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全程复习 二十二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时训练(教师版).doc
《高中历史 全程复习 二十二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时训练(教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全程复习 二十二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时训练(教师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十二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1.(2021衢州模拟)如图绘画作品反映了一场著名的战役。这场战役的胜利()A.奠定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基础B.迫使英军向华盛顿投降,承认美国独立C.摧毁了若干世纪以来统治欧洲的封建制度D.推动德意志走向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解析】选 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斯顿荒原战役中,王党军队主力被消灭,奠定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基础,A 正确;马斯顿荒原战役是英国内战,排除 B;C是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排除;马斯顿荒原战役与德国无关,排除 D。2.(2021湖州模拟)“这场革命较为彻底地荡涤本国
2、封建污泥浊水的同时,也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革命中推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响亮口号成为指引历史前进的光辉旗帜。”该革命指()A.英国“光荣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D.德意志王朝战争【解析】选 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宣扬“自由、平等、博爱”,是一场彻底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 正确;英国“光荣革命”并未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A 错误;美国独立战争并未震撼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B 错误;德意志王朝战争并不是彻底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D 错误。3.自 1714 年起,辉格党领袖沃波尔在内阁中总揽一切。政敌称他为“首
3、相”,讽刺其不适当地突出自己。沃波尔从来没有组织过内阁,也没有在下议院领导过一个多数派。1742 年他下台时,其同僚也并未因此而一齐解职。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光荣革命”的成果遭到侵蚀B.内阁政策受制于政党斗争C.议会的主权地位开始确立D.责任制内阁尚未完全定型【解析】选 D。“沃波尔从来没有组织过内阁领导过一个多数派。其同僚也并未因此而一齐解职”这一现象不符合责任制内阁的原则,表明此时责任制内阁还没有真正确立,故选 D;“光荣革命”的成果是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材料未涉及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完善,排除 A;材料没体现内阁政策受制于政党斗争,排除B;1689 年权利法案颁布,议会的主权地位开始确立
4、,排除 C。4.“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从他们的造物主那里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对这段出自美国独立宣言的话认识正确的是()A.该文件公布于 1775 年B.体现了三权分立的主张C.反映了北美人民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的决心D.美国建国后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该原则【解析】选 D。美国 1787 年宪法承认奴隶制,不承认黑人、印第安人、妇女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违背了“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则,故答案为 D;独立宣言发表于 1776 年 7 月 4 日,排除 A;独立宣言没有体现三权分立原则,体现三权分立原则的是 1787 年宪法,排除 B;独
5、立宣言反映了北美人民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的决心,排除 C。5.(2021宁波模拟)有学者认为,1787年宪法造就了一个相互控制的有限政府,使得政府的各个分支既能不受其他分支操纵,以独立执行其功能,又受到其他分支的有效限制,使之只有在得到必要合作时方能实现其权力。据此可知,1787 年宪法体现了()A.三权分立原则B.联邦主义原则C.各州自治原则D.共和主义原则【解析】选 A。材料“政府的各个分支既能不受其他分支操纵,以独立执行其功能,又受到其他分支的有效限制,使之只有在得到必要合作时方能实现其权力”体现了政府各权力部门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平衡的分权制衡原则,故选 A。6.(2021金华模拟)独立战争后
6、,美国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并没有能够消弭南北矛盾。美国的南北矛盾主要体现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关税问题西部领土建州问题共和制和君主制之争A.B.C.D.【解析】选 C。根据所学可知,美国的南北矛盾主要体现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关税问题、西部领土建州问题,正确,故选 C;独立战争后,美国通过 1787 年宪法确立了共和制,南北矛盾不存在共和制和君主制之争,排除,故排除 B、D;A不全面,排除。7.(2021杭州模拟)下列关于近代英美两国政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国家元首都由人民选举产生B.政府的首脑都要对议会负责C.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D.国家元首都掌握最高的军政大权【解析】选 C。
7、近代英美两国政体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理念,根本上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故选 C;英国的国家元首国王是世袭产生的,而不是人民选举产生的,排除 A;美国的政府首脑总统要对选民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排除 B;英国的国家元首国王是统而不治的,不掌握国家的最高军政大权,只是国家的象征,排除 D。8.俄国诗人普希金(17991837)在皇村回忆中写道,拿破仑是“一个靠诡计和鲁莽上台的皇帝”,他上台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用凶恶的手举起血腥的宝剑”“马上燃起新战争的可怕烽烟”“人间的灾星出现了”。对此评价理解正确的是()A.普希金对拿破仑发动战争的行为深恶痛绝B.普希金与拿破仑是同时代人,评价真实可信C.普
8、希金作为诗人对拿破仑的评价不具有史学价值D.历史上对拿破仑的评价已成定论,此评价不可信【解析】选 A。根据材料“用凶恶的手举起血腥的宝剑”“马上燃起新战争的可怕烽烟”“人间的灾星出现了”等信息可知,普希金对拿破仑发动战争的行为是反感的、深恶痛绝的,即普希金对拿破仑发动战争的行为深恶痛绝,A 正确。9.下图是 18 世纪后期英国铜版漫画英国“快乐”与法国“惨况”的对比(英国是“和平的祝福”,法国是“战争的诅咒”)。该漫画的主旨是()A.肯定英国政治势力间的“妥协”B.英国工业革命进程领先于法国C.英国社会生活水平远高于法国D.反对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解析】选 A。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
9、知,1798 年即法国大革命后,英国人在漫画中用“和平的祝福”和“战争的诅咒”对比英法两国政治状况,主旨是借此肯定英国政治势力间的“妥协”对国家稳定发展的意义,A 符合题意;英国工业革命进程领先于法国和漫画中英法两国一个“和平”一个“战争”的场景不符,B 错误;英国社会生活水平远高于法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 错误;反对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与该漫画无关,且当时法国处于第一共和国时期,D 错误。10.1861 年 2 月 19 日宣言 是莫斯科大主教(大农奴主)起草,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农奴制改革的第一号文件。宣言的目的是想表明这次改革的“正义性”,说“在对农奴们揭示出新的未来的时候,农奴们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全程复习 二十二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时训练教师版 全程 复习 十二 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 确立 课时 训练 教师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