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说课稿.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说课稿刘子刚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来自潮安县宝山中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下面我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说课。1 说教材1.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I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这一节内容的起始课。离子反应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是历年高考的热点。从教材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从研究方法看,它又是研究物质分类、化学反应
2、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进一步深层次认识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以及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知识的必备基础。结合高考尺度,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两课时。第一课时讲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离子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2.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能够从电离的角度揭示酸碱盐的本质 通过对溶液导电性的分析,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水平
3、上建立对电离的认识。初步了解电解质的概念;能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学会常见酸、碱、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认识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本质。 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知识,并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知识进行加工;通过查找学习资料,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自学能力。化学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情景,运用有效手段,让学生体验、探究概念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化学原理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有严密的逻辑性,引领或启发学生通过逻辑思维过程的一种探究方式而发现或总结出原理,从本质上认识、掌握原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化学实验的研
4、究,联系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科思想是学科的灵魂,学生具备了相应的学科思想,就会从本质上获得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而就会具备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动力。3.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认识电解质之间的反应本质二说学生 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高一学生在化学方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以前就接触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和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因此学习起本节课来比较轻松。另一方面,高一的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仍然是形象思维能力占据主动地位,因此,直观、形象生动的实验更
5、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刚刚进入高中,自纠学习的能力不是很强,乐于机械接受,为了避免这些情况,使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得到积极发挥,我采用实验、启发、讨论、对比、归纳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确实成为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设计时遵循由感性理性实践的认识规律。三说教法 问题引导教学:以溶液导电的原因为问题的切入口,追踪问题的本质, 解释疑惑; 实验探究法: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即通过实验来探究问题的本质; 探究讨论、自主学习法: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解决 问题; 计算机辅助教学法:通过多媒体的有效使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在本
6、节课教学中我主要体现“学练并重”的教学理念,运用“实验提出问题、交流思考练习获取结论” 的教学模式组织课堂教学。然后根据学生已有的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练习有关离子方程的书写,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看似零散、似乎无章可循的众多离子反应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出离子反应的实质,从而突出重点。学生在自主练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上,熟练掌握注意的细节问题,从而突破难点。四说学法独立思考、分组探究、归纳总结1以旧带新:学生新知识的获得,必须由浅入深,由远及近,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如果学生对新知识课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就难以理解新知识。2这节课我尽可能
7、用实验来引出问题,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最终解决问题。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并从中体会合作学习的意义。3、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未知到已知、由个别到一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的目的。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真谛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积极响应新课改倡导的课堂上“师生、生生”的互动的教学方法,在学法设计上采用实验探究与交流活动相结合,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
8、力,培养学生交流的习惯。五说教学过程 新课的导入:简单的回忆在初中讲过的溶液的导电实验, 引出本节课的主 要内容; 引出问题,分组实验探究问题; 分组讨论,探究问题的本质; 教师总结:在学生学生积极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精讲电解质的概念和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最后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师生小结; 当堂检测,在做题的基础上检验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对易错环节再次强调; 课后作业。(一)导入 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探究。探究活动为:让每组学生根据所提供的物质(铜片、石墨、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无水酒精、蔗糖、蔗糖溶液、蒸馏水、自来水、硫酸溶液)进行思考并动手操作,怎样才能使灯泡亮起来?通过
9、小组内统一分工、互相协作,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探究、学会组内交流评价,参与评价。 探究结束之后,各组推荐一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把本组的做法边用实物投影展示,边进行介绍。动员全班同学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对每小组展示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找出本组的优缺点,确定最佳小组,并说出最佳的理由。通过此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成果。 (二)新授 引导学生利用上节课所学的分类方法,对导电材料进行分类。然后引导学生从纯净物和混和物、单质与化合物等分类标准对能导电的物质进行分类,从而引出电解质概念。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分类的标准,学会分类。 之后,让每组学生通过
10、自主学习的方式来理解电解质的定义,把自己的理解与其它组员交流,组内形成统一意见,举手发言。我引导学生总结,并对学生的说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学生交流。同时为了加深对电解质定义的理解,让学生说出开始呈现的物质哪些是电解质。结合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学生开展评价,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电解质概念。(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 酸、碱、盐等。) 提出梯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本相关内容。问题1:氯化钠是电解质,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它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呢?利用flash课件展示氯化钠固体不导电,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本
11、质。从而引出电离的概念,像NaCl这样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同时强调电离的条件有2个:溶于水或受热熔化,酸、碱、盐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都能发生电离。) 问题2:如何来表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呢?从而引出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开展组内讨论,提出预设。让学生走上讲台试着书写电离方程式,教师对学生书写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学生阅读课本,学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注意点(写电离方程式,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探究,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分析盐酸、硫酸、硝酸的电离的特
12、点,推导出酸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写出NaOH、KOH、Ba(OH)2的电离方程式。 NaOHNa+ + OH- KOHK+ + OH- Ba(OH)2 = Ba2+ + 2OH- 学生通过分析上述电离的特点,总结出碱的概念。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 接着进行探究学习,请学生写出Na2SO4、KNO3、NH4Cl的电离方程式。 Na2SO42Na+ + SO42- KNO3K+ + NO3- NH4ClNH4+ + Cl- 引导学生分析上述电离的特点,总结出盐的定义,即,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包括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3、突破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写拆删查初学
13、者按课本上四个步骤书写,第二步“拆”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和学生一起分析教材“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通过开课时学生对强弱电解质与溶解性的关系,不难得出无论是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只要是酸碱盐电解质,溶于水的部分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它们之间的反应是离子之间的反应。书写离子方程式实际上是依据该物质在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决定写成离子形式还是写成化学式,而不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举例:CaCO3和盐酸溶液反应CaCO3不溶于水,在离子方程式中写成化学式,但它是电解质,参加反应的是离子。设问
14、:(1)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盐酸其离子方程式如何写?(2)我们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哪些物质的化学式不能拆成离子形式,哪些必须拆呢? (组织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最后归纳总结)结论:难溶的物质,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氧化物,单质,气体等用化学式表示。(不完整的由教师补充,后让学生练习)在此,使学生所掌握知识具体化。通过“引导设问讨论总结练习”五步曲,攻克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设问:第四步“查”也不容忽视,应检查什么?举例:判断正误(1)Fe2Cl2=Fe32Cl (2)Cu+8H+2NO3-=3Cu2+2NO+4H2O (组织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最后归纳总结)结论:检查(1)质量守衡(2)电荷
15、守衡(3)电子得失守衡(氧化还原反应)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会从具体问题上找出答案的方法,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2、【提问】下列初中所介绍过的物质哪些可以导电?为什么可以导电?盐酸、NaOH溶液、NaCl固体、石墨、蔗糖溶液、酒精溶液、K2SO4溶液、Cu【学生思考、讨论】【追问】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样的物质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呢?目的:通过连续的提问引发学生思考,(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而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又是由电离产生)同时也在讨论中引入本节的第
16、一个重要概念:电解质的概念(酸、碱、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些物质我们称之为电解质)。【投影展示】溶液导电性实验的动画【投影练习】下面哪些物质属于电解质第一部分:、实验回顾,导入课题(短、精、巧、引人入胜)由于电解质,非电解质等概念对学好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非常重要,必须做重点引入。并通过电解质溶于水后能电离成离子,复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并注意有关事项。介绍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引入课题。(学生观看视频)2、 通过实验得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并根据概念设计问题进行探究,进一步巩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探究: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铜和NaOH
17、溶液都能导电,所以它们属于电解质。、硫酸钡难溶于水,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所以硫酸钡不是电解质。.CO2溶于水能导电,那么CO2是电解质。3、紧接着进行针对性训练,精心设计问题,当然问题要尽量简单不要在此花费太多的时间。练习: 1.在下列物质中:CH3COOH HClNaOH Cu(OH)2 AgCl Na2CO3 C2H5OH H2O SO2 Fe(1)属于电解质的是_(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2、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A Cu、 Al、 石墨、NaCl溶液 B. CO2 、SO3 、P2 O5C. 酒精、蔗糖、NH3 D. BaSO4 、Cu(OH)2 、AgCl3、下列物质不能导电的是A、石墨
18、 B、稀盐酸 C、NaCl固体 D、醋酸溶液4、观看一个小动画(氯化钠在水中的电离过程)引出思考并进行探究:氯化钠在水中导电的原因是什么?及时练习简单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在此先不要出现弱电解质的物质。简单例子:H2SO4、 Ba(OH)2 、 Ca(OH)2 、NaHCO3、 NaHCO3 、 Na2CO3以上做好了本节的铺垫,可以进入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了,也是本节的第二个内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方法引言前面我们学过酸、碱、盐。这三种物质之间的许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那么这些物质在水溶液中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又有怎样的反应特点和规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行研究。酸、碱、盐在水中的
19、电离。 投影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猜一猜下列物质哪些能导电?。Cu、 NaCl固体、硝酸钾固体、NaCl溶液、NaOH溶液、KNO3溶液、 H3PO4水溶液、 酒精溶液、蔗糖溶液。实验演示物质的导电性实验问题探究一1:金属为什么能够导电?2:金属导电和酸、碱、盐水溶液导电相不相同?问题解决:学生讨论后归纳(在老师的指引下沿着以下路径分析)金属能导电金属内部含有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溶液导电溶液中也有自由移动带电微粒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的阳离子和阴离子。问题探究二物质中有阴阳离子就一定能导电吗?比如: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都含有氯离子、钠离子,为什么一个导电,一个不导电?问题解
20、决:引导学生一起得出结论这说明有离子还不够,一定要自由移动的离子才能导电。探究三氯化钠晶体中的离子是不能够自由移动的但是溶于水以后变成了成自由移动的的离子。让我们一起进入微观世界,了解氯化钠溶解的过程发生了什么变化。投影Flash演示:NaCl 的溶解和解离展示图片并讲解氯化钠晶体,是由带正电和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组成,通过静电按照一定的规律紧密排列所成。晶体中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此晶体不能导电。当氯化钠溶于水时,由于水分子的作用减弱了氯化钠中的氯离子和钠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使钠与氯逐渐挣脱晶体表面并形成了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使氯化钠有了导电性。如图过渡其实当硝酸钾晶体
21、受热(外界提供能量)融化为液体以后,也能离解成自由移动的氯离子和钠离子。使熔融氯化钠具有导电性。投影Flash演示:熔融硝酸钾的导电实验总结我们把物质在水分子作用下或者加热熔融状态下能够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注意:电离不需要通电,它只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解离出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板书1、电离 定义:我们把物质溶于水以后在水分子作用下或者加热熔融状态下能够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条件:溶于水或熔融 特性:导电性总结像这种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自身解离而导电的化合物我们叫做电解质。那么在水溶液和融融状态下都不能自身解离,不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2、电解质:
22、水或熔融、能自身解离、导电化合物非电解质:水和熔融、都不能、自身解离、不导电、化合物我们来对比一下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溶于水以后的区别。探究四Flash演示:NaCl 的溶于水,蔗糖溶于水对比试验。我们发现,氯化钠晶体溶于水以后会自身离解成离子,而蔗糖溶于水以后不会自身解离。这就是为什么氯化钠溶液导电。而蔗糖溶液不导电的原因。所以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化合物,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属于非电解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不同之处就在水溶液中或融融状态下能否自身解离导电。不导电的、是非电解质导电的是电解质。判断练习,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定义下面请判断这些正不正确课堂练习讨论分析下列
23、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金属铜固态NaClSO3H2SO4碳棒 酒精水溶液KOH溶液蔗糖 KOH MgO电解质: 。 非电解质: 。 能导电的有: 。总结那么我们现在来总结一下,常见的电解质有哪些呢?(提示)我们刚刚说到酸碱盐的水溶液导电。在常见的物质中,酸、碱、盐都是电解质,(举例)硫酸、硝酸、碳酸、磷酸、醋酸都是酸,氢氧化钡、一水合氨、氢氧化铜都是碱,碳酸钠、碳酸钙、碳酸氢钠、碱式碳酸铜、硫酸钙都是盐,他们都是电解质。但酸碱盐并不是电解质的全部。,如有些金属氧化物也是电解质,如:氧化钠、氧化铝等。总的来说大家要记住酸碱盐、金属性氧化物、及水是电解质乙醇、蔗糖等、大部分有机物、非金
24、属氧化物、NH3则是常见的典型的非电解质。(提醒大家把非电解质记下来)过渡我们知道电解质在水中发生电离,那么这个过程我们用什么方式表示呢?我们可以电离方程式来表示。板书3、电离方程式副板书NaCl = Na+ Cl 课堂练习请同学们写出这些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第一组:HNO3 、H2SO4 、HCl第二组:KOH、Ba(OH)2第三组:CuSO4、CaCO3、Al2(SO4)3 、NH4Cl投影并分析 HCl = H+ + Cl-H2SO4 = 2H+ + SO42-HNO3 = H+ + NO3-讲盐酸,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氯离子。硫酸在水中电离生成了两个氢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硝酸则电离出
25、一个氢离子和一个硝酸根离子。因此,我们可以从电离的角度对酸的本质有一个新的认识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我们就称之为酸。引导归纳按照刚刚从酸电离的角度请同学们给碱和盐分别下个定义。大家能不能一起回答?学生 。投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电离时生成的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引言上节课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是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进行分类的,化学反应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即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反应。板书 第二节 离子反应设问根据初三所学知识,哪些物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呢?可以
26、通过什么方法检验这些物质是否电离?它们电离过程可用什么式子表示?板书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归纳分析得出电解质的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练习 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HCl气体、 Ca(OH)2 固体 、KNO3固体 、CO2 、Hg 、 NH3 、KOH溶液 、金刚石 、石墨 、蔗糖、酒精、硫、铝归纳由上答案分析出非电解质的概念。板书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讨论学生讨论出答案后,师生共同小结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应注意的问题。板书(1)电解质、非电解质应是化合物。(2)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如:碳酸钙虽然其
27、水溶液几乎不导电,但在熔融状态下导电,因此它是电解质。(3)电解质导电必须是用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不能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导电。如:CO2、SO2溶于水能导电,是由于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H2CO3、H2SO3能导电,所以CO2、SO2不是电解质。(4)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AgCl等,由于它们溶解度太小,测不出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是电解质。(5)酸、碱、盐、水是电解质,蔗糖、酒精等是非电解质。设问 电解质为什么能导电?板书二、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及导电能力1、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引到学生回忆初中所讲的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
28、能导电的原因)学生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当与直流电源接通后,离子发生了定向移动并在两极发生反应,从而形成电流。设问 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它们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演示实验 P14实验1-1让学生观察,讨论五种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它们的导电能力不相同。板书2、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学生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分析总结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的多少(离子的浓度大小)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当溶液的体积、浓度以及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都相同的情况下,取决于溶液中自由
29、移动的离子数目,导电能力强的溶液里单位体积内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能力弱的溶液里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从这些物质的结构和它们在水中溶解时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板书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比如:强酸、强碱、大多数盐。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学生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之后对强、弱电解质进行进一步比较,并完成下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电离程度 全部 部分 溶液中溶质离子水合离子分子、水合离子同条件下的导电性 强 弱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 某些共价化合物物质类型 大多数盐、强酸
30、、强碱 弱酸、弱碱、水强调:(1)典型的强、弱电解质要熟记。 (2)BaSO4、AgCl 等难溶于水,熔化或熔于水的部分是全部电离的,所以 它们是强电解质。 (3)强、弱电解质的根本区别是全部电离还是部分电离,而不是通过熔液的导电性强弱来确定。板书 3、电解质熔液的电离设问请写出HCl、KCl、Al2(SO4)3 、BaCl2 、NaHSO4 、NaHCO3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板书 HClHCl KClKCl Al2(SO4)32Al33SO42BaCl2Ba22Cl NaHSO4NaHSO42 NaHCO3NaHCO3强调:HCO3、SO42、OH等原子团,不能拆开。总结 强酸:如HCl、
31、H2SO4、HNO3强 电 解 质 强碱:如KOH、NaOH、Ba(OH)2(全部电离) 大多数盐:如:NaCl、AgNO3弱 电 解 质 弱酸:如H2S、H2SO3、CH3COOH(部分电离) 弱碱:如NH3 H2O、Cu(OH)2 水:H2O(三)小结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发言,自主概括本节课内容(电解质、电离的概念,需要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知道酸、碱、盐的定义)。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调整教学策略。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1-4题 2.书写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1)硫酸钠溶液 (2)氯化铁溶液 (3)硫酸铝溶液(4)氢氧化钡溶液 六说板书 酸碱盐中水溶
32、液中的电离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本身能导电的化合物2.非电解质: 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本身都不导电的化合物3.电离: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解离成离子的过程 电解质能导电的实质:电解质的电离。2.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2)书写:写 拆 删 查 (3)意义三.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3.盐:电离生成金属离子(含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高一的学生处于个性张扬但缺少理性的时期,对于这个时
33、期的学生要加强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使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法,并内化为自己终生受用的方法。新课标的理念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离子符号的书写把握的还不是很好,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课本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能增加太多知识,更不能增加太难的知识。比如:以前的书讲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时弱电解质不拆,而新课标的实验教科书上根本还没有出现弱电解质的概念,所以若还跟以前一样补充强弱电解质的内容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况且时间也不允许。因此,学生只要都掌握了沉淀、气体、水、氧化物、单质不拆,这节课就成功了。 高一的学生处于个性张扬,但缺少理性的时期,对于这个时期的学生要加强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使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法,并内化为自己终生受用的方法。同时适当运用鼓励和激励性的语言,利用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化的激发。让所有的学生动起来,学习效果就可以大大提高。 新课标的理念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所以在课本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能增加太多知识,更不能增加太难的知识,尤其对于基础知识不牢固的我校学生来说。所以就针对本节内容进行强化练习,让他们掌握离子反应的书写、本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