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XX市营造林情况汇报 (4) .doc
《2022XX市营造林情况汇报 (4)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XX市营造林情况汇报 (4) .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市营造林情况汇报 XX市生态建设情况汇报 XX市林业局(2006年5月24日)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全面打造绿色邵阳,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到2005年,全市林业用地达到1800万亩,有林地达到1580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544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6.8%,较2000年分别增长21%、34%、28%、17.8%,主要生态指标居全省第二位。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森林资源已成为全市人民的宝贵财富。 一、主要成绩 (一)生态建设来势喜人 新世纪以来,我市抢抓机遇,实施大工程带动战略,相继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国土绿化工程、公益林保护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2、等一批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争取国家投资37亿元,植树造林230万亩,实现了生态建设的大跨越。 退耕还林工程。2000年,XX县区作为全省第一批试点县(4个)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到2005年全市共退耕还林200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88万亩,荒山造林112万亩(含封山育林10万亩),项目涵盖12个县市区、184个乡镇、4136个村、514565家农户、1527549人,锁定国家投资18.6亿元,已兑付农民钱粮补助4亿元。据有关部门监测,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90万亩, 1流失量减少50万吨。 国土绿化工程。五年来,全市完成河道绿化1100公里,公路绿化1300公里,创建花园式单位32个,累计义务植
3、树1.3亿株。2004年,市委、市政府将潭邵高速公路绿化作为为民办实事工程,投入资金一千多万元,对视野范围内的荒山荒地全部植树造林,对穿越线两侧用绿化大苗营造30米宽的林带81.3公里。XX县区采取“见缝插绿”、“开墙透绿”、“户户种绿”的办法,营造“青年林”、“三八林”、“红领巾林”,栽种友谊树、长寿树、纪念树等,全县宜林荒山荒地绿化率达到98.7%,国道、省道绿化率达到97.3%,农村绿化覆盖率达到25%,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3.9%,生态面貌焕然一新。该县继2005年获得“XX省造林绿化先进县”的殊荣后,今年又被评为“全国绿化模XX县区”。与此同时,城市森林建设蓬勃兴起。今年年初,我们编
4、制了XX市城市森林建设规划,投资300万元用于三区绿化,完成植树造林7500亩。 石漠化治理工程。XX市是全国主要岩溶地貌区,有石漠化山地300多万亩。XX县区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在全省率先开展石漠化治理。在南部岩石裸露率30%以上的石灰岩山地上,采取“选地适树、引入客土”等办法,营造柏木6000万株、枣树2000万株,成林面积18万亩。中央电视台、湖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他们石山造林的经验多次进行了报道。2005年,我们组织专门力量完成了全市石漠化监测工作,十一五期间将再创石山治理辉煌。此外,在资水、沅水和湘江源头、干流等生态区,我们实施 2“保江河安澜、护绿水长流”的长江防护林工程
5、,共营造防护林33.2万亩,改造低效林7.5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 (二)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生态公益林保护。1999年,XX市启动森林分类经营,以给林权所有者资金补偿的方式,落实了大江源头、河流两岸、湖库周围、公路沿线以及生态区位重要地区的生态公益林的封山育林、禁伐和限伐,不仅使邵阳的自然景观和森林资源得到有效恢复,而且实现了森林生态效益由无偿使用向有偿使用的历史性转变。到2005年,全市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1123.6万亩,占林业用地的61.8%,其中国家级公益林671.4万亩,省级公益林221万亩,市级公益林4.5万亩,县级公益林35.1万亩;纳入全国首批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549.6万亩
6、,年补助资金1700万元。 生物多样性保护。我市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建立了绥宁黄桑、武冈云山、新邵龙山、洞口那溪、城步沙角洞、隆回屏风界和新宁舜皇山、紫云山、万峰山等自然保护区11个、保护小区23个,面积103.7万亩。500多种珍稀动物、2800余种珍稀植物、9万株古树名木在这里繁衍生息。隆回屏风界鸟类自然保护小区,是迁移候鸟过境的天堂。2003年5月,国家林业局在此设立鸟类环志观测站,使过境候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绥宁黄桑自然保护区通过多年卓有成效的工作,今年晋级为国家自然保护区。它是我国仍至世界同纬度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森林生态系统和遗传资源的天然宝库。区内有银
7、杏、红豆杉等 3濒危植物21种,有云豹、黄腹角雉等濒危动物26种,鸟类114种,特有动物735种,其中59种野生动植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和国际贸易公约名单,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有害生物防治。生态安全,我们常抓不懈,在全省做到三个率先,实现了三大转变。一是率先建立森林病虫害防治公共信息平台,由消极治理向积极预防转变。2003年2004年,全市投入资金500万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成了一个覆盖全市、连通全省的省市县三级共享的森防信息网络,测报覆盖率达到100%。二是率先实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由经验评估向科学测报转变。2004年,全市历时一年,调查了12个县级行政区域、196个乡镇、33个国有
8、林场,查实有害生物62种,建立了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病虫害测报准确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了90%。三是率先采取飞机防治,由单一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马尾松毛虫是本土最严重的常发性病虫害,被群众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过去采用烟雾机化学防治,产生的副作用很大,对环境的污染和人畜的威胁也很大。现在,我们引进“bt+阿维菌素+病毒”生物农药防治,使病虫害相互感染、固定遗传,省时、迅速、高效。防治手段上,采用飞机防治和gps卫星导航技术,共飞行437架次,喷洒生物农药152吨,飞防面积200万亩,森林病虫害防治走上了现代化进程。 (三)生态产业蓬勃发展 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山外拓市场,科技创效
9、益,我市生态建设走上了资源节约、循环发展的道路。2005年,全市生态产 4业产值达到41亿元。 培育“生态车间”。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建成了四大优势资源。一是速生丰产林基地。全市现有杉木、松树、桉树、杨树基地800万亩,为板材业和造纸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XX县区堡子岭乡阳武店村1988年营造的1867亩杉木林,现在平均胸径18厘米、平均树高14米,平均每亩蓄积16立方米;市林科所2001造桉树试验林,平均树高13米,平均胸径15厘米,每亩年生长量1.4立方米;全市有200万亩森林达到了国家速生丰产用材林的标准。以企业为主体办速生丰产林基地的热潮正在形成。二是毛竹林基地。全市现有竹林190万
10、亩、活立竹2.6亿根,资源总量居全省第一;年产原竹1100万根,产笋17200吨,其他竹副产品1800吨。绥宁、城步、新宁、隆回、洞口、新邵6个主要产区县,竹林面积都在25万亩以上。全市有竹林1万亩以上的乡镇、国有林场51个。1999年以来,全市筹集开发资金21000万元,完成毛竹新造23万亩、低改60万亩,实现活立竹净增5000多万根。XX县区的瓦屋乡、水口乡、麻塘乡,城步县的威溪乡,XX县区的麻林乡、黄金乡等地农民,毛竹经营每亩每年收入达到了1000元。按照每年低改12万亩、新造2万亩的速度推进,到2010年,XX市将成为全国的“毛竹之乡”,竹林面积将达到200万亩,高效竹林增加到100万
11、亩,竹产业加工产值增加到20亿元以上。三是木本药材林基地。全市有金银花、红豆杉、杜仲、厚朴等木本药材基地52万亩。XX县区被誉为“中国金银花之乡”。XX县区上世纪90年代开始 5大量人工栽培金银花,现有面积25万亩,其中1000亩以上的生产基地13处,100亩以上的生产基地319处,年产金银花(干花)1万吨。XX县区红豆杉名扬四方。红豆杉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树种,树皮、树枝、树叶等可以提炼紫杉醇,是抗癌良药。XX县区现有人工栽培红豆杉2万多亩,为全国最大的红豆杉基地,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四是经济果木林基地。通过大力调整生产结构,目前全市经济果木林总体规模达到132万亩,形成了邵阳它栗、雪峰蜜桔、
12、新宁脐橙、隆回腰带柿等一批有邵阳特色的林产品。 打造绿色品牌。丰富的森林资源催生了林产品加工业的蓬勃发展。全市现有加工企业1214家,其中木材加工企业1034家,毛竹加工企业169家,其它林副产品加工企业11家;年产值100万元以上企业的114家,产值上千万元的企业16家。年生产木材66万立方米、毛竹1100万根、木竹地板8万平方米、人造板25万立方米、木竹造纸9万吨、松香1100吨、松节油700吨,形成了板材业、林纸业、林化工三大支柱。在扩大加工的同时,我们注重技术创新和品牌打造。绥宁联合造纸厂生产的“宝庆”牌竹胶板畅销全国,一度占全国同类产品销售量的50%。城步造纸厂利用竹麻制浆特殊工艺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XX市营造林情况汇报 4 2022 XX 营造 情况 汇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