施工,应配备风量足够的通风机和长度能伸至桩孔足够长的风管,当挖孔桩深度超过5.0m以上时作业中不得间断送风;(2)如遇到出现臭水、污泥和异味的孔桩,下井作业前除对井内充分送风外,还应用小动物进行检测,也可用简易测试管、气体测试仪进行测试,确认无害后方可下井作业;(3)作业人员作业时佩戴安全带并拴上自
16、孔口而下的专用保险绳,孔口绳头系铃报警,出现意外情况便可通过保险绳报警,孔口监护人员应立即帮助井下作业人员快速撤离井底;(4)勤换井下作业人员,持续工作时间以2小时为宜,最长不得超过3小时;(5)为防止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事故发生,还需长备氧气瓶等应急抢救用品。(6)施工现场配备有害气体检测仪,由专门人员对桩内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查。7)、预防淹溺(1)下井前先排出井下积水,并观察渗水速度;(2)相临10米范围内有桩孔正在浇灌混凝土或蓄有深水时,不得下井作业,同时加强对土壁涌水情况的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抽水等措施进行处理。(3)地下水丰富时,可将中间部位桩孔提前开挖,汇集附近的地下水,用潜
17、水泵将水抽出,起到深井降水作用。(3)井下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并将安全带拴挂在专用保险绳上,并配备专用爬梯,以便出现意外情况时能迅速撤离井底回到地面。(4)人工挖孔桩开挖程序,应采用间隔挖孔方法,以减少水的渗透和防止土体滑移,防止在挖土或冲抓土成孔过程中因邻桩混凝土未初凝而发生窜孔现象。七、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项目经理部成立人工挖孔桩事故安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一旦施工现场发生紧急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人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险。 1、人工挖孔桩事故安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 长:尚占军 副组长:刘志广、刘立国、杨士双组 员:尹成林、卜石朋、刘天羽、刘海涛、毕鹏飞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发生
18、人工挖孔桩安全事故时,施工现场负责人以最快的时间到达现场,指挥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应急领导小组组员负责各自范围职责进行技术、资金和设备支持,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现场和上级有关地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全面指挥整个应急抢险工作,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并在上级和有关地方部门进入的情况下,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做好应急抢险救援配合工作。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立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安全部,联系电话:13831429622。3、应急抢险救援组织机构总指挥:尚占军副指挥: 刘志广副指挥:杨士双副指挥:刘立国后勤保障:毕鹏飞疏散引导:卜石朋安全救护
19、:尹成林现场行动:刘天羽通讯联络:刘海涛4、应急抢险救援组职责指挥长(副指挥长):组织制定现场的应急预案,落实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并定期组织进行应急演练;在事故发生后,进行事故情况的评估,启动应急抢险预案,并视情况及时向上级和有关地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做好应急救援后期的移交和处理协助工作;组织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及善后处理工作。抢险领导小组:根据事发现场情况,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查明事故现场的基本情况和灾害发展趋势,制定可行的现场应急救援方案。现场行动组:按照抢险方案组的应急方案,负责现场应急抢险工作,根据抢险方案,明确成员分工,抢险救护队员,不管因何种工作,必须服从现场
20、抢险指挥部及指挥长的统一调度和指挥,保证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迅速开展救援活动,尽可能抢救受伤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疏散引导组:负责现场疏散逃生路线的确定和标志的设置,在发生事故和紧急情况时,组织引导现场危险区域人员正确及时撤离、疏散、逃生;负责应急警戒设备的使用,根据领导指示及现场情况,确定现场警戒范围,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引导外部救援进入现场,并负责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通讯联络组:根据应急指挥长的授权,对上对外报告、发布事发现场情况,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后勤保障组:负责通知各有关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做好事发现场救援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负责应急抢
21、险救援物资设备的储备、租赁、购置和维护保养,在发生事故和紧急情况时,及时提供相应物资设备;风险物料设备的转移和保卫组:负责识别现场风险物料设备和重要记录,进行对其进行转移和保卫。医疗救护组:准备现场救援医疗器械,负责现场伤亡人员的的现场救护,负责与当地医院的联系并送往医院救治工作。现场其它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场所和区域,服从指挥,履行参与救援、帮助警戒、转移危险物料等义务。八、预防与预警1、危险源监控建立监测体系和运行机制,对施工生产及危险源控制状况进行收集、汇总分析并做出报告。由应急领导小组总负责,通过安全检查、物资储备、安全监测等技术手段对危险源进行跟踪监测,形成书面汇报应急领导小组。2、预
22、警行动根据监测和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事故进行预警。按照可能发生事故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分为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三个等级进行预警。黄色预警:出现上述征兆时,发现者立即报告项目部值班人员,值班人员上报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组织各方分析处置,警情得到控制后,项目经理及时解除预警,消警报送。橙色预警:出现上述征兆并有险情发生时,发现者立即报告项目部值班人员,值班人员上报业主代表,并通知监理、项目安全部,由业主代表组织各方分析处置,各方高度重视,严格履职,跟踪警情,在警情得到控制后监理解除预警,消警报送。红色警报:发生安全事故时,发现者立即报告项目部值班人员,值班人员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工 挖孔桩 应急 救援 预案 DOC3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