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2021-2021)5篇范文(一).doc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2021-2021)5篇范文(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2021-2021)5篇范文(一).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2021-2021)5篇范文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的通知 国土资发20217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已经部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根据本地区的情况,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做好本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附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年-年) 目录 前言 一、我国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工作进展 二、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与目标 三、总体部署 四、主要任务 五、主要措施 地质灾害是指各种地质作用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的危
2、害。科学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资源,避免和减轻致灾地质作用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年月,地矿部、国家计委、国家科委联合向各省(区、市)和有关部门印发了地矿部组织编制的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实施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年机构改革,国务院赋予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职能。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在基本完成原规划任务的基础上,编制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年)。 一、我国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工作进展 (一)地质灾害现状 我国致灾地质作用种
3、类繁多,分布广泛,活动频繁,危害严重。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范围占国土面积的.,其中又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平均每年造成多人死亡,经济损失巨大。 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和采空塌陷)主要分布在岩溶地区和矿区。岩溶塌陷分市广泛,自 年以来,已在个省(区、市)发生近千起,塌陷坑总数万多个,其中尤以中南、西南地区最多。矿区(以采煤为主)采空塌陷十分严重,仅华北、华东地区的煤矿区采空塌陷每年就达.万亩。地面塌陷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几十亿元。 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东部平原地区,全国已有上海、天津、苏州、无锡等多个大中城市出现较为严重的地面沉降灾害。地面沉降虽不致直接造成人员伤亡,但由于它多出现在经济
4、发达地区,所以造成的经济损失尤为严重。 地裂缝已在个省(区、市)多个县(市)发现多处,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为严重。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特别是自年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履行“对地质环境进行监测、评价和监督管理”职能以来,各级地矿行政主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管理,使我国为防治地质灾害而开展的调查、评价、监测预报和治理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基础工作得到了加强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地质灾害现状调查;先后完成了长江、黄河等条大江大河和成昆铁路、宝成铁路、川藏公路等交通干线的环境工程地质普查;特别是完成个省(区、市):万以地质灾害为
5、重点的环境地质调查。初步掌握了全国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和法制建设有了明显进展 各省(区、市)普遍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防灾预案制度、灾害速报制度、险情巡查制度、汛期值班制度;全国已有个省(区、市)颁布实施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年国土资源部第号部长令颁布实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并开始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 .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进行了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黄腊石滑坡、鸡扒子滑坡、重庆豆芽棚滑坡等多处危害较大的地质灾害的勘查治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监测网络初具规模,预报工作卓有成效 初步建立起全国地质环境监测网,对一些
6、危害较大的滑坡、危岩、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开展了专门的监测预报。通过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高了受灾害威胁地区干部群众的减灾防灾意识,适合中国国情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正在稳步推进,汛期地质灾害检查和应急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实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单位资质管理制度 从年开始,先后颁布实行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目前已有铁道、建设、煤炭、水利、电力、交通、化工、有色、冶金、建材、地矿等个行业所属的多个单位获得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资质等级证书。此外,举办了多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工程师培训班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地质灾害
7、防治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尽管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法制不够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尚未建立、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全国地质灾害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尚未完全查清;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每年多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多亿元。因此,编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指导各地、各部门编制本地区、本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积极主动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二、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_理论伟大旗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以突发性致灾地质作用为重点,以群测群防为主要手段,以最大限度地减
8、少人员伤亡、保障社会稳定为主要目的,把地质灾害防治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长远与当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规划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究实效,东、中、西部防治重点各有侧重的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阶段实施的原则; .坚持各级政府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负责的原则; .坚持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谁诱发谁治理;自然形成的地质灾害谁受威胁谁出资的原则。 (三)规划目标 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目标是。用年的时间,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和适应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严格控制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加强基础调查工作,在基本掌握我国致灾地质作用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的基础上,建立并逐步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和群测群防体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力度,使危害严重的重大地质灾害点基本得到整治。通过这一阶段工作,将地质灾害防治从过去分散的、被动应急的状况,转变为有组织的、专门的、主动的和有预见性的工作。到年,使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日益突出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到年,基本改变我国地质灾害日 趋严重的局面,使我国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和损失量有明显降低。 分段目标是: 到年: .进一步掌握我国致灾地质作用的分布规律、主
10、要致灾危险点的分布状况、危险性、危害程度等。 .群测群防监测网络覆盖到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个县(市)、占国土面积约的范围,并初步形成全国专业监测骨干网络,在三峡库区等重要地区实行立体监测。 .建成相对完善的全国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提供主要地质灾害信息适时查询。 .建立规范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严格控制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到年: .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以群测群防为基础,现代化专业监测为主导的覆盖全国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 .在防治技术方法和地质灾害体综合开发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使一些危害特别严重并需要治理的致灾危险点得到有效治理。 三、总体部署 根据我国地质环境条件和致灾地质作用分布
11、特点,结合全国国土总体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防治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集区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区,按东、中、西部进行部署。 (一)东部平原地区 即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以东,衡山-黄山一线以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大部、河南、湖北中东部、湖南中东部、江西北部、安徽、江苏、山东、浙江北部。这一地区,总体上地势低平,经济比较发达,生态环境相对较好,主要的问题是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大量超采地下水引起严重的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海水入侵等致灾地质作用。采矿特别是采煤造成的地面塌陷也是这一地区比较常见的致灾作用。除此之外,在部分丘陵区有小型崩塌、滑坡、泥石
12、流,规模虽不大,由于人口密集,所以其危害也比较严重。这一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首先是要加强行政管理,科学部署地下水开采井位和开采层位,通过高效的全自动监测网络,严密监测,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减缓地面沉降。其次,要做好以国土经济开发区为重点的环境地质综合评价和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并据此及时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建设布局,避免将重大工程和重要设施建在岩溶地面塌陷危险区和矿山采空区,杜绝人为诱发地质灾害。 (二)东南丘陵区 即雪峰山-十万大山一线以东,衡山-黄山一线以南地区,主要包括:浙江南部、江西大部、福建、广东等地区。这一地区内丘陵区的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是主要的致灾作用。除此之外,广东等地采石场
13、常常发生崩塌。针对这一地区人口密度大,寸土寸金的现实,要加强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勘查、防治,特别要注意将防灾与土地、矿产开发利用紧密结合起来,走开发性治理的道路,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经济效益。对农村丘陵山区的点多面广的致灾地质作用,要研究其形成机制,普及基本知识,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网络,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三)中西部山区 即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以西,祁连山-岷山-龙门山-玉龙雪山一线以东,龙首山以南地区。包括河北西部、甘肃、陕西、山西、四川大部、重庆、云南大部、贵州、广西等地区。这一地区,地形上,以切割强烈的山地、高原为主,新构造活动强烈,气候条件复杂。这一地区不仅是我国矿产资源开
14、发、交通和城镇建设的重要地带,也是农、林、牧业生产的主要基地。区内以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最为常见,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部署的主要地区。这一地区要在全面开展相应的环境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加强国土经济开发区和大江大河、交通干线等突发性致灾地质作用多发区段的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工作。要特别注意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紧紧围绕重点工程展开,要建立并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避免将城镇、重要设施建在受致灾地质作用严重威胁的地区,确保重点工程的安全。二是要针对这一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点多、面广,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的特点,在防治区划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监测预报系统,加
15、强监测预报;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对危害严重的隐患点采取防治措施。三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应在“保护中开发”和“开发中保护”的方针指导下,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防治矿山地质灾害。 (四)西部地区 主要包括内蒙、_、西藏、青海、云南西部地区。矿产、能源、森林资源丰富,国土开发程度较低,地壳活动频繁。这一地区可分为两部分。 南部山地、高原区以自然形成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致灾作用为主。这一地区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密度小,经济欠发达,而致灾地质体的规模又很大,所以防灾工作的主要手段是避让,对少数民族地区和城镇集中居民区危害重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治理。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有关各省(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土资源部 地质灾害 防治 工作规划 纲要 2021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