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本与技能工作页4.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电子技术基本与技能工作页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技术基本与技能工作页4.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川省仁寿县职业教育中心 (仁寿二职中) 教学设计所属中心: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中心 教 研 部: 电 子 部 姓 名: 课 程: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二0一二年十二月四川省仁寿县职业教育中心(仁寿二职中)教案首页 编号: 版本: 流水号:科 目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 题制作RC桥式音频信号发生器班 级授课时间第 X 周 X月 X 日课 时授课方法启发教学法、多媒体直观法、实训教学法、拓展迁移法。辅助教具视频、课件、卡片、器件实物、万用表等课后作业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自激现象和起振条件的判定和设置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知 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教师指导或查阅实训手册等资料
2、,在熟悉高频无线电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正弦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利用给定电子元器件实物,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范的操作方法,利用各类电子仪表等实验工具完成RC桥式音频信号发生器。能力目标完成本学习任务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电子器件手册,掌握器件手册的查阅、使用方法。2、了解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常见应用电路(放大器、减法器,比较器等)3、掌握正确使用常见电子仪器仪表、设备、工具的方法和技巧。4、具备典型RC振荡电路的分析和初步设计的能力。5、具备阅读实用的低频振荡电子产品原理图的能力。6、具备排除一般振荡电路故障的能力。7、培养学生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安全意识。
3、情感目标提升学生解疑、讨论、合作、竞争的意识。二、学习重点及其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结构组成、工作条件、电路类型及典型应用化解方法:1仔细分析、对比各类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电路结构、自激条件、元件作用;2仔细讲解、对比各类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选频特性及波形特点;3反复检查各类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和技巧;4反复观察学生检测、调试情况;5教师指导、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三、学习难点及其化解方法 学习难点:合理设计讲解内容,突出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电路构成、选频特性及典型应用;熟练使用各类测量工具,掌握正确有效的电路安装、调试、检测方法。化解方法:1观看课件,查阅学习资料;2小组讨论;3
4、反复思考各类典型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实际应用和参数调整方法;4反复思考示波器、万用表等仪表的使用方法;5教师指导。四、内容结构 教学方法分析教法: 教法:因为本章节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实训性,从引导学生自主、合作、竞争、探究的前提下,准备采用以下教法:启发教学法、多媒体直观法、实训教学法、拓展迁移法。(1) 启发教学法:以实物或问题启发学生进入本章节的学习意境;(2) 多媒体直观法:以多媒体等信息化手段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3) 实训教学法:以动手操作来带动本章节的学习;(4) 拓展迁移法:联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法:学生主要采用自主解疑法、竞争法。
5、(1) 自主解疑法: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的去解决问题;(2) 竞争法:提出考核标准,制定奖项,让学生竞争来完成任务,提高技能。教学对象分析中职学生大部分学习能力较差,对于理论课的学习有些吃力,学习激情不高,感性认知强于理性认知,个别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不强,语言表达能力欠佳,但上课还能较积极的配合老师,课堂气氛较活跃。授课教师: XXXXXXXXXX 部长签名: XXXXXXXXXX 主任签名: XXXXXXXXXX提交日期: XXXXXXXXXX 审阅日期: XXXXXXXXXX 审阅日期: XXXXXXXXX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场地:符合安全规范的实训室一间(120m2),40个操作工位
6、(依据:一个标准班40名学生)。教学设备:每个学生一套电工电子工具,每个工位配置一个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计算机、投影仪)等。学习材料:电子仪器、设备技术说明书、电子元器件技术手册,电气操作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网络信息资源,教材,图册等。多媒体讲台展示台资料区教室布置图:实验操作台研讨区物料室工具室实验操作台物料室:存放与电子技术基础专业学习有关的常用耗材,学生凭任务物资需求表领取耗材。资料区:存放系统维护保养手册等纸质资料。工具室: 学生凭任务工具清单领取。展示台:摆放与任务要求有关的资料。研讨区:为小组工作研讨、做计划的工作场所。六、教学流程六、教
7、学流程开始(1)准备本章所需的实物及图片;(2)准备好本章所需要的课件、软件及设备。课前准备(1)拿出实物或放映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及主动参与进来,层层引入。(2)对于本章所有环节中都设置有不同的问题,环环相扣,让学生的理解更加透彻。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 教师演示:通过多媒体课件、实物、辅助软件等手段演示清楚,并加以讲解和操作。(2) 自主操作:教师演示结束,学生自主操作。(3)(4) 作(5) 教师演示讲解结束后,学生应能自主的完成操作,解决 解决问题巡回指导教师在指导时,应记录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完成任务的时间及其质量,对出现的问题加以辅导纠正及总结。每节课留出部分时间,提出联系实际生活的一
8、些问题,让学生拓展延伸,以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拓展延伸学生先对自己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进行自主评价,然后老师再进行总体评价,通过评价来激励学生找到不足的地方,鼓励他们勇敢面对,争取改善,取得进步。课堂评价作业布置作业的布置应紧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可以稍作提高加深,让学生对知识和能力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提高他们总结归纳的水平。结束 七、教学设计制作RC桥式音频信号发生器教学设计设计摘要教学课题制作RC桥式音频信号发生器课程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时安排年级所选教材高教出版社,陈振源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设计依据振荡器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无需外加信号,就能自主地将直流电能转换成具有一定频率、一定幅度和
9、一定波形的交流信号。让学生明白振荡器与放大器的最大不同在于,放大器需要外加输入信号,才能有信号输出;振荡器则不需要外加输入信号,由电路本身自激而产生输出信号;我们可以通过本项目的实训让学生具备阅读实用低频信号振荡电子产品原理图、安装调试流程和排查一般振荡电路故障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养成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记录、存档等,并能在工作过程中自觉保持安全作业,遵守“6S”的工作要求。一、学习目标与内容1、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子器件手册,掌握器件手册的查阅、使用方法。2、了解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常见应用电路(放大器、减法器,比较器等)3、掌握正确使用常见电子仪器仪表、设备、工具的方法和技巧。
10、4、具备典型RC振荡电路的分析和初步设计的能力。5、具备阅读实用的低频振荡电子产品原理图的能力。6、具备排除一般振荡电路故障的能力。7、培养学生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安全意识(2)过程与手段:通过多媒体演示等手段,以动画的形式来展现一个完整的音频信号发生器的安装、制作、调试、维修的一系列产品开发制作流程,将以往枯燥的课堂变成一种具有现场感的实际应用课堂,以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目的。(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与调试过程中问题或状况以及自己的表现心得,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合作、竞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2、学习内容教材分析: 电子
11、技术基础与技能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护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属于第二、三学期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借助电子产品使用手册、电子仪器仪表使用手册等资料,根据电路设计、维护需要,合理选用工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电路的设计、识别、维修、保养工作的能力。制作RC桥式音频信号发生器是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的第四个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认识、了解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电路构成和起振条件并进一步具备阅读实用低频信号振荡电子产品原理图、安装调试流程和排查一般振荡电路故障的能力及典型应用学会制作、分析振荡电路并能熟练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仪表。(2) 学习形式:先通过多媒体技术了解正弦波振荡电路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典型应用,然后以个人为单位安装
12、焊接制作RC桥式音频信号发生器电路并以小组成员合作的方式利用所提供的电子仪表对信号发生器各主要构成电路的引脚电压的测量和输出波形测试工作,让学生完成整个电子产品的开发、制作、调试、检测工作。最后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给同学们进行评价。(3) 学习结果:使学生掌握实用振荡电路的制作、调试方法,在此基础上完成对常用电子仪表的操作和常见故障检修知识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3、学习重点及难点学习重点: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结构组成、自激条件、电路类型及典型应用。学习难点:合理设计讲解内容,突出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电路构成、选频特性及典型应用;熟练使用各类测量工具,掌握正确有效的电路安装、调试、检测方法
13、。4、问题设计(1) 电路结构的认识: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部分电路的名称及作用是什么?振荡电路的认识: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及判定方法?(2) 电路性能检测环节:调节电路参数观察振荡电路信号波形失真情况?二、学习者特征中职学生大部分学习能力较差,对于理论课的学习有些吃力,学习激情不高,感性认知强于理性认知,个别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不强,语言表达能力欠佳,但上课还能较积极的配合老师,课堂气氛较活跃。三、学习环境选择及学习资源设计1、学习环境选择(打)(1)因特网(2)局域网(3)校园网(4)多媒体教室(5)城域网(6)其他2、学习资源类型(打)(1)课件(2)工具(3)专用学习网站(4)多媒体资
14、源库(5)案例库(6)题库(7)网络课程(8)辅助软件(9)其他3、学习资源内容简要说明(说明名称,网址,主要内容)由于我们学校的电子技术基础实训室没有引入互联网,所以在课前应该把要用到的课件、仿真软件建立文件夹,以便在电子技术基础实训室显现,在校园局域网服务器中实现共享,学生可通过服务器来访问浏览这些课件和仿真软件。课件名称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高教出版社,陈振源),辅助软件名称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辅助软件(电子工业出版社)。四、学习情境创设1、学习情境类型(1)真实情景(2)虚拟情境(3)问题性情境(4)其他2、学习情境设计(1) 虚拟情境: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软件,计算机,音响设备,投影设备
15、等信息化教学工具,创建利用万用表等工具对元器件检测的意境。(2) 问题性情境:在问题设计的几个环节,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有条不紊的引导和启示学生发现及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提高,让他们的思考能力,反应能力得到提升。五、学习活动组织1、自主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应内容)类型相应内容使用资源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抛锚式(2)支架式(3)随机进入式(4)其他RC桥式音频信号发生器的制作电子课件;辅助软件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完成对振荡器、集成运放电路的安装、调试并能利用电子仪表对电路参数、波形及整机性能进行检测。辅导、启发学生自主操作,对学生完成质量进行评定。2、协作学习设计类型相应内容使用
16、资源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竞争评比技能RC音频信号发生器电路套件、万用表、示波器等RC低频振荡电路的安装焊接,集成运放电路的引脚识读、外围元件参数的识读、安装和电路整机性能调试和波形测试等布置任务,制定考核标准,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进行多元化的评价(2)伙伴(3)协同电路参数调整及信号波形的识读测量(4)辩论(5)角色扮演(6)其他3、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 多媒体投影设备播放课件,讲解课件正弦波振荡电路、集成RC桥式振荡电路的基础知识使用辅助软件音频信号发生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元件作用使用课件电路的焊接组装、参数调整与波形检测(方法小结)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
17、图及资源准备学习回顾(5分钟)1.一位学生代表回顾正弦波振荡电路作用、结构和分类?2.另一位学生代表回顾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和判定方法?3.教师在学生代表回顾结束后进行适当的点评和总结。1.学生代表回顾常见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结构原理、作用和元件作用并简述并其工作特点。2.判断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和应用实例。3.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给予补充。1.教师甲引导学生代表发言,并在学生代表发言后给予点评和总结。2.教师乙观察并记学生代表的发言情况。设计意图:锻炼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温故而知新,为下一阶段电路安装制作和电路调试做好准备。资源准备:大白纸,白板笔。明确任务(3分钟)1、明确音频信号发生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技术 基本 技能 工作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