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慧德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安徽省安庆市慧德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安庆市慧德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徽省安庆市慧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46小题,1-41题每小题1分,42-46题每题2分,共5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C、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D、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2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A .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 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 :1C. 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 D.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3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
2、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绵羊的白毛和黒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4.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5.如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DX、Y、Z理化性质的
3、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6.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仅由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三种细胞外液构成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维持相对稳定C.只要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正常,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就可以保持D.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7.右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
4、血液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8.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9.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D.神经元细胞膜外Na
5、+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10.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11.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递质的能力B.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C.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D.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12.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B.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C. 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D.静息状
6、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13.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B.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C.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D.去甲肾上腺素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14.以下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情况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于K+外流形成的B.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测出的是动作电位C.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快速传导15.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左侧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甲),兴奋从该神经元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如图乙)。下列说法
7、不正确的是()A. 兴奋在图甲中的传导速度大于在图乙中的传递速度B.图乙中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依靠生物膜的流动性C.图乙突触前膜以胞吐形式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D.图甲中形成的电流在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16. Ca2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A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 B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 D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17.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C.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
8、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18.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调节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B.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C.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19.如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 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发热和寒颤 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C寒颤和出汗减少 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20.图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
9、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X、Y代表激素名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B液渗透压的大小差异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图中A液减少C.图中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激素X是促甲状腺激素D.图中四个过程,具有促进作用的是21.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激素是()A.抗利尿激素 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 D.性激素22. 图中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传递迅速B方式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三种传递方式D方式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
10、节23.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B.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C.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细胞产生记忆细胞D.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24.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25.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26
11、.环孢霉素A是一种能抑制T细胞增殖的药物,它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因此环孢霉素A可用于 ()。A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B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C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D治疗艾滋病27.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A.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B.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28.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
12、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29.如图是人体内的免疫过程示意图,若某人接受器官移植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细胞B、C、D、F均能增殖分化B.移植的器官在受体内主要通过发生排斥反应C.细胞A为吞噬细胞,能摄取、处理并特异性识别抗原D.和两种免疫方式分别为人体的第二、三道防线30.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B.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C
13、.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抑制植物生长31.右图曲线表示茎生长速度与植物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果将同样浓度范围的植物生长素使用于侧芽,则能代表它生长状况的曲线是 ()。A B C D32.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
14、端不能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33.下图为研究生长素(IAA)产生部位及运输方向的实验,初始时,琼脂块不含IAA,下列对实验结果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琼脂块中都有IAA, B.琼脂块中都有IAA,C.琼脂块中都有IAA, D.琼脂块中含有的IAA分别与中的相等34.甲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乙图表示将盆栽植物横放时植物的生长状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甲图乙图A.甲图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 mmol/L为最适浓度B.乙图中茎的背地性与胚芽鞘的向光性中生长素的作用机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安庆市 中学 2015 _2016 学年 生物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