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XX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doc
《2022XX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XX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 我国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和基础性,决定了义务教育必须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平等地接受优质教育。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确保教育公平,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构建和谐渝北,意义十分重大。近年来,我区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措施积极,成效初显。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也不容低估。当前,务必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努力实现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渝北义务教育发展总体情况 (一)全区义务教育学校现状 目前,全区有公立小学2
2、65所,1607个班,在校学生56898人。其中,农村小学234所,1068个班,在校生29266人,平均每校4.6个班,每班学生27人。在农村学校中,有村小176所,483个班,在校生8253人,平均每校2.6个班,每班学生17人,其中10人以下的小班占三分之一左右。有XX县区小学31所,539个班,在校生27632人,平均每校17.4个班,每班学生51.2人,其中55人以上大班额和超大班额占37。全区有初中学校49所,676个班,在校学生32030人。其中农村初中33所,401个班,在校生13585人,平均每校11.4个班,每班学生33.8人。有XX县区中学16所,275个班,在校生184
3、45人,平均每校17个班,每班学生67人。 (二)近年来渝北义务教育发展主要举措 1、财政投入向农村教育倾斜。按照“三个增长”要求,财政对教育投入从2001年8087.4万元,增加到了2006年的1.89亿元。区财政每年投入1800万元,在全市率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每年投入1500万元用于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每年投入500万元,建立起了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等等。 2、通过“撤、迁、并、建、扩、改”等有效途径,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全区撤销村小75所,迁建小学1所,合并初中3所小学1所,扩建初中16所小学156所。投资5300万
4、元,对165所中小学的10万平方米危房进行了改造。 3、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中,实施了学历跨越工程,定期开展岗位业务培训。对农村教师实施了地区补贴和工作补贴,财政为学校注入了医保经费。对269名农村代课教师按政策规定及时转为了公办教师。 4、建立强校带弱校的对口帮扶机制。有23所XX县区学校与46所农村中小学结为帮扶对子。 (三)渝北义务教育发展基本评价 区委、区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为本、科教兴区战略,营造了义务教育发展必要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教育投入持续加大,办学条件快速改善,师资素质不断提高,全区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事
5、业发展的满意度逐步升高。但是,目前XX县区居民子女“入学难”,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等矛盾依然凸显,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已成为渝北当前热点问题。 二、渝北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突出表现 (一)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差距过大 1、基本办学条件悬殊 两路、龙溪地区的多数义务教育学校,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发展,具有布局集中,规模大、综合实力强等特点,基本办学条件按照直辖市主XX县区要求,校园校舍建设高标准,设施设备高质量,功能齐全配套,学校处处散发出浓郁的现代化气息。分布在1000多平方公里面积上的农村学校,散、小、弱是其主要特征,校园校舍陈旧简陋,设施设备不配套,与XX县区学校形成强烈反差。 2、师资素质差异明
6、显 XX县区学校规模大,条件好,吸引了大量农村骨干教师“孔雀向南飞”,汇聚了大批高素质教育人才。据龙兴镇反映,2002年以来,该镇教师调入XX县区学校任领导和骨干教师已达85人。XX县区教师编制充裕,学科教师配套,专科专任,专业水平普遍较高。XX县区学校经费充足,教师进修交流机会多,福利待遇好,专心教育,思想稳定。农村学校规模小,条件差,缺乏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必要条件,骨干教师大量流向XX县区。农村教师编制少,学科教师不配套,在村小往往1师1班,在完小被迫多级多科上课,“万金油”教师是农村学校的常态。农村学校经费紧缺,进修提高机会极少,福利待遇微薄,农村教师不安心农村,不安心教育,
7、不求进取,已成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一大障碍。 3、生源质量区别太大 在XX县区,市场经济竞争激烈,进校读书已成为XX县区儿童和少年成长的迫切要求,渴望学习,安心读书是学生中的主流,生源质量普遍较好。XX县区学校条件好,农村优秀学生和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大量进城“择校”读书。据区教委统计,20062007学年中,全区农村学生转入XX县区学校达1419人。在农村,受市场经济影响和农民所处环境局限,尤其在义务教育出口被堵和不畅的情况下,家长和子女产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忽视子女教育,学生无心读书不在少数,农村学校生源质量一般不高。古路镇中小学中,在校生有一半属单亲家庭、隔代亲教育、暴力型家庭教育、
8、溺爱型家庭教育的孩子。在洛碛镇中小学中,留守儿童达到40,个别学校高达60。 (二)区域间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 1、XX县区街道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 XX县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学校布局不合理,XX县区居民子女入学难矛盾过于集中。在两路XX县区,16万人口的双凤桥街道,布局中小学15所,配备教师936人,渝北中学、实验中学、实验小学等多所名校在这里荟萃,优质教育资源在此处高度集中。按区政府规划,市级联招学校南华中学也即将入驻该地区,双凤桥街道义务教育届时将锦上添花。拥有12万人口的双龙湖街道,配备了3所完小、2所村小,“入学难”压力在转嫁给回兴和双凤桥两街道之后矛盾依旧凸显。21万人
9、口的回兴街道,仅1所中学3所小学,招生已达极限,学校不堪重负,大量适龄儿童和少年不能就近就地入学,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早已亮起了“入学难”红灯。属在建XX县区的龙塔街道亟待增设规范的公立中小学,“入学难”矛盾也开始显现。 2、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围绕中心镇逐步递减 全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中心镇的中学、中心小学集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多,吸引的农村生源多,“入学难”现象在一些地方开始出现。一般镇和被撤销的原乡镇政府所在场镇的中小学校,集中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小,华蓥山等边远山区镇学校显得更少,村小是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最薄弱的地方。这些地方学校的办学条件普遍较差,往往留不住教师和学生。 (三)校
10、际差距两极化 强校更强,弱校更弱,是我区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真实写照。XX县区重点中小学校,象强大的磁石一样吸纳了较多优质教育资源,一年上一个台阶,各自瞄准更高目标全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地处两路XX县区的五星小学, 10.8亩地上承载着1874名学生,全部办公室、功能室在强大的入学压力下改作了教室,教师被迫挤在走廊里办公,学生只能分两批轮流上课间操。回兴中心校1626名师生,挤在102平方米的食堂就餐,男女厕所共98平方米,分别10和14个蹲位,课间10分钟休息时间里,学校必须安排男女各4名教师维持厕所秩序。龙山街道工农小学,实属“都市里的村小”,70年代的乱石墙瓦屋盖教室,已成c级危房
11、,常有垮塌危险,教室旁边废旧物品回收站噪声干扰教学,周边环境脏乱差目不忍睹。XX县区有这样薄弱的学校,农村学校差距更大。龙兴中心校地处禹王庙和龙藏寺两大寺庙之间,读书声、颂经声,声声相和,三分之二的校舍是瓦屋盖,只有校长办公室有1部电话机。普福完小的教师仍在清代建造的寺庙里办公。石船中学、梅溪小学、东山小学等一批学校因操场未硬化,师生体育活动长期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功能室不配套,计算机老化不能用,农村薄弱学校太多。 三、渝北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现象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导致工业化、城市化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从而引导着教育资源向XX县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XX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 2022 XX 义务教育 均衡 发展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