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部分地区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专题(含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湖南省部分地区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专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部分地区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专题(含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南省部分地区湖南省部分地区2021-2022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专题古代诗歌阅读专题湖南省怀化市湖南省怀化市 2021-2022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小题,9 分)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南中别蒋五岑向青州张说老亲依北海,贱子弃南荒。有泪皆成血,无声不断肠。此中逢故友,彼地送还乡。愿作枫林叶,随君度洛阳。【注】据全唐诗载,武后时,诗人“忤旨,配流钦州”。在这里他遇见故友蒋五岑,但不久蒋又回到北方老家青州去了,于是诗人
2、写下了这首诗。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联“弃”“荒”两字写出诗人在流放地生活的凄惨悲哀。B.诗歌颔联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言,不假雕琢,使读者如见其面,如闻其声。C.诗歌讲述了诗人被流放的不幸遭遇:骨肉分离,日日唯有以泪洗面。D.诗歌尾联表达诗人希望与朋友相伴相随和重回朝廷做官的愿望。16.这首送别诗感情真挚深沉,请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湖南省永州市湖南省永州市 2021-2022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小题,9 分)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3、 题。金陵城西楼月下吟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 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注】谢玄晖名谢脁,南齐著名诗人。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联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B.颈联中相接是精神相通,心心相印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的作用,暗示了后面将要写的内容。C.尾联话中有话,意思是李白与谢脁精神相通,谢脁的诗李白能理解,但是今日李白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D.诗人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
4、古人,给人一种明快、浪漫、清新之感,使全诗浑然一体。16.从炼字角度来说,额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极好?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分析。(6 分)湖南省益阳市湖南省益阳市 2021-2022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7 题。插秧歌杨万里田夫把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15本诗的体裁是_。(2 分)16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折,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可知农家是大小总动员,突出
5、插秧繁忙、紧张。B“抛”“接”“拔”“插”真切地展现了插秧时的分工明确,井然有序,点明题目。C“笠是兜鍪蓑是甲”句比喻新颖,化板滞为飞动,形成一股灵动的气势,耐人回味。D全诗描写农民在雨中插秧的劳动情景,典雅新奇的用语使农事的轻松之感跃然纸上。17面对吃饭歇息的招呼,农人为什么“不答”?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6 分)湖南省衡阳市湖南省衡阳市 2021-2022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寄李儋元锡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
6、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注释:李字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本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联以花里逢别起笔,自去年春天在长安与友人分别已一年,花开花落,作者触景生情,不由引发下文对世事变幻的感叹。B颔联“世事茫茫”既指个人命运,亦指国家前途。面对黯然无光的春天,作者忧愁苦闷低沉失落,一筹莫展,难以成眠。C尾联作者登楼望月,借明月这一特殊意象,传递别后的思念和盼望李早日来访的急切之情,点明了寄诗的用意。8D本诗语言平白晓畅,无穰丽绝艳之词,首联因花思友,尾联因讯登楼,中间四句自述近况,于质朴浅切中流露真挚的感
7、情。16后人评价此诗是“仁者之言”“不负心语”,请结合颈联简要分析。(6 分)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 2021-2022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小题,7 分)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满江红满江红赤壁怀古赤壁怀古戴复古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旁、杨柳为谁春,摇金缕。【注】戴复古南宋词人。其
8、时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貔虎本指猛兽,这里比喻勇猛的军队。曹瞒曹操小名阿瞒。1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上片开篇点题,一个想字领起对赤壁之战的描述,与怀字相照应。B.鱼龙怒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周瑜火攻曹军时的排山倒海之势。C.今如许三字将思绪由历史转人现实,写出词人对功名事业的淡漠。D.词人将满腔的伤感融入向道旁杨柳的发问之中,含蓄蕴藉,意味深长。13.本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到了赤壁之战,但用意不同,请简要分析。(4 分)湖南省部分地区湖南省部分地区2021-2022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
9、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专题古代诗歌阅读专题湖南省怀化市湖南省怀化市 2021-2022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小题,9 分)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南中别蒋五岑向青州张说老亲依北海,贱子弃南荒。有泪皆成血,无声不断肠。此中逢故友,彼地送还乡。愿作枫林叶,随君度洛阳。【注】据全唐诗载,武后时,诗人“忤旨,配流钦州”。在这里他遇见故友蒋五岑,但不久蒋又回到北方老家青州去了,于是诗人写下了这首诗。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联“弃”“荒”两字写出诗人在流放地生
10、活的凄惨悲哀。B.诗歌颔联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言,不假雕琢,使读者如见其面,如闻其声。C.诗歌讲述了诗人被流放的不幸遭遇:骨肉分离,日日唯有以泪洗面。D.诗歌尾联表达诗人希望与朋友相伴相随和重回朝廷做官的愿望。16.这首送别诗感情真挚深沉,请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答案】15.B16.衬托。诗歌前两联渲染他在荒凉之地的悲惨遭遇,从而衬托出与故友重逢的欣喜。对比。“此中逢故友,彼地送还乡”,一聚一别,一悲一喜,在鲜明的对比中推动感情的变化。借物抒情。诗人以枫叶相赠,以物自喻,情深意切,词近旨远。【解析】【分析】【15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诗歌颔联表达含蓄蕴藉”错误。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部分地区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专题含答案 湖南省 部分 地区 高一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分类 汇编 古代 诗歌 阅读 专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