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心理咨询手册.docx
《某中学心理咨询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中学心理咨询手册.docx(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64页 共64页广德三中心理咨询手册(吴相德)目 录一 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二 心理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三 求助者及其监护人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四 学校心理咨询的原则五 11条不合理信念六 艾利斯的ABC理论七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特点八 艾里斯理性情绪治疗法九 安慰朋友的“心理手段”十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及其特征十一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有哪些特点十二 精神分析理论十三 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及在教育领域的贡献十四 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十五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十六 人的不合理的信念的解析十七 人格发展八段论 十八 认知行为
2、疗法的理论与实践应用十九 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与种类二十 依恋理论详解二十一 贝克的认知治疗法一 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和机构须遵守保密原则。保密不仅涉及咨询内容,同样也涉及心理诊断。在心理诊断中,咨询人员收集到的所有关于来访者的资料,包括个人生活、成长状况、个人成长过程、个人恋爱、婚姻、交友、工作等情况,均在保密之列。咨询人员未经来访者同意,绝不可将这些个人资料泄露给他人,包括来访者的亲属。另外,对来访者的心理测量结果和诊断也属保密范围之内,都要受职业道德中保密原则的制约。但在咨询过程中,一旦发现来访者有危害自身或他人的情况,必须立即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意外发生(必要时应通知有关部
3、门或家属,但应将有关保密信息的暴露程度限制在最小范围内)。心理咨询师在接受卫生、司法或公安机关询问时,不得做虚假的陈述或报告。如有必要,咨询师可以和来访者签订保密协议,典型的保密条款如下:对于您向我提供的信息,我绝对严格保密,没有您的书面同意,我绝对不会泄露出去。然而,根据法律规定,当您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或者您违反了当地的法律法规比如未成年人保护法时,我无法保证绝对保密,因为这样我可能会涉嫌违法。如果我需要与同事讨论对您实施的咨询,我会尽力隐瞒有关您身份的信息,包括使用化名。关于是否能够在咨询中使用录音和录像设施,咨询师会被要求使用录音设施,因为咨询谈话带有治疗和处方的性质,你很难想
4、象医生开处方会没有记录,这是对来访者权利的保护。当然,录音、录像内容也在保密之列。是否采取这样的措施需要咨询师和来访者商定。如果咨询人员或机构违反保密原则,来访者可以选择诉诸法律。二 心理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一)、咨询师的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二)、咨询师的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来访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来访者;3、本着对来访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4、向来访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三)、咨询师的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5、;2、遵守和执行商定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尊重来访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来访者。三 求助者及其监护人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的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
6、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则; (3)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四 学校心理咨询的原则(一)、平等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学校心理咨询人员要从尊重信任的立场出发,努力和咨询对象建立朋友式的友好信赖关系,以确保咨询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圆满的咨询结果。由于师生关系在教育与受教育意义上的不平等地位,平等性原则对于学校心理咨询特别重要。从实际情况看,下述两个问题对建立平等信赖关系十分重要。第一,关于如何看待来访者提供信息的可靠性问题。这个问题对咨询双方能否建立信赖关系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对于抱着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前来求询的人,其提供
7、的信息出现矛盾或不实之处,咨询人员不应大惊小怪,更不应表露出不信任的情绪或态度,而应投以信任的目光,委婉地提醒来访者注意自己的言语表达和回忆中的疏漏,以便在不损害咨询双方领带关系的前提下尽量获得准确的信息。至于那些抱着疑虑、观望和试试看心理前来求询的人,其提供的信息往往比较含混或失真。对这种情况,咨询人员也不应责怪或不悦,而应看准来访者的心思和顾虑,进行真诚的交流与排解。只要打消这些来访者的顾虑,求得他们的信任,要获得可靠的信息并不存在很大困难。 第二,关于对来访者一视同仁的问题。学校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学生,而这些来访者的情况又是千差成别的。有的来访者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有的则衣帽不整,语粗
8、情急;有的来访者谈吐自若,微露傲气,有的却词不达意,畏缩自卑。无论对什么样的来访者,咨询人员都应满怀热望,以诚相待,一视同仁,而不应该厚此薄彼。这对于和来访者建立平等信赖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二)、发展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学校心理咨询人员要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来访者的问题,不仅要在问题的分析和本质的把握中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做动态考察,而且在对问题的解决和咨询结果的预测上也要有发展的观点。来访者所反映的问题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学生的考试焦虑问题为例,有些学生的考试焦虑可能最初是由于父母的过高要求所形成的,以后又由于升学或就业的压力而逐步加剧;有些学生的考试焦虑一开始可能是因
9、为渴望在学校取得较高分数、以便受到教师和家长的赞扬而引起的,这种自我期待的逐步升级与间或遇到的挫折,增强了其内心冲突,因而导致较高的考试焦虑水平。应该注意深层心理的动态考察。 在各种内容的学校心理咨询中,遵循发展性原则都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在以发展为内容的学校心理咨询中,对这一原则更有其特殊的要求。发展性咨询的目的不仅在于了解个体已有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结果,更重要的还在于提示个体今后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方向,这就要求咨询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洞察能力和预见能力。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发展条件有准确估计;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有恰如其分的揭示和把握,这样才能达到发展性咨询的目的。
10、(三)、保密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学校心理咨询人员有责任对来访者的谈话内容予以保密,来访者的名誉权和隐私权应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证。保密是学校心理咨询的一项重要原则。保密既是咨询双方建立和维系信赖关系的基础,也是维护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名声信誉的大问题。在学校心理咨询的实践中,来访者常常叮嘱千万不要把他们的事情宣扬出去,更不要披露他们的真实姓名。当然,替来访者保守秘密并不是说咨询过程中的一切都不能公开。如果因为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的需要而不得不引用某些案例或有所公开,也不是绝对允许的。不过在这样做的时候,最好能事先征得案主的同意,或者对案例内容作技术性处理。如果在咨询过程中预见到可能出现自杀
11、、暴力等危急情况,也是可以协调多方关系,寻求解决之道的。在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上,重要的并不是形式上的公开或保密,而是在于是否尊重来访者的各种权利,包括来访者的名誉权和隐私权。 替来访者保守秘密是维护社会伦理道德和公民权利的必然要求。从道义上讲,来访者反映的隐私或缺陷既涉及到个人今后在学校和社会中的名誉和前途,又有可能牵扯到来访者与家庭成员、学校师生和其他人的矛盾和冲突。如果来访者这些深层的自我揭露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尊重,就很有可能激化矛盾,引发事端,甚至有可能造成来访者的绝望和轻生。对此,咨询人员切不可掉以轻心。如果遇到学校领导试图干预咨询双方交往活动的现象,咨询人员应坚持原则,不得随意将咨询
12、内容向外泄露。从法律上来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和通信自由,是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了的。作为学校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应牢记个人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坚持为来访者保守秘密,尊重来访者的个人隐私或缺陷,千方百计保护来访者的合法权益,这是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者的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 (四)、多样性原则1 直接咨询与间接咨询心理咨询除了直接咨询这种常见的形式而外,还有间接咨询。学生通常是学校心理咨询的直接对象。但由于学生的问题及教育通常与其老师或家长有关,间接咨询也会经常开展。间接咨询一般不承担矫治任务,咨询的重点通常放在适应、发展和预防问题上,这样便于教师和家长在咨询以后对学生的帮助和指导。对教
13、师或家长认为确有心理障碍需要矫治的学生,咨询人员应要求教师或家长陪伴他们接受直接的检查和治疗。这时,间接咨询过程更是与直接咨询过程有机结合到了一起。 2 个别咨询与团体咨询心理咨询除了一对一式的个别咨询这种常见的形式而外,还有团体咨询,或称小组咨询。团体咨询的含义,是指将有共通或类似问题的来访者,以组建小组的形式开展咨询。团体咨询由于组员之间的互动关系而有特别的价值。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很多都是发展性的问题而颇具共性,加上学校环境易于组织,应大力提倡和开展团体咨询。实践经验表明,像学生的考试焦虑、社交障碍等问题,采用团体咨询收效更为明显。 3 多样化的形式心理咨询除了会谈这种常见的形式而外,
14、还有电话咨询、信函咨询、网络咨询、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在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应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灵活采取多样化的形式。(五)、预防重于治疗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学校心理咨询人员不仅应重视求询学生心理异常或心理障碍的诊治工作,更重要的是应重视咨询过程中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只有把后一项工作做好了,使预防重于治疗的思想深入人心,才能更好地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预防重于治疗的思想是在学校心理咨询的发展过程中逐步为人们所理解、所接受的。现在,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意义已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显然,只治不防,无益于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只能使极少数学生从中获益,这同学校心理咨询尽可能地为
15、全体学生服务的宗旨是不相称的。相反,防重于治,不仅可以使具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得到应有的治疗,而且可以使更多的学生懂得心理卫生的意义,掌握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积极预防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贯彻预防重于治疗的原则,除了应在咨询过程中向广大来访者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之外,咨询人员还应注意加强对学生心理障碍的分析和研究工作,努力掌握学生各种常见心理障碍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不仅对矫治求询学生的心理障碍有积极意义,更重要的是可以依据这种规律性的认识,促进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的早期发现、早期防治。五 11条不合理信念1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每个人都绝
16、对需要得到其他重要人物的喜爱与赞扬。艾利斯不反对人需要别人的称赞与喜爱,而且认为能够得到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喜爱与称赞是一件好事。但他认为,如果把这当作是绝对需要的话,就是一个不合理信念了。因为它是不可能实现的。假如一个人相信这个信念,就会花很多的心思与时间曲意取悦他人,以求得对自己的赞赏。这样不但会使人丧失自己,使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追求其他快乐,也会使人丧失安全感(如时时担心能否被别人接纳或接纳的程度如何等),结果只能令自己感到失望、受挫、沮丧。 2一个人必须能力十足,在各方面至少在某方面有才能、有成就,这样才是有价值的。艾里斯认为,一个有理性的人,凡事会尽力而为,但不会过分计较成败得失,因为
17、重要的是参与过程而不是结果。如果要求自己十全十美,或过分要求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成就,为自己制定不能达到的目标,只能让自己永远当个失败者,在自己导演的悲剧中徒自悲伤。 3有些人是坏的、卑劣的、邪恶的,他们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与惩罚。艾里斯认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责备与惩罚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会使事情更糟。所以对犯错误的人,要做的是接纳、帮助他,使之不再犯错误,而不能因此否定他的价值,对其采取极端的排斥与歧视态度。 4事不如意是糟糕可怕的灾难。一个有理性的人应该正视不如意的事,寻求改善之法;即使无力改变,也要善于从困境中学习。 5人的不快乐是外在因素引起的,人不能控制自己的痛苦与困惑。艾里斯认为,外在事
18、物并不能伤害我们,倒是我们自己对这些事物的信念与态度让我们自己受到了伤害。所以,只要我们尝试改变自己有关的非理性思维内容,就可以有效地改变自己的情绪状态。 6对可能(或不一定)发生的危险与可怕的事情,应该牢牢记在心头,随时顾虑到它会发生。艾里斯认为,考虑危险事物发生的可能性,计划如何避免,或思虑不幸事件一旦发生如何补救,不失为明智之举。但过分忧虑,反而会扰乱一个人的正常生活,使生活变得沉重而缺乏生气。 7对于困难与责任,逃避比面对要容易得多。艾里斯认为,逃避困难与责任,固然可以得到暂时的解脱,但问题并没有解决,而且会因贻误时机而使问题变得越来越难以解决。所以,理性的人会通过实际的行动增加自信,
19、使生活过得更加充实。 8一个人应该依赖他人,而且依赖一个比自己更强的人。艾里斯认为,由于社会的分工、个人经历的多寡、闻道的先后等原因,有时我们确实需要他人的帮助,此时,如为了证明自己的所谓价值而拒绝他人的帮助,反而是不明智之举。但这并不是我们时时事事都依赖他人的理由。在生活中,任何人都是具有独特价值的个体,在大多数时候,他需要独立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所以,独立自主能力的发展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9一个人过去的经历是影响他目前行为的决定因素,而且这种影响是永远不可改变的。艾里斯认为,无可否认,过去的经历对人有一定的影响,有的影响还比较大,但这并不是说它们就此决定了一个人的现在与未来。因为人是
20、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客观地分析过去对现在可能存在的限制,善用自己的能力和机会,就可突破这种限制,使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充满希望与生机。 10一个人应该关心别人的困难与情绪困扰,并为此感到不安与难过。关心别人是人的一种美德,但我们无须为别人的困难与不安感到难过,需要的倒是帮助他们面对自己的困难与情绪困扰,并早日走出阴影。 11碰到的每个问题都应该有一个正确而完美的的解决办法,如果找不到这种完美的解决办法,那是莫大的不幸,真是糟糕透顶。艾里斯认为,世界上有些事物根本就没有答案,凡事都要追求完美的解决是不可能的。完美主义只能使自己自寻烦恼。六 艾利斯的ABC理论该理论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于
21、60年代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体系,他认为人有其固有本性,人的先天倾向中有积极的取向,也有消极的本性,换句话说人有趋向于成长和自我实现这样的内在倾向,同时也具有非理性的不利于生存发展的生活态度倾向,而且艾利斯更强调后一种倾向,他认为正是这种非理性的生活态度,导致心理失调。艾利斯将人类常见的非理性信念归纳为以下几种:倾向于进行畸形的思维(如强迫思维)。倾向过于易受暗示影响。倾向于过度概括化以偏概全。倾向于要求尽善尽美,认为不是完美的就是无用的。倾向于对他人的过分要求。倾向于追求绝对化,肯定化,不能忍受不确定性。倾向于夸大负性事件的危害性。倾向于自暴自弃。倾向于自我贬低。倾向于过分关注自身的机体的变化
22、。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牛鼻子”,把认知这个“牛鼻子”拉正了,情绪和行为的困扰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艾利斯将以上观点概括称之为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代表信念(Beliefs)是指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C代表结果即症状(Consequences),艾利斯认为并非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症状C,A与C之间还有中介因素在起作用,这个中介因素是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即是信念B,艾利斯认为人极少能够纯粹客观地知觉经验A,总是带著或根据大
23、量的已有信念、期待、价值观、意愿、欲求、动机、偏好等来经验A。因此,对A的经验总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同样的A在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C,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信念有差别即B不同。换言之,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并非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个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才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在ABC理论中,D代表治疗(disputing)通过D来影响B,认识偏差纠正了,情绪和行为困扰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解除或减轻,最后达到E效果(effects),负性情绪得到纠正七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特点埃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接受了弗洛伊德(SFreud)的人格结构理论,但他并不主张把一切活动和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心理咨询 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