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中心主题活动-好朋友.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班中心主题活动-好朋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中心主题活动-好朋友.doc(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班主题活动我的朋友目标:一、主题说明二、主题教育目标预设三、主题思考网络预设四、主题活动网络预设五、主题探究计划的预设、周活动计划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七、主题探究活动展开与生成八、主题活动的评价与反思九、主题完成网络十、主题探究活动的资料超市一、主题说明对孩子而言,交朋友是件令人激动的事。从心理发展的角度讲,交朋友也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提出了群体社会化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当儿童长到一定年龄时,周围群体的力量会慢慢超过家庭的影响力,而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尝试利用一些随机的、创设的情景,来帮助幼儿寻找游戏伙伴,鼓励幼儿多结交新朋友。让他们在各种交流、
2、交往活动中体验交朋友的乐趣。 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们预设到幼儿的想象力会特别丰富,在他们的小脑瓜中会有好多的奇思妙想,他们可能把自己喜欢的动物、植物、物品等都当作自己的朋友,因此我们把会说话的标志这一主题活动进行了有机的整合。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班幼儿开始进一步关注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到人与人、人与整个环境和谐相处带来的快乐。由于中班幼儿年龄比较小,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对危险的预测能力,因此要时时刻刻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二、主题教育目标预设1、情感目标:萌发幼儿
3、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的美好情感。2、态度目标: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3、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自己意愿及想象的技能。4、能力目标:锻炼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发展口语表达的能力。5、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并体验人与人、人与整个环境和谐相处的快乐感觉,知道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标志及用途。三、主题思考网络预设四、主题活动网络预设五、主题探究计划预设、周活动计划1、整体计划:主题探究进程的预设2、周计划预设第一周教育活动计划主题 我的朋友本周重点家长工作时间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晨间活动 孩子用自己独特的表征方式表示“我来了”早读活动 第三单元: 彩虹
4、荡秋千 小蘑菇 蒲公英 大山 学习活动户外活动餐前准备生活活动 午餐、午休学习活动户外活动离园活动 收拾好衣物,组织室内外游戏,准备离园第二周教育活动计划主题 我的朋友本周重点家长工作时间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晨间活动 孩子用自己独特的表征方式表示“我来了”早读活动 第三单元: 从小爱祖国 天上云 星 丑小鸭 美人鱼 学习活动户外活动餐前准备生活活动 午餐、午休学习活动户外活动离园活动 收拾好衣物,组织室内外游戏,准备离园第三周教育活动计划主题 我的朋友本周重点家长工作时间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晨间活动 孩子用自己独特的表征方式表示“我来了”早读活动 第三单元整体欣
5、赏、朗读 学习活动户外活动餐前准备生活活动 午餐、午休学习活动户外活动离园活动 收拾好衣物,组织室内外游戏,准备离园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一)环境创设1、室内(1)用幼儿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的名片,由老师整合成一副完整的画面,“我和朋友的名片”。(2)建立“好朋友画像”画板,对幼儿作品随时进行张贴。(3)用幼儿设计制作的各种标志,布置成“会说话的标志”。2、室外家园联系窗:张贴活动网络图,周计划及请家长协助合作的内容。3、活动区:操作区:投放有关做爱心果、名片、标志、纸盘面具的各种材料。语言区:投放小老虎布布的图片。阅览区:投放有关适合中班幼儿阅读的图书。体育区:投放户外活动器械。(二)家长参与1
6、、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了解朋友之间互相关爱之情,体验人与整个环境的和谐相处。2、请家长协助收集名片及各种常见标志的图片。(三)可利用的社区资源有条件的可参观社区老年之家俱乐部及请交警来园介绍交通标志。七、主题探究活动展开与生成活动一:好朋友画像实施者: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与朋友友好相处的情感,体验猜谜的乐趣。2、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依据主要特征进行观察和判断的能力。3、引导幼儿学习能用简短句描述人物主要特征并进行判断。活动准备:幼儿事先了解好朋友的着装。活动过程:1、组织教学,引起幼儿学习兴趣。谈话:请幼儿互相交谈,说说自己有没有朋友,有朋友的感觉。2、教师提出为好朋友画像的方法:
7、用语言描述,请其他幼儿来猜是谁。3、和幼儿一起讨论画像的方法和要求:用简短的话说出自己的好朋友最明显的特征,如穿什么衣服喜欢做的事等,请其他幼儿猜出是谁等。(如果是本班的幼儿可以说出姓名,如果是班外的其他人,可以猜出住址或称呼。4、请幼儿自由结伴进行活动。教师根据幼儿的不同表现来不断加深活动的难度,如:可引导幼儿关注朋友的细节特征,进行描述和判断,以此来发展幼儿的细微观察能力。5、请幼儿在语言活动后,利用区域活动时间,进行好朋友画像绘画活动。教师可将幼儿作品展示张贴。活动延伸或生成:活动反思:活动观察记录:活动内容:活动地点:活动形式:记录方式:参加人数:记录人:活动二:换名片实施者:活动目标
8、:1、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及大方的态度。2、锻炼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发展口语表达能力。3、引导幼儿了解名片的组成部分及功用,尝试创作代表自己的图案,学习用响亮的声音清楚的向别人介绍自己。活动准备:1、请家长配合提醒幼儿带名片,并解答幼儿提出的有关名片的疑问。2、活动区布置“我和朋友的名片”展区,背景音乐好朋友。3、幼儿制作材料:各种画笔(如水彩笔、签字笔等),卡纸作成的名片纸,各色彩纸,剪刀,胶棒或胶水。活动过程: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名片展区,并说说这是什么,有什么用处,怎样通过名片让别人了解自己等。2、请幼儿说说名片上有什么,讨论自己名片上的内容,讲出这些方法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3、幼儿自己选
9、择材料制作自己的名片。包括:代表自己的图案、电话号码、住址、班级、幼儿园名称等。教师进行指导,注意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创造出新颖、别致、内容明确的名片。4、播放背景音乐,请幼儿在活动中练习交往的技能:能清楚大方的介绍自己并交换名片,语言亲切,行为礼貌,如:双手递送名片,微笑邀请“欢迎你到我家去玩”等。5、请幼儿说说活动中的感觉。活动延伸或生成:活动反思:活动观察记录:活动内容:活动地点:活动形式:记录方式:参加人数:记录人:活动三:滑滑梯实施者: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初步尝试两声部节奏练习。2、培养幼儿的分析能力和表现节奏的能力。活动准备:节奏卡。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节奏卡和幼儿一起观察后打节
10、奏,并将儿歌内容嵌入节奏中。2、将幼儿自然分成两组。在教师的帮助下,一组拍打节拍,一组拍打节奏,初步尝试两声部节奏练习,教师可和能力强的幼儿分别担任两组的指挥。活动延伸或生成:活动反思:活动观察记录:活动内容:活动地点:活动形式:记录方式:参加人数:记录人:活动四:区分基数和序数实施者:活动目标:1、能准确区分基数和序数的不同,加深对自然数概念的认识。2、培养幼儿分析和思考的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活动准备:每人一套数量分别是15的各种实物卡片;纽扣、玉米粒等粒状物品若干;幼儿用操作材料若干。活动过程:1、操作卡片。每人一套卡片共5张,先点数每张卡片上实物的数量,说出总数;然后,再按照数量的多少
11、进行排序,老师巡回检查后提问个别幼儿,如:XX小朋友,你有几张卡片?排在第三的卡片上有什么?2、操作实物。幼儿每5人一组,每组一盒粒状实物,引导幼儿自由拿取15个实物,并根据所拿数量多少进行排序游戏。如:甲,我拿了1粒石子排在第一;乙,我拿了2颗杏核排在第二也可以从多到少进行排序。如:甲,我拿了5粒玉米,排在第一;乙,我拿了4粒花生,排在第二每位幼儿可多次变换数量,反复练习游戏。3、运用操作材料进行巩固练习。4、以集体、分组和个别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活动。活动延伸或生成:带领幼儿排好队伍到户外滑滑梯。活动反思:活动观察记录:活动内容:活动地点:活动形式:记录方式:参加人数:记录人:活动五:来来来,
12、一起玩实施者: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合作游戏的能力,并从中体验游戏的乐趣。2、能根据同伴的动作做出相应的镜面动作。3、感受和同伴相互模仿动作的乐趣。活动准备:1、幼儿有过照镜子的感性经验。2、落地镜。活动过程:1、听音乐小鸟飞进场,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在镜子前翩翩起舞。2、幼儿自由对着镜子做各种动作,摆出各种姿势,观察并说出镜子里面的自己是什么样的。3、鼓励幼儿摆出与他人不一样的动作,让同伴模仿。游戏:我是你的镜子1、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一人做照镜子,摆出一个姿势,另一人做镜子,边说:“看我学的像不像”,边迅速模仿:“照镜子”的动作,摆出相应的镜面动作。“照镜子”根据“镜子”模仿的姿势做出
13、反馈,“像,像,像,你真像!”2、幼儿两人交换角色,反复进行游戏。3、组织幼儿互相观看同伴是怎样结伴游戏的,做了些什么动作。“镜子”模仿的像不像。4、幼儿交换伙伴继续进行游戏,鼓励“照镜子”做出更多的动作来。活动延伸或生成:活动反思:活动观察记录:活动内容:活动地点:活动形式:记录方式:参加人数:记录人:活动六:哭哭脸和笑笑脸实施者:活动目标:1、萌发幼儿关心他人,愿为好朋友带来快乐的美好情感。2、发展观察力和与人友好相处的能力。3、了解人的五官及其功用,学习使人情绪愉快的方法。活动准备:1、小镜子人手一面,画纸,记录图表。2、哭脸、笑脸图各一副,如图:活动过程:1、请幼儿互相看一看,说说对方
14、脸上长着什么,初步了解人的面部长有五官。2、拿着小镜子看着自己进行绘画“镜中的我”,记录自己的五官,能力较强者可尝试表现自己五官的变化。幼儿互相交流,明确说出人的五官的名称,知道五官各自的功用。3、出示笑笑脸和哭哭脸,引导幼儿看一看五官的变化,如:笑的时候眼睛弯弯的,嘴巴往上翘等。说一说这两种表情代表了什么心情,自己喜欢哪种表情。4、师幼共同讨论:和朋友相处最好用什么表情?希望朋友永远是什么表情?为什么?引导幼儿明白让朋友快乐的方法:用笑笑脸去面对朋友,说甜甜话让朋友快乐。5、幼儿自由结伴,练习笑笑脸,互相说甜甜话,把快乐带给别人,教师把幼儿的甜甜话记录张贴,以便于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练习和运用。
15、活动延伸或生成:活动反思:活动观察记录:活动内容:活动地点:活动形式:记录方式:参加人数:记录人:活动七:帮布布想办法实施者:活动目标:1、让幼儿懂得与人交往时要相互谦让,遇事会与人商量,礼貌待人。2、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3、引导幼儿熟悉故事的主要角色及情节,尝试根据故事情节及生活经验进行简单的续编。活动准备:1、活动区事先提供故事小老虎布布图画书及有关玩偶。2、我是布布作业纸、笔。活动过程:1、给幼儿讲故事小老虎布布。讲完后请幼儿说说:故事中小老虎布布为什么会哭?它为什么没有朋友?谁能帮它出出主意?它怎样才能交到朋友?结合经验理解词汇:霸道。2、师幼讨论后请幼儿说
16、出自己的想法,引发幼儿思考和讨论:和小朋友在一起时应该怎么做、怎样说呢?引导幼儿得出结论,知道有事情要与人商量,请求他人的帮助与合作。3、请幼儿讨论:如果布布这样对待你,你会怎样说呢?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请幼儿学习与人相处的方法:说话和气,礼貌待人。4、教师引导幼儿将将上述想法根据故事的有关情节进行续编,如可以续编布布改变自己的做法后的故事结尾,也可以将故事中其他角色的做法加以改变进行续编。5、请幼儿将自己的想法、做法,运用“我是布布”作业纸进行记录,如:可以将自己的想法画下来等。教师将幼儿作业张贴在活动室。活动延伸或生成:活动反思:活动观察记录:活动内容:活动地点:活动形式:记录方式:参加人
17、数:记录人:活动八:交朋友实施者: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与朋友一起随音乐游戏的兴趣。2、培养幼儿感受音乐旋律并用动作进行表现的能力。3、引导幼儿学习用愉快情绪演唱歌曲,初步学会跟音乐进行游戏。活动准备:背景音乐、各种动物头饰。活动过程: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欣赏音乐 交朋友 ,熟悉音乐旋律。幼儿自由表现音乐节奏:拍手、拍肩、跺脚等。2、幼儿学唱歌曲 交朋友 ,根据歌词内容创编表演动作,“娃娃”可以变换为动物或植物的名称。3、带领幼儿玩音乐游戏 交朋友 ,(游戏玩法附后),音乐循环演奏,结成好朋友的幼儿结伴去找下一名幼儿,游戏结束,看看每队都交到了哪些朋友。4、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相互交流和朋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班 中心 主题 活动 好朋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