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硕博连读“1+4”实施方案(试行)(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大学硕博连读“1+4”实施方案(试行)(一).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武汉大学硕博连读“1+4”实施方案(试行) 西南财经大学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本硕博连读实验班”选拔和培养管理办法 (2021年12月修订) 为了搭建西南财经大学理论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我们特别设立“本硕博连读实验班”项目。本硕博连读实验班以“育人为本,理论为基,应用为重,创新为魂”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适应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扎实,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具有国际视野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能力的经济学理论创新人才。本着“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科学选拔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
2、新能力和科研潜质、以及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实验班学生,特拟定本选拔和培养管理办法。 一、组织机构 由西南财经大学“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领导小组负责选拔的具体工作。 二、人才培养规模 为贯彻实施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本硕博连读实验班”计划总人数不超过20人。 三、选拔时间和选拔对象 选拔定于每年秋季学期在西南财经大学“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三年级学生中选拔。 四、选拔方式 1.学生根据个人意愿,自愿申请。坚持学生自愿申请,学院学术委员会考核的“双向选择”原则。每年秋季学期在基地三年级学生中,凡符合申请条件并愿意申请本硕博连读生资格的学生,都可向院“实验区领导
3、小组”提交申请书,之后通过严格的选拔程序,经“实验区领导小组”考核批准,获得本硕博连读资格。 2.初选 在基地三年级本科生中,符合以下全部条件者可以申请进入本硕博连读实验班学习: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无补考课程或重修课程,学分积点在2.5及以上,英语四级成绩530分以上或通过英语6级考试。 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 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品行表现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3.老师推荐 申请进入本硕博连读实验班学习的同
4、学须有两名教师推荐,并提交推荐表,由学院“实验区领导小组”进行审核。 4.面试 通过初选和推荐审核的同学可进入面试。面试着重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面试由专家组成面试小组,采取随机抽题问答的方式,对学生的经济学基础理论与知识(包含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综合素质等进行考核。 5.论文写作与答辩 申请进入本硕博连读实验班学习的同学须提交一篇科研论文并进行论文展示和答辩。科研论文的写作由申请者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题,独立撰写完成。 6、计分办法 初选环节得分,即学生 一、二年级课程(任意选修课、文化素质课成绩除外)的平均分占60%,面试成绩占20%,论文写作与答辩占20%。 7.
5、为了使本硕博连读的选拔工作的疏漏减少到最低,在初选结果和复选结果公布后,分别设立为期一周的争议期。任何师生如对评选结果有异议,都可向学院反映,学院认真对待每一种意见,认真进行复查,作出合理解释,消除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保证本硕连读的选拔工作合理、有序地进行。候选名单公示一周后,如无任何异议,报学校批准,入选学生正式进入本硕博实验班学习。 五、培养机制 本硕博实验班的培养机制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学术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1、学院遴选科研学术能力突出、科研成果丰富、有在研科研项目的教师担任实验班学生的专业导师,负责实验班学生科研训练、学业指导、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的指导等培养工作。 2、
6、在导师指导下,每位实验班学生要拟定自己在大学 三、四年级的科研训练规划。 3、在导师指导下,实验班学生要积极参加学院的博士生学术研讨会(seminar),撰写参加seminar的体会和收获,每人每学期参加博士生学术研讨会(seminar)不低于2次。 4、在导师指导下,实验班学生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研究,承担力所能及的研究工作和助研工作。 5、在导师指导下,实验班学生要积极撰写科研论文,鼓励师生合作撰写论文。 6、在导师指导下,实验班学生要积极申报学校的各类科研、创新项目,提升科研能力。 7、在导师指导下,实验班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高质量地完成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培养环节的任务。 六、中期
7、考评 为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确保实验班人才培养质量,将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定期考评,考评不合格者退出实验班: 1.学期考评。每一学期(暑期小学期课程成绩纳入春季学期考评)进行一次考评,本学期内有一门课程不及格者(不包含任意选修课),退出实验班。 2.学年考评。在四学年初学院开展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时,对本硕博连读实验班同学进行一次综合考评。 学年考评成绩(百分制)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大学三年级的学业成绩(占50%),学业成绩包含当年全部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成绩,不含文化素质课的成绩; (2)学生参加学院博士生学术研讨会(seminar)的情况(占10%),考察学生参加博士生seminar的笔记、体会
8、和收获,每人每学期参加博士生学术研讨会(seminar)不低于2次。 (3)学生与导师合作开展科研项目研究、撰写论文的情况(占30%),考察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开展项目研究、论文写作所承担的工作、所取得的进展和完成的成果。 (4)科研学术加分(占10%) a.独立或第一作者完成的文章入选全国财经类一级学会年会,计4分;论文入选全国基地学生科讨会,计2分。以上学术会议入选论文公开出版论文集的不重复计算。 b.独立或第一作者完成的文章入选学校基地科讨会的,每篇文章计1分。c.以上三项属于合作完成的,第一作者按照不低于60%比例计分,各个作者的计分比例由合作者自行协商决定。 d.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
9、验计划项目的同学(含负责人与团队成员),负责人计2分,其他团队成员每人计1分;承担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和其他校级科研项目的同学(含负责人与团队成员),负责人计1分,其他团队成员每人计0.5分。 3、学院组织考评小组开展学年综合考评,在学年考评前公布具体考评实施细则,具体考评工作按照当年公布的具体考评实施细则来进行。 经过学年综合考评,以下三种情况,学生退出实验班:(1)大学三年级学分积点在2.5(不含2.5)以下的学生; (2)本学年有一门课程成绩不及格者(包含当年全部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成绩,不含文化素质课的成绩)。 (3)综合考评成绩在65分以下的学生; 4.在以上考评期内受记过及以上
10、纪律处分者,退出实验班。凡退出本硕博连读实验班的学生,进入基地班继续学习。 同时,符合条件的基地班学生,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学院审核,合格者可在四年级初进入本硕博连读实验班学习。 六、本硕博实验班的后续培养 本硕博实验班的同学按规定完成本科学业(包括完成毕业论文)并取得毕业证和学士学位后,进入本校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专业硕博连读阶段,鼓励学生选择攻读政治经济学专业。 1.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后,本硕博实验班的同学可免试进入研究生实验班学,按照研究生实验班培养方案进行培养,享受研究生实验班的相关待遇(具体细则参考研究生部相关文件)。 2.硕士研究生学习一年后,本硕博实验班的同学可参加西南财经大学硕博
11、连读预备人才选拔,具体细则参考西南财经大学硕博连读预备人才选拔与培养办法。 通过选拔考试被录取后,学生进入硕博连续预备人才培养项目。硕博连读预备人才培养采用“1+3”的培养模式,并实行严格的遴选淘汰制度。 各专业学生第1学年统一在经济与管理学院进行课程学习。学习结束后,成绩达到培养方案规定的要求,可于第1学年末参加遴选淘汰考核。考核由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和申请专业所属博士培养单位组织。经济与管理研究院进行课程考核,博士培养单位进行学术考核。 通过考核的学生可参加导师与学生互选,确定指导教师,正式进入3年的博士阶段学习;未通过的退回原硕士专业继续硕士课程学习,攻读硕士学位。之前学习的课程,达到学分管
12、理要求的计入已修学分;未达到学分管理要求的,不计学分。 3.未申请或入选西南财经大学硕博连读预备人才的本硕博实验班同学,还可在硕士研究生二年级末参加西南财经大学提前攻博选拔,具体细则参考西南财经大学提前攻博选拔工作实施细则。 实行资格遴选分流制度提前攻博研究生应按照西南财经大学关于深化博士生教育改革 进一步提高博士生教育质量的意见的要求,参加博士研究生学科基础课程考试。 考试合格者,准予继续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撰写博士学位论文。考试不合格者,可申请补考;补考不合格者,必须重修;经重修考试仍不合格者,应终止博士生学习资格,经研究生部审核批准后按原硕士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申请硕士学位。 4.
13、未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同学,如果符合西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提前毕业管理办法的规定,可申请提前毕业,具体细则参考西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提前毕业管理办法。未提前毕业的同学,按原硕士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申请硕士学位。鼓励未入选硕博连读的同学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 5.本硕博实验班的同学可在大学第四学年选修硕士研究生阶段部分课程,课程成绩和学分将在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后予以确认。 6.硕博连读研究生均要求在校全脱产学习。为鼓励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学习研究,拟采取的相应激励措施主要包括: a.硕博连读研究生均录取为计划内非定向培养;b.优先资助参加高级别学术会议; c.优先为硕博连读研究生提供“三助”岗位。 d.优先将硕博连读研究生送往国内外著名高校进行联合培养。e、将为优秀的硕博连读研究生提供奖学金。 本办法由西南财经大学“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领导小组制订并负责解释。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生院 2021年12月 第 8 页 共 8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限制150内