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苏轼(解析版).docx
《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苏轼(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苏轼(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名家精练之苏轼(解析版)第一部分:高考真题一、(2017年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
2、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参考答案】1BD(B项“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错,诗歌的标题是“送子由使契丹”,而典故中李揆因担心被扣留,不承认自己是“第一人李揆”,可见诗人此时运用典故的目的应与李揆有相同之处。D项“切莫
3、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有误,这个选项忽视了子由出使契丹这一背景以及李揆典故的内容。)2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解析】2题干问的是“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首联中,“云海”交代了二人的处境,即天各一方;“相望”说明二人情深意重;而从诗歌标题来看,苏辙又即将远赴契丹,面对此情此景,“那因”二字道出诗人那豁达的胸襟,哪里会因远别而泪沾双襟!第二部分:精选诗歌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竹阁苏轼海山兜率两茫然,古寺
4、无人竹满轩。白鹤不留归后语,苍龙犹是种时孙。两丛恰似萧郎笔,十亩空怀渭上村。欲把新诗问遗像,病维摩诘更无言。【注】竹阁:在杭州广化寺柏堂后,唐代白居易知杭州时所建。海山:海中的仙山。兜率:即“兜率天”,佛教用语,指人死后所登的天界。传说唐会昌元年有海商遭风至蓬莱山,见一宫院名日乐天院,故白居易答客说诗有:“海山不是吾归处,归即应归兜率天。”“白鹤”二句:旧唐书白居易传:“乐天罢杭州刺史,祷天竺石一,华亭鹤二以归。”苍龙:此指翠竹。萧郎:萧悦,善画竹,曾为白居易画十五竿竹,白居易作画竹歌,赞美萧悦笔下之竹的逼真。维摩洁:毗耶离城中的大乘居士,与释迎牟尼同时,曾以称病为由向释迦牟尼派来问询的含利弗
5、、弥勒、文殊讲说大乘教义。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无人”二字,既是写眼前景,又是怀古,充满了物是人非的感慨。B.颔联中以有竹(竹阁)衬无白鹤,抒发了“前不见古人”的“茫然”之感。C.颈联对句以白居易退居之地渭上村代指白居易,“空怀”二字点明了全诗主旨。D.苏轼诗题材广阔,多用比喻,并用得自然贴切,这首诗就运用了大量的比喻。2.诗中“欲把新诗问遗像,病维摩诘更无言”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1.D(D项,“这首诗就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分析错误,本诗运用比喻仅有一处,“两丛恰似萧郎笔”。故选D。)2.苏轼以维摩诘代指白居易,既然见不到白居易
6、其人,只好以自己的新诗叩问竹阁中的白居易遗像,但其遗像正像维摩诘,默然无语。抒发了苏轼对白居易的思慕之情和没有知音的孤独之感。【解析】此题考查把握重要句段的含义和作用、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这类理解句子的题有以下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本诗尾联,苏轼以维摩诘代指白居易,既见不到白居易其人,只好以自己的新诗叩问竹阁中的白居易像。但其遗像正像维摩诘,默然无语,诗人没有知音的孤独之感流露于言外。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壶中九华诗苏轼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7、。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明处处通。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注】苏轼南迁之时,在鄱阳湖口见李正臣藏石“壶中九华”,十分喜欢,写成此诗。玉女窗,嵩山古迹之一,宋时已不存在,传说汉武帝于此窗中见到玉女(仙女)。仇池:是苏轼在扬州所蓄异石。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写清清的溪流,斗折蛇行,迅转如电,舟行疾速,岸上入云的诸峰很快从眼中消失。B“翠扫空”是说苍翠的山色,就像画家用大笔横扫,涂抹在广阔的天宇中的一幅画图。C第三句说苏轼虽被贬千里之外的岭南,但他却不觉得愁苦,以此抒发了诗人的豁达之情。D壶中九华是一个“广袤尺余”的石山,经过诗人吟咏,此石和仇池石一样传为
8、石中珍宝。2这首诗的颈联历来为后人传诵,请赏析这两句的精妙之处。(6分)【参考答案】1C(C项,“他却不觉得愁苦,以此抒发了诗人的豁达之情”错,应是“愁苦之情”。)2颈联正面描写壶中九华形象:“层层见”言山石的层叠多姿,随着水落,一层层地显现出来,使人玩赏不置;“处处通”,写山石“玲珑宛转若窗棂然”的特点。“天池”泛指天上之池,“玉女窗”源于典故,诗人发挥想象,用“天池水”“玉女窗”构设一个优美的、惝恍迷离的仙境。“层层见”和“处处通”运用叠词,既能够突出壶中九华的情态,使诗句描写细腻,又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韵律感。【解析】首先读懂全诗。首联,诗人从实际生活、从大处远处落墨:清清的溪流,斗折蛇
9、行,迅转如电,舟行疾速,岸上入云的诸峰很快在眼中消失了。透露出南迁时对中原山水的依恋。苏轼此次南迁,背离中原,远至南荒,其心情是凄苦的。颔联,景物描写透露了对中原山水的依恋。五岭离自己越来越远,离家乡越来越远。说“莫愁”,是由于“九华今在一壶中”,足以稍慰迁客寂寞之情。强作欢颜,聊以自慰。颈联,正面描写壶中九华形象,写山石层叠多姿,玲珑宛转有如窗棂。诗句尾联,倾吐欲买壶中九华之意。“孤绝”表面写“仇池石”,实际也表明作者南迁时的孤独、寂寞。然后赏析颈联的精妙之处。第一,从描写的角度赏析。颈联正面描写壶中九华形象:“层层见”,描写山石的层叠多姿,随着水落,一层层地显现出来的样子。“处处通”,写出
10、了山石玲珑宛转,像窗棂一样的特点。第二,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结合注释可知,诗人发挥想象,用“天池”“玉女窗”典故,勾勒了一个迷离的优美仙境,表现了一个老年诗人面对着这小小盆景、一往情深的孤苦的内心感受。第三,从词语的运用角度赏析。运用叠词,“层层见”和“处处通”,既突出壶中九华的情态,又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韵律感。据此,赏析颈联从以上三个角度回答即可。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石鼻城苏轼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注】石鼻城即宝鸡东北30里的武城镇,相传是诸葛亮所筑,曾是蜀、魏
11、的战场。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曾经是古战场的石鼻城,如今一派太平的景象,路上行人各自奔忙。B颔联写南来北往的人到此的感受,用新险残山突出石鼻城地势险峻。C颈联写暗月朦胧奔河苍茫,形象地表现了独穿愁渡的黯然迷蒙。D尾联写向西南行进,风景逐渐优美,路旁是修长的翠竹,耳畔是潺潺的流水。2宋诗富含理趣,常在具体的形象中蕴藏抽象的哲理。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出了哪些理趣。(6分)【参考答案】1.B(B项“新险”“残山”是不同行进方向的人的感受。)2.首联借石鼻城古今变迁,表达对变与不变的思考;颔联借南北旅人来到石鼻城感受差异,表明角度不同导致体验不同;末两联借石鼻城两侧景
12、色和旅人感受的变化,形象地表达逆境会转为顺境的信念。(答对一点得2分,言之成理即可)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其四)苏轼萱草虽微花,孤秀自能拔。亭亭乱叶中,一一劳心插。牵牛独何畏,诘曲自牙蘖。走寻荆与榛,如有宿昔约。南斋读书处,乱翠晓如泼。偏工贮秋雨,岁岁坏篱落。【注】此诗写于苏轼在任凤翔签判期间,时苏辙留京侍父,这是兄弟俩第一次远别。三年多里,诗赋往还,唱和甚多。萱草,又名忘忧草,俗称黄花菜。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3分)( )A“亭亭”写萱草高高挺立的秀美姿态,突出其孤秀自拔的精神丰姿。B“芽蘖”“走寻”写牵牛生长蔓延的生命姿态,是其“独何畏
13、”的具体表现。C“南斋读书”暗点园中主人的生活,“乱翠”“如泼”视听结合,突出景物特点。D全诗运用拟人、比喻等多种手法描绘景物,形象鲜明,既具情趣,又兼理趣。2诗人借萱草、牵牛寄寓怎样的情感哲思?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1.C(C项,“视听结合”错,没有听觉。故选C。)2.萱草之花虽“微”,却能孤拔秀丽,优异突出,诗人借以表达超拔自取、卓然独立的人格追求,暗含对弟弟自信人格的赞美。牵牛花忍隐屈曲,奔走追求于荆榛之中,无所畏惧,诗人借以表达于逆境中乐观进取、勇于追求的人生态度,暗含对弟弟乐观人生的激励。萱草、牵牛,如泼乱翠,在一年一度的秋雨中凋零衰败,自然也会在一年一度的春风中再
14、度蓬勃、满目泼翠,这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的考验,诗人借以表达一种超然达观的生命态度,这既是对弟弟淡然自取的人生态度的肯定,也是自我勉励。【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本题中,萱草之花虽“微”,却能孤拔秀丽,优异突出,诗人借以表达超拔自取、卓然独立的人格追求,暗含对弟弟自信人格的赞美,如诗中说“萱草虽微花,孤秀自能拔”。牵牛花忍隐屈曲,奔走追求于荆榛
15、之中,无所畏惧,诗人借以表达于逆境中乐观进取、勇于追求的人生态度,暗含对弟弟乐观人生的激励,如原诗“牵牛独何畏,诘曲自牙蘖”。萱草、牵牛,如泼乱翠,在一年一度的秋雨中凋零衰败,自然也会在一年一度的春风中再度蓬勃、满目泼翠,如原诗“偏工贮秋雨,岁岁坏篱落”,这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的考验,诗人借以表达一种超然达观的生命态度,这既是对弟弟淡然自取的人生态度的肯定,也是自我勉励。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石苍舒醉墨堂(节选)苏轼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注】石苍舒,字才美,京兆(即
16、长安)人,善草隶书。柳子,柳宗元。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句交代醉墨堂的建造以及命名,第二句表现堂中练书心情。B诗人借用柳宗元的形象比喻表现石苍舒对书法嗜好的极致程度。C诗人认为石仓舒的书法技艺已达到完美境界,但也有不少瑕疵。D兴致来时,石苍舒练习书法挥笔神速,如同骏马瞬间踏遍九州。2石仓舒“醉墨”都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1C(C项,“但也有不少瑕疵”说法错误。“堆墙败笔如山丘”中的“败笔”指的是用完作废的笔,这是说石苍舒用坏的笔堆在墙边像山丘一样高。这是诗人对石苍舒长期积累,勤学苦练的赞赏。)2为练习书法,专门建堂,且命名“醉
17、墨”。对书法痴迷,从书法中获得无穷快乐,甚至消除了忧愁。为追求技艺,勤学苦练,用废的笔堆积如山。【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本题中,诗歌首句“近者作堂名醉墨”,是说石苍舒最近建造了“醉墨堂”,从中可以概括出“醉墨”的表现之一:专门建堂练习书法,命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病嗜土炭如珍羞”两句,是说石苍舒练习书法,如同啜饮美酒能消除烦恼一样,如同嗜好土炭的病人吃起土炭就像美味佳肴一样。从中可以概括出“醉墨”的表现之二:石苍舒痴迷于书法,从中获得无穷快乐。“堆墙败笔如山丘”“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这几句是说石苍舒练习书法,用坏的笔堆在墙边像山丘一样高。兴致来时,挥动笔墨多
18、少纸都用得完,就好像骏马一转眼就踏遍九州大地。从中可以概括出“醉墨”的表现之三:为了追求技艺,勤学苦练。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苏轼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注】苏轼被贬黄州后,曾作诗赠友人,本诗与之前作的两首诗用韵相同。九重,指朝廷。新扫旧巢痕,暗指当时王安石革新官制,苏轼曾任职过的史馆被撤除。东风,春风,此处有暗指君王意。玉梅,二度开放的梅花通体如玉。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里诗人所写的黄州的环境特点与
19、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的浔阳的环境特点相似。B颔联写苏轼早就做好了“终老”的打算,“新扫旧巢痕”点明他作“终老计”的原因。C尾联中“与东风约今日”点明了标题“复出东门”的缘由,又引出末句“暗香先返”。D这首诗感事抒怀,写景与抒情浑然一体,而且寓意丰富,显得婉转含蓄、情意温厚。2宋诗精华录卷二评曰:“读五、六二句,觉旄丘(诗邶风篇名,旧说诗为黎臣怨卫伯不救而作)之何多日也,何其久也,殊少含蓄矣。”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参考答案】1B(苏轼说自己依靠五亩田终老黄州其实是削官被贬后的无奈之辞,“终老计”是“渐成”的,而非早有的打算。)2“新扫旧巢痕”流露出诗人对朝廷的
20、不满,内心的忧愤。“渐成终老计”表现出诗人贬谪数年回朝无望,只得终老于此的无奈。诗人与沙鸥相熟,来的次数多了,自己钓鱼所坐之石也觉得温暖了,流露出诗人想退隐江湖之意。借梅花二度开放,表达自己被贬斥后企望被朝廷重新任用的愿望。【解析】此类试题答题时要多角度思考,可从时间角度梳理,要看作者在不同时段的情感;可从描述对象角度梳理,不仅要看描述主体(诗人或抒情 主人公)的情感,也要看描述客体(人、事、物、景)蕴含的情感。本题要求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可逐句分析,然后总结情感。诗歌的首联通过“乱山环合”、“水侵门”、“准南尽处村”来交代他此时居住环境的偏远,烘托凄凉的氛围。第二
21、联通过“渐成终老计”可见诗人因朝廷不重用他有终老于此的打算,表现了他的无奈。“九重新扫旧巢痕”指朝廷近来实行新的举措,扫除了我昔日栖身的窠巢不留旧痕。所以流露出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内心的忧愤。第三联诗人说与鸥鸟已熟,钓石已温,含有甘心退隐,忘掉其他想法的意思。第四联“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长久与东风约定,到了正月里,梅花的香魂先返回去,梅花再一度开放。即他希望自己能再回朝廷,宋神宗能再用他。梅花的花朵通体像玉,湖南梅花一冬两次开,第二次开好比魂的返回,借梅花在正月里落后再开,比喻他在罢斥后能再回朝。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初到黄州苏轼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22、。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注】苏轼因“乌台诗案”,贬任黄州。此诗作于初抵黄州时。逐客:贬谪之人,作者自谓。员外:定额以外的官员。水曹郎:隶属水部的郎官。压酒囊,压酒滤糟的布袋。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开篇两句,用语简洁,诗人借“自笑”“为口忙”“转荒唐”之语,以自嘲的口吻回顾了自己的人生道路。B三四两句宕开一笔,描绘初到黄州,风尘仆仆之中,见江波而思鱼美,望修竹而羡笋香,伤感之情,溢于言表。C最后两句反话正说,如绵里藏针,平和中见锋颖,谈笑诙谐之际,表明诗人贬官
23、到此,将会破费朝廷许多抵作俸禄的“压酒囊”,体现出一种幽默之感。D诗歌语言平实清浅,但内涵丰富,写出了诗人复杂微妙的感情,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表达技巧。2本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6分)【参考答案】1.B(B项“伤感之情,溢于言表”错误,应为初到黄州的喜悦之情。)2难言的伤感。开篇二句诗人回顾人生道路,“荒唐”二字看似轻松,实则自伤。初到的喜悦。诗人初到黄州,看长江而思鱼美,望好竹而羡笋香,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包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苦中作乐,乐观旷达。尾联既有自嘲,也有对朝廷权势者的嘲笑,刻画了诗人被贬黄州时复杂矛盾的心绪,深刻地表明诗人无论遭受多大打山和迫害,决不向命运低头,更不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新高考语文押题 高中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考语文新题型 语文模拟试卷 高考作文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