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第1课时课件 苏教版精品ppt课件.ppt
《【精品】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第1课时课件 苏教版精品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第1课时课件 苏教版精品ppt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第1课时)课件 苏教版第一课时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课文导入我们中国人大都有“月亮情结”,不管科学如何发达,也认定月亮上有美丽的嫦娥,有砍树不止的吴刚,有辛勤捣药的玉兔有了这份想象,我们就可以举杯邀月,对酒当歌,寄托人生的理想、追求、忧思,甚至愁怨。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这三首吟月诗词来感受“月亮”所寄寓的各种内涵。1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2十五夜望月u王建简介王建(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许昌)。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曾任陕州司马,有王司马集。整体感知u文题理解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作者在夜晚赏月时,怅然于家人离散,怀人之情油然
2、而生,作者用这首诗,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达得非常委婉动人。u背景理解本诗选取自王司马集,诗题一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郎中,名不详,这里是以官名称人。在唐代咏中秋的篇章中,本诗是较为著名的一首。u疏通文意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光照射在庭院里,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萧森月光照射在庭院里,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萧森的树阴里,鸦鹊先后进入了梦乡。由于夜深,秋露打的树阴里,鸦鹊先后进入了梦乡。由于夜深,秋露打湿了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高悬,普天之下的人都望湿了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高悬,普天之下的人都望月怀人。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
3、一边。月怀人。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研读课文“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是说诗人真的不知谁在相思吗?全唐诗录此诗,“落”字作“在”,你认为哪个字用得好?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刻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诚挚的。然而,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家?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动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似的。全唐诗录此诗,“客”字作“在”,
4、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u赏析在唐代咏月的篇章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十五夜望月这首诗首先突出中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精品】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第1课时课件 苏教版精品ppt课件 年级 语文 上册 14 中秋 诗词 课时 课件 苏教版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