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梅香信访办结报告.doc
《伍梅香信访办结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伍梅香信访办结报告.doc(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伍梅香信访办结报告 关于伍梅香信访积案的办结情况 市联席办: 今年以来,按照市信访积案“百案百日大会战”活动的工作要求,对于原零陵发电设备公司退休职工伍梅香这一信访积案,市国企改革办高度重视,按照“五个一”的工作要求,成立了市国企改革办副主任罗有生为组长,原零陵发电设备公司临管办负责人陈世丰为副组长,市国资委维稳科科长吴爱国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订了详细的化解工作方案,并对伍梅香信访积案进行了重新调查、重新调处。经过做艰苦细致的工作,2021年8月13日,在市国企改革办维稳组,信访人伍梅香与市国企改革办签订了息诉息访协议书。现将化解情况汇报如下: 一、信访人基本情
2、况 信访人伍梅香,女,1959年4月19日出生,2021年5月办理退休手续,退休前系原零陵发电设备公司职工。现住冷水滩蔡市路1号原零陵发电设备公司生活北区宿舍。身份证号码为:432902195904190625。 二、信访人主要诉求 信访人办理退休手续后,因患红斑狼疮疾病,一直要求按永政发20211号文件的规定,给予一次性医疗补助。 三、调查了解的情况 本着对信访人高度负责的态度,为尽早化解这一信访积案,今年年初,我们就将此信访问题列入重点信访化解案件之一,按照“五个一”的工作要求,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制订了详细的化解工作方案,并对信访人反映的诉求进行了重新核查: (一)信访人患红斑狼疮疾病
3、属实。现还在长年服药、经常住院 (二)2021年2月患红斑狼疮,于2021年5月办理退休手续 (三)退休前,单位为其办理了医疗保险。 (四)2021年,丈夫与其离婚,一读大学的女儿由她供养。 (五)永政发20211号文件适合一次性医疗补助的对象是市属国有工交企业置换身份的患有绝症或重大疾病的职工。信访人改制之前已办理了退休手续,而且已进入医疗保险,所以,不是一次医疗补助的对象。 四、信访事项的办理情况 对于伍梅香反映的信访问题,各级各相关部门都高度重视,市国企改革办、市国资、市人社局、零陵发电设备公司临管办多次接待信访人,就相关的政策进行了耐心的宣传解释,信访人不服,我办又专门组织力量进行重新
4、调查,在此基础上,2021年6月26日下午,在市信访局二楼会议室,市信访局副局长阳辉文召集市国企改革办、市国资委、市人社局、市医保处,零陵发电设备公司临管办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召开专题协调会议,会议一致认为:多年来,市国企改革办、市国资委对伍梅香信访事项的处理意见符合法规政策,予以支持。但考虑到信访人情况比较特殊,家庭确实比较困难,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如果给予一定的困难救济能达到息诉息访的目的,建议由市国企改革办向有关部门申请一次性困难救济金壹万元。会后,经多次找信访人调处,最终于2021年8月13日,达成一致协议(甲方同意为乙方解决一次性困难救济金壹万元整;乙方向甲方保证,领了困难救助资金后一定
5、不再上访,也不向甲方提出其他任何无理要求,否则,因上访引起的一切责任由乙方自负)并签订了息诉息访协议书。附件:息诉息访协议书 永州市人民政府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0一三年八月十三日 第二篇:漫议梅香漫议“梅香” 摘要。李渔作连城璧,其中末集名为“妻妾败纲常,梅香完节操”。“梅香”与“妻妾”相对,已知妻妾皆为男子之妇,那么梅香又是什么呢。汉语大词典和辞海都有“梅香”是婢女代称的解释。元杂剧中塑造了大量以“梅香”为名的丫鬟形象,梅香在这一时期已经完全成为了丫鬟的代称,为何不把丫鬟叫做“菊香”“兰香”,而单单以“梅香”当做丫鬟的通称。 关键字:梅香;丫鬟;代称 李渔作连城璧,其中末集名为“妻
6、妾败纲常,梅香完节操”。妻妾在封建社会皆为男子之妇,但地位不同,妻是正房,其待遇地位远高于妾。“娶妻纳妾”,妻为“娶”,妾为“纳”,娶妻时送“聘礼”,纳妾则给予“买妾之资”。末集题目对仗工整,“梅香”与“妻妾”相对,已知“妻妾”是人妻之意,那么“梅香”又是什么意思呢。是人名还是代称。连城璧末集中有以下一段:“碧莲不得已,才回覆道:我的话不消自己答应做婢妾的人比结发夫妻不同,只有守寡的妻妾,没有守寡的梅香。如今但凭二位主母,要留在家服事,我也不想出门;若还愁吃饭的多,要打发我去,我也不敢赖在家中。总来做丫鬟的人,没有甚么关系,失节也无损于己,守节也无益于人,只好听其自然罢了。”由此可见,碧莲即为
7、对话中的“梅香”,她的身份是丫鬟婢妾。“梅香”之意也就不可能只是人名,而是某种身份的代称。 何为“梅香”。汉语大词典对“梅香”一词做了如下解释: 1.梅花的香气。唐崔日用奉和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曲池苔色冰前液,上苑梅香雪里娇。”宋秦观早春诗:“酒力渐销歌扇怯,入帘飞雪带梅香。”2.比喻政绩清明。唐刘震唐故朗州武陵主簿桑公墓志铭:“父倩,皇朝试庐州长史博究书传,达不因人,肃政推能,历有梅香之任。”3.旧时多以“梅香”为婢女的名字,因以为婢女的代称。宋华岳呈古洲老人诗:“朱帘更倩梅香挂,要放银蟾入座来。”元王修甫八声甘州套曲:“正心焦,梅香低报,报道晚粧楼外月儿高。”水浒传第五六回:
8、“两个梅香,一日伏侍到晚,精神困倦,亦皆睡了。”徐兴业金瓯缺第五章二:“叫她做一辈子的梅香丫鬟。就算过好日子,俺女儿也不稀罕。” 辞海中对“梅香”一词也给出了两个解释: 1、梅花的香气。入帘飞雪带梅香。 2、古时婢女多以“梅香”为名,后因以为婢女代称。两个梅香伏侍做了一辈子梅香丫鬟。与汉语大词典相比,辞海中对“梅香”的解释,少了政绩清明这一条。梅花寓意颇多,古往今来,一直是文人墨客所称颂赞美对象,用“梅香”比喻政绩清明,是借梅花高洁傲岸、坚韧不拔之意。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花中四君子之首,正是“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寒梅傲雪,虽不与百花争芳,却冰清玉洁,不畏严寒,“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9、,唯有暗香来。”这些寓意用以比喻清正廉明,高风亮节的正人君子再合适不过,故“梅香”有政绩清明一意并不牵强。 这两部词典里,都有关于“梅香是婢女代称”的解释。用“梅香”指代婢女,最早出现在宋朝,南宋诗人华岳的呈古洲老人:“卫霍勋名李杜才,才过四十也心灰。俗尘趁少便披拂,诗料空多难剪裁。时事谩提眉便皱,家怀未说眼先开。朱帘更倩梅香挂,要放银蟾入座来。”银蟾是月亮的别称、故称,传说月中有蟾蜍。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中秋月一诗中写过“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即体现了这一传说。月光要想从窗外照进屋内,需有人将珠帘挂起,能完成这一活动的“梅香”自然只能是人而不是花或者其他事物,结合这首诗所描写的场景,
10、就可以看出诗中的“梅香”即是指侍女、丫鬟。 进入元代,杂剧和散曲盛行,文学作品塑造了大量以“梅香”为名的丫鬟形象,梅香在这一时期已经完全成为了丫鬟的代称。按照元曲的角色一书的分类,梅香属于非角色的正名,即“本身非角色的名,只以其扮演的人物而名之。”同类的角色,还有店小 二、张千等。全元曲收录了收录元代287位存名曲作家和诸佚名曲作者现存的所有作品,包括完整杂剧162种、残剧46种,着录佚目429种,共637种。其中,“梅香”出现了41次。 给侍女取名做“梅香”,或者说给女孩取名“梅”,这应该是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梅兰竹菊”蕴含的美好寓意分不开的。梅花不与百花争艳,不惧寒冬严霜,纷纷点点,散落枝头
11、,高洁而不俗艳,优雅而不淡漠,自古以来为文人墨客所推崇。朱子语类卷第六十七:“夫子以为四德。梅,初生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在民间,梅花一直被当做传春报喜的吉祥事物,梅花五瓣,象征着五福,即快乐、长寿、幸福、顺利与和平。鉴于梅花的这些美好意义,至今仍有许多女子以“梅”字命名。 上文说道“梅兰竹菊”,丫鬟中以其它寓意美好的事物起名的也有很多,那么为何不把丫鬟叫做“菊香”“兰香”,而单单以“梅香”当做丫鬟的通称呢。明代文学家李渔在其作品十二楼中的拂云楼第一回中给出一种解释,“从古及今,都把梅香二字做了丫鬟的通号,习而不察者都说是个美称,殊不知这两个字眼古人原有深意:梅者,媒也;香者,
12、向也。梅传春信,香惹游蜂,春信在内,游蜂在外,若不是她向里向外牵合拢来,如何得在一处。以此相呼,全要人顾名思义,刻刻防闲;一有不察,就要做出事来,及至玷污清名,梅香而主臭矣。若不是这种意思,丫鬟的名目甚多,哪一种花卉、哪一件器皿不曾取过唤过。为何别样不传,独有梅香二字千古相因而不变也。” 按照李渔的解释,“梅香”之所以成为丫鬟的通称,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梅香”是“媒向”的谐音,所谓“媒向”就是媒人左右说合之意。古代大家闺秀并不轻易抛头露面,若遇见心仪之人,也需有人加以撮合才能成就姻缘。丫鬟照顾小姐的饮食起居,能够了解小姐的所思所想,也就成了才子佳人的恋情的最佳牵合之人。她们帮助小姐和
13、未来姑爷互通书信,互传心意,切实发挥媒人“左右说和”的作用,“媒向”之意名副其实。“梅香”谐音“媒向”,因其具有“隐蔽性”和交际作用,故而属于由谐音构词而成的“广义隐语”范畴。广义隐语是指能够把说明白的事物说的不明白,使其具有隐蔽性的一切秘密语。“所谓谐音构词,是指利用隐语行话的所指成分和能指成分在读音上的相同或相似关系来构词。”举个例子来说,小偷也被称为“钳工”,就是因为“钳”和“钱”读音相似,“钳工”即“钱工”,扒钱包的人。“梅香”和“媒向”的关系也是如此,“梅香”是我们听到的声音即“能指”,而“媒向”是它所表达的概念,是由“梅香”而引起的联想,是“所指”。 另一方面,梅花本身亦是报春之物
14、,“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唐王适江上梅)梅花将春来到的信息传递给世人,而丫鬟将小姐一颗躁动的春心传递给外人。古代大家闺秀养在深闺,即“春信在内”,无法与外界相联系,若真遇到的了才子将相,何以传递信息。唯有丫鬟可行,文学作品中丫鬟为小姐牵红线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的红娘,后世更是将“红娘”作为热心的牵线搭桥者的代称。崔莺莺和张生偶遇于普救寺,相识相知,情愫暗生。后孙飞虎围困普救寺,老夫人许诺道“搬救兵者可娶莺莺”。张生遂请来白马将军解普救寺之围。不料解围之后,老夫人出尔反尔,竟然悔婚。老夫人的行为让崔莺莺的贴身丫鬟红娘十分不满,她为崔
15、莺莺和张生出谋划策,传书递笺,让有情人终成眷属,促成了一段美满姻缘。故事中的红娘虽然名非梅香,但她的身份是“梅香”,她的所作所为也正印证了“梅香”传“春信”这一说法。 “梅香”给小姐“拉媒牵线“这一作用在元杂剧中发挥的淋漓尽致。才子佳人的戏码,佳人身后总是跟着一个小梅香侍奉左右。因其独特的作用,“梅香”虽然是个小角色,但在戏曲中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会是剧作家描绘的重点。“梅传春信”,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才子佳人一见钟情,却苦礼教等方面的压力,无法日日相见,而小姐身身边最贴身的“梅香”则担当起传书送笺的角色,元代曾瑞的留鞋记第一折:“我是小梅香,好片热心肠。全凭诗一首,送与有情郎
16、。”其他如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裴少俊墙头马上等作品中,“梅香”也都扮演了传书递笺的角色。不仅如此,在有的文本中如梅香骗翰林风月中,“梅香”甚至会陪伴小姐去与书生幽会。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文本中的丫鬟本名为樊素,“梅香”并非其名字,而仅是其身份的代称。剧本中也提到了称其“梅香”的缘由,“一十七岁,与小姐做伴读书。他好生的乖觉,但是他姐姐书中之意,未解呵他先解了,那更吟咏写染的都好,一番家使他王公大人家里道上覆去呵,那妮子并无一句俗语,都是文谈应对。内外的人,没一个不称赏他的。因此上都唤他做梅香。”这里把樊素叫做“梅香”,更看重的是她的才华,取“梅香”文雅幽静之意。樊素文采出众,如梅之清香,虽不浓郁但幽
17、香袭人,高洁谦逊。 除了元杂剧外,“梅香”在明清小说中,也用作丫鬟的代称。李渔十二楼中拂云楼的第二回“温旧好数致殷勤,失新欢三遭叱辱”中写道“这个梅香反大小姐两岁,小姐二八,她已二九。原名叫做桃花,因与小姐同学读书,先生见她资颖出众,相貌可观,将来必有良遇,恐怕以“桃花”二字见轻于人,说她是个婢子,故此告过主人,替她改了名字,叫做能红”。丫鬟的名字原为桃花,现为能红,并非“梅香”。联系语境可以看出,一开始出现的“梅香”一名并非丫鬟真名,而是丫鬟的通称。 明朝戏曲家王骥德在曲律中写道“凡婢女皆曰梅香。”但也有例外,并非所有的“梅香”都是丫鬟的代称,如铁拐李度金童玉女中,“正末扮金安寿同旦儿童氏、
18、家僮梅香上”,这里的“梅香”虽为人名,但确指家童,而非婢女。 参考文献: 1李渔.十二楼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21:95-100.2李渔.连城璧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21.3郝志伦.汉语隐语论纲m.成都:巴蜀书社,2021:248.4徐征等.全元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5吴重翰.元曲的角色a.吴国钦.元杂剧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21:91.6刘琪莉.论元杂剧中的婢女梅香j.重庆电子工程学院学报,2021,21(3). (苏菁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手机:15008178677邮箱:nishuihanliang) 第三篇:结题报告刘海香实施“少教多学
19、”与培养学生个性化语文能力研究 结题报告涞源县第一小学执笔人刘海香 我校申报的国家级课题实施“少教多学”与培养学生个性化语文能力研究于2021年已经批准立项。自立项以来,在总课题组的悉心指导和省、市、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全体成员历时三年,努力工作,潜心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在做以下结题报告,恳请总课题组审查验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已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自主学习,是生本课堂的重要特征。 多
20、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这个目标的探究,虽取得一定成绩,但纵观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比如: 1.“规范式”的预习方式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我们看到很多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并没有考虑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差异,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事先布置的任务或预设的问题来学习和思考,这样的“规范”方式,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热情。 2.预设标准教学流程,使语文课堂失去个性的展示。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新课改关于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教学理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安排多种多样的授课方式如: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目的是让学生个性张扬,实则收效甚微。因为
21、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都是根据自己的预设,按部就班的指导学生去演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习过程成为教师的思维的展示,学生没有自我思考、质疑的时机,自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能力的培养。 3.阅读课上,教师的讲解限制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心智和心灵的真正的学习,没有这样的学习,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课堂上,教师因担心学生不能遵循自己预设的教学思路开展学习,而做过多的引导,使所有的孩子共同走向所谓的标准答案,没有孩子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声音,导致学生个性的消磨。 4、“蜻蜓点水式”的作文指导,使写作失去本真
22、。 学生谈文色变,一上作文课就会感到为难,教师指导思路受传统模式的限制,导致作文课枯燥乏味,学生无话可说,无情可表。只能按照教师给定的内容与形式敷衍了事。学生作文缺少独立的思考见解和真情实感,难以张扬个性,抒我之见。作文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共性,忽视个性。教师包办,学生放不开手脚,学生习作自主权被剥夺。 以上教学行为“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 “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缺失,主体性被压抑。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我们认为,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能力都应该得到自主的提升,学生的个性应是张扬的,思维应是跳跃的,语言应
23、是鲜活的,他们的学习方式应是开放的、多元的,因此我们根据总课题的要求,提出了实施“少教多学”与培养学生个性化语文能力研究的主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我们以为,倡导个性化语文能力的培养既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大显著特征,又是语文教育本位的回归,即语文教育是“母语的个性化言说”,个性化语文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因材施教为原则,充分体现了教学的人性化,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研究价值具体体现在: 1、改变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式,突出以学生“学”为主的理念。 2、重视在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伍梅香 信访 办结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