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低温处理精选文档.ppt





《第4章 低温处理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 低温处理精选文档.ppt(9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4章 低温处理本讲稿第一页,共九十七页教教 学学 内内 容容(讲课学时:(讲课学时:14h14h)食品低温保藏原理食品低温保藏原理食品的冷却与冷藏工艺食品的冷却与冷藏工艺食品的冻结和冻藏工艺食品的冻结和冻藏工艺低温处理对食品质量的影响及控制低温处理对食品质量的影响及控制2本讲稿第二页,共九十七页冷藏制品:冷藏制品:-1-1以上以上88以下储藏的食品。以下储藏的食品。冻藏制品:冻藏制品:-18-18以下储藏和流通的食品。以下储藏和流通的食品。3本讲稿第三页,共九十七页v食品的低温处理:降低食品温度,并维持低温状态,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和酶反应,以满足贮藏、运输和货架期要求的食品加工和保藏方法。v
2、按照所使用的温度,可将低温加工分为冷却(cooling)和冷冻(freezing);或者根据低温保藏的温度范围,分为冷藏(cold storage)和冻藏(frozen storage)两种类型。4本讲稿第四页,共九十七页v冷藏属于非冻结贮藏,温度范围为-215。不同种类的食品适宜的冷藏低温范围不同。冷藏期限一般是几天到几个月,随食品的耐贮性和贮藏条件而异。v冻藏又称为冻结贮藏,温度范围为-12-30,冻结贮藏的温度越低,食品的稳定性越好,贮藏期也越长。要求尽可能快速冻结,使其中心温度快速降到-15-18后,贮藏在-18-23的冻藏室。冻藏时间可以达几个月到1年,甚至更长。5本讲稿第五页,共九
3、十七页低温保藏食品的历史:n公元前一千多年,我国就有利用天然冰雪来贮藏食品的记载。n冻结食品的产生起源于19世纪上半叶冷冻机的发明。n1834年,Jacob Perkins(英)发明了以乙醚为介质的压缩式冷冻机。n1860年,Carre(法)发明以氨为介质,以水为吸收剂的吸收式冷冻机。6本讲稿第六页,共九十七页erkins的乙醚压缩制冷机压缩机压缩机吸气管吸气管排气管排气管冷冷凝凝器器膨胀阀膨胀阀蒸发器蒸发器水水制冰箱制冰箱7本讲稿第七页,共九十七页蒸汽吸收式冷冻机蒸汽吸收式冷冻机8本讲稿第八页,共九十七页n1872年,David Boyle(美)和 Carl Von Linde(德)分别发明
4、了以氨为介质的压缩式冷冻机,当时主要用于制冰。n1877年,Charles Tellier(法)将氨-水吸收式冷冻机用于冷冻阿根廷的牛肉和新西兰的羊肉并运输到法国,这是食品冷冻的首次商业应用,也是冷冻食品的首度问世。n20世纪初,美国建立了冻结食品厂。n20世纪30年代,出现带包装的冷冻食品。9本讲稿第九页,共九十七页n二战的军需,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冻结食品业的发展。n战后,冷冻技术和配套设备不断改进,出现预制冷冻制品、耐热复合塑料薄膜包装袋和高质快速解冻复原加热设备,冷冻食品业成为方便食品和快餐业的支柱行业。n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构成完整的冷藏链。冷冻食品进入超市。n冷冻食品的品种迅猛增
5、加。冷冻加工技术从整体冻结向小块或颗粒冻结发展。10本讲稿第十页,共九十七页n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因外贸需要冷冻蔬菜,冷冻食品开始起步。n80年代,家用冰箱和微波炉的普及,销售用冰柜和冷藏柜的使用,推动了冷冻冷藏食品的发展;出现冷冻面点。n90年代,冷链初步形成;品种增加,风味特色产品和各种菜式;生产企业和产量大幅度增加。n冷冻方便食品的产量和销量在有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已占全部食品的50%以上,逐步取代罐头食品的首要地位,跃居加工食品榜首。11本讲稿第十一页,共九十七页蒸汽压缩式冷冻机原理冷凝器蒸蒸发发器器高压高温区低压低温区膨胀阀膨胀阀压缩机压缩机等温等压等压等熵等焓12本讲稿第十二页,共
6、九十七页第第第第1 1 1 1节节节节 食品低温保藏原理食品低温保藏原理食品低温保藏原理食品低温保藏原理低温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低温对酶的影响低温对新鲜食品呼吸代谢的影响13本讲稿第十三页,共九十七页一、低温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一、低温对反应速度的影响v食品冷冻保藏就是利用低温以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和酶活动的一种方法。食品冷冻保藏就是利用低温以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和酶活动的一种方法。v温温度度是是物物质质分分子子或或原原子子运运动动能能量量的的度度量量,当当物物质质中中热热量量被被去去除除后后,物物质质的的动动能能便便减减少,其组成物质的分子运动变缓。少,其组成物质的分子运动变缓。v食食
7、品品生生化化和和化化学学反反应应速速度度主主要要取取决决于于反反应应物物质质分分子子的的碰碰撞撞速速度度,因因此此,反反应应速速度度取取决于温度。决于温度。14本讲稿第十四页,共九十七页v温度影响反应速率常数,温度与反应速度常数呈指数关系。食品变质为一级反应:lnc/c0=-kt,符合阿累尼乌斯方程零级反应:c/c0=-kt15本讲稿第十五页,共九十七页式中:k-温度时的反应速度;k+10-温度为(+10)时的反应速度。温度系数Q10表示温度每升高10时反应速度所增加的倍数。换言之,温度系数表示温度每下降10反应速度所减缓的倍数。低温保藏的目的是抑制反应速度,所以温度系数越高,低温保藏的效果就
8、越显著。1 1温度系数温度系数Q101016本讲稿第十六页,共九十七页k=Ae-E/RT式中:k-反应的速率系(常)数;E和A-分别称为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是化学动力学中极重要的两个参数;R-为摩尔气体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Ea-表示分子的平均能量;Ec-是活化分子具有的最低能量,能量等于或高于Ec的分子可能产生有效碰撞。活化分子具有的最低能量Ec与分子的平均能量Ea之差叫活化能。酶促反应主要就是由于降低了活化自由能。阿累尼乌斯方程阿累尼乌斯方程17本讲稿第十七页,共九十七页许多化学和生物反应中,Q10值在2和3之间。举例来说,假设其值为2.5,则当温度从30降到10时,食品中的化学和生物反应
9、速度可减6.25 倍,即允许保藏期约延长6倍。注意,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Q10值是有变化的,最常见的是当冷却或冻结食品的温度接近冻结点时,Q10值大大增加。所以,对冷却和冻结食品,应考虑Q10值有更大幅度,即2-16 之间,甚至更大些,这取决于产品的性质、温度范围和质量变化的类型。2 2温度系数温度系数Q1010与低温保藏的关系与低温保藏的关系18本讲稿第十八页,共九十七页在一种食品中,经常不只是一种反应过程,而是伴随着或相继地发生几种反应和过程。由于有些反应过程可能起相反作用,所以,产品的稳定性并不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比如面包,其新鲜度在8以上随温度的下降迅速下降,这主要是由于淀粉老化的结果
10、。19本讲稿第十九页,共九十七页二、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二、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微生物都有一定的正常生长和繁殖的温度范围。温度越低,它们的活动能力也越弱。降温能减缓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速度。温度降低到最低生长点时,它们就停止生长并出现死亡。1 1低温与微生物活动的关系低温与微生物活动的关系20本讲稿第二十页,共九十七页根据微生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将其划分为四类,即嗜冷菌、耐冷菌、嗜温菌和嗜热菌。根据生长温度分类的微生物温度范围/嗜冷菌耐冷菌嗜温菌嗜热菌最低0-50-55-1030-40最适10-1820-3030-4055-65最高2035458021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九十七页温度对微生物的生长繁
11、殖速度影响很大。温度越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率越低。不同温度下微生物繁殖所需要的时间温度/繁殖时间/h温度/繁殖时间/h330.556221210122020103-36022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九十七页微生物菌落能在冷藏期间繁殖的,大多数属于嗜冷性菌类,它们在0以下环境中的活动有蛋白水解酶、脂解酶和醇类发酵酶等的催化反应。大多数动物性食品(肉、禽、鱼)的嗜冷菌主要是好氧性的,如果加以包装或在厌氧条件下冷却贮存(装满包装袋、空隙部分抽真空或充二氧化碳、氮气等惰性气体)可显著地延长贮藏期。大多数蔬菜上的嗜冷菌为细菌和霉菌,而水果上主要是霉菌和酵母。23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九十七页大多数食物的致毒
12、性微生物类和粪便污染性菌都属于嗜温菌类。粪便污染菌类可用作微生物(卫生检验)指示剂,当它们的含量超出一定范围时即可指示出食物受致毒菌污染。通常食物致毒性菌在温度低于5的环境中即不易生长,而且不产生毒素;毒素一旦产生后,是不能用降低温度来使之失去活性的。24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九十七页长期处于低温中的微生物能产生新的适应性,这是长期低温培育中自然选育后形成了能适应低温的菌种所致的结果。这种微生物对低温的适应性可以从微生物生长时出现的滞后期缩短的情况加以判断。25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九十七页(1)低温降低微生物的酶活性和代谢活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酶活动下物质代谢的结果。因此温度下降,酶活性随之下降
13、,物质代谢减缓,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就随之减慢。在正常情况下,微生物细胞内总生化变化是相互协调一致的。但降温时,由于各种生化反应的温度系数不同,破坏了各种反应原来的协调一致性,影响了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以致微生物的代谢机能受到抑制甚至终止。2 2低温导致微生物活力减弱和死亡的机理低温导致微生物活力减弱和死亡的机理26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九十七页(2)低温降低水分活度冷冻保存的食品,绝大部分水冻结成冰,使食物中溶质浓度极大提高,水分活度(Aw)下降。一方面导致食品中的营养物质不能被微生物利用,另一方面食品中污染的微生物细胞自身也处于暂时缺水状态,致其代谢机能受到抑制。低于0,食品中能够生长的微生物主要
14、是酵母菌和霉菌,红酵母在-34条件仍能生长,这可能与真菌能耐低水分活度的特性有关。27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九十七页各种酶蛋白必须在水化条件下才具有活性,食品中的水分活度必须达到一定的高度,酶分子才能被水化。-如溶菌酶,只有当水分含量达到0.2g/g酶蛋白时,才具有微弱的活性;水分0.4 g/g酶蛋白,酶蛋白分子表面才能形成完整的单分子层水;水分0.9 g/g 酶蛋白时,才具有较高的酶活性。冷冻食品中冻结水的比例取决于食品类型和冻藏温度。冻结水所占比例越高,水分活度下降就越多,对食品的保藏性也越好。-例如,在-20冻藏条件下,冻结水占总水分的比例,羊肉88,鱼类91,鸡蛋蛋白93。28本讲稿第二
15、十八页,共九十七页(3)冰晶体形成促使细胞内原生质胶体脱水胶体内溶质浓度因脱水而增加,原生质粘度增加,胶体吸水性下降,导致具有酶活性或者其它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不可逆变性,从而破坏正常的代谢秩序。慢速冻结过程,大冰晶体的形成还可能使细胞质膜甚至整个细胞遭到机械性破坏,导致细胞死亡。29本讲稿第二十九页,共九十七页(4)低温降低细胞质膜的流动性细胞质膜流动性下降,对营养性溶质的吸收受影响,导致微生物呈饥饿状态,影响生长繁殖。耐冷菌在生长温度范围内,细胞质对溶质的吸收随温度下降而减少。嗜冷菌生长的最低温度取决于胞质膜上的透酶是否被钝化。此外,冷冻导致细胞内气体如O2和 CO2的减少,O2损失会抑制耗氧
16、菌的呼吸。-耐冷的假单胞菌,对葡萄糖和乳糖的最大吸收率发生在15-20,温度下降到0吸收率显著降低。因此,有人提出微生物的最低生长温度为基质吸收被抑制的温度。30本讲稿第三十页,共九十七页(1)微生物种类和株系嗜温菌和嗜热菌对低温适应性差,在低温处理过程首先致死的是这些不耐冷的微生物。嗜冷菌和耐冷菌容易在冷藏和冷冻食品中存活。能在7条件生长的大多是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菌较少。球菌比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冷冻具有更强的抗性。在0以下能生长的微生物更多的是霉菌和酵母,而非细菌。一种粉红酵母,在-34还能生长。3 3影响微生物低温致死的因素影响微生物低温致死的因素31本讲稿第三十一页,共九十七页(2
17、)冷冻方式与温度冷冻温度是决定微生物存亡的关键因素。冰点左右,只有不耐低温的微生物才逐渐死亡。在冻结点或略低于冻结点的温度,-2-5致死效果最显著,微生物活菌数下降的速率最快。-4比-15的致死率高;-10比-20对微生物致死力强;低于-20以下的温度,微生物死亡率很低。当温度急剧下降到-20-30时,所有生化变化和胶体变性几乎完全处于停顿状态,以致细胞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其生命力。32本讲稿第三十二页,共九十七页降温速度:冻结前,降温愈快,微生物的死亡率愈大。这是因为迅速降温过程,微生物细胞内原来协调一致的各种生化反应不能及时以适应新的温度环境。冻结时,降温越慢,微生物的死亡率越高。在一定的冻
18、结温度范围内,冻结温度越低对微生物的致死率越低。如冻鱼在-10冻结的细菌存活率显著低于-18。冻结后残存的活菌数在冷冻贮藏过程有所减少,但与冻结过程的死亡率相比,其死亡速度很慢。33本讲稿第三十三页,共九十七页结合状态和过冷状态急剧冷却时,如果水分能迅速转化成过冷状态,避免结晶形成固态玻璃体,就有可能避免因介质内水分结冰所遭受的破坏作用。微生物细胞内原生质含有大量结合水分时,介质极易进入过冷状态,不再形成冰晶体,有利于保持细胞内胶体稳定性。比如芽孢,低温下稳定性比生长细胞高。34本讲稿第三十四页,共九十七页快速冻结,温度急剧降到-18以下,微生物细胞内所有酶促反应迅速趋向停滞状态,对微生物的致
19、死率低。微生物只是处于休眠状态而不易死亡。缓慢冻结,导致大量微生物死亡,食品温度较长时间处于-8-12(特别在-2-5),形成较大冰晶体,对细胞产生机械性破坏作用,还会促进蛋白质变性,以致微生物死亡率相应增加。速冻时,介质的极端低温容易使微生物产生过冷状态,这对微生物有保护作用。与营养细胞相比,细菌和霉菌的芽孢含游离水较少,而结合水含量较高,在冷冻过程更容易形成过冷状态,因而它们在低温下的稳定性也相应较高。35本讲稿第三十五页,共九十七页(3)食品的成分与性质(介质)高水分和低pH值的介质会加速微生物的死亡。而糖、盐、蛋白质、胶体、脂肪对微生物则有保护作用。-蛋白、蔗糖等都能增加微生物的冷冻存
20、活率;酸性条件可以增加低温对细胞的致死率。-水分活度低、结合水分含量高的食品,在急速降温时,容易转化成过冷状态,可以避免因冰晶体形成而对细胞的破坏作用,这将降低微生物的冷冻致死率。-冰激凌的组成成分是微生物的良好抗冻保护剂,特别是大量脂肪形成了对微生物起保护作用的屏障。在卫生条件差的环境中生产的冰激凌通常被检测出微生物超标。36本讲稿第三十六页,共九十七页(4)冷藏或冻藏的时间低温贮藏时微生物一般总是随着贮存期的增加而有所减少;但是贮藏温度愈低,减少的量愈少,有时甚至保持基本稳定。贮藏初期(最初数周内),微生物残留率下降快,后期则下降很慢。交替冻结和解冻:理论上讲会加速微生物的死亡,但实际效果
21、并不显著。炭疽菌在-68温度下的CO2中冻结,再在水中解冻,连续反复二次,结果仍未失去毒性。37本讲稿第三十七页,共九十七页(1)耐冷微生物的低温适应性耐冷菌代谢活性随温度降低而降低,但其体内的酶活性仍然存在,在0也有孢子形成和萌发。肉毒杆菌及其毒素对低温有很强的抵抗力。肉毒杆菌在-16能存活一年以上,其毒素的毒性在-79可保持2个月,在-16可保持14个月。冷藏食品在3以上的温度贮藏较长时间有产生肉毒杆菌中毒的风险。4 4微生物的低温适应性与病原菌控制微生物的低温适应性与病原菌控制38本讲稿第三十八页,共九十七页(1)耐冷微生物的低温适应性耐冷菌代谢活性随温度降低而降低,但其体内的酶活性仍然
22、存在,在0也有孢子形成和萌发。肉毒杆菌及其毒素对低温有很强的抵抗力。肉毒杆菌在-16能存活一年以上,其毒素的毒性在-79可保持2个月,在-16可保持14个月。冷藏食品在3以上的温度贮藏较长时间有产生肉毒杆菌中毒的风险。4 4微生物的低温适应性与病原菌控制微生物的低温适应性与病原菌控制39本讲稿第三十九页,共九十七页能产生肠毒素的葡萄球菌也常在冷冻蔬菜中出现。对冷冻的抵抗力比一般细菌强。曾用18个菌株作试验,发现室温解冻时冻玉米中有8个菌株会产生毒素,但若解冻温度降低至4.410,则无毒素出现。冻制食品并非无菌,有可能含病原菌,如肉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沙门氏菌等,病原菌
23、的控制是一个重要问题。40本讲稿第四十页,共九十七页(2)微生物的低温适应机制膜蛋白随温度升降变化而发生磷酸化或去磷酸化反应。含有某些具有特殊结构或构象的酶。细胞质膜的流动性的调控;低温诱导饱和脂肪酸向不饱和脂肪酸转化。冷休克蛋白是微生物低温应激反应的特殊产物。小分子抗冻物质与抗冻蛋白;在耐寒生物体中都发现了小分子的抗冻剂和大分子抗冻蛋白。41本讲稿第四十一页,共九十七页(3)低温处理食品中的病原菌及其控制非腐败性病源菌污染的食品,感官上没有变化,难以被消费者觉察;极少量病原菌即可导致食物中毒。肉制品的病原菌主要有肠球菌、肠杆菌、芽孢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和某些耶尔森氏菌;水产品中的病原菌还
24、包括副溶血性弧菌。食品包装内部高湿度和极低氧浓度、低盐、低pH、高贮藏温度(高于5)等条件下,可能会导致一些致病菌如梭状芽孢杆菌、李斯特菌、耶尔森氏菌、沙门氏菌等的生长,并产生毒素。42本讲稿第四十二页,共九十七页食品污染了病原菌,解冻后很容易加速病原菌的繁殖和产生毒素。动植物组织冷冻和解冻过程是溶酶体酶类释放的过程,这些酶可使大分子降解,从而为微生物提供更多的小分子营养物质,加速病原菌的繁殖。冷藏或冷冻前除菌处理;注意生产环境卫生条件,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源;采用恰当的贮藏温度,避免在冷藏或冻藏过程中病原菌的生长或产毒;低温解冻,解冻后立即食用等;才能有效避免低温处理食品引起病原菌中毒的风险。
25、43本讲稿第四十三页,共九十七页三、低温对酶的影响三、低温对酶的影响大多数酶的最适温度为3040。高温可使酶蛋白变性、酶钝化,低温可抑制酶的活性,但不使其钝化。大大多多数数酶酶活活性性化化学学反反应应的的Q Q1010值值为为2 2 3 3。也也就就是是说说温温度度每每下下降降1010,酶酶活活性性就就削削弱弱1/21/2 1/3 1/3。1 1低温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低温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44本讲稿第四十四页,共九十七页有些酶类,例如脱氢酶,在冻结中受到强烈抑制。大量的酶类即使在冻结的基质中仍然继续活动,如转化酶、脂酶、脂肪氧化酶,甚至在极低温状态下还能保持轻微活性,只是催化速度比较慢。比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4章 低温处理精选文档 低温 处理 精选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