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科学发展分析报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国资委科学发展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资委科学发展分析报告.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国资委科学发展分析报告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二阶段的安排,委领导班子在开展学习调研、解放思想大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和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基础上,通过回顾总结*以来的工作,全面分析检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原因,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努力方向。现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分析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效和形成的共识 党的*以来,省国资委领导班子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出资人定位,深入推进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有效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连续四年被省政府
2、评为目标管理优秀单位。 (一)建立四个体系,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体制框架基本形成。一是建立了国有资产监管的组织体系。省国资委20*年11月成立以来,积极推进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加强对省辖市国资监管机构的指导监督,全省除*、*、*3个省辖市设立国资局与财政局合署办公、*市设立国资办外,其余14个市均单独设立了国资委。二是建立了国有资产监管的法规体系。省国资委先后制定了1件地方规章和75件规范性文件,各省辖市国资监管机构制定地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63件。省管企业普遍设立法律事务机构,4户企业实行了总法律顾问制度。三是建立了国有资产的基础管理体系。建立了企业国有资产统计体系和国有产权登记体系,圆满完
3、成清产核资和全省国有产权登记工作。强化外派监事会工作,完善工作机制,提高了监督检查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加强财务基础管理,建立了以财务决算为基础,以财务快报为监控手段,以审计为保障措施,以总会计师为财务责任人,以综合绩效评价为导向的财务监督机制。加强国有产权管理,规范产权转让行为,有效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创新国有资产评估机制,建立了评估机构公开选聘、评估结果公示和评估专家评审等制度。推进企业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加强了重大投资项目管理和担保风险管理。四是建立了国有资产经营责任体系。按年度和任期与企业负责人签订经营业绩责任书,建立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离任审计与任期审计相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的经营业
4、绩考核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制度,落实了国有资产经营责任。2021年、2021年、2021年、2021年省管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分别为1*.3%、102.3%、102.9%、106.1%,保持了国有资本权益连续4年增长。与业绩考核相配套,创新企业薪酬分配机制,加强人工成本监控,规范了企业收入分配工作。在15户省管企业中推行年薪制,对未实行年薪制的企业负责人薪酬实行备案管理。开展了企业年金制度试点。规范省管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建立了职务消费预算审批制度。 (二)突出四项重点,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一是积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4482户国有企业实施了改革改制,分离安置职工近100万人。
5、全省98%以上的国有工业企业实现了股权多元化,粮食企业体制改革基本完成,非工业企业的改革全面铺开。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30家省直单位所属的197户企业中有111户完成改制,85的企业进入改制程序。我委管理的63户中小企业有37户完成改制。同2021年底相比,2021年国有企业户数减少了53%,但资产总额达到6629亿元,净资产2021亿元,分别增加54%和56%;实现营业收入3449亿元,利润总额244亿元,上交税金247亿元,分别增长91.7%、5.45倍和1.2倍。其中,省国资委监管的27户省管企业,2021底资产总额达到2348亿元,主营收入1588亿元,利润总额104亿元,分
6、别比国资委成立时增长101%、247%、469。二是加快重点骨干企业股份制改革和上市融资步伐。省管企业共实施国内外合资项目246项,项目总投资3482亿元,合同利用外资96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8亿元。通过实施对外战略合作,先后引进美国摩根士丹利、巴西淡水河谷、新加坡丰隆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宝钢、武钢、中铝等一批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和再融资步伐,平煤天安、洛钼股份等分别在境内外上市。全省29家国有控股、参股的上市公司顺利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一批上市公司通过股改解决了大股东占用资金等历史遗留问题。三是着力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全省国有企业自办的484所中小学校,有449所移交当地
7、政府管理。省管企业360多个辅业单位,95%以上实现了与主业分离,58的辅业单位实施了改制。采取破产重组、先租后破、分拆出让等多种形式盘活困难企业存量资产,启动了一大批停产半停产企业。安彩集团、洛轴集团、莲花集团、春都集团等重点企业的重组解困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全省56个政策性破产项目列入国家计划,核销呆坏账65亿元,妥善安置困难企业职工14万名。四是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积极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创新企业用工和分配制度,多数企业建立了中层管理人员竞聘上岗和员工双向选择制度,企业与职工之间确立了新型劳动关系。 (三)抓住四个关键,国有经济布局
8、和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大力推进企业战略重组。根据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企业战略重组的总体部署,提请省政府转发了关于加快省管企业战略重组的指导意见,按照打造煤炭化工、装备制造、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投资、现代服务、文化产业等6大优势板块的布局,积极实施省管企业战略重组,进而引导和带动全省企业联合重组。2021年以来,全省共实施企业重组重点项目214项,新建投资项目100多个,新增资产规模1015亿元,安置就业26万人。2021年12月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的挂牌成立,“航母型”大型企业集团建设迈出重要步伐。二是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持以战略规划为引导,下发了河南省省管企业“十一五
9、”改革和发展规划,加大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力度。2021年省管企业在建固定资产项目98项,完成项目30个,累计完成投资180亿元。三是引导企业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省管企业建成技术中心20个,其中国家级技术中心4个、省级技术中心12个。省管企业完成科研和新产品开发项目5265项,获国家级奖励13项,省部级奖励245项,授权专利437项。四是突出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指导省管工业企业制定节能减排方案,把节能减排指标纳入业绩考核责任体系。一批企业深入推行安全生产、节约生产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开展四种探索,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一是开展了新形
10、势下企业党建工作的探索。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和国有企业“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涌现出永煤集团、平煤集团、河南铁路集团等一批先进典型。其中永煤集团被评为全国“四好”领导班子创建先进单位和“2021年全国国有企业十大典型”。先后对省管企业的115个先进党组织、438名优秀共产党员和106名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奖励。不断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开展了“河南省自主创新十大杰出青年”等评选活动。积极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在四川抗震救灾中省管企业共捐款5387万元,一拖、平煤、郑煤组建的3支共64人的抢险救灾突击队出色完成救援任务
11、。二是开展了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新机制的探索。按照管少管好、减少环节、提高效率的原则,积极优化省管企业领导班子结构,一批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同志走上了企业领导岗位。出台了外部董事管理办法,建立了90名外部董事人才库。三是开展了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研究制定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和省管企业拔尖人才评选管理办法,评选了首批93名拔尖人才。以“周末管理论坛”、“工商管理培训”为载体,先后培训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3000多人次;省管企业组织各类培训500多场次,培训员工7万多人次,有效提高了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四是开展了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探索。出台了河南省省管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总体
12、框架,积极构建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高度重视信访、案件查办和纠风工作,狠抓对违纪违法案件和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查处。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抓住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开展效能监察,受到了中央纪委充分肯定,在全国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座谈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以来,省国资委党委在实践中探索,在改革中创新,在发展中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深化,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通过五年的努力,我省国有经济快速发展壮大,活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布局和结构逐步优化,在全省经济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实践证明,国资
13、委领导班子是一个清醒坚定、作风民主的班子,团结协作、坚强有力的班子,开拓进取、干事创业的班子,严格自律、清正廉洁的班子。回顾这几年的改革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思想不断解放、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作为探索性很强的国资监管事业来说,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进步和成绩,无不是思想解放推动的结果;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本原因也在于思想不够解放。只有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坚持解放思想不停顿,才能不断推动科学发展上水平。这是我们不断取得进步的一条基本经验。 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改革能够激发国有企业的内在活力,也是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从本质上讲,国企改
14、革就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寻找一条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改革的关键在于市场化的改革取向,目标是塑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合格市场主体。实践证明,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国有企业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是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发展,是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坚持科学发展的道路,在加快战略重组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的同时放开搞活中小企业,在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的同时逐步退出没有优势的竞争性行业,在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的同时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5、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果断淘汰落后产能,开创了国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崭新局面。 必须坚持体制创新。改革就是创新,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种体制障碍,形成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新一轮国企改革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进入了国资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国企改革的新阶段。省国资委和郑州等省辖市国资委积极建立“三统一,三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探索“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有效途径,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主体和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初步解决了出资人虚位、缺位和多龙治水的问题,正在奋力突破长期以来制约国有企业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 二、领导班子中存在的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16、我们通过开展“四对照、四查找”活动,清醒地认识到国资委领导班子在思想认识、精神状态、体制机制、工作作风上,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广大干部职工的期望还有不小的差距。为此,委党委在认真梳理机关、企业、基层及社会各界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查找了发展理念、发展实践、发展机制和发展主体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在发展理念方面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差距。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是发展理念的转变和创新,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感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思想认识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主要是受传统发展理念的影响深,习惯于增长等于发展的传统思维方式,在思想深处自觉不自觉地
17、将发展理解为经济增长,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理解不准确、领会不全面,对推进国有企业科学发展的规律研究不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树立得不牢,还没有走出“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误区。同时,对科学发展理念的宣传和指导力度不够,特别是指导企业科学发展方面,强调市场因素多,注重发挥企业的生产经营主体作用,而履行出资人资产监管特别是资本运营职能不够有力,直接引导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措施少,有些企业在引进外部战略投资者、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统筹把握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等方面还没有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还没有真正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在发展实践方面一些影响和制约科学发
18、展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很重,全省大型国有企业中能源型、资源型企业所占比重过大,产业集中度低,项目重复建设,资源配置分散,综合利用水平低,环境代价过大,还没有根本转换拼资源、拼能耗的传统发展模式。我省国有经济在战线大幅收缩的同时,没有能够实施有效的战略集聚,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以及事关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行业和领域集中不够,缺少具有支撑和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难以形成产业支撑。二是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经济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产品链条短,企业利润增长主要靠规模扩大和产品价格提升,一般产品相对过剩,高技术、高附加值
19、产品短缺,缺乏核心竞争力,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三是在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工作中还缺乏有力的抓手,激励和约束不够有效,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还没有达到国内企业平均水平。四是相当一部分省管企业的整体产业层次还不够高,装备水平和研发能力相对较低,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还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带动力和主导作用。 (三)在发展机制方面推动科学发展的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一是在监管体制上,全省两级国资监管机构都有职能不到位问题,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事不分,行业管理与出资人管理纠缠在一起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国有资本运营起步较晚,国有资产市场化、证券化水平比较低,资本统筹运
20、作的能力有待提高。对省辖市国资监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还需要加强。二是在监管机制上,习惯于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不适应现代行政服务理念,重审批轻服务,在把握出资人的职责定位、推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建立科学有效的经营责任体系,形成业绩考核与绩效评价、薪酬分配、企业领导人员任免相互配套和衔接的监管链条,以及强化和发挥监事会职能、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等方面,还有不少有待于探索完善的地方。三是在企业经营机制上,不少企业形式上设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但流于组织结构表面化,没有真正建立科学决策、权责明确、相互制衡、运转高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运营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也没有及时实现转换,离形成市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资委 科学 发展 分析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