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安徽省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徽省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摸底考试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据报道,光合作用能够借助太阳能用CO2和H2制备RCH其反应原理如下:2CO2+2H2O2HCOOH+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COOH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B反应中,CO2被氧化,O2是还原产物C反应中,每转移46.021023个电子,生成2.24L气体D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2CO2+2H2O2HCOOH+O2中,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该过程利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以此来解
2、答解答:解:AHCOOH分子中只有极性键,不存在非极性键,COOH中不含OO键,故A错误;B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反应中,CO2被还原,O2是氧化产物,故B错误;C反应中,每转移46.021023个电子,生成1mol气体,但状况未知,体积不能确定,故C错误;D由反应条件为光照可知,该过程利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转移电子的考查,选项C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2(3分)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依据正确的是()A溶液与胶体:有无丁达尔现象B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只含一种
3、元素C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离子键D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溶于水后所得的溶液能否导电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混合物和纯净物;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A、分散系的分类依据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B、根据物质种类分析;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D、根据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分析解答:解:A、分散系的分类依据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1100nm的为胶体,小于1nm的为溶液,大于100nm的为浊液,故A错误;B、只含有一种物质的为纯净物,含有两种或多种物质为混合物,故B错误;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4、中只含有共价键,故C正确;D、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侧重于基本概念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3(3分)在酸性介质中,往MnSO4溶液里滴加(NH4)2S2O8(过二硫酸铵)溶液会发生如下反应:Mn2+S2O82+H2OMnO4+SO42+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利用该反应检验Mn2+B氧气性比较:S2O82MnO4C该反应中酸性介质可以为盐酸D若有0.1mol氧化产物生成,则转移电子0.5mol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专题:氧化还原反
5、应专题分析:A酸性条件下,锰离子能被过二硫酸根离子氧化生成高锰酸根离子,高锰酸根离子呈紫色;B同一化学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C盐酸为强还原性酸,能被过二硫酸根离子氧化;D根据氧化产物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计算转移电子数解答:解:A酸性条件下,锰离子能被过二硫酸根离子氧化生成高锰酸根离子,锰离子无色,高锰酸根离子呈紫色,所以可以用该反应检验Mn2+,故A正确;B该反应中,过二硫酸根离子得电子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锰离子失电子化合价升高为还原剂,则高锰酸根离子为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氧化性比较:S2O82MnO4,故B正确;C盐酸为强还原性酸,能被过
6、二硫酸根离子氧化生成氯气,所以不能用盐酸作酸性介质,故C错误;DMn2+H2OMnO4+H+转移电子 1mol 5mol 0.1mol 0.5mol所以若有0.1mol氧化产物生成,则转移电子0.5mol,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元素化合价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盐酸是强酸且是强还原性酸,易被强氧化剂氧化,为易错点4(3分)常温下,下列各组粒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1.0mol/L的酸性KMnO4溶液中:CH3CH2OH、SO42、Cu2+、Na+B通入SO2后的溶液中:CO32、Br、K+、NH4+C中性溶液:Fe3+、Al3+、Cl、NO3DpH=2的溶
7、液中:Cu2+、CH3CHO、Cl、SO42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与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反应;B通入SO2后的溶液呈酸性;CFe3+、Al3+水解呈酸性;DpH=2的溶液呈酸性,如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解答:解:A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与CH3CH2O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通入SO2后的溶液呈酸性,CO32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Fe3+、Al3+水解呈酸性,不可能大量存在于中性溶液中,故C错误;DpH=2的溶液呈酸性,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为高频考点,侧重
8、学生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明确信息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熟悉离子之间的反应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5(3分)(2013朝阳区一模)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滴加NaOH溶液后,黄绿色褪去Cl2+2OH=Cl+ClO+H2OB向NaHCO3 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HCO3H+CO32C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FeCl3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3Mg(OH)2+2Fe3+=2Fe(OH)3+3Mg2+D向少量苯酚稀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溴水,生成白色沉淀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新制氯水中滴加NaOH溶液后,氯气和
9、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B、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显碱性;C、氯化铁水解显酸性能溶解氢氧化镁,促进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D、苯酚和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解答:解:A、新制氯水中滴加NaOH溶液后,黄绿色褪去,是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A正确;B、向NaHCO3 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是因为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显碱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HCO3OH+H2CO3 ;故B错误;C、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FeCl3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Mg(OH)2+2Fe3+=2Fe(OH
10、)3+3Mg2+;故C正确;D、向少量苯酚稀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溴水,生成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分析,书写方法,掌握反应实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6(3分)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16O2和18O3互为同素异形体B氧元素与其他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均属于酸性氧化物CO2变成O3以及16O变成18O的变化均属于化学变化DO与Na形成的两种稳定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此均为1:2考点:同素异形体;同位素及其应用;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A相同元素组成,不同形态的
11、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BNO为不成盐氧化物;CO2变成O3是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16O变成18O是同位素之间的转化,是核反应,属于物理变化;D氧化钠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解答:解:A16O2和18O3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正确;B氧元素与其他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不一定属于酸性氧化物,如NO为不成盐氧化物,故B错误;CO2变成O3是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16O变成18O是同位素之间的转化,是核反应,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O与Na形成的两种稳定化合物中,氧化钠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过氧化钠中阴阳
12、离子个数比为也1:2,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的构成等,难度不大要注意核反应属于物理变化7(3分)(2011南通一模)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激光笔鉴别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B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SO2C除去NaHCO3溶液中的Na2CO3,可加入Ca(OH)2溶液后过滤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装溶液润洗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气体的收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溶液不具有;B二氧化硫的密度比
13、空气的大,应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均与Ca(OH)2反应;D配制溶液时容量瓶不能润洗解答:解:A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溶液不具有,淀粉溶液为胶体分散系,而蔗糖为溶液,则用激光笔鉴别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故A正确;B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进气管应伸到集气瓶底部,故B错误;C均与Ca(OH)2反应,将被除杂的物质及杂质均反应掉,不符合除杂的要求,故C错误;D配制溶液时容量瓶不能润洗,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不需要干燥,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物质的鉴别、气体的收集、除杂及溶液配制等,综合性较强,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8(3分)下列有
14、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HCl中含有的少量Cl2B用图2所示装置蒸发FeCl3溶液制备无水FeCl3C用图3所示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D用图4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不能被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B氯化铁在加热时水解生成氢氧化铁;C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可形成喷泉;D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法收集解答:解:A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故A错误;B氯化铁在加热时水解生成氢氧化铁,不能直
15、接用蒸发的方法制备,故B错误;C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导致圆底烧瓶内压强减小,可形成喷泉,故C正确;D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法收集,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评价,侧重于物质的分离、制备以及收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物质的性质的把握9(3分)(2013合肥一模)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图中曲线变化相对应的是()AAlCl3滴入NaOH溶液BPH=1的醋酸和盐酸分别加水稀释C氨气通入醋酸溶液中DSO2气体通入溴水中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专题:图示题分析:A根据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
16、、3NaAlO2+AlCl3+6H2O=4Al(OH)3+3NaCl判断;B醋酸为弱电解质,盐酸为强电解质,二者加水稀释时的pH变化不同,无论怎么稀释,溶液都呈酸性;C氨气与醋酸反应生成强电解质醋酸铵;D根据反应Br2+SO2+2H2OH2SO4+2HBr判断解答:解:A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铝溶液,发生的反应为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3NaAlO2+AlCl3+6H2O=4Al(OH)3+3NaCl,现象是先没有沉淀后出现沉淀,故A错误;BP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加水等体积稀释,浓度变稀,加大醋酸的电离,故相比于盐酸其PH更小,故B错误;C氨气通入醋酸溶液
17、中,反应生成强电解质醋酸铵,溶液导电能力增强,故C错误;DSO2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生反应Br2+SO2+2H2OH2SO4+2HBr,反应后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小,但溴水溶液呈酸性,开始时pH7,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性质和弱电解质的电离,题目难度中等,易错点为C,注意看准图象曲线的变化10(3分)已知:(CH3COOH)2(g)2CH3COOH(g) 经实验测得在不同压强下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的H0B平衡常数:K(a)=K(b)K(c)C气体压强:P(a)P(b)=P(c)D当M=80时(CH3COOH)2
18、和CH3CO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根据=可知,图象中随温度升高减小可知,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B根据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和判断;C压强与气体物质的量有关;D计算M=80时,(CH3COOH)2和CH3COOH的物质的量,得到答案解答:解:A,图象中随温度升高减小可知,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方向吸热,即H0,故A错误;Ba点和b点,相等,气体总物质的量相等,只有在:(CH3COOH)2和CH3COOH分别相等时,物质的量才相等,由于化学平衡常数K=,故K(a)=K(b),c点较大,则气体
19、总物质的量较小,即相对于a、b点化学平衡进行程度较小,即CH3COOH浓度较小,故K(a)=K(b)K(c),故B错误;C压强增大不利于反应的正向进行,在相同温度时,曲线P1的大于P2,说明气体物质的量P2大于P1,即P1不利于反应的正向进行,所以压强P1P2,即P(a)P(b)=P(c),故C正确;D由于反应其实=120,所以1mol气体物质的质量为120g,气体质量不变,则当=80时,=80,n=1.5mol,设转化的(CH3COOH)2(g)物质的量为x,则有 (CH3COOH)2(g)2CH3COOH(g),起始 1mol 0转化 xmol 2xmol=80 ( 1x)mol 2xmo
20、l气体总物质的量为( 1x)mol+2xmol=1.5mol,x=0.5mol,即此时(CH3COOH)2(g)物质的量为0.5mol,CH3COOH(g)物质的量为1mol,(CH3COOH)2和CH3CO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判断、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等知识点,难度不大,注意化学平衡三段式计算11(3分)(2013合肥三模)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2NO(g)+2CO(g)N2(g)+2CO2(g)H=373.4kJ/mol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个条件,下列示意图曲线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
21、强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物质转化率不变;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与物质的浓度无关;压强增大,平衡正向进行,增大氮气的物质的量,氮气的浓度增大解答:解: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正确错误;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物质转化率不变,故错误;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与物质的浓度无关,故正确错误;压强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师大附中 2014 届高三 化学 下学 摸底 考试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