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12190275.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1219027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12190275.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一、单项选择题( 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为纪念在塞浦路斯举行的国际会议而发行的梭伦纪念邮票(下图)上面印有梭伦的名言“避免极端”。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这一名言的是( )A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所欠债务B废除债务奴隶制保障人身自由C鼓励发展工商业促进经济繁荣D按财产等级赋予公民相应权力2下列因果关系的叙述,判断正确的是前提:梭伦是在雅典城邦的平民与贵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进行政治改革的结论:梭伦改革能从根本上消除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A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B前提错误,结论正确C前
2、提、结论皆正确 D前提、结论皆错误3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截然相反的是( )农业政策 工商业政策 政治主张 历史作用A B C D4之所以说财产等级制度重新分配了国家的政治权利,依据是( )A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B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的行列 C平民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的行列 D贵族阶层被排挤出国家的政权之外5如表是春秋战国时期从事政治活动的人中对出身所做的调查:时间总人数出身微贱的人所占比例春秋时期51613426%战国时期71339255%这说明( )A世卿世禄制度彻底消失 B平民成为官员主要来源C平民政治代替贵族政治 D社会阶层流动日趋频繁6柏杨称商鞅变法是在黄金大
3、时代的一次惊心动魄的大魔术。这次变法使秦国( )A出现迁徙与择业的相对宽松环境 B私人工商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C士人阶层冲破束缚出现思想争鸣 D创建新权力结构实现富国强兵7梭伦改革后期,梭伦出走。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尽管如此,我们在评价这两次改革时,都认为他们的改革是成功的。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者都顺应历史潮流 B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C个人的处境不是衡量改革成败的主要依据 D两者都推动了奴隶制的进步8历史学者张金光指出:“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对家庭制度严厉推行分户析居的改革政策,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把家庭单位析到骨肉之间已无可再析的地步为止
4、。”秦国进行家庭制度变革的主要目的是( )A彻底否定宗法制度 B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C改变家庭内部关系 D增加政府财政收入9战国中后期的秦国士兵往往不戴头盔和不穿沉重的铠甲,甚至他们使用的剑也是比较落后的青铜短剑。战场上,这些士兵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进攻力,割去对方的人头并以这些人头堆积成山是秦国人的本能,可以说秦朝是建立在一座座万人坑基础之上。这反映了( )A秦国手工业生产技术相对其他国来说比较落后B商鞅变法确立和发展了秦国上下尚武的传统C奖励军功政策极大地改变了普通秦国人价值观D商鞅变法为秦统一战争奠定了强大的军事基础10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嘎仙洞的发现,为了解鲜卑族人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5、有的学者结合北魏官修国史的记载,认为这是鲜卑民族起源的重要实物考古资料证明。而有的学者认为,结合这一时期各游牧民族的关系史,嘎仙洞的文物只能证明,当时北魏统治者太武帝为配合官修国史的编撰并加强统治,从而制造了嘎仙洞的材料,并发明了鲜卑人的迁徙史。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研究者分析考古材料是从自己提出的问题出发的B研究者认识考古材料应结合多种史料做谨慎辨析C不同的史学家研究相同的考古材料总会得出不同的结论D历史学的真实性因为研究者的主观认识不同而难有定论11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6、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12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的过程 B农耕化的过程 C工业化的过程 D汉化的过程13在历史学习中强调史论结合,但常常因为对概念理解有偏差,导致结论错误,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14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是( )A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 B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C解除外部威胁 D打击朝廷内的腐朽势力15北宋中期,宋神宗曾对王安石说:“祖宗守天
7、下,能百年无大变,粗致太平,以何道也?”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宋朝实行均田限田的措施 B宋朝“强干弱枝,分化事权”的措施C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实行变法 D宋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16范仲淹在鉴于诏条部东十事中说:“官壅于天下,民困予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结合材料判断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国家财政危机,促使人民生活富裕B缓解国家财政危机,富国强兵,维护北宋封建统治C巩固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的统治 D适应士大夫呼吁改革的要求,巩固儒学的正统地位17沙皇政府第三厅的报告书记载:1862年一年内,共有400处领地上发生了最严重的农民反抗事件。在193处领地上动用
8、了军队,其中93处领地上的农民起来暴动,4处领地上的农民袭击了兵士,44处领地上的农民抵抗对罪犯的拘捕或用暴力释放被捕人员。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是( )A农民痛恨农奴制度 B农民境遇未真正改善C改革措施未能落实 D克里木战争伤亡巨大18下表是18541861年俄国沃罗涅日地区土地价格变动情况(单位:卢布)省名18541859年每俄亩的平均价格1861年每俄亩定出的赎买贷款1861年每俄亩农民事实上支付沃罗涅日25.9333.1169.26由此可知( )A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制度变革促进了俄国农业迅速发展C改革未给农民带来任何好处 D农奴制改革有利于俄国的资本积累19 “18591879年
9、,注册棉纺企业的机器织机数量增长了46倍,而手工织机减少了23%。两种生产设备的比例为3.21。”这些数据表明( )A19世纪中期,俄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 B农奴制改革使得俄国手工纺织缺乏人员C棉纺织业是农奴制改革后的新兴行业 D农奴制改革后,俄国机器生产得到推广20亚历山大二世是典型的封建君主,但他的改革,史学界却认为是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 )A改革代表了农民的利益 B改革打击了地主阶级的利益C改革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D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1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当分遣舰队指挥官马修培理的舰队在江户湾停泊时它(日本)似乎注定要灭亡。但是,日本人却是唯一的以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榆林市 第二 中学 2019 _2020 学年 历史上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20191219027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553273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