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单元精练力与物体的平衡 doc--高中物理 .doc
《2010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单元精练力与物体的平衡 doc--高中物理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单元精练力与物体的平衡 doc--高中物理 .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精练一精练一力与物体的平衡力与物体的平衡【考点提示】力的概念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作用特点 力的合成和分解 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的应用【命题预测】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主要是结合平衡问题考查弹力、摩擦力及力的合成和分解等知识,考查弹力变化及摩擦力的分析是命题热点之一,有时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综合性考查,题量一般只有一题,题型主要是选择题。高考认证高考认证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木块 A、B 分别重 50 N 和 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25。夹在 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 2 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400
2、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 F=1 N 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 B 上,如图所示。力 F 作用后A.木块 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12.5 NB.木块 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11.5 NC.木块 B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9 ND.木块 B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7 N2如图所示,物体 A 置于物体 B 上,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 B 相连在弹性限度范围内,A 和 B 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往复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并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和 B 均作简谐运动(B)作用在 A 上的静摩擦力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C)B 对 A 的静摩擦力对 A 做功,而 A 对 B
3、的静摩擦力对 B 不做功(D)B 对 A 的静摩擦力始终对 A 做正功,而 A 对 B 的静摩擦力始终对 B 做负功3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两物块P、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悬于空中,Q放在斜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时,P、Q仍静止不动,则A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B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C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D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4两光滑平板 MO、NO 构成一具有固定夹角0=75的 V 形槽,一球置于槽内,用表示NO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如图 5 所示。若球对板NO压力的大小正好等于球所受重力的大小,则下列值中哪个是正确的?()A
4、15B30C45D605.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作用,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1、l2、l3、l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A.l2l1B.l4l3C.l1l3D.l2=l46.如图 4 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为Fb=5 N,Fc=10 N 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
5、和c仍保持静止。以f1、f2、f3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A.f1=5 N,f2=0,f3=5 NB.f1=5 N,f2=5 N,f3=0C.f1=0,f2=5 N,f3=5 ND.f1=0,f2=10 N,f3=5N7.下列是一些说法:一质点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内的冲量一定相同一质点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做的功或者都为零,或者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在同样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但正负号一定相反在同样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正负号也不一定相反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单元精练力与物体的平衡 doc-高中物理 2010 届高三 物理 一轮 复习 单元 精练 物体 平衡 doc 高中物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