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办公会议制度(二).doc
《安全办公会议制度(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办公会议制度(二).doc(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一、安全办公会议由矿长主持(矿长不在,由生产副矿长主持)。安全副矿长,安检科负责组织,并作好记录; 二、安全办公会议每周召开一次,每周三上午4。30,地点矿办公楼调度室(如有变动,另行通知),由安检科负责点名,签到,并作为考核依据。 三、参加人员。队、科以上领导(正职参加)。 四、会议内容: 1、安全副矿长传达上级有关安全文件的指示精神; 2、安检科通报上周工伤事故及隐患排查情况,并对本周安全工作重点提出建议; 3、通报上周本矿“三违”情况,提出处理意见; 4、各系统通报本系统上周隐患排查情况及下周安全工作重点。 五、会议纪律: 1、会议不许迟
2、到,不许早退,不许旷会,有事必须提前向当日会议主持人请假; 2、会场不许闲谈,不许争吵,不许无理起闹,严禁吸烟; 3、会场。不许接手机,不许会客。 六、考核办法: 1、凡有无故旷会者,罚款100元,并要在下次安全办工会上作检查; 2、凡有违反会场纪律者,罚款50元,情节严重者要加倍处罚; 3、凡有未完成安全办工会所布置的任务者,按规定进行处罚,并查明原因,追究责任。 安全事故分析制度 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事故责任追究,防止和减少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煤矿生产安全事
3、故(以下简称事故),是指煤矿(包括与煤炭生产直接相关的煤矿地面生产系统、附属场所)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 第三条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根据国务院授权,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调查处理。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的事故按照事故等级划分,分别由相应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组织调查处理。 事故分级 第四条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煤矿事故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
4、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本条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第五条事故中的死亡人员依据公安机关或者具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材料进行确定,重伤人员依据具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材料进行确定。 第六条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包括: (一)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含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歇工工资; (二)善后处理
5、费用,含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赔偿费用; (三)财产损失价值,含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第七条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及时统计直接经济损失。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的事故,其直接经济损失经企业政府主管部门(单位)审核后书面报组织事故调查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特别重大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第八条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按照变化后的伤亡人数重新确定事故等级。 第九条事故抢险救援时间超过30日的,应当在抢险救援结束后重新核定事故伤亡人数或者直接经济损失。重新核定的事故伤亡人数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与原
6、报告不一致的,按照重新核定的事故伤亡人数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确定事故等级。 事故报告 第十条煤矿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煤矿负责人;煤矿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报告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 第十一条煤矿安全监察分局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上报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接到较大事故以上等级事故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上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
7、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接到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上报国务院。第十二条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接到煤矿事故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报告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同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 第十三条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单位全称、所有制形式和隶属关系、生产能力、证照情况等);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事故类别(顶板、瓦斯、机电、运输、
8、放炮、水害、火灾、其他); (四)事故的简要经过,入井人数、生还人数和生产状态等; (五)事故已经造成伤亡人数、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六)已经采取的措施; (七)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以上报告内容,初次报告由于情况不明没有报告的,应在查清后及时续报。第十四条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或者续报。 事故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有关单位应当在发生的当日内及时补报或者续报。第十五条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 事故现场处置和保护 第十六条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接到事故报告后,按照规定,有关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助事故发生地
9、有关人民政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第十七条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证据。第十八条因事故抢险救援必须改变事故现场状况的,应当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抢险救灾结束后,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应当及时向事故调查组提交抢险救援报告及有关图纸、记录等资料。 事故调查 第十九条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或者根据国务院授权,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事故由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较大事故由煤矿安全监察分局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一般事故中造
10、成人员死亡的,由煤矿安全监察分局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没有造成人员死亡的,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可以委托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或者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第二十条上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调查由下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调查的煤矿事故。 第二十一条因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的事故,依照本规定应当由上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调查的,上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可以另行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第二十二条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 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监察部等有关部门、全国总工会和事故发
11、生地省级人民政府派员组成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并邀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 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的事故,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事故调查组,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 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第二十三条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并与事故发生单位和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第二十四条事故调查组应当坚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注重实效的三项基本要求和“四不放过”的原则,做到诚信公正、恪尽职守、廉洁自律,遵守事故调查组的纪律
12、,保守事故调查的秘密,不得包庇、袒护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或者借机打击报复。 第二十五条重大、较大和一般事故的事故调查组组长由负责煤矿事故调查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人担任。委托调查的一般事故,事故调查组组长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商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确定。事故调查组组长履行下列职责: (一)主持事故调查组开展工作; (二)明确事故调查组各小组的职责,确定事故调查组成员的分工; (三)协调决定事故调查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四)批准发布事故有关信息; (五)审核事故涉嫌犯罪事实证据材料,批准将有关材料或者复印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第二十六条事故调查组坚持统一领导、协作办案、公平公正、精简高效的原则。 事故调查
13、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查明事故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类别、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隐瞒事故的,应当查明隐瞒过程和事故真相; (三)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四)提出对事故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 (五)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六)在规定时限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第二十七条事故调查中需要对重大技术问题、重要物证进行技术鉴定的,事故调查组可以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或直接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进行技术鉴定的单位、专家应当出具书面技术鉴定结论,并对鉴定结论负责。技术鉴定所需时间不计入事故调查期限。 第二十八条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
14、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特殊情况下,经上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 第二十九条事故抢险救灾超过60日,无法进行事故现场勘察的,事故调查时限从具备现场勘察条件之日起计算,瞒报事故的调查时限从查实之日起计算。 第三十条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基本情况; (二)事故发生经过、事故救援情况和事故类别; (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四)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事故性质; (五)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 (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
15、报告上签名。 第三十一条事故调查报告报送至负责事故调查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后,事故调查工作即告结束。 第三十二条事故调查的有关资料应当由组织事故调查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归档保存。归档保存的材料包括技术鉴定报告、重大技术问题鉴定结论和检测检验报告、尸检报告、物证和证人证言、直接经济损失文件、相关图纸、视听资料、批复文件等。 事故处理 第三十三条特别重大事故调查报告报经国务院同意后,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复结案。重大事故调查报告经征求省级人民政府意见后,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批复结案。较大事故调查报告经征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意见后,报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批复结案。一般事
16、故由煤矿安全监察分局批复结案。 第三十四条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作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的批复时限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事故批复应当主送落实责任追究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或者单位。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按照事故批复的规定落实责任追究,并及时将落实情况书面反馈批复单位。 第三十六条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法对煤矿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实施行政处罚。第三十七条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落实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
17、当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对事故责任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对事故责任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察。 第三十八条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情况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组织事故调查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其他部门向社会公布,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的事故的调查处理情况由组织事故调查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向社会 安全事故分析制度 1、事故调查分析的目的和原则 掌握事故情况,查清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拟定改进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伤亡事故调查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
18、有整改防范措施不放过;责任者和责任领导没受到处理不放过。 2、事故调查程序(1)现场处理 a.事故发生后,应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b.认真保护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状态、痕迹,均不得破坏。c.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2)物证收集 a.现场物证包括。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等。b.所有物证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 c.所有现场物证均因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管理者等。d.对健康有危害的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物证的安全防护措施。(3)有关事故材料的搜集a.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发生事故的时间和地点; 受害人和擎事者的个人基本情况;受害人和擎事者工
19、作的基本情况; 受害人和擎事者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的情况;受害人和擎事者过去的事故记录。b.与事故有关的事实。 事故发生前机械、设备、设施等状况;事故发生前现场所有材料的性能及状况;事故发生前受害人和擎事者的健康状况; 有关技术文件、工作指令和规章制度方面的资料及其执行情况;有关工作环境的状况; 个人防护措施状况,应注意其有效性、质量、使用范围等;其他可能与事故致因有关的事实或因素。(4)认证材料搜集(5)现场摄影(6)事故图 包括事故现场示意图、工艺流程图、受伤者位置图等。 3、事故分析(1)分析步骤 a.整理和阅读调查材料。b.受伤状况分析。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不安全状态;不安
20、全行为。 c.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d.确定事故的间接原因。e.确定事故责任者。(2)事故原因分析 a.事故的直接原因就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b.事故的间接为管理缺陷。间接原因是直接原因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因此,也认为其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通常分为以下几项原因: 技术和设计有缺陷-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劳动组织不合理;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挥错误; 没有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或者不健全;安全防护设施缺少或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缺少或有缺陷;
21、生产场所环境不良; 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 c.在分析事故时,应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从而找出事故的全部原因;再分清主次,进行责任分析。在确定主要原因时,要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比较在事故中,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哪一个对于事故的发生起了主要作用,起主要作用者为主要原因。(3)事故责任分析 a.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通过对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确定事故中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 b.在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者中,根据其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确定主要责任者;c.根据事故后果和事故责任者应负的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4、事故结案、归档 当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归档
22、的事故资料如下;(1)职工工伤事故登记表; (2)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考书及批复;(3)事故现场调查记录、图纸等;(4)物证、人证材料; (5)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材料;(6)事故责任者的自述材料;(7)医疗部门对伤亡人员的诊断书; (8)发生事故时的工艺条件、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等;(9)处分决定和受处分人员的检查材料等;(10)有关事故的通报、简报及文件等;(11)事故调查组人员姓名、职务。 5、机械设备事故的界定 凡因违章操作、违章指挥、机械设备失修、失保等原因造成的机械设备的损坏或其他自然灾害造成机械设备的损失、损坏,均定位机械设备事故。 6、机械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原则 发生机械设备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 办公会议 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