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2015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广东省深圳市2015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2015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 【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试卷,其中111题为选择题,40、41题为综合题。本卷考查了高中地理的全部内容,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突出能力的考查,突出考查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本试题重点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交通建设预防措施、城市功能区的判定、水库泥沙分析、太阳辐射和热力作用、城市化、农作物种植影响因素及自然灾害、径流、天文台的选址、工业类型、读图分析能力、外力作用、自然带、海水盐度、降水原因、乳畜业发展的条件、地形地势、河流补给、避暑原因、产业转移等。本卷图文资料丰富,设问较好,本试卷整体涉及知识点较多,
2、灵活性较强,试卷整体难度中等偏上,是一套有一定区分度的试题。本试卷共12页,41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监考教师分发的考生信息条形码是否正确;之后务必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和考生号。同时,将监考教师发放的条形码正向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请保持条形码整洁、不污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
3、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题文】L9 1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通水现场施放“大黄鸭”测量水速。“大黄鸭”携带的测速设备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GPS)B遥感技术(RS)C地理信息系统(GIS)D数字地球(DE)【知识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答案
4、解析】A 解析:全球定位系统(GPS)具有定位、导航、测速功能,A对;遥感技术(RS)主要功能是拍摄遥感图片,获取信息,不能测速,B错;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数据,不能测速,C错;数字地球(DE)是将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网络上的流通共享,D错。 【思路点拨】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定位,遥感是“看”,地理信息系统是“想”和“算”。【题文】K1 2兰新高铁(兰州一乌鲁木齐)在新疆境内65%的路段建有防护墙、地上隧道等防护工程(图1),防护工程的主要作用是A防雨 B防冻土 C防滑坡 D防风【知识点】本题考查交通建设措施。【答案解析】D 解析:西北地区风力强劲,所以为了高
5、铁的安全,而建防护墙、地上隧道,D正确。西北地区降水较少,所以不是为了防雨;青藏高原冻土较多,而兰新高铁基本无冻土;很多地方不用防滑坡。【思路点拨】防护墙不防雨,地上隧道与冻土无关系,对滑坡作用也不大。【题文】I1 3图2是城市某地铁站一天中部分时段 进出站人数统计。该地铁站位于城市的A中心商务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文化区【知识点】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判定。【答案解析】 B 解析:从图中看到6时到9时进站人口较多,而21时前后出站人口很多,所以可能是住宅区,B正确。【思路点拨】由6时到9时进站,然后坐地铁到工作地,21时前后出地铁站,判定是住宅区。【题文】 D1 L4 4图3是珠江上游岩滩
6、水库运行后入库泥沙、出库泥沙量及拦截率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图3A入库泥沙逐年减少 B出库泥沙逐年增多 C水库库容逐年减小 D入库泥沙越多拦截率越高【知识点】本题考查水库泥沙分析。【答案解析】 C 解析:从图中看到入库泥沙有波动,不是逐年减少,A错误;出库泥沙有增有减,不是逐年增多,B错误;泥沙越来越多,所以水库库容逐年减小,C正确;入库泥沙与拦截率不是正相关,D错误。【思路点拨】从图中分析三者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题文】C1 5读图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P逐渐减小 B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青藏高原P与P的差值大 CP大于P是因为大气保温作用明显 D影响P大小的主要因素
7、是太阳高度角【知识点】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和热力作用。【答案解析】D 解析:P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P不是逐渐减小,A错误;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青藏高原P与P的差值小,B错误;P大于P是因为大气削弱作用,C错误;影响P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角,D正确。【思路点拨】理解太阳辐射和大气的削弱作用,保温作用是关键。【题文】 I2 6图5是我国某都市区19822008年空间扩张过程。此过程主要表现为图5A郊区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城市空心化 D再城市化【知识点】本题考查城市化。【答案解析】A 解析:从图中看到城市的建设用地逐年增加,所以是城市化的过程,A正确。【思路点拨】逆城
8、市化与城市化相反的过程,城市空心化是城市中心衰落的景象,而再城市化是针对逆城市化而言的一个应对过程,使得城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补充:逆城市化问题: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发展:英国美国、西欧、日本北欧(联系经济发展水平记忆)表现: 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 大城市中心区萎缩; 中小城镇发展迅速; 乡村人口数量增多。【题文】J1 G3 7图6是我国双季稻(一年中种植和收获两季水稻)主要种植区分布图。下列描述符合双季稻种植区特点的是A形成双季稻种植区的主要因素是饮食习惯BM界线西段折向西南主要是受地形影响CN界线
9、内种植双季稻的主要有利条件是光照充足D对双季稻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寒潮【知识点】本题考查农作物种植影响因素和自然灾害。【答案解析】 B 解析:双季稻种植分布在我国纬度较低,热量充足的地区,所以形成双季稻种植区的主要因素是热量,A错误;M界线西段折向西南主要是受云贵高原影响,海拔较高,热量较低,B正确;N界线内种植双季稻的主要有利条件是热量充足,而不是光照充足,C错误;双季稻生产区域受寒潮影响较小,D错误。【思路点拨】考虑纬度和地形因素是解本题的关键。【题文】 D1 8地表径流系数是指同一时间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量(mm)与降水量(mm)的比值。在我国南方地区,云贵高原地表径流系数明显偏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深圳市 2015 届高三 地理 第一次 调研 考试 试题 解析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