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年终工作总结5篇(二).doc
《科技局年终工作总结5篇(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局年终工作总结5篇(二).doc(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科技局年终工作总结5篇 【篇一】 2021年,县科技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较好的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现将2021年科技创新工作及2021年工作谋划汇报如下: 一、2021年科技创新工作 (一)不断优化创新服务环境 县科技局始终坚持把服务意识贯穿到科技创新工作的方方面面。今年以来,局机关在创新环境的营造上不断深耕细作。一是完善科技政策。制定了xx县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审议稿),填补我县在科技创新政策上的空白,积极整合科技政策资源,编印科技创新政策汇编。二是强化政策宣讲。结合我县“四送一服”双
2、千工程、“三下乡”及我局开展的科技活动周等活动,在全县举办多场科技政策培训会,为企业、民众提供优质政策咨询服务,发放科技政策宣传单页2021余张,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科技氛围。三是坚持问题引领。成立专项调研组,突出摸排全县规上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梳理汇总,根据问题导向,形成xx县“一企一策”工作台账,受理问题70多件,现场办结32件,帮助20多家企业解决缠绕已久的“顽疾”。四是注重品牌建设。目前已连续4年被评为“全省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今年首次荣获“全省科技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成为xx市唯一申报创新型县的单位,精心指导奥特斯公司参加xx省第七届创新创业大
3、赛,获得优秀奖并成功入围国家行业赛。 (二)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021年,县科技局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多措并举,齐头并进。一是高新成果丰硕。截止目前,新通过审核高企2家,预计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将达13家,同比增长18%,超额完成既定目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7.4%,增加值增速达16.5%;11家企业通过评价指标,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4家企业完成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材料的准备工作;2家企业的科技重大专项材料已报省厅审核。今年以来,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21个,科技成果登记15项,同比增长36%,全社会研发投入9093万元,同比增长17%,帮助10家企业申报省研发
4、设备补助,预计补助金额达300余万元。二是支持力度增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建立xx县“一企一策”工作台账,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全方位指导企业申报和重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省重大专项项目,指导企业填报2021年研发费用和科技成果登记。三是对上争取有力。通过周密细致的摸排筛选和大力推荐,我县皖乡科技的对外合作项目、xx润一的面上攻关项目和凯盛石英的高企培育项目分别获得省厅60万元、40万元、20万元的资金补助;源芳乡芳田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强英鸭业、鲵源渔业三个企业获得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争取到项目资金50万元;展硕半导体等18家企业获得县级科技计
5、划项目立项,立项资金35万元。 (三)稳固推进创新平台建设 今年以来,县科技局创新平台建设模式,通过打造“政府-中介-企业”的方式,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平台建设的管理与评价。充分利用第三方机构的技术优势帮助企业在平台的选址、布局上出谋划策,制定详细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时立足于企业的自身资源在平台的运营、发展中为引进的机构提供便利,实现合作共赢局面。截止到目前,展硕半导体有限公司的众创空间平台已完成全面布局,顺利引进3家企业入驻,填补了我县在众创空间建设上的空白;松萝公司技术骨干与中国农业大学李全宏教授为首的专家合作组建的团队成为我县第一支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该团队目前已完成新公司注册并通过省厅初
6、核,现已进入尽职调查程序;皖乡科技以田胜尼博士为首的团队也在积极的组建中。创新平台建设新模式效果日益突显。 (四)持续深化产学研用合作 紧密依托“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以要素对接会、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为抓手,为企业和高校院所牵线搭桥,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一是扎实开展“双百行动”。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松萝、新安源、奥特斯、三佳谊华、展硕等16家公司分别与省农科院茶科所、中科院、xx大学、xx学院达成产学研合作意向并完成协议的签订。二是广泛进行技术需求征集。充分利用省厅和中科院联合开展技术需求征集这一契机,深入昌辉、金视界、凯盛石英等企业,通过摸排筛选,共征集技术需求40余条,其中展硕、金视界
7、、徽三农等企业成功实现需求对接,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三是积极完善项目库信息。局机关派遣多个工作组深入各企业,搜集相关信息,充实到企业项目库中,主动与市局对接,力争将我县企业信息纳入全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五)着力抓好知识产权应用 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力度。一方面择优引进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深度挖掘专利潜能,为我县企业提供服务;另一方面积极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氛围,全方位开展宣传,在全社会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截止目前,我县共完成专利申请108项,其中发明专利37项、实用新型专利53项、外观设计18项;专利授权97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63项、外观设计
8、16项,全县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10件,同比增长5.1%。全年共组织开展了4次知识产权执法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2人次,查处专利标注不规范、涉嫌假冒行为12件,全面营造我县知识产权保护氛围。 (六)切实增强防震减灾职责 局机关始终将防震减灾工作悬在心头,时刻不放松。一是进一步营造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氛围,利用“科技活动周”、“三下乡”等大型活动为载体,结合“5。12”防灾减灾日并抓住7。2江西浮梁3.6级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有利时机,在学校、街道、社区开展防震减灾应急宣传以提升宣传效果。二是强化综合预防确保在地震发生时把灾害将至最低,一方面继续加大地震监测力度,及时修订出台xx县地震应
9、急预案,印发2021年xx县农村防震减灾工作实施方案指导全县的防震减灾工作,另一方面联合相关单位在商山镇黄村村开展了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实地模拟地震发生后的应急响应。全方位的举措切实增强了全社会应急避险意识,提升民众应对突发地震的能力。三是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升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组建以公安、消防、武警为主要组成人员的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对每一个乡镇都进行安排部署,明确分管领导和防震减灾助理员,确保能够及时上报震情,防震减灾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七)深入推进干部队伍建设 局党组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推动政治建设
10、上常抓不懈。一是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执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进一步在全局范围内教育和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委有关要求,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做到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坚持重大问题集体研究、重大事项向县委、县政府报告,不折不扣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接受派驻纪检组的监督指导。三是扎实开展“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进一步提高贯彻县委、县政府创新发展决策部署的主动性和坚定性。强化能力提升,每周开展业务知识学习研讨,定期
11、组织相关测试,不断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思想的学习领会,不断促进机关人员提升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理清科技工作新思路,增强科技服务的能力和手段。四是在脱贫攻坚上做深做实,作为“十大工程”牵头单位之一,局机关在县科技扶贫工程上全力以赴。一方面加大科技特派员选派人数,确保每一个乡镇都有专门的科技人员指导农村科技脱贫工作,同时增派高级职称的科技特派员,提高科技特派员团队的整体水平。今年共选派科技特派员114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8人,初、中级以上职称53人,大专以上学历覆盖率达73%。另一方面围绕全县“二茶一花一鱼”特色产业,深入各乡镇细致谋划,建成科技扶贫项目库,积极凝练省、市级科技项目。目前
12、已下达县级科技扶贫项目8个,项目资金15万元,用于茶园改造、泉水鱼养殖、特色种植等项目,助推“四大攻势”。作为扶贫帮扶单位之一,局党组积极响应县委号召,推荐年轻干部扎根基层,驻村扶贫。局领导坚持每月率队到联系乡镇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春节和“六一”前夕,还到联系乡镇开展慰问活动,上门看望贫困对象和贫困学生,送去了慰问金。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省委指出将瞄准世界前沿科技,着力下好创新这步棋。科技创新作为新时代的第一生产力被赋予了更高的使命。但是,我县在科技创新工作上还是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科技创新
13、经费投入不足。受先天不足等客观因素影响,我县在科技创新经费投入上与周边区县相比仍有不小差距,科技经费短缺极大遏制了创新环境在全县的生根发芽。二是科技创新的有效供给不足。从整体上看,全县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增长还不够迅猛,科技服务业务规模小、质量不高,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不强。三是科技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大。在全省范围内,科技扶持政策重点向合芜蚌地区倾斜,我县对上争取压力较大。虽然我县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扶持手段,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但与发展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三、2021年科技创新工作谋划 2021年是我县实现科技创新腾飞关键之年,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
14、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中央、省、市科技会议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理念,统筹推进全县科技创新战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在营造优质科技创新环境上再突破。一是完善科技政策,力争在年初落实政策出台,进一步引导社会释放科技创新动能。二是加大政策落实力度,积极与省、市科技部门对接,努力争取科技政策红利落在实处,激发企业创新热情。三是加强政策宣传培训,邀请省、市专家来我县宣讲最新科技政策,进一步提高创新理念。 (二)在着力推动科技项目发展上再提升。统筹兼顾各企业发展实际,有针对性的帮助实施科技项目。一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落
15、实好相关优惠政策,在符合全面发展大局的总体要求下适当给予倾斜。二是继续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服务力度,按照企业的发展目标,量身定制服务方案。三是努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重点瞄准三大产业群,协助相关企业做好创新升级工作,为我县打造一批技术领先、创新能力强的企业。 (三)在突出抓好创新平台建设上再升级。2021年将发挥创新平台建设优势,扩大成果。一是进一步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全面整合企业信息,做好数据平台搭建以及需求信息采集,与市局做好对接,利用好全市乃至全省科技资源,努力将企业信息、专家资源、市场需求融合到我们的平台中来。二是进一步加强创新载体建设。继续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16、来我县创新创业,加强院士工作站、省重点实验室、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的搭建,积极申报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吸引省内外科技专家来我县指导工作。 (四)在统筹推进防震减灾应急上再促进。一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地震应急工作机制,防震减灾工作对组织机构和应急响应等级、程序的要求越来越高,下一步县科技局将在完善全县地震应急预案的基础上指导好各乡镇、各单位的地震应急工作,提升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和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的专业水平,织成地震预防一张网。二是积极落实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综合考核,省、市地震部门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视日益提高,制定了具体的目标任务和考核标准,下一步县科技局将以此为依托,细化分解目标任务,进一
17、步增强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感,推动全县防震减灾工作落到实处。三是继续开展好宣传教育,充分利用“防震减灾宣传周”、“5。12”防灾减灾日,针对特别人群,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提高老人、儿童及青年群体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其防灾减灾能力,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演练活动,在学校、社区等场所增加防灾减灾技能培训的次数,使民众得到切实有效的教育和训练,提升全县的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 (五)在深入实施科技扶贫支持上再强化。一是在全县科技扶贫组织领导上再加强,做好统筹协调,围绕全县主打产业拟定科技扶贫计划精准实施科技项目。以科技扶贫计划引领脱贫进程,以科技扶贫项目巩固脱贫
18、成效。二是在全县科技扶贫服务上再提升,全面落实省科技特派员制度,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实效,在开展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难题上为贫困户分忧解难,在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上为贫困地区输送新鲜血液,灌输科技理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技扶贫“造血功能”。 (六)在夯实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上再深化。一是加强政治思想建设,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足功夫,切实提高全局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二是严守党规党纪,坚持服从和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
19、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的重大决策部署,做到对党忠诚不缺位。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履行“两个责任”具体要求,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将中央“八项规定”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拐角,深化廉政教育和宣传,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为实现xx县的科技创新事业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篇二】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市创新发展大会精神,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主线,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政策体系建设为支撑,突出平台建设、人才引进、成果转化,进一步聚集资源、优化环境、培育生态,扎实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021年1-10月,全市发明专利申请7364件,居全省第3位;授权574件,居全省第5
20、位;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296件,居全省第5位、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2件,居全省第7位。预计2021年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净增数为55家,净增数预计全省前三,总量达到341家。申报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7个,创业平台10个。新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新签约院士工作站10家。立项市级高层次人才18个,总投资金额8900万元;首批已投7个项目,投资金额3310万元。发放“滁科贷”19笔,金额5480万。完成技术合同登记83项,交易金额5.45亿元。 (一)全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2021年4月3日,xx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队赴合肥,拜会省科技厅主要负责人,全面推进“三区一城”国家级 、省级
21、区域性创新平台创建申报工作,包括。xx(天长)省级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苏滁现代产业园创建省级高新区、凤阳小岗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xx市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印发实施xx市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工作实施方案、xx市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1年)。 (二)统筹推进高企申报工作。围绕智能家电及电子信息、汽车及先进装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筛选出一批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后备力量,大力推进高新技术申报工作。今年以来结合“四送一服”活动,积极向企业宣传省市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鼓励企业用好用活科技政策。截止目前,2021年高新技术
22、企业两批评审已经全部结束,按照目前第一批和第二批公示情况测算,预计2021年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净增数为55家,净增数预计全省前三,总量达到341家。完成2021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工作,我市共有24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居全省第四位。 (三)兑现市级科技创新奖补资金。为进一步提升和增强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21年,共完成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租用、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孵化高企、省级以上研发平台等13项奖补政策兑现工作,市级兑现资金1815万元。 (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2021年市本级安排1亿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含人才专项),
23、市县两级专项资金每年投入近5亿元;设立3亿元xx市天使投资基金,重点扶持高层次人才团队在滁创新创业项目,并按实际支出进度适时增资。目前,2021年人才团队项目市级立项18个,拟投资金8900万元,首批已投7个项目,投资金额3310万元;省级立项4个,拟投资金2900万元。设立1500万元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可贷规模1.5亿元,累计放款5480万元。此外,各县市区、省级以上园区积极设立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目前各类基金规模近60亿元。 (五)强化知识产权申报创造。2021年1-10月,全市发明专利申请7364件,居全省第3位;授权574件,居全省第5位;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296件,
24、居全省第5位、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2件,居全省第7位。先后举办“4.26知识产权宣传周”、“专利知识大赛”,为我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六)加速推进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在创新平台建设上,围绕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建设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研发平台,累计获批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51家。在创业平台建设上,坚持多措并举,引进知名孵化器建设高端平台、激活本地资源组建平台,启迪之星、天地汇、源家园、萤火虫等众创空间相继投入运营。累计建成众创空间13个,科技孵化器4个,孵化场地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实现县市区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全覆盖。今年以来推荐申报省级科技企业孵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技局 年终 工作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