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 训练.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中考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 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 训练.docx(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专题练习说明文阅读1.阅读拖延也是一种病,回答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也许是你的同事、同学、朋友,也许就是你自己,是否曾有过这样的 经历:每天早晨都想多赖一会儿床;作业总是快要交了才开始写;买回一大堆书,可一 直放在书架上没拿下来过许多人可能觉得这些现象不算什么,但心理学专家指出, 做事总想拖延很可能意味着当事人已患上一种心理疾病拖延症。据统计,有70%的大学生存在学业拖延的状况,而正常成年人中也有多达20%的人每 天出现拖延行为。申的推算,全球可能有近10亿人患有拖延症。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拖延症呢?加拿大约克大学的心理学专家克拉里雷恩总 结出以下几点:总是从工作清单中挑最不重要的事情
2、做;越重要的工作拖延得越久;每 次开工都要整点开始,一点半、两点、两点半,却迟迟无法动手;在决定静下心来做最 重要的事时,还要先跑去冲杯咖啡;不容许别人占用或浪费自己的时间,自己却不珍惜 时间:总是等待“好心情”或“好时机”去做重要的工作其实,人人会有拖延的时候,如果这些事情只是偶尔发生一两次,那算是正常,可如 果你总是找借口,内心确实不愿意做事,那就很可能患上了拖延症。拖延症让人的生活步入“恶性循环”。面对没做完的事情就会自责,自责后是焦虑。此 时,你的情绪急需宣泄,你又会默默地打开微博、QQ,不自觉地沉溺其中。当你把目光 从荧屏中拉回,面对自己早该完成的工作,又开始自责,开始焦虑。拖延症还
3、会破坏团队协作和人际关系。拖延的人自律性不强,对自己应该承担的工作 总是会延后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由此,给人留下不守信用、不积极工作的恶劣印象。拖延症甚至会拖垮身体。一项研究表明,慢性长期的拖延行为,暗示着潜在的心理及 生理紊乱。一拖再施,常常会让他们错过了体检,错过了一些疾病早期治疗的时机。他 们即便决定要戒烟、运动、减肥等,也很难迈出实质性的一步。要改变拖延的习惯,首先要学会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分类。比如,把所有工作分成急切 并重要、重要但不急切、急切但不重要、不急切也不重要四类,依次完成。第二,消除所有干扰。关掉QQ,关掉电视机将一切会影响你工作效率的东西统统 关掉,全心全意地去做事情。第三,
4、互相监督。拖延可以传染,不拖延也是可以传染的,找些朋友一起克服这个坏 习惯,比单打独斗容易得多。(1)选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拖延症的危害的?(2)第段加点部分“由此推算”能否删掉,为什么?(3)第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假如有同学向你咨询他是否有拖延的问题,你认为在你询问的问题中哪一点是必须突出强调的?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笺张震笺,对于现代人而言,这个字有点陌生了。笺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信纸,只不过这种 纸用宣纸制成。按种类分,笺可分素笺和花笺,素笺即是单色笺,如白色、黄色、粉红 的笺。而花笺,又叫彩笺、精笺,是用淡墨或淡彩在笺上画上山水人物,翎毛花卉,等 干透后再
5、用重墨书写。花笺自古以来都十分受欢迎,捧在手里,手上就像捧着一块秀丽 的绢一样,既是很好的文玩,又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笺,最早始于唐代女校书薛涛,她侨寓成都百花潭,亲手制作深红小彩笺,用以录写 诗篇,当时世人称薛涛笺,非常出名,求者甚众。薛涛之前,肯定也有花笺,只是失了 记载,不入史了。所以,这项发明就被后人“注册”在薛涛的头上。宋、元、明、清,笺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书牍用具,是文人书信往来、诗词唱和的重要 载体。据邓之诚骨堇琐记记载:宋代大画家刘松年就喜欢自制雪松笺,经常用这种 笺给朋友写信。之后各朝皆有一些制笺圣手,尤其是晚清的吴南愚绘制的艳景笺,更是 让人争相睹阅。他将秦淮河畔的几位名艳一董
6、小宛、李香君、柳如是、陈圆圆等绘成 仕女笺,或执拂,或展卷,或拈花,或凭几,并每人题诗一首,这种艳景笺美得让人不 忍心往上写字。将这种笺收集起来,雅致至极。民国以后,制笺从翻译茶花女的林琴南始,他手绘山水笺谱,通过水印技术由十 竹斋、荣宝斋批量发行。稍后,鲁迅与西谛(郑振铎)联手,收罗各地有名笺谱藏本进 行翻印,一时间他俩的合作占据了笺的消费市场,也使他俩在这个领域成了那一时代的 带头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制笺业的最辉煌时期,在那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 绘制笺谱的大家,他们的笺谱被刻制成木版,一直沿用至今。像齐白石的花鸟人物,陈 师曾的花卉蔬菜,张大千的灵芝兰草等,都是上乘之作,至今无人可
7、以同他们比肩。笺是最小的文学形式,不到百字便可以将人情冷暖,陈情抒怀隐含其中。史料记载: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最早就是以笺的形式,到达阅读者手中的。在笺上作书,与作家 著书全然不同,作家著书吸引的眼球越多越好,而笺上作书是给特定的对象阅读,是春 见山容,夏见山气,秋见山情,冬见山骨的文字,很少有“饰”的成分。笺上书,是一 种特殊的文学,相对而言,它比公开的著作更真实,也更具个性。渔樵闲话是史诗,凡 人亦有非常言,这里面有天下计。我喜欢制笺,也喜欢笺上作书,这些年来我寄笺无数,遗憾的是大多属单飞雁,很少 能收到别人回赠的信笺了,现在的人太忙,还有几人贪恋松下悟道,雨中吟诗?笺不知 不觉地也就成了传
8、统的东西。(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花笺是宣纸制成,用淡墨或淡彩画上山水人物、翎毛花卉,干透后再用于书写的信纸。 B.”宋代刘松年自制雪松笺”“晚清吴南愚绘制艳景笺”二者都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C.笺上作书是给特定对象阅读的,因此常有“饰”的成分。D.对于“笺”这种精致的艺术品渐行渐远成了传统的东西,作者流露出无奈与惋惜之情。(2)对第段中作者提到作家著书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突显出作家著书更具有吸引读者眼球的特点。B.是为了与笺上作书作比较,突出说明了笺上书这种特殊的文学更真实,也更具个性的 特点。C.突出说明了笺上作书是给特定的对象阅读这一特殊的功
9、用。D.在对比中体现作者对作家著书这种方式的厌恶之情。(3)第一段按时间顺序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冲上热搜的雪蜡车到底是什么2021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台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雪蜡车“黄河”X7雪蜡车在 国家体育总局完成交付。在27日前,说起雪蜡车,很多人都会一脸茫然,完全不知道什 么是雪蜡车。冲上热搜的雪蜡车到底是什么?雪蜡车是一台给滑雪运动员雪版打蜡用的车辆,里面集成了工作、休闲娱乐、运动热 身及生活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车辆平台。这辆长17米多的厢体卡车,首次实现左外套侧拉 2.1米,右内套侧拉1.6米,全车展开面积90多平方米,创造世界雪蜡车最宽单边侧
10、拉记 录。除了雪板打蜡,我国制造的雪蜡车还有这些功能。双动力系统,实现环保节能零排放。结合环保节能的需要,雪蜡车的牵引头采用双动 力系统,即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和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其中,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电池 功率是目.前.已知世界最大的,并且具备零排放、绿色无污染的特点。驾驶室采用的是由中国重汽自主研发的黄河品牌驾驶室,风阻系数低至0.4以下,可降 低10%以上的能耗。厢体顶部和侧翻板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实现在晴天日 照4小时的情况下,发电量不小于30kw/h的目标,完全满足日常的照明和家电使用。厢 体内部家居等材料全部采用环保无污染材质。同时,全新定制开发车载空调、排风、新 风系统
11、,增加氧吧设计,多项配置齐聚,实现环保节能世界第一。单车功能世界最全,雪蜡车可冬夏两用。据了解,为更大程度满足用车需要,雪蜡车 功能设置十分齐全且具备冬夏两用的特点。冬季主打雪板打蜡用车,夏季主打自行车比 赛用车。整车功能分区种类丰富且布局合理,分为工作区、休闲娱乐区、雪板储存区、 雪蜡储存区、洗手间、淋浴区、热身区七大分区。人情味设计,最大程度实现人性化+智能应用。设计者充分考虑残疾运动员进出的方便 性,在厢体尾部配备残疾运动员轮椅升降平台,同时还具备重物升降和应急逃生功能。 为方便运动员携带设备进出,配备人脸识别系统,实现运动员进出厢体畅行无阻。环境 监测及智能显示系统可以将厢体内外的空气
12、质量、温湿度等环境数据一览无余,为打蜡 师选择蜡型提供依据。雪蜡车的投入使用,让越野滑雪国家集训队副领队王岩赞叹不已。据他讲,以前队伍 去国外比赛,通常都是在赛场旁的空地上来个打蜡台,就地工作。如今有了这台功能齐 全,工作环境舒适的雪蜡车,打蜡师可以在车里工作,工作效率和质量大幅提升。据了解,该雪蜡车是山东省整合全省优势资源,按照“中国首创、世界领先、完全国 产”的目标,由十余家企业和单位共同研发的,整个项目在开发过程中申报了6项专利。 相信在高科技、人性化的雪蜡车的加持下,中国冰雪健儿们定能竭尽全力,在冬奥会的 赛场上披荆斩棘,让世界看到中国力量。(来源:科技日报,有删改) (1)阅读全文,
13、下列选项中关于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设置疑问,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B.雪蜡车功能齐全:双动力系统,实现环保节能零排放;单车功能世界最全,雪蜡车可 冬夏两用;人情味设计,最大程度实现人性化+智能应用。C.雪蜡车厢体内部家居等材料大多数采用环保无污染材质,实现环保节能零排放。D.本文从雪蜡车的外形、功能、领先性等方面介绍了雪蜡车,条理清晰。(2)阅读第段,分析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其中,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电池功率是目.前.已知世界最大的,并且具备零排放、绿 色无污染的特点。(3)从诩阳方渚的角度,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据他讲,以前队伍去国外比赛,通常都是在赛场
14、旁的空地上来个打蜡台,就地工作。如 今有了这台功能齐全,工作环境舒适的雪蜡车,打蜡师可以在车里工作,工作效率和质 量大幅提升。4 .阅读为什么下雨天睡觉特别香一文,回答下列各题。明明是勤勉上进的有为青年,为何总在雨天犯困?是你的自制力太差,还是这其中另 有缘由?以下内容,或许可以解答你的疑惑。白噪声是天然的安眠曲。白噪声是指功率谱密度在整个频域内均匀分布的噪声。不同 于其他噪音,白噪声会使人感到平静,更易入睡。人在特别安静与特别嘈杂的环境下都 会睡不着,但是在相对舒缓、有规律的声音环境下会很容易入睡,比如雨声、落叶声、 转动的电扇声,还有老教授讲课的声音。一些神经衰弱的失眠症患者还会去购买专门
15、的 白噪声发生器,以帮助入眠。雨天气压低,交感神经不给力。交感神经与兴奋有关。当天气晴朗时,空气的含氧量 高,能够为人体充分补充能量,人的交感神经兴奋,活动意向更积极:而到了阴雨天, 气压降低,空气的含氧量减少,交感神经处于低落状态,人就会出现在雨天犯困的情况。 褪黑素也参与了捣乱。人体在光线昏暗的情景下会增加褪黑素的分泌,其作用就是让 人产生倦意:反之,光线明亮则褪黑素分泌减少0下雨天,天色暗沉,光照时间不足, 会使人的褪黑素分泌增加,人困马乏也就不足为奇了。可熊与进化有关。人类的许多行为都与早期进化有关。比如,人类对草丛“沙沙”的 声音特别警觉,这是源自对蛇类的天生恐惧。男子在挑选配偶时以
16、白为美,是因为肤色 白的女子更显年轻,也更可能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同样,雨天好眠也可能与进化有关。远古时代,人类一般住在山洞或茅草屋里面,晚 上睡觉时会非常担心野兽来袭。而在下雨天,野兽一般不会出现,人们也会放松警惕, 获得短暂的安全感。经过几千万年的进化,人们沿袭了这种习惯,两天在他们的潜意识 里意味着“安全”,人们可以在这样的天气里放下戒备,让紧张的神经舒缓下来,做一个 甜美的梦。看到这儿,你是否想起了童年的某个雨天,自己慵懒地躺在床上听雨声呢?(选自读者2013年第19期)(1)选文从哪几方面说明了下雨天睡觉特别香?(2)选文第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选文第段
17、中,加点词“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4)常言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儿。”这是关于人在不同季节精神状况的三种说法,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一种说法,分析其中的原因。5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美食不可辜负舌尖岂容奢费段梅红“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中国文化中自古至今传承着“民以食为天”的警训。然而,当 曾经的贫穷、饥饿、匮乏与我们渐行渐远,“吃”便被赋予了许多生理需要之外的社会功 能,也有了诸多社会表现,“舌尖上的浪费”就是其中一种。2018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发布了中国 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该报告对北京、上海、成都和拉萨4个城市的366家餐饮企业 开
18、展了长达5年的追踪研究,很具代表性。“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根据报告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高达1700万1800万吨,相 当于3000万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中国餐饮业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大型餐馆的食物浪费量更大,因为这样的场合往往是朋友相见、商务聚会的场所, 点餐、就餐往往更注重“面子”。这类聚会还伴有大量酒水消费,因而会减少对其他食物 的食用,常常导致更为严重的食物浪费。据报告,大型餐馆商务聚会类型的平均浪费 率高达38%。校园也是浪费的“重灾区”。各种供餐方式中,以盒饭浪费最严重,浪费量高达 每人每餐216克,约占食物供应量的1/3。换句话说,1/3学生的盒饭被
19、倒掉了。但是,“餐桌浪费”只是“城市餐饮”这一个环节中的浪费。其实在消费前的制 作环节,很多浪费行为已经在厨房开始了。比如,不少烹饪食材其实只使用一部分;一 些用于吊汤的食材大部分被丢弃;为了 口感,极端挑剔地选用食材:为了卖相,很多食 材只是入眼而非入口。如果继续向前追溯,在食物进入市场流通之前,浪费已经出现。据国家粮食和物 资储备局统计,我国每每年仅在粮食存储、运输和加工等环节造成的损失就在350万吨 以上。对此,经济日报曾报道,我国每年在粮食生产、流通、加工和消费环节产生的 浪费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浪费的不仅是食物或许很多人还未意识到,餐桌浪费不仅意味着大量食物被扔掉,更意味着生产
20、这 些食物时所投入的大量淡水资源、能源、土地以及生产资料等的无效消耗。同时,处理 这些厨余垃圾也将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前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卢思骋在谈及食物浪费对环境的影响时表示,全 球现有农业生产使用了 70%的淡水资源、33%的土地和30%的能源,排放了 20%的温室 气体。用这样的环境代价生产出来的食物,如果在餐桌上被我们不知不觉地浪费掉,是 多么令人痛惜!2019年7月末,国际环保组织全球足迹网络(GFN)发表年度报告指出,人类在 7月29日已将2019年地球所有天然资源配额消耗一空,包括水、土壤和洁净空气均被用 尽,使2019年的“地球透支日”成为历年来最早到来的“透支日
21、”。自1986年起,GFN开始计算“地球透支日”,几乎每年都较前一年提早到来。1993 年为10月21日,2003年为9月22日,2015年为8月13日,2018年为8月1日。GFN 报告指出,按照现在的资源消耗率,需要1.75个地球才能满足人类每年使用资源的需求。 然而,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自1998年开始,每两年发布一次地球生命力报告, 历时20年,在全球范围内监测16704个动物种群,以此来衡量生物多样性的变化。2018 年的报告指出,全球鱼类、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数量相较1970年平 均下降了 60%,且消亡速度正在加快,而我们的食物生产和消费模式
22、是这一趋势的最主 要成因。保护生物资源多样性实际上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因此,WWF 从2019年开始在全球发出了 “拯救食物1/3”的倡导。食物浪费是全球通病“拯救食物1/3”行动也在告诉人们一个严酷的现实:食物浪费是全球通病。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指出,全球每年浪费的食物多达16亿吨,其中可食用 部分达到13亿吨。欧盟数据显示,欧盟国家每年浪费的食物约为8800万吨,造成的损 失超过1400亿欧元。美国世界日报2019年报道,美国每年约有6000万吨农产品被丢弃;法国政 府公布的报告称,法国每年因浪费食物损失2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378亿元);德国 统计资料显示,每个德
23、国人一年扔掉的食品价值约235美元;2018年英国家庭产生的食 物浪费总量达450万吨,价值14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225亿元);日本经济新闻报 道称,重视环保的日本人每年丢弃的可食用食物高达634万吨以法立行向浪费宣战为了减少“舌尖上的浪费”,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曾采取过很多措施,企业与民 间组织也曾启动过各种活动,如“光盘行动”“半份菜”等。但有关“厉行节约、反对浪 费”的一些条款基本是原则性要求,而且比较分散,针对性、系统性不强,缺乏操作性。厉行节约是一场“持久战”,必须要有能够遏制浪费的有力保障,比如加强立法, 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所以,从国家层
24、面 进行专门立法来约束浪费行为才能真正行之有效。先秦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中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唐代诗人 李商隐曾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也在教导后辈的 诫子书中写下: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百科知识2020年12月) (1)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选文划线的句子除了运用引资料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根据报告,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高达1700万1800万吨,相当于3000 万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理由是什么?自1986年起,GFN开始计算“地球透支日”,g乎每年都较前一年提早到来。(4)选出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中考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 训练 2022 年中 专题 复习 说明文 阅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