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武邑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河北武邑中学2014级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温馨提示:(1)本场语文科目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本试题共8页,25题,150分。(2)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的答案规范填涂于答题卡相应位置。(3)请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工整写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4)交卷时,只收答题卡;考完后,保留好试卷。一、基础知识(3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A溯流(s) 记载(zi)烜赫(xun) 邂逅(xi ) 怵目惊心(c)B聒噪(gu) 弥漫()勖勉(x ) 跣足(xin )鼎铛玉石(chng)C佝偻(y)烽燧(su) 道观(gun)沆瀣(xi) 诗无达诂( g)D祠堂(c)庚帖
2、(ti)缧绁(li )肯綮(qng) 越俎代庖(po)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A突兀骠勇歌舞声平百战不怠 咄咄怪事B垓下营葺蟾宫折桂欢度春节 喋血街头C镵然 嗔目掉以轻心格物致知 户枢不蠹D宫阕须臾浩渺无际如鲠在喉 感恩带德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当今社会,( ),总有那么一些不知敬畏为何物的人,他们不敬生命不敬自然不敬律令不敬道德不敬传统不敬历史不敬民意不敬信仰,完了还():“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对于这种现象,要想(),除了唤醒他们的敬畏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健全制度、完善管理。A.鱼目混珠振振有词扬汤止沸B.鱼龙混杂侃侃而谈扬
3、汤止沸C.鱼目混珠侃侃而谈釜底抽薪D.鱼龙混杂振振有词釜底抽薪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我们的所作所为不能与群众的利益_。成功需要脚踏实地地努力,只靠烧香拜佛,这是_ ,其结果可想而知。有些企业一面想要以诚信示人,另一面却在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如此_,企业的信誉怎么能树立起来?A南辕北辙 背道而驰 缘木求鱼 B南辕北辙 缘木求鱼 背道而驰C背道而驰 南辕北辙 缘木求鱼 D背道而驰 缘木求鱼 南辕北辙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需要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不可或缺,而且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B陆
4、游不仅将大小孤山、名胜古迹、传闻轶事、前人诗句等景物记述在文中,而且随笔写出郡县沿革、地形防务等情况。C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D教育部近日在全国高校启动的以“阅读传统经典品味书香生活”为主题的“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6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随着反腐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新的腐败形式也在出现,有的甚至更加隐秘。反腐是一场持久的战争,它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长治久安。B这次羽毛球邀请赛在新建的贺家山体育馆开始后,通过小组赛、复赛和决赛的激烈角逐,最后张碧江.邓丹捷分别获得了冠亚军
5、。C心想事成”是近年来使用频率最高的祝辞,它不仅普遍用于节日,而且被广泛用在书信里,还经常见之于报端,成了一种“廉价礼品”。D垃圾消费是指一些消费者盲目买回无实际用途的商品从而造成浪费的现象,它的出现多与消费者的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有关。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柳宗元与山水的相遇,多少有些偶然、被动和无奈。_ 。_ 。_ , ,_ 。_ 。最后,山水与人合而为一,并且化为山水之文。与此相应,山水也走进了他的文章之中不过,或许是永州山水的深情召唤他不是自愿来到这里,而是被无可抗拒的力量抛掷到了这里或许是自己的突然醒悟当他来到这块荒蛮瘴疠的土地时,心情的消
6、沉郁闷可想而知总之,柳宗元终于在山水中找到了自己新的生存天地A B C D8.下列各选项对漫画寓意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3分)A. 工作态度重要,工作能力更重要。B. 保护动物,不能一味地、无休止地攫取。C. 因循守旧,不知创新,只能劳而无功。D. 发挥主观能动性,更要尊重客观规律。9下列各句中,使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A斗酒十千恣欢谑B会须一饮三百杯C钟鼓馔玉不足贵D与尔同销万古愁10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五月渔郎相忆否”,不言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主客移位,更加衬托出主人公对家乡亲朋的思念,这是从对方来写的一种表达技巧。B“废
7、池乔木,犹厌言兵。”作者采用拟人手法,写“池”“木”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这场不义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C“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运用壮景写乐情的手法,它让久旅他乡的作者感到生命的伟大、胸襟的旷远。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化抽象为具体,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1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一个不眠的女子独自在调弄鹦鹉,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而鹦鹉学“念”来表现,实为婉曲含蓄。鸟语之后,反添一种凄凉。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对仗工整,写出了广大士兵浴血奋战、伤亡惨重和
8、将帅们纵情享乐、不恤士卒的事实,在鲜明的对比中突出了官兵对立、苦乐不均的事实。C“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呢!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铺叙之中,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D“老鱼跳波瘦蛟舞”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奇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12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组是( )(3分)A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
9、也。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B技经肯綮之未尝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视为止,行为迟 不忍杀之,以赐公。D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苏轼的故乡观 1综览苏轼关于故乡、异乡的众多文字表达,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有浓厚怀乡情结的人。故乡首先是地理意义的出生之所。对此苏轼有明确交代,多次说他的家在剑外之地、岷峨之间、蜀江之上。“吾家蜀江上, 江水绿如蓝。”他虽总在异乡漂泊,但总忘不了其“蜀士”身份。其次,故乡是宗族意义的团聚地。在异地他乡,遇到两类人最易牵起怀思故乡的心肠。一是来自故乡的乡人。“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相望六十
10、里,共饮玻璃江。”那种共饮一江水的同里感觉让身在异乡的他难忘。二是到故乡去做官的人。苏轼总会夸故乡的山水、风物等:“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最后,故乡是文化心理的生活区。在异乡,苏轼常用故乡的山水、风物、典故来比照,在黄州见到美丽的海棠,他不禁发出是否来自故乡的疑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不仅如此,他还将故乡的文化移植到他乡,让异乡充满故乡的气息。他在湖州写的何满子词中的岷峨、江汉、当垆人等都是故乡的符号。 2不断怀念故乡的苏轼,事实上却是于三十三岁时第三次出川后,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苏轼的后半生在贬谪流放中度过,长期处于“无家”的状态,“逐客如僧岂有家”,不得不忘记
11、地理、家族和文化心理意义上的故乡,认他乡为故乡。 3但要认他乡为故乡,又要经历几个必要的思维阶段。首先将故乡具化, 与异乡对立。苏轼常以比眉州更大的地名或山水、云月来代表故乡,如成都、青城、峨眉、岷江等。故乡的具化一定程度上就是迁移人对异乡的排斥,这既可发生在迁移初期的凤翔,又可发生在饱经迁移之苦的惠州。其次是将故乡泛化。不具述与眉山有关的地名,而只说“故园”、“故山”、“归路”、“归去”等泛化字眼,以表现对宦途世味的梦幻感受。此时的故乡是烦恼人生的虚化寄托,是对现实漂泊处境的抗衡工具,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然后是将故乡意念化。所谓意念化,就是不执泥于出生地的故乡,一切随缘,适意,将足之所履
12、和心之所安处都视为故乡,“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此时的故乡只是一种意念,一种理想的旷达人生态度,不再与异乡对立。最后是,实现故乡的异乡化,甚至是异乡的故乡化。对苏轼而言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与异乡的和睦相处,把异乡变成要归去的“家”之所在地。如果异乡的风景足够好,苏轼甚至会“贬低”故乡:“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对异乡的山水、人情等的好感至极, 苏轼就会用佛教思维,将异乡“前生”化为故乡:“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另一种是受命运驱策打击,颠沛异乡,与魂牵梦萦的故乡阻隔时,扩大心胸,寓寄于物,发现异乡的种种优点。先将异乡寄托甚至实体化为身体和心灵栖息的故乡,
13、最后实现对故乡和异乡阻隔的超越,以一种处处吾乡处处家的心态来对待每一次实际非常痛苦的贬谪经历。 (选自苏轼的故乡观,有删改)13.下列对于“苏轼故乡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故乡的内涵之一是地理意义的出生之所,苏轼多次说他的家在剑外之地、岷峨之间、蜀江之上就是这种观点的体现。B.故乡是苏轼文化心理的生活区,在异乡见到美丽的海棠苏轼也要发出是否来自故乡的疑问,充分体现了他对故乡的依恋。C.故乡是苏轼烦恼人生的虚化寄托,是苏轼对现实漂泊处境相抗衡的工具,此时的故乡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D.当故乡是个意念化的概念时,苏轼把足之所履和心之所安处都当作故乡,此时的故乡代表的是一种理
14、想的旷达人生态度。1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来自故乡的乡人和到故乡去做官的人往往会勾起苏轼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在其诗歌中都有所体现。B.苏轼虽然有浓厚的怀乡情结,但他在被贬谪远离故乡之后就对故乡的情感日益淡薄,乃至把他乡认作故乡。C.为了表现对宦途世味的梦幻感受,苏轼将故乡泛化,只说“故园”、“故山”、“归路”、“归去”等泛化字眼。D.“故乡的异乡化”是指苏轼把异乡变成要归去的“家”之所在地以及身体和心灵栖息的故乡。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吾家蜀江上, 江水绿如蓝”中的“蜀江”是苏轼地理意义的故乡,“此心安处是吾乡”中的“吾乡”是意
15、念化的故乡。B.苏轼对故乡的具化就是他对异乡的排斥,这既可发生在迁移初期的凤翔,又可发生在苏轼饱经迁移之苦的惠州。C.苏轼长期过着贬谪流放的生活,处于“无家”状态,因此他有时贬低自己的故乡:“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D.泛化了的故乡让苏轼实现了对故乡和异乡阻隔的超越,使他能够以旷达的心态来对待每一次实际非常痛苦的贬谪经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
16、”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不谢。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袁盎常引大体慷慨。宦者赵同以数幸,常害袁盎,袁盎患之。盎兄子种为常侍骑,持节夹乘,说盎曰:“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用。”孝文帝出,赵同参乘,袁盎伏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武邑 中学 2015 _2016 学年 语文 上学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