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科学第三单元高难度练习卷.docx
《九上科学第三单元高难度练习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上科学第三单元高难度练习卷.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7九上科学第三单元高难度练习卷九上科学第三单元高难度练习卷一、单选题一、单选题1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线 y 表示镁的反应情况B镁一定过量C锌一定过量D镁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最大2在实验室中,小明同学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 M 的粉末放入AgNO3与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同学得出的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 M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D加入的金属 M
2、 可能是单质铁3用等质量的锌、铁、镁三种金属分别与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后可能没有剩余的金属是锌和铁2/27B反应后不一定有剩余的金属是镁C根据图像分析,金属镁产生氢气最多D曲线 X、Y、Z 分别表示锌、铁、镁的反应情况4下列根据实验操作所绘制的图像中,错误的是()A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B向氯化钙和稀盐酸的混合液中加入 Na2CO3溶液后生成沉淀的质量C向室温下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D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碳酸镁和氧化镁后生成氯
3、化镁的质量5向 AgNO3、和 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Zn 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发现滤渣的质量等于加入 Zn 粉的质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滤液中的溶质至少有两种B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可能有白色沉淀C取反应后的滤渣滴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生成D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一定是无色的6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向左右两只烧杯中分别注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和稀硫酸,天平平衡,若向两烧杯中分别投入等质量,等表面积的锌粒和镁粒,待充分反应后,3/27发现两烧杯中固体均有剩余,则天平指针发生的偏转是()A一直偏向左B一直偏向右C先偏向左后偏向右D
4、先偏向右后偏向左7向质量均为 m 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 100g 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 表示的是锌和稀硫酸反应的情况B反应后均得到无色溶液C由图可知,锌比铁的化学活动性强D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均有剩余,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8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BCD9某溶液含有 Cu(NO3)2和 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锌与4/27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u 的活动性比 Ag 强,只用盐酸无法探究两者
5、活动性强弱B当溶质种类为 1 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 2 种Ccd 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 Zn2、Cu2D从 m1变化到 m2时,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不变10在 5.6g 铁粉中,先逐滴加入一定量的 Cu(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 AgNO3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加溶液质量为 M1g 时,生成 Cu 的质量为 m1gBbc 段发生的是 Cu 和 AgNO3溶液的反应Cm3的值为 21.6De 点溶液中不含 Cu(NO3)211现把足量的稀盐酸分为两等份,分别与等质量金属 X、Y 反应(生成的盐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均为
6、正二价),生成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金属 X、Y 的活动性关系:XYB金属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X=Y5/27C X、Y 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关系:X YDt3时烧杯中溶液的质量:Xm213有一包金属粉末,可能由 Mg、Zn、Fe、Al、Ag 这几种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 2.4g,加入 100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只得到 0.2gH2和无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样品中一定只含有 MgB样品中一定不含有 Ag,可能含有 FeC该粉末中最多含有 3 种金属D100g 稀硫酸中含 H2SO4质量为 19.6g14有一种纳米润滑添加剂,由铝
7、粉、铜粉、氧化铝粉末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少量该添加剂,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另取少量该添加剂,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关于以上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该添加剂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铝和氧化铝;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则该添加剂中一定有氧化铝;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铝和硝酸铜;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证明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上述说法正确的有()ABCD15甲、乙两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含有下列五种离子中的三种(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H、Cu2、K、NO3、OH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
8、重的污染;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污水会变成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无色澄清溶液,且此溶液可做化肥。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正确的是()ACu2和 OH来自同一工厂BCu2和 K来自同一工厂6/27CK和 H来自同一个工厂D两厂污水中都含有 NO3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6向一定质量的 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6.5 克 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质量为 6.5 克。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填“一定”、“一定不”或“可能”)呈蓝色,滤渣中的物质一定有。17某科学小组向一定量 Mg(NO3)2、AgNO3和 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
9、,然后过滤,并对滤液和滤渣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1)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渣中的成分是。(2)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是。18在 Cu(NO3)2和 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使之充分反应后,有下列情况,(1)若反应后锌粉有剩余,则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2)若反应后,将溶液过滤,所得固体物质中加入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固体混合物中一定有,可能有。(3)若反应后将析出的金属过滤出,向滤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则此时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19(1)2.4 克镁和某金属的混合物和足量酸反应,生成氢气 0.24
10、克,则该金属可能为(从铝、铜、铁中选答案)(2)在 Mg(NO3)2、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填化学式);滤液中所含溶质为(填化学式)。三、实验探究题三、实验探究题20兴趣小组实验中,将 NaOH 溶液滴入 CuSO4溶液中,结果溶液中生成了浅绿色的固体。于是,他们对该浅绿色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查阅资料】NaOH 与 CuSO4反应会生成 Cu(OH)2,也会生成 Cu4(OH)6SO4(碱式硫酸铜)。7/27Cu(OH)2在 80会分解生成 CuOCu4(OH)6SO4不溶于水,
11、能与酸反应,分解温度需 300【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浅绿色固体为 Cu(OH)2;猜想二:浅绿色固体为猜想三:浅绿色固体为 Cu(OH)2和 Cu4(OH)6SO4【获取事实与证据】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至 100,观察到黑色固体物质,说明浅绿色固体中存在另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 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填化学式)【结论】整个实验证明猜想是正确的。21已知某混合气体由 H2、CO 和 CO2三种气体组成。为验证该混合气体成分,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经过讨论,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根据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 A、C、F 装的
12、都是澄清石灰水,但它们的作用各不相同。装置 F 在实验中的作用是。(2)仅根据 D 装置中黑色粉末变红这一现象,能否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 H2?请判断并说明理由。(3)图甲方案 B 装置可用来吸收但没有现象。为证明和能发生反应,小丁又设计了图乙所示的方案。则图乙方案中所加试剂 X 应该是和的混合溶液。22某铁锈成分为 Fe2O3xH2O 和 FeCO3。为确定其组成,兴趣小组称取此铁锈样品 25.4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8/27【查阅资料】Fe2O3xH2O 失去结晶水的温度为 110,FeCO3在 282分解为 FeO 和 CO2。温度高于 500时铁的氧化物才能被 C
13、O 还原。装配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要。装置 A 中的反应为:H2C2O4(草酸)?浓硫酸CO+CO2+H2O。通过 B、C 装置可得到干燥、纯净的 CO 气体,洗气瓶 B 中应盛放(选填序号)。a浓硫酸b澄清的石灰水c氢氧化钠溶液现控制 D 装置中的温度为 300对铁锈进行热分解,直至 D 装置中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冷却后装置 E 增重 3.6g,装置 F 增重 2.2g。则样品中 FeCO3的质量 m(FeCO3)=g,x=。23实验室有两瓶标签模糊的药品(编号 A 和 B),其中一瓶是碳酸钠,另一瓶是碳酸钾;现要将两种药品区别开来,小金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分别将
14、两种待检药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并用天平测得干燥管及管内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其质量差如表所示。实验二: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分别将两种待检药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并用量筒测出排出水的体积,其体积值如表所示。待检药品干燥管及管内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1 克 Am11 克 Bm2待检药品排出水的体积9/271 克 AV11 克 BV2(1)写出碳酸钠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若 m1m2,V1锌铁,因此与酸反应的快慢为:镁锌铁。根据图片可知,曲线 X、Y、Z 分别表示镁、锌和铁的反应情况,故 D 错误;根据图片可知,金属铁生成的氢气质量最多,故 C 错误;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 2 份氢
15、气,需要消耗镁 24 份、铁 56 份、锌 64 份,即消耗金属的质量大小:镁铁Y,不符合题意;B、反应结束后 X 产生氢气质量大于 Y,则金属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 XY,符合题意;C、反应结束后 X 产生氢气质量大于 Y,则 X、Y 的相对原子质量 X Y,不符合题意;D、t3时产生氢气质量 X 大于 Y,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烧杯中溶液的质量 X Y,不符合题意;故选 B。1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和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判断。【解答】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铜、银强,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 m 的锌粉,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
16、锌溶液和银。硝酸银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铜。硝酸铜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硝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铁。由图示可知,反应过程中依次发生了上述 3 个反应。A.由图示可知,c 点时,锌与硝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 Zn2+和尚未反应的 Fe2+,故 A 错误;B.bc 段(不含两端点),为锌和硫酸铜的反应,则析出的金属是铜,故 B 错误;C.ab 段(不含两端点)发生的是锌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至 b 点,恰好完全反应,则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 Zn2+、剩余的 Ag+、还未反应的 Cu2+、Fe2+,故 C 正确;D.b
17、c 段和 cd 段发生的反应分别是 Zn+Cu(NO3)2Zn(NO3)2+Cu、Zn+Fe(NO3)2Zn(NO3)2+Fe,每 65 份质量的锌可置换出 64 份质量的铜,每 65 份质量的锌可置换出 56 份质量的铁,若 bc 段和 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 m1和 m2,m1m2,故 D 错误。故选 C。13【答案】C【解析】【分析】由银不与硫酸反应,铁与硫酸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及锌、镁、铝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分析,结合题中所给氢气质量进行判断。【解答】银不能与硫酸反应,2.4 克 Mg、Zn、Fe、Al 分别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关系分别为:MgH2
18、ZnH2FeH22Al 3H22426525621822.4g0.2g2.4g0.07g2.4g0.09g2.4g0.27g样品 2.4g,加入 100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只得到 0.2gH2和无色溶液,说明一定不含不能与酸反应的银,铁与硫酸反应生成溶液为浅绿色,则一定不含铁,可能含有镁,该金属最多含有的物质是镁、17/27铝、锌三种,由 0.2 克氢气中氢元素质量守恒可知,硫酸的质量为 0.2g?t?g?tg,C 符合题意。故选 C。14【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和常见金属的性质分析判断,【解答】因为添加剂是由铝粉、铜粉、氧化铝粉末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少量该添加剂,
19、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说明添加剂中一定含有铝粉和铜粉,故错误;取少量该添加剂,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由于铝粉活动性的铜粉强,铝粉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铝粉反应完了,铜粉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由于反应后滤液为蓝色,说明铝粉已反应完,铜粉已参加反应,所以滤渣一定有银,可能有氧化铝和铜。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说明滤渣中还一定含有氧化铝,故正确;因为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滤液为蓝色,所以滤液溶质为硝酸铝、硝酸铜或硝酸铝、硝酸铜和硝酸银,故正确;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滤渣一定有银可能有铜,滤液一定含有硝酸铝、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故错误;依据向添加剂,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
20、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说明铝的活性比铜强,再依据向添加剂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得蓝色滤液,说明铜的活性比银强,所以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证明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正确。那么正确的是。故选 B。15【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只含一种溶质的无色澄清溶液,利用离子的共存来判断两厂废水的成分,因OH与H、Cu2不能共存,且每个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含有下列五种离子中的三种,则含H、Cu2的污水中的阴离子为NO3,即其中一个厂污水中的离子为:H、Cu2、NO3;则另一厂污水中离子为K、NO3、OH。【解答】A.因Cu2
21、和 OH能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来自同一工厂,故 A 错误;B.根据分析,Cu2和 K不可能来自同一工厂,故 B 错误;C.根据分析,K和 H不可能来自同一工厂,故 C 错误;D.根据分析,两厂污水中的离子可知,两厂污水中都含有 NO3,故 D 正确。18/27故选 D。16【答案】可能;Ag、Cu(写银、铜也可)【解析】【分析】根据锌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固体质量增加,与硝酸铜溶液反应固体质量减少分析。【解答】Zn+2AgNO3Zn(NO3)2+2Ag、ZnCu(NO3)2Zn(NO3)2+Cu652166564由方程式可知,锌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固体质量增加,与硝酸铜溶液反应固体质量减少,由题意可知,
22、反应前后固体质量没有改变,说明锌与硝酸银和硝酸铜都发生了反应,硝酸铜可能全部反应也可能部分反应,若硝酸铜部分反应,滤液为蓝色,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可能有锌;故答案为:可能;Ag、Cu(或银、铜)。17【答案】(1)Ag(2)Mg(NO3)2、Zn(NO3)2、【解析】【分析】根据 向一定量 Mg(NO3)2、AgNO3和 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不能与硝酸镁反应,先与硝酸银反应,再与硝酸铜反应分析。【解答】(1)向一定量 Mg(NO3)2、AgNO3和 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不能与硝酸镁反应,先与硝酸银反应,再与硝酸铜反应,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 第三 单元 难度 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