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总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13 .doc
《江西省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总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13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总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13 .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西省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总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13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2014郑州模拟)下图为某河流域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以下关于图示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fc属于一级支流,eb属于二级支流Bbc段河流比eb段海拔高、落差大C西电东送有利于流域东部发展炼铝工业Dbc段的梯级开发是fc段灌溉农业发展的基础2该流域内植树造林,其最主要的生态功能是()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B调节气候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解析:1.C2.C第1题,由图可知,fc、eb都是直接注入干流的,因此都属于一级支流;bc河段多水利枢纽,说明该段落差大,但海拔不一定高;bc
2、段的梯级开发与fc段灌溉农业的发展关系不大。该流域东部铝矿资源丰富,而炼铝工业属于动力导向型,如果进行西电东送,将有利于流域东部发展炼铝工业。第2题,该河下游地区的流域范围狭小,这最可能是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量的泥沙被带到下游沉积导致的,故在该流域内植树造林,最主要的生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014连云港模拟)读下图,回答34题。3图示河流建有众多的大坝,用于发电。但乙图大坝的发电使用年限大大低于设计年限,其原因可能是()A工程质量低B设计不准确C人为破坏严重D泥沙淤积严重4目前,甲图河流不仅不再建大坝,而且开始拆除某些水坝。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A已找到了比水电更好的能源B
3、水电运营成本不断增加C水坝防洪功能丧失D恢复原始生态环境解析:3.D4.D第3题,乙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流经四川盆地,由于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在库区淤积,致使库容减小,发电受限。第4题,甲河位于法国境内,其电力构成以核电为主,拆除水坝的原因是为了恢复原始生态环境。(2010大纲全国高考)下图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读图,完成56题。5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C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沙量年份逐一对应解析:选C本题考查大型水利
4、工程建设及流域综合治理。图中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幅度要大于径流量的变化幅度,故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故选C。6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A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快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D水资源总量呈波动式下降解析:选B本题考查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综合治理。从图中可以看出,1984年以来输沙量的减小幅度很大,径流量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故输沙量的减小应该是由于水土保持工作的加强和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读某国局部地区图,完成78题。7图中甲大坝()A水位6月10月最高B水位12月次年4月最高C加
5、剧库区旱涝灾害D防洪、灌溉、发电等综合效益不明显8甲大坝建成后,乙三角洲()A面积增速加快B土壤盐渍化问题减轻C洪涝灾害加剧D土壤肥力下降解析:7.A8.D第7题,根据经纬度可判断甲大坝为阿斯旺大坝,其上游的尼罗河段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每年6月10月进入汛期,故大坝水位6月10月最高;阿斯旺大坝建成后,有效地减轻了库区的洪涝灾害;大坝的防洪、灌溉、发电等综合效益明显。第8题,伴随入海泥沙减少,三角洲将受海浪侵蚀,面积增速减缓,土地盐渍化问题严重;阿斯旺大坝有效地调节了尼罗河径流,三角洲地区洪涝灾害减轻;尼罗河停止泛滥,进入下游的泥沙减少,三角洲土壤肥力下降。(2014阜宁模拟)金沙江为长江的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总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13 江西省 2015 届高三 地理 二轮 专题 复习 区域 可持续发展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