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无答案).docx
《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无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京 市 西 城 区 九 年 级 模 拟 测 试 试 卷语文2022.5一、基础运用(共 14 分)社会大课堂,处处皆语文。请阅读两段参观记录,完成下面各题。(一)小龙同学参观了北海公园的皇家邮驿,做了如下记录。阅读后,请完成 1-2 题。信息的记录和传递为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提供供了可能性。从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殷商甲骨骨文到铸在青铜器上的商周金文,再到篆、隶、草、楷、行,这是记录信息的汉字字形的变化;从鸿雁传书到驿站邮政,再到网络通讯讯,这是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借助信息的记录和传递,人们的生活经验代代相传,文化得以不断发展。中国古代邮驿起源于殷殷商时期,至清末裁驿归邮为止,有三千余年的历史。随着我国
2、邮政事业的不断发展,邮政徽标也在不断变换。目前使用的是 1996 年公布的中国邮政徽标,不知道设计者的灵感来自哪里1.对文段中加点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提供供”的“供”,读 gngB“甲骨骨文”的“骨”应写为“古”C“通讯讯”的“讯”应写为“迅”D“殷殷商”的“殷”读 yn2.两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2 分)A.。B.。?C.,?D.,。(二)出北海,入故宫,小龙同学参观了“何以中国”展,做了如下记录。阅读后,请完成 3-5 题。【甲】展览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视作一条大河,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融合比拟成河水的源、流、汇。以“源”“流流”“汇”三个单元,梳理中华文明的历
3、史脉络,展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连绵不绝、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彰显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概括而鲜明地呈现出华夏大地何以中国,中华民族概括而鲜明地呈现出华夏大地何以中国,中华民族何何以伟大,中华文明何以不朽以伟大,中华文明何以不朽。【乙】本次展览共展出珍贵文物 130 余件,上起石器时代,下至清代,包括陶瓷、玉器、青铜器、金银器、书画、古籍等类别。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何尊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何尊。何尊是西周早期名为“何”的贵族铸造的一件青铜礼器。器物体方口圆,造型厚重,气象万千器物体方口圆,造型厚重,气象万千。何尊腹底铸有金文 12 行122 字,记载了周成王营建东都洛
4、邑的史实,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图 1)【丙】泱泱中华,万古江河,“何以中国”是中华民族永恒的命题。展厅内,重器凝万重器凝万古古之之志,典籍汇千载之思志,典籍汇千载之思,此即万千年来,我百世祖先同心书写之答案。展厅外,国家日益强大,人民生活安康,此即百余年来,志士先驱砥砺铸就之答案。今天,中华正崛起,我辈当自强,用智慧和汗水为后世中华子孙,留下“何以中国”的时代答案。【丁】图1金文“中国”3.“流”的本义指水的移动。根据语境,“源”“流”“汇”的“流”是指:(2分)4.将下面文字填入上文,最恰当的位置是(2 分)当后人回望我们的时候,希望能一如我们凝视前人一样,满怀自
5、豪地说:“这,就是中国!”A.【甲】B.【乙】C.【丙】D.【丁】5.对画线句中的成语或修辞方法分析有有误误的一项是(2 分)A.“概括而鲜明地呈现出华夏大地何以中国,中华民族何以伟大,中华文明何以不朽”,运用排比,全面表达了这次展览的意义。B.“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何尊”,“引人注目”一词,应换成“刮目相看”,以体现何尊在展览中的重要地位。C.“器物体方口圆,造型厚重,气象万千”,“气象万千”一词,应换成“气韵不凡”,以表现何尊的特点。D.“重器凝万古之志,典籍汇千载之思”,以对偶的形式,既表现了文物的文化价值,又表达了百世祖先对“何以中国”的回答。6.下面两个“中国邮政”徽标设计,你喜
6、欢哪个?参照前面两段参观记录,说说理由。(2 分)设 计 一设 计 二答:7.小龙用下一行比上一行多一个字的“宝塔诗”形式,给北海皇家邮驿留言。请你依据参观记录,用“宝塔诗”的形式仿仿写写完成“何以中国”展的留言。(2 分)小龙的留言:看信鸽变手机你的留言:似大河源流汇信息传递跨入新时代二、古诗文阅读(共 16 分)(一)默写。(共 4 分)8.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陶渊明桃花源记)(2 分)9.我们遇到困难,以为没有出路,但如果坚持前行,常常会豁然开朗。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就形象地阐明了这一道理。(2 分)(二)阅读古诗词,完成 10-11 题。(共 4 分)登幽州台歌陈
7、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0.对上面两首作品理解有有误误的一项是(2 分)A.两首作品都是登高怀古之作。登幽州台歌没有对幽州台的描写,都是登台之后的感慨;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则由所见之景引发无限感慨。B.登幽州台歌起笔一句,诗人俯仰古今,感慨人生。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起笔一问,意在神州已非大宋所有,作者已是万念俱灰。C.楚辞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登幽州台歌
8、化用此句,而意境更为苍茫遒劲,悲怆之感油然而生。D.三国志记载曹操与孙权对垒时慨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借此表达了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11.古诗词中,“悠悠”常用来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请谈谈这两首诗词中的“悠悠”分别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 分)答:(三)阅读文言文,完成 12-14 题。(共 8 分)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
9、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中通外直通情达理 政通人和 阡陌交通B.斯是陋室如是而己 各行其是是非曲直C.香远 益清精益求精老当益壮相得益彰D花之君子 何陋之有 醉翁之意持之以恒1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翻译
10、:可以弹奏白色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丝弦竹影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理解:作者写弹古琴、读佛经,远离嘈杂世俗与公务缠身的生活,表达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乙】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翻译: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赏玩啊。理解: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莲洁净雅致的形象,而且高度概括出莲具有傲然不群、凛然不可侵犯的君子的气质与品格。【丙】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翻译:对于菊花的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理解:菊花清高,喻避世隐者、;莲花高洁,喻
11、花中君子;牡丹艳丽,喻富贵俗人。作者通过衬托手法,表达了自己对菊花的仰慕和喜爱之情。14.下面材料中的柳公权和杜甫,哪个属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安贫乐道的贤士?哪个属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不媚的君子?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4 分)材料一公权幼嗜学,十二能为辞赋。元和初,进士擢第。历穆、敬、文三朝。文宗召为侍书,后充翰林书诏学士。便殿对六学士,语及汉文恭俭,帝举袂曰:“此浣濯者三矣。”学士皆赞咏帝之俭德,唯公权无言。帝留而问之,对曰:“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浣濯之衣,乃小节耳。”(取材于旧唐书柳公权传)注:公权指唐朝书法家柳公权,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
12、称“楷书四大家”。袂(mi)衣袖。浣(hun)濯洗。材料二子美之草堂,人皆知之,是独以其诗哉?蜀自先秦以来,数千年间,通祭祀者才数人。若秦之李冰,汉之文翁、孔明,皆以功德流远。而子美徒以羁旅困穷之人,轩然与之并,是诚不独以其诗也。盖子美之为人,孝友忠信,大节俱备。不知于当时,而知于后世,子美之名若草堂,与天壤俱存可也。(取材于重修杜工部草堂记)答:三、名著阅读(5 分)15.班级组织名著片段朗诵会,按主题分组朗诵。请你从“勇气”“理想”“温情”中任选一个主题,你想朗诵哪部名著的哪个片段来体现这一主题?请结合名著具体内容,说说理由。(100 字左右)答:四、现代文阅读(共 25 分)(一)阅读下
13、面材料,完成 16-18 题。(共 7 分)材料一文物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文物修复对于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文物修复要尽量保留和还原文物原有信息,尽可能降低修复对文物价值的负面影响,因此文物修复人员在工作中需遵循一些重要原则。文物修复要通过最小程度的介入来最大限度地维系文物的原本面貌,保留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实现延续现状、降低保护性破坏的目标,这就是“最小干预原则”。“可逆性原则”也是文物保护中的重要原则,意思是修复中采取的措施都是可逆的,也就是将来可以使文物回到原始状态。此外,还有“修旧如旧”原则,即增添上色、做旧等环节,使修复后的文物达到远观一致、近看有
14、别的效果,最大限度满足观众参观学习的需求。材料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被用于文物修复,文物修复人员掌握了与文物修复相关的科学技术手段,发现了基于高科技的文物修复新方法。X 射线探伤技术是金属文物检测分析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利用 X 射线能够穿透金属材料的特性,可以了解文物的内部情况。例如一件青铜簋(gu),仅凭肉眼无法判断其制作工艺以及底部是否有铭文。经过 X 光射线成像,可以看出簋底部有布局规则的小方块,这是铸造时支钉的位置,由此可知,其铸造工艺为整体铸造成型。从 X 光射线成像的放大图可以看出簋底部有铭文。这样,文物修复人员就可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修复。材料三2021 年,文物修复师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北京市 西城区 中考 语文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