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2.3河流第3课时课后练习(Word版含解析).docx
《地理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2.3河流第3课时课后练习(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2.3河流第3课时课后练习(Word版含解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3 河流(第三课时)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图是黄河干流各河段主要的生态和环境问题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度开发加剧了上游河段的荒漠化B.中游应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C.上、中游的生态问题是下游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原因D.泥沙淤积造成了黄河凌讯读图,完成下列小题。2.该图所示的景观,出现在黄河的()A.上游B.中游C.下游D.源头3.形成该图所示的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黄河上游气候趋于干旱B.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C.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D.内蒙古草原严重沙漠化4.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最大的高原B.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C
2、.黄土层深厚,植被覆盖好D.北依阴山,南邻秦岭2黄河妈妈歌词中写道:“走出冰川的时候,你是那样的清亮,等你经过了你就把那晶莹变成浑黄。”结合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5.“走出冰川的时候,你是那样的清亮”,此时黄河流淌在甲段的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华北高原6.黄河河水在乙河段变成浑黄的原因是A.落差大,水流湍急B.河床高,泥沙淤泥C.工业集中,污染较大D.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7.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 地形区地势高,夏季气温低,太阳能资源匮乏,广泛种植青稞等农作物B.B 地形区是黄土高原,夏季高温多雨,土地利用类型为水田C.山脉
3、C 大致上是湖北与重庆的分界线,也是地势第二、三阶梯的界线D.长江与黄河上游植被破坏严重,中上游水能资源都较为丰富38.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A.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B.上游兴修大中型水库C.下游培修、加固大堤D.中下游疏浚河道9.长江、黄河都发源于()A.青海省B.四川省C.西藏自治区D.湖北省10.“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上”指的是()A.唐古拉山脉B.冈底斯山脉C.祁连山D.巴颜喀拉山二、综合题二、综合题11.读图“黄河干流沿河纵剖面图及各河段干流长度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黄河发源于峰,注入海。(2)据图判断:上游与中游的分界地点位于(城镇),中游与下游的分界地点位于
4、(城镇)。(3)黄河干流总落差约米,其中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的落差约米。(4)黄河上游水力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5)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泥沙主要来源于河段(选填上游/中游/下游)。4(6)黄河下游有“地上河”之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7)“地上河”河床底部高出两岸地面数米,汛期来临时容易发生灾害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理中游严重的问题。5参考答案与解析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 D解析:如图黄河上游过度开发加剧了上游河段的荒漠化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应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因此,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特别是在上、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人教版 新课 年级 上册 2.3 河流 课时 课后 练习 Word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