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2015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一部分 专题2-7 地质作用.doc
《(课标通用)2015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一部分 专题2-7 地质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通用)2015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一部分 专题2-7 地质作用.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案7地质作用考纲原文1.地壳物质循环过程。2.造成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考向分析本专题在高考命题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从考查内容看,主要包括:内、外力作用以及地质构造,岩石圈物质循环和板块构造理论等。从考查形式看,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在复习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地质构造图、地貌图、景观图为载体,考查内、外力作用,地质构造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考查点一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运动考向一地壳物质循环(2011大纲全国文综)读下图,完成12题。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A喷出岩 B
2、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答案1.D2.C解析1.根据景观图片中山体的形态和火山喷发的景象可以判断出该山体属于火山,其岩石为岩浆岩,是由来自上地幔上部软流层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因此,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地幔。2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地球表面的各种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喷出岩和侵入岩都属于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作用形成,变质岩是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经过高温、高压变质而成,因此A、B、D选项都是错误的。考向二板块构造理论3(2014大纲全国文综)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
3、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K岛处于()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记忆性内容,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线经过马来群岛南缘,K岛位于此线北侧。1地壳物质循环图中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2板块构造理论内容理论要点岩石圈不是一块整体,而是被构造带(海岭、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停地运动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图示解释与运用板块张裂板块张裂
4、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处于生长边界板块相撞大陆与大洋板块相撞,形成海沟、岛弧或海岸山脉,如亚洲东部岛弧、北美洲西部的海岸山脉、马里亚纳海沟处于消亡边界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处于消亡边界题组1地壳物质循环自然界中的许多花岗岩棱角很少,多呈浑圆状,如图1所示。图2为“我国花岗岩矿产企业分布图”,据此回答12题。1花岗岩矿产企业主要分布在()A甘、鲁、浙、闽 B甘、豫、粤、鲁C疆、黔、闽、鲁 D鲁、苏、宁、闽2有关花岗岩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层中可能含有化石B是岩浆侵入下地幔冷却形成C因发生变质作用而棱角很少D多呈浑圆状主要是由于风化作用答案
5、1.A2.D解析第1题,由我国花岗岩矿产企业分布图可以直接得出答案,我国花岗岩矿产企业主要分布在甘肃、山东、浙江、福建等省区。选项A正确。第2题,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结所形成的,裸露在地表的花岗岩受到风化作用的影响棱角多已消失,形成滚圆的外形,化石只能出现在沉积岩层里。选项D正确。(2014江苏百校大联考)天山大峡谷陡峭狭长,山体主要由粗砂砾石组成,崖壁下部有大大小小洞穴分布,如图1所示。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组成大峡谷的岩石所属类型主要为图2中的()A甲 B乙C丙 D丁4形成崖壁下部洞穴的地质作用最有可能是图2中的()A BC D答案3.
6、C4.A解析第3题,粗砂砾石是外力堆积和风化作用形成,为沉积岩,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知,甲乙丙丁分别属于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据此判断结论。第4题,天山峡谷地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崖壁下部洞穴很可能是风力作用的结果;根据上题分析、为外力作用、为变质作用、为重融再生作用、为冷却凝固作用。据此可知正确选项。规律技巧判读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基本步骤(1)突破关键:先确定岩浆与岩浆岩。由于生成岩浆岩的只有岩浆,故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岩浆岩。(2)代入尝试: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3)避开陷阱,在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有几个地方需要同学们注意:有的图
7、中把岩浆岩分成两类侵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浆岩;在其他岩石转化为沉积岩的过程中,有的示意图强调了沉积物这个环节,而有的则没有;有的示意图中只有变质岩转化为岩浆的过程,而有的示意图认为各类岩石都可以重熔再生成岩浆。题组2板块构造理论(2014海南地理)某年3月P地(位置见下图)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据此完成第5题。5P地位于()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答案A解析P地位于日本沿海,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划分板块,P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8、处,所以A正确。6(2014上海地理)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会产生高压环境,能够形成某些种类的变质岩。下列能够广泛出露这类变质岩的区域是()A喜马拉雅山区 B日本太平洋岩区C新西兰南北岛屿 D冰岛火山带答案A解析题干“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只有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而印度洋板块不是纯粹的大洋板块,只有太平洋板块是纯大洋板块,而日本、新西兰都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故排除BC,选A。而冰岛位于板块张裂带不符合题意。7(2014上海地理) 张家界景区群峰林立,山体陡峭、险峻,其主要岩石类型是()A石灰岩 B片岩C板岩 D石英砂岩答案D解析石灰岩形成于浅海环境,多溶洞、石林
9、等景观,不符合题意;片岩是变质岩,有片状结构,板岩有板状结构,二者难以形成群峰林立的景观。在巨厚层石英砂岩中,存在着若干层薄层粉砂质软弱层,因其抗风化侵蚀的能力较弱,易于风化剥蚀,有利于形成群峰林立景观。石英砂岩抗侵蚀强度低,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导致区内不同方向、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断裂或裂隙纵横交错,故山体陡峻。而张家界山体陡峭、险峻说明有断裂发育。故答案为D。考查点二内力作用与地貌考向一地质构造类型及形成过程1.(2011广东文综)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甲
10、处岩层断裂并错位,为断层;乙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故B项正确。2(2014山东文综)下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为观测点编号。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下图(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A、 B、C、 D、答案B解析根据沉积岩的一般形成规律“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上”的原则,早于,是在、形成后形成的,故选B。考向二地质构造与人类生产实践(2014海南地理)如图所示,位于湿润区的某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进入平原。读图,完成34题。3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修建水坝的是()A甲地 B乙
11、地C丙地 D丁地答案B解析通过图示分析,乙位于地势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最适宜建大坝,因此选B项。4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的原因可能是()A河流侵蚀,逐步将山脉切开B河流改道,由与山脉平行改为穿行C河流先于褶皱形成D山脉断裂,断裂处形成河流答案C解析若山脉先形成,河流应平行于山脉即纵列分布,不会将山脉切开,更不会改为穿行,因此A和B错;只有河流先于褶皱形成的前提下,才会出现河流穿行山脉,C正确。1地质构造的判断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判断方法形态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岩层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岩层的新老关系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
12、新,两翼岩层较老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体,常成为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体,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轴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2.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构造名称实践意义原因或依据背斜石油、天然气埋藏区岩层封闭,易于储油、储气。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核心的上部,中间为石油隧道的良好选址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隧道一般选择在背斜核心部位。(向斜是雨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顶部地带适
13、宜建采石场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向斜地下水储藏,常有“自流井”分布底部低洼,易汇集地下水水库坝址选择点物质坚实,基础牢固钻探应在向斜构造处岩层中含有的煤、铁矿石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断层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岩隙水易沿着断层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避开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易渗漏题组1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形成过程东非大裂谷宽约几十至200公里,深达1 000至2 000米,是世界陆地上最大的裂谷带。读图完成12题。1对图中所呈现的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历了地壳的抬升运动B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标通用2015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一部分 专题2-7 地质作用 通用 2015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考前 三个月 第一 部分 专题 地质 作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