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第2章第1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面形态.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版第2章第1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面形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第2章第1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面形态.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2021 版 第 2 章 第 1 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外表形状第 1 页,共 19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其次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 1 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外表形状本节复习脉络: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势考点一 |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状(对应同学用书第34 页)识记根底梳理 (1)板块名称: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如图中 A 为亚欧板块、 B 为太平洋板块、
2、C 为印度洋板块、 D 为美洲板块、 E 为非洲板块、 F 为南极洲板块;此外,这六大板块之间仍有假设干小板块;(2)板块边界类型: 图中 M 为消亡边界, N 为生长边界;(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势的影响图中 a 是两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 青藏高原;图中b、c 是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挤压碰撞的地带,形成了深邃的海沟、山脉或岛弧;图中 d 是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形成了东非裂谷带;2内力作用(1)能源来源: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主要表 现 形式岩浆活动:形成火山堆、火山口等火山地貌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状的主要方式,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地震:往往造
3、成地壳断裂和错动第 2页第 2 页,共 19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3)结果: 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上下不平;懂得要点突破 1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势的影响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外表的根本地貌;如下表:相撞板块运动张裂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对地球面貌的影响形成裂谷或海洋形成高峻山脉和庞大高原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东非大裂谷、红举例海、大西洋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图示2板块构造学说的
4、其他应用(1)利用边界类型可判定某海疆或两大陆之间距离的变化趋势;如红海地处板块生长边界处,因此其面积将逐步变大,而地中海地处板块消亡边界,因此其面积将逐步变小,其两侧的非洲大陆和欧洲大陆之间距离将逐步变小;(2)说明火山、地震分布的规律: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拟稳固,而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泼,因此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活动;特殊提示 1 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2 冰岛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大西洋 “ S形海岭上 生长边界;第 3页第 3 页,共 19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5、 - - - - - - - - - - - -3 新西兰南、北二岛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消亡边界;4 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3其他内力作用对地表形状的影响内力形式对地表形状的塑造变质岩石在肯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状作用岩浆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活动岩浆喷出地表经冷凝形成火山、熔岩高原等地表下岩层的断裂、错动,引起震地震动造成地壳的断裂和错动, 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 1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势的影响(2021 浙江嘉兴一中月考)某地理爱好小组沿赤道一周进行虚拟地质
6、考察后绘制了如下简图; 读图完成 1 2 题; 【导学号: 92040024】1板块是 ()A亚欧板块B非洲板块C太平洋板块D南极洲板块 2地势成的宏观地势是()A海岭B海沟 岛弧C庞大的裂谷D海沟 海岸山脉1C2.D第 1 题,赤道横穿的陆地有非洲、东南亚的岛屿、南美洲,由 图可知, 区域赤道经过的陆地为东南亚的岛屿,排除B、D;且板块沿赤道东部为生长边界,西部为消亡边界,所以 为太平洋板块, C 正确;亚欧板块沿赤道东侧、西侧均为与板块碰撞的消亡边界,A 错误;第 2 题, 区域赤道经过的陆地为南美洲,其东部安第斯山脉的成因是由于东侧美洲板块第 4页第 4 页,共 19 页 - - - -
7、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与西侧南极洲板块相碰,大陆板块碰撞隆起形成高大山脉,大洋板块俯冲到 大陆板块底部形成很深的海沟, 所以 地势成的宏观地势为海沟海岸山脉,D 正确; 解题技巧 板块分布示意图的判读技巧“ 两看:一看板块名称、范畴及相对位置(留意与经纬度相结合 );二看板块边界类型、受力方向及邻近宏观地势(如地中海、 红海、新西兰南北二岛、 冰岛等 ); “ 两关注 :美洲板块西侧的板块名称;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所在的板块;考向 2内力作用对地表形状的影响3以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8、图中、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B、C、D、D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图中 、 处为沉积岩, 处是断层, 处是岩浆岩;故 、处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2021 全国卷 )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受了1 次冰期 (末次冰期 )、2 次冰期和 3 次冰期,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题;4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次序排列,依次是()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B 材料中提示经受 1 次冰期即只经受末次冰期,说明只经受1 次冰期的山峰是最晚的,经受3 次冰期的山峰是最早的,经受2 次冰期的
9、山峰的时间介第 5页第 5 页,共 19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于两者之间;结合插图可知果洛山经受3 次冰期,因此最早,太白山只经受1 次冰期 (末次冰期 ),因此最晚,雪宝顶经受了2 次冰期,时间上介于其他两座山之间,因此B 项正确; (2021 北京高考 )以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答复下题;【导学号: 92040025】5平顶海山 () A为褶皱山 B由沉积岩构成 C顶部形状由内力作用塑造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D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阶段,海山是由岩浆喷发冷却凝聚形成,因此该山是由岩浆岩
10、构成的火山, A、B 项错误;阶段 至阶段 火山顶部露出海面局部经外力腐蚀而消逝, C 项错误;图中显示岩石圈移动过程中该山不断下沉, 最终被海洋埋没,形成平顶海山,D 项正确; 考点二 | 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对应同学用书第36 页) 识记根底梳理 读地质构造示意图,填写以下内容;1褶皱: 图中 A 、B 处水平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褶皱;其中A 处岩层中间向上隆起,叫背斜,一般成山;由于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岩石破裂,易被腐蚀, 有时成谷; B 处岩层中间向下凹陷,叫向斜,一般成谷;由于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石坚硬,抗腐蚀才能强,有时成山;2断层:图中 C 处岩层发生断裂, 并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
11、移,称为断层结构;其中 E 处叫地垒, 常发育成陡峻的山峰; D 处叫地堑, 常发育成盆地或谷地;易误点拨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区分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它是地壳运动的 “脚印,它主要有第 6页第 6 页,共 19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褶皱(向斜、背斜 )、断层,答复地质构造类型时,与地表形状无关,关键是看地下岩层的弯曲状况及岩层是否连续;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而形成的地表形状特点,它的主要类型有山地、谷地、平原、盆地、悬崖等,答复构造地貌时,只依据地表形状和上下状况来答复;特殊留意向
12、斜谷、向斜山、背斜山、背斜谷、断块山均为地貌类型;懂得要点突破 1常见的地质构造类型褶皱断层判定背斜向斜从形状上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从岩层的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新老关系上中心局部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局部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图示背斜岩层由新到老2地质构造对地表形状的影响地质褶皱断层构造背斜向斜未腐蚀地貌腐蚀后地貌图示常形成山岭背斜顶部受张 力,常被腐蚀成谷地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向斜槽部受挤 压,不易被腐蚀,常形成山岭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悬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 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
13、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3讨论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第 7页第 7 页,共 19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以下图进行懂得;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 1地质构造的判定以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 为岩层编号,其岁月由老到新;完成下题;1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甲 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 背斜顶部受张力被腐蚀成谷D乙 向斜上覆岩层差异腐蚀成谷解图流程 C 图中显示
14、了岩层的新老关系和岩层运动的方向;第一依据图示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定地质构造名称;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应为向斜,A 选项错误;向斜槽部因受挤压比拟坚实,不简洁被外力腐蚀而储存下来,成为山地, B 选项错误;乙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故D 选项错误;背斜顶部由于受到张力的影响比拟简洁被外力腐蚀掉,成为谷地,故C 选项正确; 考向 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2021 天津高考 )读图,答复下题;甘肃省张掖某地区地貌景观2图示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A岩浆岩、褶皱B沉积岩、褶皱C岩浆岩、断层D沉积岩、断层BA 、C 错:读图可知,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B 对
15、, D错:图中岩层没有发生断裂并形成明显的相对位移,而是岩层受挤压作用弯曲变形形成了褶皱构造;第 8页第 8 页,共 19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2021 浙江高考 )以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岁月由 到变老;图中阶地 (用 T 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 34 题;3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定,正确的选项是()A向斜东侧大B背斜东侧小C向斜西侧大D背斜西侧小4矿产调查发觉,在此河段
16、的河床沙中有某种珍贵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珍贵金属矿物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图流程 答案1外力作用和地表形状考点三 |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状 (对应同学用书第37 页) 识记根底梳理 (1)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风化、腐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2)流水作用腐蚀地貌:沟谷、瀑布、喀斯特地貌沉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3)风力作用腐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凹地、戈壁沉积地貌:沙丘、沙垄、黄土积累2人类活动与地表形状 (1)合理改造能趋利避害如在梯田上耕作;填海造陆; (2)不合理活动产生消极破坏作用如在坡地上耕作;图文助记 1风化作用:风化作用
17、指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第 9页第 9 页,共 19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2冲积扇的形成:河流流出山口至山麓地带后,由于坡度小,流速降低,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积累而形成的扇形地貌;冲积扇坡度比拟平缓,从顶部向边缘,积累物逐步变细;3风蚀蘑菇的形成:在风沙强劲的地方,假如露出地表的岩石水平节理、层理很兴盛,易被风蚀成奇妙的形状; 特殊是一块孤立突起的岩石假如下部岩性较软,经长期腐蚀,可能会形成顶部大于下部的蘑菇形状,称为风蚀蘑菇; 懂得要点突破 1主要腐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作用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地壳 物质 组成 循环 地球表面 形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